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滇东合耳菊 |
释义 | 植物名称滇东合耳菊 滇东千里光(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形态特征直立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径约6毫米。营养茎单生,长20-40厘米,无毛或仅下部被蛛丝状绒毛,除上端外无叶;花茎数个,葶状,通常短于叶,自基部分枝,高7-9厘米,被疏蛛丝状柔毛,或后脱毛。叶密集于花序基部,莲座状,具短梗,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8-22厘米,宽3-9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特别在上半部具疏生浅至深波状粗齿,齿端具小尖,纸质,上面无毛,下面初时被极疏蛛丝状毛,后脱毛,羽状脉,每边各有侧脉9-10条,弧状弯曲,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0.5-2厘米,被疏柔毛或无毛。头状花序辐射状,径约1厘米,多数排成多分枝的伞房状花束;花序梗长5-15毫米,具基生苞片,中部以上通常有1-2个线形小苞片,被蛛丝状柔毛;总苞狭钟状,长5毫米,宽2-3毫米,具3-4个外层苞片;总苞片8,长圆形,宽1毫米,顶端尖,被短柔毛,草质,边缘宽干膜质,外面被蛛丝状绒毛,或多少脱毛。舌状花6-10个,管部长4毫米,细,无毛;舌片黄色,长圆状披针形,长6-7毫米,宽1.5-2毫米,顶端钝,具3细齿,4脉;管状花约8个,花冠长8-9毫米,管部长3.5毫米,檐部漏斗状;裂片卵状长圆形,尖;花药线状长圆形,长4毫米;花药尾部长约为颈部1/3,附片卵状长圆形,颈部柱状,基部略增粗;花柱分枝外弯,长1.5毫米,顶端钝,具流苏状中央长凸出的乳头状长毛。瘦果圆柱形,长1.8-2毫米,无毛;冠毛白色,长7毫米。花期8-11月。 分布及生境产云南(昆明、嵩明)。生于海拔750-2500米的混交林中。模式采自昆明。 功能用途医药:【彝药】儿爹儿扒西里:根治毒蛇,蜈蚣咬伤,乳汁不足《滇药录》。倪爹儿扒西里,小牛舌头叶:根治毒蛇,蜈蚣咬伤《峨彝药》。 医药:全草(金毛草):活血祛瘀,止咳,化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