词条 | 崇福镇 |
释义 | 崇福镇位于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心腹地带--浙江省桐乡市西南部,距梧杭州市50公里,距嘉兴市60公里。总面积100.14平方公里,07年全镇逾10万人。京杭大运河、320国道横贯镇区,沪杭高速公路穿越境南。 名胜古迹(新桥遗址 何城庙遗址 崇福寺经幢 元崇福寺铜钟 文壁巽塔 宋米芾行书登岘山直幅石刻 王厚之临本兰亭序石刻 黄叶村庄乾隆御书诗碑) 基本概况崇福镇是桐乡市第一大镇和工贸重镇,改革开放以来,崇福镇围绕打造“实力崇福、人文崇福、平安崇福、和谐崇福”的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市场兴镇、工贸并举、联动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06年12月底,全镇拥有各类注册工业企业3841家,其中规模企业140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8家,三产经营户6339家。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45.18亿元,工业增加值25.4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8.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52元,比2001年增长93.68%。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引进外资企业33家,合同利用外资6461.53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835.54万美元;引进新办市外内资企业44家,实际利用市外资金5.57亿元。工业形成了以轻纺、裘皮、建材等行业为主导,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工业园区开发面积3.4平方公里,征用土地5181亩,入园企业达到75家,2006年入园企业实现产值32.2亿元,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嘉兴市十强工业功能区”。 2005年10月,桐乡市崇福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草名镇”荣誉称号。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排名第307名,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镇中排名第62位,嘉兴市列第三位。 行政区划崇福镇辖城北、东园、青阳、南沙滩、北沙滩、崇德6个社区,城郊、上市、东安、民利、湾里村、留良、新桥、华光、御家桥、南阳、茅桥埭、钱家埭、李家浜、陈家埭、店街塘、芦母、景卫、中夫、李家坝、联丰、上莫、新益、利顺、星火、五丰、芝村26个村委会。 建制沿革春秋时为吴越边界之地,称御儿。镇西郊有何城遗址,相传为当年吴拒越所建。汉时又称御儿为语儿。镇东有南沙渚塘,古时即称语儿中泾,又称语溪,镇亦别名语溪。晚唐时已有崇德之名。唐乾符六年(879)为义和镇。后梁开平初,以运河右侧为义和市,左侧为语儿市。后晋天福三年(938)置崇德县,设县治于镇。清康熙元年(1662),改崇德县为石门县,民国初复称崇德县,镇一直为县治,直至1958年撤销崇德县建置止。民国22年(1933),称崇福镇,以镇有建于梁天监二年(503)的崇福寺得名。民国25年(1936),改名崇德镇。日伪时期,曾称语溪镇。抗战胜利后,复称崇福镇。解放后,1951年5月,划为县直属镇。1958年10月,为崇福公社崇福管理区。1959年6月,恢复镇建置。“文革”期间,一度改称红卫镇。不久复称崇福镇。1998年10月,撤销上市乡建制,原上市乡行政区域并入崇福镇。 2000年,崇福镇辖城郊、上市、东安、民利4个村委会。2000年,芝村乡辖联丰、上莫、新益、利顺、星火、五丰、芝村7个村委会。2000年,留良乡辖湾里村、留良、新桥、华光、御家桥、南阳6个村委会。2000年,虎啸乡辖茅桥埭、钱家埭、李家浜、陈家埭、店街塘、芦母、景卫、钟夫、李家坝9个村委会。 2001年,撤销芝村乡、留良乡、虎啸乡建制,并入崇福镇。崇福镇辖26村、8居,驻日晖路。 2003年6月24日,桐民[2003]75号,崇福镇撤销城北、东园、城南、勤俭、横街、青阳、南沙滩、北沙滩8个居民委员会,建立东园、青阳、城北、崇德、南沙滩、北沙滩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园社区:东至320国道,与茅桥埭村接壤;南至320国道、中沙渚塘;西至青阳河、虎啸沟管厂西围墙;北至北沙渚塘,与茅桥埭村接壤。青阳社区:东至青阳河、虎啸沟管厂西围墙;南至320国道、金属丝网厂,与南阳村接壤;西至老运河;北至中沙渚塘、北沙渚塘。城北社区:东至老运河、医药用品厂东侧小路;南至北沙渚塘、青阳路; 西至西城河、花园港,与星火村接壤;北至鼎泰药业有限公司北围墙、环卫所,与茅桥埭村、蔬菜村、新益村、星火村接壤。崇德社区:东至老运河;南至老运河、西城河;西至西城河;北至青阳路。南沙滩社区:东至老运河、西城河;南至320国道,与城郊村接壤;西至胡德公路,与城郊村接壤;北至老运河、崇德西路。北沙滩社区:东至西城河、花园港,与星火村接壤;南至崇德西路;西至胡德公路,与星火村接壤;北至跃进港,与星火村接壤。 地方特产崇福镇的蓝印花布很出名。中国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宋代。这种以植物靛蓝作染料,利用黄豆和石灰粉拷蓝,由独特工艺制作的蓝白两色的纯棉织品,以其朴实、清新的风格,柔和醒目的色调自成一派。桐乡工艺印染厂是浙江唯一以完整的传统工艺生产蓝印花布的厂家,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纳国画、版画、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和创新,在蓝印花布行业独树一帜,成为国内同行的佼佼者。该厂生产的蓝印花布系列工艺布和工艺品深受日本、东南亚和西欧市场的欢迎。《浙江省工艺美术保护实施条例》将其产品列为传统工艺保护产品。 