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崇德瀹智
释义

广州市执信中学校训

广州市执信中学是1921年由孙中山先生为了纪念朱执信先生所创立的全日制中学

崇德瀹智: 崇德立人,瀹智育才

瀹yuè :①煮。②疏导(河道)。

〈动〉

浸渍 [soak]

瀹,渍也。从水,龠声。——《说文》

汝齐戒疏蘥而心。——《庄子·知北游》

菅筲三,其实皆瀹。——《仪礼》。贾公彦疏:“筲用菅草,黍稷皆淹而渍之。”

煮 [boil]

不如西邻之瀹祭。——《汉书·郊祀志》。注;“谓瀹煮新菜以祭。”

以汤煮物曰瀹。——《通欲文》

兰台架列排曲瓢卷浆,乃羹乃瀹。——南朝宋·鲍照《园葵赋》

又如:瀹茶(煮茶);瀹茗(煮茶);瀹祭(煮新菜以祭祀)

疏通水道,使水流通畅 [dredge]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孟子·滕文公上》

亦泛指引导使畅通

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

又如:瀹疏(疏浚)

执信人对崇德瀹智的深层理解:

一、 “崇德瀹智”的解读: 育德立人,强智达人

一所学校的校训,是在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过反复的积淀、选择、提炼和发展,为学校全体成员认同的精神文化高度凝聚的结晶。以校训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影响和决定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精神面貌。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等,无不突现了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

据记载,执信中学把“崇德瀹智”作为校训,是原执信校董,上世纪30年代曾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后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先生提出的。从字面上看,“德”指德性、品格;“智”指智慧、才能;“崇”是推崇、尊崇;“瀹” (音:yue)即浸渍、疏通。“崇”与“瀹”为互体结构,意为崇尚、陶冶、培育、养成。合成为一个词组:“崇德瀹智”,意为“追求达德广才,修养大德大智”,这只是从词义学层面的解释。然而,要完整而又正确地把握“崇德瀹智”的深刻意蕴和精神实质,就必须从学校办学实践、民族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发展三个维度进行解读,才能作出科学的解答。

(一) “崇德瀹智”生发于执信的办学思想和实践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朱执信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坚定志士,也是率先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1906年朱执信便在《民报》2号、3号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列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及其学说,介绍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一些内容。朱执信认为“自待应学尼采的超人哲学,待人应学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工作报告中说: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执信中学从建校伊始,就践行孙中山先生对执信学子“毅勇果敢以求学,改造未来之社会”的教导,把纪念执信先生,学习执信先生的高尚品格和慧眼睿智作为进德修业的本务。80多年的办学实践,积淀了浓厚的执信文化底蕴,培育了“崇德瀹智”的学校传统。

朱执信先生自幼即有孝顺、友爱、好学、聪慧的美名。他以“畏荣好古薄身厚志,砥节厉行直道正辞”为座右铭,毕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对自己要求知行合一,清廉谅直,待人忠厚诚信,爱憎分明,知无不言,直陈己见,冷面热心,疾恶如仇,坚毅果敢,不怕困难,求大义,矢信念,有坚强不拔的志节,有好学不倦的精神,有去恶务尽的勇气,有突破险阻的情趣。这是执信师生引以为荣、以之为鉴、砥砺品节、锤炼才智的活典范、活教材。 执信中学校园内还拥有浸渍着中华文化底蕴的碑刻,“厚德载物”、“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两碑均立于1931年,是执信办学史的重要遗存物证。“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一个是自立精神,一个是兼容精神。厚德载物是说人应像深厚博大、滋育万物的大地那样,有淳淳的德性,“和而不同”,包容万物。在价值观上它表现为兼容并包,既尊崇民族的主流文化,又不排斥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文化。也就是“万务求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 (《中庸》)。在道德观上,主张以仁爱、和谐为最高准则来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协同、共进的社会生态环境。“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中国传统道德“四维(礼义廉耻)八德”中的“八德”,是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今天重新审视,仍有其适应时代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积极意义。“礼义”是行为规范问题。“廉耻”是是非判断问题;“八德”是调节和处理人际关系——对长辈、同辈、朋友乃至人类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现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行为养成”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一种道德观、价值观去判断和协调个体、家庭和社会生活行为。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创新和发展有执信特色的德育体系,是全体执信人大可作为、影响深远且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使命。