镇名来历御儿在秦代十分荒凉,民国《崇德学术之源流》载:“纯粹荆榛之乡僻,薰染楚越之习俗,人文晦盲,风气闭塞。”又载:汉兴,由拳有严忌者,倡导文化,语儿“始有开化之萌芽。”“一时汉学昌明,扫除巫鬼之俗,一变而为礼义之邦。”至东晋年间,崇德已有授学记载。光绪《石门县志》载:“晋黄门待郎许安仁,五胡之乱,兵至崇德,安仁时教授于乡。”南朝定鼎建邺(今南京),由于京城就近影响,崇德文化逐渐发达。特别是梁代,佛化益见风靡,宋《崇德寺记》载“天监二年(503),梁武帝在语儿建常乐寺。”佛教徒的朝拜,乡民的游览,形成居民就近集结。隋大业(605--618)间,开挖江南运河,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命脉,“崇德晋县”(见元《文献通考》)。至此草市的性质逐渐明显起来。 唐大历六年(771),嘉兴县住户达4000户以上,升为望县(唐代县份以人口多少分望、紧、上、中、下五等,每三年升降一次),语儿当时属嘉兴名地。光绪《石门县志》载:“唐成通九年(868)在此建修澄院,佛化进一步发展。乾符二年(875)吴公约被授为“义和镇遏使”,语儿遂成为官吏的行政治地,公务军旅车马频繁,商贾往来不绝,运河西岸开始形成集镇。 后梁开平初,“语儿”和“义和”都隶于吴越王钱谬。钱谬崇奉佛法,虽国故蜩螗,而佛教隆重如故。光绪《石门县志》载:开平间,建宝寿寺(南宋绍兴间改南广福寺,俗称南寺),对繁荣语儿曾起了很大作用。后晋天福三年(938),又设崇德县治于义和镇,使市镇成了县政聚集之地。民国《嘉区文献》载:“唐末五代,中原扰攘,而钱谬居吴越八十余年,独不被兵,崇德又紧靠吴越国京,四方冠冕成集,造成人文兴旺。” 北宋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开荒毁林,围湖造田。此时,崇德郊区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成为稻、麦、桑的主要产区。(宋史·地理志》载:崇德“地有布帛、梗稻之产。”明弘治《嘉兴府志》载:“崇德之域,旷然平夷,运河一线,界乎其中,桑林稼陇,四望无际,皆平原沃 壤。”四郊农业的发展,使部分手工业者和商贾汇集于镇,促进了县治的日益繁荣。光绪《石门县都载有:“收税亭,宋建,在县治东二百步;酒税务,宋建,在东北一百五十步;公使醋库,宋建,在县东北一百步;抵当库,茶盐场,宋建,在县东北一百五十步。”这些说明当时镇上的商品经济已初具规模。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崇德为大运河流经之地,距京都又近,其时“官吏”和“世家”迁居崇德附近者不少。南郊(今上市)有秘书丞方公诚,北郊(今羔羊)有补右爵王逸老,居西郊者更多。万历《崇德县志》载:来南渡时,士大夫来寓者殆二十家,而莫琮、辅逵等皆是北方迁来的著名文士。明《崇福寺记》日:“浙水为宋行畿,崇德去都最近,数十年来,户口充斥,人物繁伙,士大夫临辱下邑,问俗兴替,探小胜,辄停舫过之。” 南来期间,崇德成了临时京城的北面屏障。运河又成了北方至京城的交通命脉,是以日见繁荣。至元明,崇德已成为江南较有影响的市镇之一了。 古城兴废崇德置县虽久,但建城较迟,元末始有州城之建。据光绪《石门县志》载:“县故无城,元顺帝三十六年(1368)始筑。周五里三十步,置陆门四,水门三。凿市地为油,阔七丈,深三丈二尺,其里步视城有加。'明代倭寇入侵,沿海告急,海防官信国候汤和急 于防守,拆去州城砖石移筑乍浦城。嘉靖年间,倭寇三次侵崇,百姓备受摧残,筑城防倭成为民间的迫切要求。民谚有云:“崇元城。贼人入境如无人。”又云:“崇有城而不守,民随侯而出走;崇有城有守,平安乃可长久。”嘉靖三十五年( 1556)浙江巡抚下令筑城防倭。县令蔡本端、邑人吕希周奉檄复筑县城。崇德人吕相独家助筑城工之半,后其里被表为“善人里”。筑城之时,吕希周亲撰《崇德县筑城记》褐石立于城门口。清光绪《石门县志》载:“新筑县城,周七里三十步,高二文六尺,阔一丈五尺,濠周于城凡八里五十步。计有水旱门各五对,东门称青阳,大南门称丽正,小南门称黛仁,西门称兑泽(又称素商),北门称湖义(又称拱定)。”该志又载:“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县刘宗武,加筑南北瓮城。” 清顺治十五年( 1658)县令李震奉檄对城并煤培高。康熙五十一年(1712)县令韩麒趾重修四门城楼,同年,县令王以和重修垣堞及西门城楼。雍正五年(172对县令吕廷铸详请修城。乾隆二十四年(1759)县令周鼎填塞三水门,三年后县令鲍祖干又重修西北三水门。嘉庆八九年间(18031804)县城塌损三十余段,县令稽承烈请兴修,后任县令洪钟杰、殷起瀛先后举资修葺。咸丰十年(1860)和十一年(1861),太平军二次攻进县城,拆去东半城移筑于沿东六十步靠南北市河,置东门于义济桥(中桥)西瑰。同治五年(1866),县令杨恩澍请拨善后捐款,依故址重筑并浚池。九年(1870),县令陈谟重修朔义门。十一年(1827),县令余丽元重修西水门。光绪三年(1877)西城门城垣间段倒塌,余丽元呈请重修。 民国初期城墙尚完好。民国25年(1936)为方便交通,在大南门、小南门之间新开中正门。日寇占领期间,封闭东门、大南门,并在其它各门城墙高筑碉堡炮台。民国34年(1945)日寇投降,政府接管时城墙尚存,但城外护城河已淤塞。1949年解放后,中正门改为解放门。1958年至1959年“大跃进”期间,因兴办水利,城墙砖石纷纷被拆运农村,城墙遂废。 区划变更行政区划,历史上多有变更,宋时有“乡”、“都”之称,清前以百又十户为里,推了多者十人为长,余为十甲,甲系以户、户系以口。城中称坊,近城称厢,在乡称里。清康熙年间又有“保甲之法”,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 清末坊巷据光绪《石门县志》载:“县城设十一坊五巷。”即县前坊(四都市一图)、西门坊(四都六图)、南门坊(西九都十六图)、东门坊(十都附八图)、北门访(十都附八图)、宣化坊(在县治前)、太平坊(在县西五十步)、清泉坊(在县东义济桥下)、儒林访(在万岁桥东)、永安坊(在县东北二百步)、嘉会坊(在县东南工百步)等11坊和青阳巷(在县东)、宣化巷(在县西)、登仙巷(在县南)、水门巷(在邑庙西)、四井巷(在县治北)等5巷。清末至民国,坊制和名称多次调整,先前的11访被改为10坊,即:东北访、春风坊、县前访、太平五桂坊、南门访、水德坊、西门访、三永坊、登仙坊、北门坊。先前的5巷也归并入各坊。都图仍用于办理土地田赋。 自清宣统三年(1911)至民国初年,推行乡镇自治。石门县仍 按旧界,沿袭清代名称。镇称县城,下设坊巷。 民国2年(1913),省通令划区。 民国3年,实行自治,区下仍为坊巷。是年石门县改称崇德县,全县划五区。崇德镇仍称“县城”,属第一区。 民国17年,颁布各种新政规章,驻镇的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镇辖如旧。 民国20年,筹备乡镇,基层改为“闾邻制”。据省颁组织法规定:“凡具内百户以上村庄地方为乡,其不满百户者,可联各村庄编为一乡。百户以上街市为镇,其不满百户者编入乡。但因地方习惯,或地势限制,及有其他特殊情况者,虽不满百户,亦得成为乡、 镇。乡、镇以下 25户为阎,5户为邻。” 民国21年,镇与乡分设,同隶于区。镇境属第一区。因镇上有崇福古寺,故命名为崇福镇。 民国22年,推行保甲制,10户为甲,10甲为保。 民国23年,崇德县城设镇,称崇德镇。 民国25年,崇德县归井乡镇,重编保甲,崇德镇下辖16个保。 民国27年至民国34年,日伪政权改镇名为语溪镇,保甲仍沿旧制。抗战胜利后复称崇福镇。 民国35年,郊区农村北至徐家添,西至河城庙,南至大通新桥都划归崇福镇。全镇辖区归并为14个保。 第1保:在南门外,包括司马高桥、竹行桥、城南弄等。 第2保:在东门内,包括市河东岸、慈善路、中山公园等。 第3保:在大南门内,包括糖坊弄、硝皮弄、保安桥、观善桥等。 第4保:在南门内,包括东横街、南大街、平桥头、县街等。 第5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横街、西寺弄、城隍庙弄等。 第6保:在城中靠东,包括东大街、春风楼、县前等。 第7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大街、西城弄等。 第8保:在西门外,包括抵塔寺成南沙滩、北沙滩等。 第9保:在城中靠北,包括北大街、养济弄等。 第10保:在城中东北隅,包括太平弄、蒋家弄、晚村路等。 第11保:在北门外,包括南渔船汇、北渔船汇、茅桥块、北塘直街、北坛弄等。 第12保:在北郊农村,包括徐家球、仙人演、李家兜等。 第13保:在西郊农村,包括官庄桥、谈树下、栈前场等。 第14保:在西南郊农村,包括何城庙、地东村、新桥头、鹭鸶湾等。 建国后居民委员会 1949年11月废除保甲制,根据辖区范围分别设立城南、公园、宫前、东横、西横、城西、北大、城北、太平(后并入东大)、东大、西大11个街政府。街以下设立居民行政小组。 1958年11月,将原10个街政府,归并为勤俭(含原城西、西大)、和平(含原东横、西横、宫前)、建设(即原东大)、东风(即原城南)、跃进(郧原城北)、解放(含原北大、公园)6个居民委员会。 1973年,运河拓宽时,解放居民委员会撤销,分别并入东风、建设两居民委员会。 1980年6月,为保证镇民蔬菜供应,划茅桥埭附近农村为蔬菜基地,称“崇福蔬菜队”(后称村)。 至此,全镇管辖区为5个居民委员会和1个蔬菜队。其地段分管如下: 勤俭区居委会 地处镇西,东起崇德路西段,西至艺村乡星火村,南至南沙滩底,北至朱家门城河。辖有崇德路西段、南北沙滩、祗塘寺埭、朱家门、甫道西侧、西城弄、西坛弄、杨家弄、大巷弄等路段。有38个行政组,1980年共1055户,3168人。办公地在新民路。 和平区居委会 地处镇西南,东起南大街,西至官前路底,南始工农路北至崇德路,南北分别依傍以化肥厂为中心的工业区和崇德路商业繁华区。辖有南大街、工农路、县衙、横街、保安弄、硝皮弄、糖坊弄、羊行弄、宫前弄、西寺弄、半爿弄、立总管弄、庙弄等路段。有44个行政组,共1271户,3570人。办公地点在西横街。 东风区居委会 地处镇东南,东和虎啸乡分界,西至大运河分界,南接留良乡境,北至运河!日道,有印染厂等数家二轻企业靠其东。辖有城南街、公园路、春风路、健康路、青阳路、染店弄、南城弄、李家弄、陆家弄、日晖村等路段。有29个行政组,共788户,2251人。办公地点设公园路。 跃进区居委会 地处镇北,东和虎啸乡茅桥埭接壤,西和芝村乡新益村分界,南起北大街北端,北至大运河塘路,为商业和居民杂居区。辖有北塘直街、茅桥埭、南北鱼船汇、北坛弄、皮蛋弄、渔业村等路段。有23个行政组,共589户,1686人。办公地点在北 塘直街。 建设区居委会 东自运河西岸,西自甫道东侧至晚村路底,南起崇德路东段,北至北大街,养济弄、何堂弄、五桂坊弄、马弄等路段均在其辖区内。有29个行政组,共774户,2093人。办公地点在太平弄内。 蔬菜队 原系虎啸乡茅桥埭第7生产队。地处镇东北,东与外姚庙交界,西达大运河。南靠沙津塘,北至长生港,辖有3个自然村,即“李家里”、“张福板桥”、“车后头”。共58户,220人,事莱地300亩。张福板桥为队驻地。 1990年下半年,根据国家(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精神,将原5个居民委员会调整为城南、公园、青阳、宫前、横街、南沙滩、北沙滩、勤俭、建设、城北、跃进等11个居民委员会。 1998年10月,由桐乡市政府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撒销上市乡建制,将原上市乡并入崇福镇。调整后的崇福镇辖12个居民区、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崇福镇日晖路。 12个居民区:东园区、公园区、青阳区、城南区、横街区、宫前区、勤俭区、建设区、城北区、跃进区、南沙滩区、北沙滩区。 13个行政村:新桥村、胜建村、城郊村、胜利村、新民村、上市村、新浜村、东安村、三联村、火炬村、建设村、民利村、五圣村。2000年11月合并调整为四个行政村:城郊村、上市村、东安村、民利村。 2001年10月由桐乡市政府进行撒乡并镇,对乡镇区划作进一步调整,撒销芝村乡、留良乡、虎啸乡建制,将原芝村乡、留良乡、虎啸乡区域并入崇福镇。现崇福镇辖6个社区居民区,2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崇福镇日晖路。 6个居民社区:东园社区;青阳社区;崇德社区;城北社区;南沙滩社区;北沙滩社区。26个行政村:城郊村、上市村、东安村、民利村、星火村、新益村、上莫村、利顺村、五丰村、芝村村、联丰村、茅桥村、钱家埭村、李介坝村、中夫村、店家塘村、芦母村、李介浜村、陈家埭村、景卫村、湾里村、新桥村、留良村、华光村、南阳村、御家桥村。 