(二) “崇德瀹智”植根于民族文化和教育的沃土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重“教化”、重“德性”的文化。中国的传统德育思想极为丰富和深刻,现代德育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传统德育中找到理论源头。把道德教化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柱。孔子主张为政之道就是凭借道德的力量来感化百姓治理国家,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有格”。认为只会用政法和刑罚治国,只能使百姓不敢违法,却没有羞耻之心;而依靠道德教化则能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并自觉守法走正路,从而人心归服。《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贾谊说:“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这正是自古以来为了建设国家、治理百姓,稍有见地的统治者无不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上的原因。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用以调节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调节功能靠的是主体的良心和信念。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德性、道德素养、道德面貌去认识和分析世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德性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观和生活理想观的问题。以孔子“仁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把“仁”作为人的价值和人生理想的至高境界,它的主旨在于“仁者人也”,即以人为本、不但要把自己当作人(自立、自尊、自强),同时还要尊重别人(安人、立人、达人)。孔子构想的仁是一个切切实实的生活理想,不玄远,不神秘,人人都能做到;它同时又是一个宏大而崇高的人生理想,由对他人关爱,扩展到对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和尽力。他主张面向现世,尽心于道德实践,从中体验人生的最高境界,而不把心灵寄托在来世,祈福于神灵。孟子更提出养“浩然之气”和造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在现实的义利关系上,主张义为上,义制利,义利双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把理想和信念放在人的德性的核心位置上,贯穿着道德主体精神。这些丰富的思维成果,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认识和理解“崇德瀹智”内涵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树人育才这个根本大计上,我国素有“以德先人”、“进德修业”、“德才兼备”、 “修已安人”的主张。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中庸》提出“尊德性而道问学”,强调的是道德的先导、引领、统率和调节作用。“德性”既是“问学”的前提,也是它的最终归宿。后来,宋代儒家后学提出“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之说,以“德性之知”为本,以“闻见之知”为辅。前者指心性涵养、道德伦理、理想人格等方圆的智慧学识,后者指感性的生活经验、书本的间接知识。从孔子到朱熹都强调德性养成,推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才培养模式,谋求道德主体的挺立。 疏启智慧,积学育才,在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中同样可以找到相关的论述。孔子倡导的“不愤不启,不诽不发”的启发教学,实质是“瀹智”式的教学法。《学记》总结先秦儒家的教学实践,把“启发教学”的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教学之功在于开启和诱导。要引导而不是牵拉着学生前行;要激发而不是压抑学生的主动性;要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引导而不牵拉,师生关系就会和谐融洽;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学习就会充满乐趣;启发而不灌输,学生思维就会积极活跃,这可以说是善于开启和诱导了。韩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说,精要地点明了“崇德”与“瀹智”的融汇点。温家宝同志就此进行了新的阐述:“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宋代朱熹极其推崇《中庸》的“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间,“博学”是“瀹智”的基础,“笃行”是“瀹智”的归宿,而“审问、慎思、明辨”则是“瀹智”的过程。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古代先哲留下的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光辉的教育思想宝藏,是我国教育赖以走向世界的理论基石。我们当然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教育理论,致力于教育的创新,但决不能老是跟在别人后面“邯郸学步”,一味模仿别人,抛弃自己固有的优势和长处。执信教育的创新就是要在教育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融合上下功夫,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光辉大道。

(三) “崇德瀹智”回应着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呼唤

为了应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各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或隐或现地出现“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互补和融合的趋势;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又不约而同地都聚焦于“人文精神与道德”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上。随着信息化为标识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以及能执科技发展牛耳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现代高科技这把双刃剑带来的物质文明富足与精神文明贫困的极度反差,已经成为一个怪圈。社会要健全地向前发展,就必须由此突围而出。人文精神与道德的复兴,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舍“育德立人,强智达人”则别无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作出了“‘崇德瀹智’回应当代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呼唤”的论断。

学校德育面对的是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主宰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和命运,朝气蓬勃、独立自主、思维活跃、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学生。然而,他们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经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负面因素影响、干扰和诱惑。这既向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学校德育注入了富有时代特性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削弱,且在改革中求发展而有所加强。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任务”的要求,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指出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面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的高度,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这是学校德育改革的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文件。我们应从时代性和民族性统一的高度进一步理解“崇德”的价值、内容和功能,提升其时代精神,指导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

同样,我们也必须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对“瀹智”进行审视。人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生成和发展的:一是以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导的“创造性人格”,它为创造性提供动力支持;二是多维的立体型的“创造性思维”,它为创造性提供技术支持;三是知识的学习、积累及其结构化的“创造性资源”,它为创造性提供材料支持。对中学生来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质是要培育创造人格,唤醒创造意识,焕发创新精神,开发创造潜质,锤炼创造思维,发挥创造才智,这就是一个“瀹智”的过程。当学生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也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设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倡导对话、交往、沟通,追求自主建构的有效教学,其主旨都在于疏导、引领、掌握、积累、迁移和创新,让全体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这就是说,“瀹智”必须占领培育学生创新精神、锤炼学生创新学习能力这个制高点。