名胜古迹新桥遗址在镇西南郊运河南岸大通新桥南堍东侧,面积约19500平方米,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1972年发现,1982年试掘,出土骨角器有鹿角钩、点种器、麋角柄,陶器有釜、罐、盆、盘、钵、豆、支座,胎中分别夹蚌、夹砂、夹禾本科植物的茎叶等,陶质疏松,往往施红色陶衣。据陶器的发展序列分析,遗址的相对年代,晚于罗家角遗址,约在六千多年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城庙遗址在镇西郊区何城庙东北300米(今属芝村星火村),为西周或春秋、战国间遗址,南北宽300米,东西长500米,文化层厚达170厘米。陶器以印纹硬陶为主,纹饰有米字纹、席纹、网纹、方格纹、曲折纹,也有一器兼施数种纹饰。除硬陶外,还有原始青瓷和泥质红陶和灰陶,少量灰沙陶。地面还采集到鱼鳍形,丁字形鼎足,由此推测,还可能有比西周更早的地层存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经幢俗称西寺双塔,在崇福寺金刚殿前东西两侧,均为八角七层实心砖结构,高12米。底层为白石须弥座,座上有栏杆。塔龛上下相互参差,每层檐口砖迭涩挑出,覆以筒瓦,檐角各悬铁风铎一块。塔刹系层层铁圈作橄揽状。该塔建于唐乾符中,为寺僧无着禅师造,中经六次重修,一次重建,最后一次为同治六年(1867)。两塔原有塔志。为寺僧收藏,记有历次修建和入藏文物情况。1955年因年久失修,塔顶倾斜,危及民房,经省文管会同意,拆去上端六、七两层。1966年“文革”中,两塔被拆除。拆塔时发现砖刻、金银铜器、玉石佛像、经卷、象牙玛淄、珍珠、钱币等不少文物,收藏于省博物馆。 元崇福寺铜钟明正德《崇德县志》载:“延佑七年(1320),僧本烈筹建钟楼于寺东南隅,募铸铜钟,计重万斤,声闻十里。”清康熙《石门县志》载明嘉靖中,刘令宗武以钟楼改建于关帝庙南,为鲸音阁,迁钟其间。清初阁记,顺治十八年(1661)镇浙章昂帮,取钟置杭州灵隐寺。 文壁巽塔在镇东中山公园内,为该园重要景点之一。明嘉靖通政使吕希周始建。原有“坤”、“离”、“巽”三塔,以次相连,万历十七年(1589)重修时仅存巽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巽塔因长期风化倾坍。咸丰三年(1853)宋成勋等募资重建。塔底花岗岩须弥座。塔身六面七层,仿木实心楼阁式。每层有仿木砖雕塔檐,檐下有仿木浮雕斗拱和立柱,三面棂窗,窗门相间。壶门上部阳文砖铭,从残存题刻分析,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单字题记。壶门内有壁龛原供佛像,“文革”中毁。塔顶由相轮和复钵组成的生铁塔刹。 宋米芾行书登岘山直幅石刻石刻共八块,高五尺余,字大小如华阳瘗鹤铭,笔势奇宕可喜。光绪间,该石嵌北庄胡氏家庙庑壁,民国间移嵌南门外新安会馆关帝厅壁。1937年日军侵镇时被毁。桐乡博物馆藏有该石刻拓印件。 王厚之临本兰亭序石刻徐光祚跋,无年月,识“御儿孙闻孙氏珍藏”八字。清咸丰间,崇福寺僧清梵于邑中故家购得此石,兵燹时携至西湖云林寺。清梵殁后,石为同邑方丈东周持人寺中,现不知下落。 黄叶村庄种菜倡和诗册石刻 清初吴之振首唱《种菜》二绝句,同时嘱友和诗,得黎洲兄弟、尧峰、西堂、杨园诸先生暨同邑劳之辩,吴震方诸乡贤二十余家真迹,装成一册。道光十八年(1838),邑人蔡载樾借吴氏藏本钩摹上石,首列汤斌大书“种菜”二字,后有海昌钱泰吉及蔡载樾两跋。兵燹后,石已散失殆尽,是册真迹原藏宝山知县吴康寿家,今不明。有刻石拓片,藏镇上于梦全家。 黄叶村庄乾隆御书诗碑碑刻为七言绝句,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波暖弄阴晴。帘虚日落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款署“乾隆辛末春御题。字体为乾隆一贯所写的董其昌行草体。五十年代初,镇上建东西大街路面,毁作碎石而铺用。 古迹古建语儿亭 据《文献通考》载:“崇德,晋有语儿亭。”《吴图经续记》载:“御儿地名,《国语》勾践曰:吾用御儿临之。”明万历《崇德县志》载:“御儿即语儿……。孟康曰:越地今吴南亭是。《三朝国史》云:有语儿亭,即其亭也。”现已无存。 崇福镇 女阳亭 《越绝书》载:“勾践入臣于吴,夫人从道产女于亭,……勾践胜吴,更名女阳。”现已无存。 何城 明正德《崇德县志》载“在县西三里(即今西郊何城庙旧址)”。《名胜志》载:“勾践拓地,北至御儿,夫差筑何、晏、管、萱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庙,相传吴王遣以筑城者。”现已无存。 沈晦旧居 元至元《嘉禾志》载“在崇福寺西赵家巷,宋状元沈晦居此,早废。”因赵家巷旧有赵汝愚忠勋祠,故今称祠堂弄。 椿桂堂 明万历《崇德县志》载:“在县治西,宋莫元忠五兄弟奉亲力学,俱登科第,周监丞必正匾其堂,早废。”今存五桂坊弄之地名。 陆德舆宅 《嘉兴府志》载:“在五桂坊西南,系南宋吏部尚书陆德舆(镇人陆埙之孙)之住宅,早废。” 语溪馆 元至元《嘉禾志》载:“在崇德县西南。”《靳志遗事》载有:“宋绍兴十八年(1148),知临安府汤鹏举言,偃兵以来,皇华交货,结辙于道,而淮浙沿流馆舍,无虑二十所,尚或未就,令宾至如归,自赤岸而下,语溪其次也。”馆早废。 纪念堂园归王府在西大街西城门内(今崇德路226号),坐北朝南,前后长100米,由五进主要建筑组成院落。内有“门楼”、“传事房”、“议事厅”、“大花厅”、“小花厅”、“厢房”、“钟楼”等建筑。建于清代中期,原为当房。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归王邓光明曾作为王府,在此发出了“预知由单”、“完粮串票”、“条银执照”等文件。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失败,邓降清后又改为当房。民国中期为仁大当栈,建国后改作粮仓。1987年拆建为粮管所职工宿舍。 中山公园在东门孔庙内(今公园路)。民国22年(1933),崇德县长毛皋坤为纪念孙中山光复民国之功,以息几园遗址和孔庙旧景为基础建成。内有“中山厅”、“陈英士纪念塔”、“吕晚村纪念亭”等建筑物,并有“六角亭”、“四角亭”、“茅亭”等园林小品点缀其间。中山厅为中西合壁建筑,明亮宽大,正中有一匾,额曰:“中山纪念厅”,下面挂有孙中山遗像,像上有孙题之“天下为公”四字。四壁有玻璃窗架,内陈列孙文生平事迹的照片。中山厅前面筑有三面装有玻璃窗的民众茶室,再前为陈英士纪念塔。纪念塔由混凝土磨光而成,塔基四面都有阶石。塔身上部正中朝南有林森题的“陈英士先生纪念塔”八字,中部四面各嵌方形铜板一块,朝南为陈英土像,朝北为蒋中正题的“碧血丹心’四字,东西两旁铜板上记有陈的事迹。中山厅后,桂山东南麓建有吕晚村纪念亭,亭呈六角,系青石制作。亭顶塑有石鹤一只。亭座北朝南,亭额刻“重见天日”四字,两旁石柱有“正气常存,先生不死;余风犹在,民族之光”的古铜色底绿字木联。亭中立有石碑,正面隶书“先贤吕晚村先生纪念碑”,为蔡元培所题;背面系当时县长毛皋坤撰之《吕晚村先生事略》。石亭东、西、北三面方柱上,另刻有石联三副:一为蔡元培撰书:“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以文章报国,没世勿援”;二为太虚法师撰书:“春秋大义严夷夏;理气微言瓒宋明”;三为裔孙吕在廷撰书:“民族昔沦亡,惨受严刑碎白骨;河山今恢复,洗除奇辱见青天。”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崇后,中山公园被日军所占,拆毁原建改筑炮台,除晚村亭,大成殿等硕大木石建筑,因移动不便,未遭全损外,其余亭阁厅堂均被拆毁。“文革”期间,晚村纪念亭又遭毁。1983年镇人民政府重新修建园林,并增添了“语溪亭”、“无名亭”等景点。 徐自华故居在观善桥北堍(前门今宫前路100号,后门庙弄19号)。建于清后期,为同盟会员徐自华、徐蕴华姐妹的住家。光绪三十三年(1907)5月,鉴湖女侠秋瑾易男服来镇筹款,与徐自华在此屋抵足而眠,密谋革命。徐倾其私蓄约三十两之金饰相助。秋瑾就义后,同盟会员吴惠秋又来该屋避居,与徐蕴华密议一室。此后数年,此处一直为石门县同盟会活动基地之一。光复后为徐氏后代之私宅。 塔钟坊碑崇福寺经幢俗称西寺双塔,在崇福寺金刚殿前东西两侧,均为八角七层实心砖结构,高12米。底层为白石须弥座,座上有栏杆。塔龛上下相互参差,每层檐口砖迭涩挑出,覆以筒瓦,檐角各悬铁风铎一块。塔刹系层层铁圈作橄揽状。该塔建于唐乾符中,为寺僧无着禅师造,中经六次重修,一次重建,最后一次为同治六年(1867)。两塔原有塔志。为寺僧收藏,记有历次修建和入藏文物情况。1955年因年久失修,塔顶倾斜,危及民房,经省文管会同意,拆去上端六、七两层。1966年“文革”中,两塔被拆除。拆塔时发现砖刻、金银铜器、玉石佛像、经卷、象牙玛淄、珍珠、钱币等不少文物,现均收藏于省博物馆。 元崇福寺铜钟 明正德《崇德县志》载:“延佑七年(1320),僧本烈筹建钟楼于寺东南隅,募铸铜钟,计重万斤,声闻十里。”清康熙《石门县志》载明嘉靖中,刘令宗武以钟楼改建于关帝庙南,为鲸音阁,迁钟其间。清初阁记,顺治十八年(1661)镇浙章昂帮,取钟 置杭州灵隐寺。 崇福镇 文壁巽塔在镇东中山公园内,为该园重要景点之一。明嘉靖通政使吕希周始建。原有“坤”、“离”、“巽”三塔,以次相连,万历十七年(1589)重修时仅存巽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巽塔因长期风化倾坍。咸丰三年(1853)宋成勋等募资重建。塔底花岗岩须弥座。塔身六面七层,仿木实心楼阁式。每层有仿木砖雕塔檐,檐下有仿木浮雕斗拱和立柱,三面棂窗,窗门相间。壶门上部阳文砖铭,从残存题刻分析,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单字题记。壶门内有壁龛原供佛像,“文革”中毁。塔顶由相轮和复钵组成的生铁塔刹。 日本钟形似编钟,围一丈许,声宏而清越,为日本庐山寺物。光绪二年(1876),钱塘胡光镛购自彼国,置于南门外地藏庵。民国间移至崇福寺观音殿东侧。1966年被毁。 宋米芾行书登岘山直幅石刻石刻共八块,高五尺余,字大小如华阳瘗鹤铭,笔势奇宕可喜。光绪间,该石嵌北庄胡氏家庙庑壁,民国间移嵌南门外新安会馆关帝厅壁。1937年日军侵镇时被毁。桐乡博物馆藏有该石刻拓印件。 王厚之临本兰亭序石刻 徐光祚跋,无年月,识“御儿孙闻孙氏珍藏”八字。清咸丰间,崇福寺僧清梵于邑中故家购得此石,兵燹时携至西湖云林寺。清梵殁后,石为同邑方丈东周持人寺中,现不知下落。 黄叶村庄种菜倡和诗册石刻清初吴之振首唱《种菜》二绝句,同时嘱友和诗,得黎洲兄弟、尧峰、西堂、杨园诸先生暨同邑劳之辩,吴震方诸乡贤二十余家真迹,装成一册。道光十八年(1838),邑人蔡载樾借吴氏藏本钩摹上石,首列汤斌大书“种菜”二字,后有海昌钱泰吉及蔡载樾两跋。兵燹后,石已散失殆尽,是册真迹原藏宝山知县吴康寿家,今不明。现有刻石拓片,藏镇上于梦全家。 黄叶村庄乾隆御书诗碑 碑刻为七言绝句,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波暖弄阴晴。帘虚日落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款署“乾隆辛末春御题。字体为乾隆一贯所写的董其昌行草体。五十年代初,镇上建东西大街路面,毁作碎石而铺用。 寺庙庵宫崇福寺俗称西寺,在县西闹市(今崇德路52号)。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初名常乐寺(《嘉兴府志》作祟乐寺)。宋大中祥符间改为悟空院,天禧二年(1018)易今名。建炎兵毁后重建,额为元代赵子昂书。东西列二塔,唐无着禅师造。明洪武末,并入普慈寺。永乐初。重建前殿。殿北有藏经阁,东南有钟楼,隆庆中建。清朝屡加修葺,咸丰十一年毁,仅存前殿。同治六年(1867)重修前殿。该寺鼎盛时期,僧房殿堂林立,东至太平弄,西至五桂坊弄,北至演武场,南至大街,至清道光间,尚有僧众六十余,以后逐渐衰落,至建国前,只有僧众十数人。“文革”期间,殿宇大部被毁。现仅存金刚殿。光绪《石门县志》载有宋庆元间陆峻《崇福寺田记》、嘉定间释妙宁撰《崇福寺记》和明万历间周应秋撰《崇福寺藏记》。南广福寺 俗称南寺,在小南门外半里(今南寺路1号),为梁天监古寺。唐开平间初名宝寿,来治平间改名寿圣,绍兴三十年(1160)改今名。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二年(1876)里人重建前殿。建国后改为南寺粮仓。 广法寺俗称东寺,在县东三百步(今春风路5至7号)。唐咸通九年(868)建,名修澄院,来治平初改今名。建炎四年(1130)邑遭兵火,寺巍然独存。县治寄于此者二十余年,县令黄杨创立县治,僧如琳以重屋五十间助之。明万历中厄于火,僧园通、祖梅重修。清康熙末记,乾隆四年(1739)募修;三十三年(1768)大殿毁,道光初又募建;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间又重建。建国后改为粮仓,“文革”中拆毁,原址现为食品站店房。