综上所述,“崇德瀹智”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性要素,对个体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导向和动力功能。我们要坚持以德立人,以德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样,离开了知识的传承和习得,没有人类智慧和文化的滋育,德性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能枯萎和干涸,培育德性、养成人格、实践理想、实现价值,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概而言之,“育德立人,强智达人,德中有智,智中有德,以德修智,以智弘德,整体发展,学有特长”,这就是我们对执信校训的解读,也是对执信办学理念的概括。以德立品,以智广才,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融汇整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潜能的协调发展,为培养主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发展执信办学特色,锻铸执信教育品牌,这是我们全体执信人肩负的使命。

二、 “崇德瀹智”的构建:创新教育,锻铸品牌

解读“崇德瀹智”,对于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指针,发展办学思想,主动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学校教育活动及其管理机制,整合执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和层次,锻铸执信教育品牌,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对全体员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加深对执信教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弘扬学校优秀传统,发挥学校固有优势,调整学校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我们认为,构筑学校特色,必须以办学理念为灵魂,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教育质量为生命,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学校校风为标识,以学生发展为归宿,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化。 一般而言,学校特色的形成要经历营造专项特色和构建整体特色两个阶段。执信是一所建校近百年的名校,素以校风淳朴、学生好学和品行纯正、教师敬业和治学严谨、管理严格和追求卓越、人才(师、生)辈出而著称,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拥有颇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我们面对的挑战,不是要营造什么专项的学校特色,而是要整合学校已经形成的传统和优势,为“继往开来,创新教育,锻铸品牌”而弹精竭力,以无愧于执信人的光荣称号。

以“崇德瀹智”为办学宗旨推进执信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一)以“崇德瀹智”为主旨,融汇整合,提升执信的学校文化品位 实践执信“崇德瀹智”的办学宗旨,提高学校综合实力,锤炼办学品牌,提高办学层次,使学校发展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协同,与生活共进,是增强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根本保证。人作为生命的实体,实质是文化的产物。离开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开了人的潜质的开发和素质的发展,人的生命活力只能是束之高阁的华丽词藻。教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教育呼唤文化,更呼唤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心理、道德情操、制度规范、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汇合和凝聚,集中表现为学校精神、学校品格和学校风貌、也就是由学生文化——学风、教师文化——教风、管理文化——领导作风汇合而成的校风。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和生命力;它又是一种鲜活的形象,承载着学校的品牌特质,品性和影响力而展现于社会,为学校带来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在“崇德瀹智”校训的指引下,经过历代执信人的艰辛求索和不懈实践,学校已经形成了“执德至弘,信道至笃”的执信人精神; “殚精求知,笃志力行,尚严善导,以身立教”的教风;“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的学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丰富内涵,是执信学校文化的主体内容,是执信中学可贵的精神财富。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的历史积淀,学校发展也一定体现在学校文化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上。创新和提升执信的学校文化品位,必须以科学解读“崇德瀹智”为指引,洞察当代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把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科学地厘定学校的培养目标,以思想道德,特别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为依托,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切人口,以优质的教育活动为中介,以校园环境建设为载体,切实加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使学校文化成为师生的具体感受和真切体验,潜移默化人的心灵、润物无声地规范人的行为、孕育人的品格,雕塑人的形象。

“崇德瀹智”的培养目标,是提升执信学校文化品位的启动键和调节器.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创新教育、发展特色、锻铸品牌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引下,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历史及现实而形成的。教育价值观不外乎三种: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我们认为,这三种教育价值观都有其合理的内核,也存在某个方面的缺失。针对我国教育过去过多强调社会本位、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缺失,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但人的发展总是社会化和个性化协同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以人的个性化来反对人的社会化,也不能以人的社会化来否定人的个性化,更不能全盘否定人只有通过对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人这个铁一般的客观存在:这决定了执信要走的是把这三种教育价值观进行整合的道路:高中课程改革把培养目标确定为“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后强调“六个要点”,体现了“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这与我们的认识和抉择是一致的。

执信中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当代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思想道德修养高雅,文化科学素养坚实,有个性特长.体魄健康的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这就是说,执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上,定向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科学素养”协调发展,有“个性特长”和“体(身体)魄(心理)健康”上。我们将据以制定可操作、可评鉴的执信中学培养目标体系。

(二)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创新发展,构建优质的学校教育体系

课程改革必然引发学校教育体系,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管理机制的一系列变革。我们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本,立足执信教育实践,取古今中外之长,走借鉴创新之路,构建优质的学校教育体系,重点是学校德育活动和学校教学活动体系。为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科学构建有执信特点的德育体系