光绪《石门县志》载有宋景佑间李嵩叟撰《修澄院法堂记》。 甘露庵俗称北寺,在城北五百余步(今崇福煤仓库原址)。明万历间建,因地处要冲,寺僧施茶于亭,方便行人。县令靳一派定今额,其址六亩。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间又重建。“文革”中拆毁。光绪《石门县志》载有明万历间陆典撰《甘露庵记》。半月庵 在董仁门(即大南门)内(今糖坊弄44号西),依城垣结宇,同治六年(1867)重建,内住有尼僧。建国后改建为住宅区。 白云庵在东门坊。咸丰十一年(1861)毁。民国期间和化城庵同时建在一起,改名新庵,供有白衣观音。住有尼僧十数人,以素事礼忏为生。建国后。尼僧还俗四散。庵址规划归桐乡第二医院。? 青阳庵在青阳门外,明末僧智珩募修。清道光间,镇人蔡锡琳重修,内筑有“雨香室”,为蔡氏会文之所。咸丰十一年(1861)毁。 龙吟寺在南门外包角堰上,旧名环碧庵,庵名系县令靳一派所取。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间重建,改名为龙吟寺。建国初,因挖堰基开通长安塘而拆除。 吴越战址汉《史记·吴世家》 载:“吴伐越,勾践迎击之木隽李。”明万历《崇德县志》引北宋《崇德县学记》云:“春秋时,阖闾、勾践常大战于木隽李、御儿之间,裂其地则守之。”该志又云:“崇桐之交,所称吴越战场者,大荡二,小荡五、六,旷阔极目,林莽不生,遍野荒茅瓦砾,至今磷青鬼啸,阴雨时无敢独行。”清光绪《石门县志》云:“就李为吴越交争之地,因有吴疆越界之说。”今崇福镇附近留有不少吴越之战的遗迹。 古城 古城有四,在县境者三,境外者一。在镇西郊三里的何城,据明《崇德县志》载:“今一都有何律王庙(今芝村乡星火村何城庙),勾践拓地北至御儿。夫差筑何、晏、萱、管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庙,相传吴王遣以筑城者。”明成化《何城庙碑记》记:“语溪乃吴越交争之地。吴之御越尝用何王宅基以筑斯城,故曰何城。西南凿河隍以遏其冲,东北筑将台以励其众。”萱城,明正德《崇德县志》记“在县东南三十里。”清光绪《石门县志》以为非是,理由是“县东南至海宁界仅十里,如谓在东南三十里,已至海宁城矣,恐传写之误。”晏城在镇东二十五里,即今晏城乡晏城村。管城在镇南七里,清《一统志》载“在海宁州西北(今海宁市辛江乡管城庙)距石门县界七里,吴王夫差筑以拒越,今有管城庙。” 石门 即今之石门镇,在镇北十八里。元至元《嘉禾志》载:“越王垒石为门,以为界限之所。”清康熙《石门县志》云:“石门在县北二十里,春秋时吴越垒石为门以为限隔,故市名石门,巷名垒石。今改为玉溪镇。” 柴辟亭 清《浙江通志》曰“吴筑石门拒越,在今石门县(即今镇境)北二十里,是则石门北属吴,其南故越地也。” 东、西草荡 镇东北郊区,大半为吴越交战主区。明万历《崇德县志》载:“吴越战场在塘东约有数处,其大者曰东荡、界桐溪、盐官间。西荡崇、桐相半。皆广数十里。”今镇东北郊之天花荡(属同福乡新农村)即是古战场的西草荡。 纪目坡 在镇东北,旧属纪目乡,今为灵安乡路家园村。据明正德《崇德县志》载:“在千乘乡,高十丈,周三百步,环以水泾。邑士朱天麟幼时见坡侧钟生家运土得旧碑,断缺漫灭。大略谓:吴王夫差募兵五千,牧养于此。名曰纪目者,立纪纲而有条目也。此非春秋之文,殆后世营缮追述之辞。按今十二都有纪目墩,墩侧有纪目庙。” 游屯泾 在镇东北,旧为千乘乡游屯里。明正德《崇德县志》谓:“在纪目坡西北七里,亦以驻兵得名,俗讹为牛墩。按今十三都有游屯桥及牛墩泾巷。” 鹞五墩 在镇东北十一里,今属虎啸乡钟夫村。村北有一土墩,为古吴越战地。明正德《崇德县志》有“吴越战场旧迹不胜记,湮没居多。有谓鹞子墩、荫口湖,皆在九都,其名不知何日方。墩仅魁父之丘,湖已隔为几蹄涔,当大旱,勺水澄湛不涸。” 烽火楼 在运河东北。明正德《崇德县志》云:在塘东北。元至元《嘉禾志》记有“南长营、烽火楼、千人坡,皆越王宿兵之野”。 草内塞 在镇北二十二里。清光绪《石门县志》谓“吴王伐越屯兵结寨之所。”今已讹传为草内蔡,原属长濠里,今并入石门乡。 历史名人陆峻(1154-1216)字子高。宋淳熙十一年 (1184)入太学,十三年(1186)升内舍。绍熙元年四190)新帝登基,礼部奏名第九,廷对擢居第四。官授文林郎,实放绍兴府观察,后调滁州教授。在任“辟武斋,兴学校”,文士兴起。期满后,调任两浙转运使,抑强扶弱,中外钦佩。回京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嘉定元年(1208)七月兼吴王府教授,旋又奉命镇守濠州。适值敌寇猖撅,他晓以利害,示以信义,取得人心,收编数千散兵,练为劲兵,濠州乃得安固。后又调和州知州,“养士励俗,修仓浚河”。是年岁荒,无食者日有万计,他与民共苦,节粮吃粥,因此得病。嘉定九年(1216)2月卒于家中,享年六十二岁。墓葬于镇郊雁塔村(今芝村乡太子塘桥西)承议公墓东。丹阳刘宰撰墓志铭,姑苏吕俊民勒石。著有监带集》十卷。 辅广(生卒年不详)字汉卿,号潜庵。少时倜傥,志愿甚宏,先随吕东莱(即吕本中,字居仁)先生研究学问,后又拜朱嘉为师。入京后,闭户自守,奋力勤学,学术思想独到,从不随俗附和。宋庆元年间(1195--1200),禁止“伪学”,讲学者纷纷散去,惟他独立不惧。生平著述甚多,并广为他人引用。钦定《诗经信说江隼》摘引其述733条;《金坛王氏四书大全》引用395集:《都梁李氏朱子异同条辩》引用606条。嘉泰年间(1201一1204)归里,在县城首创讲学之所“传贻堂”,躬行实践,挽回颓风,人称“传贻先生”。后病死单,墓葬西郊一里。著有《四书纂疏》、《六经集解》、《日新录》。 吕希周(生卒年不详)字师旦,号东汇。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后改工部,督清江糟运。办事干练,并善书文,因并吏部文选司郎中,旋又擢升为右通政。乞假归里时,适值倭寇侵境,浙江巡抚下令筑城防倭。嘉靖三十五年(1556),吕希周会同知县蔡本端,奉檄建筑崇德县城,改运河为曲,纡缓绕城,以水为障,建吊桥以固防守。民间因有“崇德吕希周,直塘改弯兜”之说。同年秋,倭寇侵犯县北皂林塘,桐乡被围,吕希周和濮院濮文起,吴兴茅坤共献退敌之计,出奇制胜,捍卫乡里,因功迁升左通政,赐赏有加。年老回乡后巡抚庞尚鹏挟冤诬劾其居家不法,被削职为民。吕希周慷慨好施,曾捐田 170余亩,归学宫以赡诸生之贫者。后病死于乡,墓葬语儿乡三都。著有《东江诗集》。 吕焕(1521-1601)字南文,号心源。少有俊才,父吕相任邵阳主簿,当时焕年十二,暮春放纸鸢,飘落淮庄王府,适王爷后园宴客,立命仆役缉捕。吕相害怕不敢藏匿,捆缚儿子送至。时值王府为女南城郡主选婚,见吕焕大喜,不问其罪,令其出入府中,后以郡主配婚。不数年,目焕爵封“仪宾”(郡马),住淮庄王府。一年父卒,他哭告郡主:不能为享受富贵而忘亲人,欲回故里侍奉家母。郡主同情,请父转呈朝廷,辞八百石岁禄,返崇德。明朝兴二百年郡主和郡马双双回夫家居住者仅此一例,乡里故者以此为荣。吕焕夫妇在萌芳园筑“许归堂”,为皇帝特许归来侍母之意。万历年间,夫妇先后殁,墓葬南津乡官村(今上市乡城郊村)。著有《许归堂诗集》。 吕宣忠(1625-1647)字谅功,小字朴人,号樵庵。十三岁时瞒父偷习骑射,研究兵法,十八岁列为博士员。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入浙,他痛哭流涕,誓申国耻。次年,在太湖聚众与吴日生一起抗清。三月,大战清军于乌镇湖溪(亦称滥溪)塘。五月,清兵已渡钱江,吴日生多寡不敌众而败,吕知大势已去,辞众扮僧隐入山中,以图再起。后因吴日生标将沈君伸和金和尚出卖而被捕。他拒绝投降,公堂受审时慷慨陈词:“大丈夫不能为国尽责,即今死犹后。”清顺治四年(1647)在杭州被斩就义。临刑时,昂首挺胸走在前头面不改色。遗有《题松柏者》、《题晚晴者)、《题今人者》、《题有兄者》托志诗四首。 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又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斋老人,南阳村白衣人。十三岁入“征书社”,长者阅其文,视为畏友。十六岁时,明亡,次年清军入浙,他散家财援助“义军”,暗助孙子度、吕宣忠等反清复明。因清王朝统治日益巩固,复明无望,于顺.治十年(1653),改名光纶参于科举,考中第二名秀才。后痛感国亡家破,即归隐南阳东庄埋头文字著作,、避政尚学,与黄宗羲、凌渝安、张履祥、何商隐等,以切磋学术为名,发泄对清王朝的不满。吕博学多才,凡天文、谶纬、乐律、兵法、星卜、算术、灵兰、丹经、梵志之书无不通晓,平生学宗“朱程”,尤赞“夷夏之防,大于君臣之义”之说,每将强烈的民族意识贯注其著作之中,在学林士子中有广泛影响。晚年两拒清朝“博学鸿词”和“山林隐逸”之荐,节操自守,誓不事清。隐居吴兴妙山,筑风雨庵,取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后因忧国忧民,旧病复发,不治而卒,终年五十五岁。墓葬于今晚村乡识村东长板桥。一生著作计有《晚村文料》、《东庄吟稿》、(吕氏评医贯)等数十种,并与同邑吴孟举、吴自牧合辑《宋诗钞》存世。清雍正七年(1729),吕亡后四十六年,因湖南曾静案受牵,惨遭“开棺戳尸”,幼子被凌迟处死,孙辈发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合门受难并累及学生、书商,生前著述悉遭禁毁,为清代影响最深、涉及最广之“文字狱”。辛亥革命胜利,沉冤始得昭雪。建国后,镇上为其建吕园和纪念亭。 历代兴镇人士晋代 许安仁,在语儿乡授学时,值“五胡之乱”,招勇练兵拒敌,乡并得免滋扰。 唐代 吴公约,余杭人。黄巢起兵时,招语儿健儿保境。乡升为义和镇,功授义和镇遏使。 朱文喜,语儿人。出家名无着禅师,发心建造崇福寺双塔,为上有名古迹。 尉迟恭,善阳人。在旧县治东南建万岁桥,东西跨河连贯,方便镇上行人。 宋代 吴伯举,括苍人。元丰间在镇倡聚学者,择经师教之,镇学启兴。 黄杨,绍兴人。重建金兵毁坏之县治,在镇治理有方,民不知扰。 爱上达,宣城人。庆元间在镇东南建观风亭,观风向,防灾害,后为春风楼之古迹。 莫琮,仁和人。建椿桂堂于崇福寺西,教子有方,“五子登科”,今五桂坊之地名由此而来。 黄元直,会稽人。淳佑间建荣桂斋,在镇会课诸生,编有《语溪志》,扬名全国。 元代 庐礼,太平人。至顺初在镇兴学修社,均赋恤刑,劝富户出粟,半价以赈,时人称“循吏”。 王雍,崇德知州,律己公廉,迁改学宫至河东,奠定今日孔庙之基。 吴英,崇德人。在运河之左建屋六十格,创设延陵义塾,为镇上有“义学”之始。 张土城,泰州人。至正十六年(1356)领兵驱除扰镇之苗兵,修城抚民。 明代 郁 纶,德州人。景泰间兴学校,建县治,疏河渠,筑街道,倡市肆,镇更兴盛。 陈伯琼,福清人。正德间在镇修建学校、公署、教场,并简政抑豪。 李 滋,宜兴人。疏浚市河,令运土为文壁山、桂山,为镇上水运作贡献。 刘宗武,贵县人。嘉靖间知县。筑瓮城,修公署,为城防出力。 蔡贵易,同安人。隆庆末建尊经阁,拓学官墙,筑拌池堤,复包角堰。 郭子直,镇东郊人。集石门山人宋旭、崇福寺僧明旷等,组“殳 山文社”,发扬镇上文化。 吕 炯,崇德人。城西筑友芳园,建五柳山庄,大雅山居,长林亭,兴镇上名胜。 陈应坚,长洲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减免荒里糟粮,修建邮传、学校、仓廒。 蔡本端,闽县人。嘉靖间协同自希周兴筑县城,为防倭侵镇树立功勋。 胡友松,崇德人。利用当地产蚕丝,而长洲多职工,往来两邑贸丝通贾,促进镇商繁荣。 刘会国,武陵人。崇桢间修学宫址,筑洋池堤,奖励士类,人文 蔚起。 清代 社森,怀柔人。康熙八年(1669)减里均田,修建学官、书院、粮仓、永安桥、漏泽园。 方维翰,大兴人。嘉庆间创立崇文书院于西门,集诸生会课,捐俸以助膏火。 邓廷彩,重庆人。道光初,捐资创修包角堰桥,镇民呼堰上桥日:“邓父”。 杨澍恩,湘潭人。同治间,修复战后被毁建筑,招商复市,准小本经营搭棚营业。 林孝河,闽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书院为学堂,废八股,兴学堂,为镇上创新学之首。 民国时期 沈廷浩,镇西东园人。在镇长期从事体育工作,发动义务劳动,扩建运动场,提倡强种强国。 曹月江,崇德人。二十年代主持运河疏浚,提倡“实业救国”’,创设天利、惠通、振兴茧行于镇郊。 孟裕通,杭州人。设计开挖县前城隍庙二大公井,改善镇人饮水条件。 程振翔,崇德人。创设农民银行抵押粮丝,解决镇郊农人“蚕期缺粮,禾熟缺钱”的困难。 毛皋坤,江山人。创建中山公园,设有六角、四角、晚村等事及中山、英土、民众等塔堂。 能工功匠连东山(1662-1772)心灵手巧,戏作小船,削木人划浆,放置地中能自动摇荡。清康熙年间就能自制自鸣钟,与西洋人所造无异。 洪师父(1880-1920)家住北门外。自幼学石匠,年轻时就会制磨二凿碑牌,作盘龙石柱能雕空龙身。清宣统二年(1910),镇北门建造迎恩桥,他参与设计。单孔石拱桥,卷石镶嵌成洞,高达三尺可通大舟。桥顶各凿有石狮四只,龙门石上并有云纹盘龙。 