认识学校德育的特性,树立现代德育观是建构学校德育体系的先决条件。现代德育的特性可概括为: (1)整体性——学校德育内容、学生德性发展和德育实施过程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建构性——德育是个体对道德价值和规范的认同、内化和践行的过程,离开了自我体验、自主建构、自我调控,只能是无效的德育; (3)实践性——德育是包括师生在内的主体道德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品德素质和学校德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4)发展性——社会发展要求德育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人的德性也是在发展中形成的。由此可见,德育是社会问题,只有与时代共进,与社会同步,与生活协调才能得到解决;德育是价值观问题,只有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引领学生自主建构才会奏效;德育是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遵循学生生命成长和德性发展规律才有实效;德育是情感问题,只有在教育者捧出挚诚之心,以情育人,以德人才有回报。这是执信人奉行的德育观,也是我们构建有执信特点的德育活动体系的理论基石。

(三)建设学习型团队,合作互助,在校本研究中加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施教主体,是教育的推行者、实践者和革新者,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包括态度、德性、知识、能力、人格和专业水平,是最能直接影响学生发展、决定学校教育质量.进而影响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能动力量。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只单纯重视教好书,也仅仅是一名“经师“,还不能成为“人师”。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婴:《韩诗外传》)一位名叫托马斯的西方学者明确指出:“教育创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可以肯定,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所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教师。

任何职业都需要学习,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毕生不倦地进行学习。教师面对的学生在不断变化,与其说是一代不同—代,不如说是一届不同一届;社会在变化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生活也在不断变化,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使人眼花缭乱;学校课程也在变化,各种前沿性知识、方法要求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更无须再说社会意识、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教师只有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去学习,才能在社会文明和人类文化的传授与创新、传承和发展的进程中教书育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此,必须引入“现代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加速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师德修养是核心,专业素养是关键,合作精神是保证,创新能力是生命。执信中学必须为了学校的发展,依靠全体教师,立足教育实践,通过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主旨的校本研究,建立“教学——研究——培训”一体化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体制,以教育行动研究为手段,以课例、案例研究为平台,以教师群体的合作互助为保障,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化、结构合理、教研结合、敢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

要实施名师工程,采取“学习、教学、研究、激励、互动”的管理方式,分层次造就一批发展全面、实力深厚、特色鲜明、教学与科研成果显著,对省、市教育有贡献,在省内外都有影响力的名教师,这是执信教育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给条件,给机会,给任务,给要求,形成培养与淘汰机制,让优秀的青年教师展现教育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脱颖而出。

(四)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优化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机制

办学离不开管理,锻铸品牌更离不开管理。纵观当今世界上的知名品脾,无不和它的管理联系在一起。在“崇德瀹智”的校训下建构执信的办学品牌,必须优化学校的管理机制,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为实现教育的优质高效提供有力的保障。

所谓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根据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管理总是与组织活动联系在一起,任何组织活动都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在一起。管理的六大要素——人、财、物、时、空、信,人是核心要素,协调的核心是人,后五个要素的协调配置也是以人为核心,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发展,体现人的尊严。这就是我们主张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的关键是教育思想的管理。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而育人要通过人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人本的学校管理,关键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它影响和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服务质量及由此形成的学校品牌。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一所学校来说,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职员工这个群体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和师生观上。执信中学主张和实践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人才观;人文精 神和科学精神具备、身心健康、弟子超越老师的质量观。根据执信的生源特点,既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又要实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英才培育目标;既提倡师生平等,又注意师生有别。让全体员工拥有共识的“崇德瀹智”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凝聚力、科研力和战斗力,遵循育人规律、提高学校的培养能力,这是人本学校管理的关键。

2.德法兼治是人本管理的实质。

“崇德瀹智”必须允分重视德治的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人本管理的德治更注重人的德、识、才、学、体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性特点、认同人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使师生都以做执信人为荣。同时,治校不可无法,依法治校,依章治教,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削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处理问题的严肃、严谨、合法、有效。感情用事。有法不依必然带来不公和混乱,但人本的法治,目的是保护人的尊严、平等、合法权益,从而更大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办学水平,促进人的发展。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联合互动的运行机制,是学校管理日臻成熟与完善的体现,是人本管理的预期目标和理想境界。

3.反馈与调节的整合是管理机制的动力。

学校如同其他组织一样,都处于复杂的社会系统之中,而学校内部也是一个个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不断地进行配置、整合、优化的复杂系统。在管理的运行中要及时获取信息的反馈,对系统的运作加以调节,乃是使管理更加顺畅、高效的重要手段,特别在执信中学这样人才汇集地方,疏通反映信息的渠道,及时听取各种意见,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使大家同舟共济,避免工作失误,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让员工得到精神激励,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这是人本管理机制的动力。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和整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潜能的协调发展,为培养创新型的优秀人才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执信的办学特色,锻铸“崇德瀹智”的教育品牌,这就是我们全体执信人的任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