丰缄(1865-1941)字黹红,号绣常,原籍石门湾,嫁镇上徐多伊为继妻,住西横街。自小喜学针线,能不用底稿,凭空剪出喜庆和过年用的红如意,‘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多数十个字画品种。婚嫁后专学刺绣,能在绸布上绣出各种人物花卉,擅长绣蝴蝶,其代表作有“双蝶采花”、“诱女出阁”等,色彩鲜艳,精致细巧。曾化数十工绣成一大型台毯,满丛花卉中百蝶随风飞舞,一时传为佳话,人称其为“丰蝴蝶”。 来茂松(1876-1944)祖籍萧山,后迁至镇上太平坊,开设来永兴灯笼店。能自制各式灯笼,不时花样翻新,品种多达数十种。擅长在灯笼上绘画写字,画的龙凤、双龙抢珠、西湖十景,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写得一手仿宋好字,自写自剪贴在灯笼上,为当时实用和特需者所赞赏。 鲍廷发(1876-1941)家住镇北街北桥头,开设鲍隆顺纸扎店。用竹蔑为架,以色纸为表,能扎出各种彩具。清明蚕花胜会,村人赛会的龙头、狮灯及迎灯的各式花篮大都为其所作。擅长剪纸,乡人蚕匾上贴的剪花都为其发卖。晚年信佛,专为佛事服务,冥化的纸船纸具、解攘用的“撞种娘娘”,开丧用的“开道纸人”都为其拿手杰作。 滕文奎(1852-1960)家住春风坊北街。少习厨工,善于烹调筵席。一人能切配数十桌酒菜,花色多样,刀功精细,擅办“鱼翅席”。镇上大户喜庆,都请其司厨。其拿手名菜有“八宝鸭”、“汤雁球”、“全家福”等。特别是“蒸三丝”素有盛名,以鲜肉丝作底,用火腿丝、香菇丝、冬笋丝间花叠成高堆,上盖圆形发菜,加鲜汤经文火蒸煮后香气扑鼻,风味独特,人称“膝三丝”。 褚少南(1886-1950)家住西寺前。自幼爱好书画,后专学裱画,中年成名,在家开设仿古斋诗画店。对古画破损修补,怀有绝技,即使大块损伤也能修整如旧,色调、风格能与旧画保持一致,外人很难分清真伪。还善弹三弦、琵琶,业余时在家聚集挚友结成“丝竹小集”,常见其与人合作操演自娱。 革命烈士王金林(1919-1946)又名锦林、金连。祖籍萧山,其父母因家境贫困逃荒至崇福落户。王出生于县城西门外磨坊桥,8岁时入崇德县第一高小读书,后因生活困难而辍学。先后做过放鸭童工,蛋行学徒。1940年在洲泉做工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2年春,为配合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由党组织选调太嗝地区,在宜兴和桥附近中共地下党开设的纸厂任管理员,后因目标暴露被捕,经组织营救出狱。后调武进县民主政府短枪队,任组长、分队长等职,在武进县南郊各区及宜北,锡西等地穿插活动,发动群众,袭击敌人,镇压汉奸。在反清乡斗争中,他所领导的分队以“歼敌多、缴枪多”而受到表扬。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南新四军渡江北撤。王奉命留在苏南留守处坚持斗争,任武南县短枪队队长。由于长期处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幸患“穿骨瘤疽”,医治无效病逝于淮阴野战军医院。年仅27岁。 沈林坤(1930-1949)镇郊东北周家石桥(今同福乡苏民村)人,家庭世代务农。幼时,父母相继去世,兄姐又离家去沪谋生,在乡邻的帮助下艰苦地生活。1943年,离家外出流浪,从此和家庭失去了联系。抗日战争胜利后,其兄沈锡庆迁崇福寄籍。1949年4月,江苏无锡解放时,沈林坤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为 29军 87师 259团机炮连战士。同年 10月 9日在参加福建大嶝岛渡海战斗中,身中18弹,壮烈牺牲,年仅 21岁。 王有法(1955—1979)出生于船民家庭。九岁,寄居镇上亲戚家,进崇福镇小读书,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70年毕业后,回到船上帮助父母劳动。三年后,下乡插队务农。1976年2月春参军,分配在南京部队某部炮兵连。期间,先后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组织,并被提升为班。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经上级批准赴广西前线,任炮兵班长。在对越自卫击战中,先后参加4次战斗,摧毁敌人火力点5个,1979年2月 22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为了表彰他的战斗功迹,部队党委给予追记一等功。 改革开放大事记1979年10月,民政部部长程子华、民政部政治部主任崔乃夫来崇福镇进行县人民代表直接选举的试点。 1981年,桐乡化肥厂合成余热回收利用项目,获省科技成果奖。 1983年3月,崇福镇消灭血吸虫病,中共桐乡县委、县人民政府赠给“造福万代”匾额’;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率队考察崇福电影院。 1984年6月3日,化工部副部长贾庆礼一行视察桐乡化肥厂。 1985年5月28日,朝鲜中央植物防疫所副所长孙成模一行来桐乡农药厂考察。 1986年9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1986)93号文件批复,确定崇福镇为省对外开放工业卫星镇。 1987年4月,崇福镇进行殡葬改革,实行火葬;6月,在“文革”中被毁坏的中山公园重建后对外开放。 1989年1月,浙江省公安厅授予崇福镇治安联防队“治保战线先进集体”称号;6月,该联防队又获公安部授予的“全国治安保卫、治安联防优秀集体”称号;6月10日,崇福邮电支局安装HPO4型1000门自动交换机,至1998年,全镇安装程控电话超过7000门;8月1日,崇福镇集贸市场建成开张。 1990年5月,省委书记李泽民在桐乡化工总厂召开座谈会;7月27日,投资358万元,日供水量为2万吨的崇福地面水厂一期工程建成供水,1997年10月二期工程建成,日供水量达到4万吨。 1994年7月,邵逸夫投资80万港元的邵逸夫中学竣工。 1996年10月,建成桐乡经济开发区崇福开发分区;到1998年底,分区面积为0.96平方公里,总投资2800万元。 1998年12月,经省爱卫会验收合格,崇福镇跻身“省级卫生镇”行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