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古白村 |
释义 | 地古白村隶属云南省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莲花滩乡,地处乡北部,距 乡政府所在地19.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 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86公里。东接屏边苗族自治县底咪村委会,南接嘎马村委会,西连莲花滩村委会,北与鲁底马隔河相望。 村情概况辖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73户,有乡村人口827人,其中农业人口827人,劳动力 50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31人。全村国土面积 61.7平方公里,海拔1,650.00米,年平均气温 20.00 ℃,年降水量1,873.00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698.00 亩,田350亩,地348亩,人均耕地0.8亩,林地68,063.00 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草果,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15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81 %。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9.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8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草果 ,计划大力发展 草果、八角产业。 农村经济该村有耕地总面积698亩(其中:田350亩,地348亩),人均耕地0.84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 68,06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982.4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40 亩,主要种植草果、八角等经济林果。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草果 ,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15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81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1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76万元,占总收入的57.48%;畜牧业收入 14.21万元,占总收入的20.5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6头);林业收入14.32万元,占总收入的 20%;第二、三产业收入0.88万元,占总收入的1.2%;工资性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3.69 %。农民人均纯收入82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1.98%),在省内务工7人,到省外务工13人。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水 。全村有176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8.09 %和5.78 %)。该村到乡道路为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 2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20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5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4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2亩。全村有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有5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35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1 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 20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10 户,占农户总数的 5.78%。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1万元,占总收入的73%;畜牧业收入 13万元,占总收入的1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4头);林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 10%;第二、三产业收入0.88万元,占总收入的 1.2%;工资性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3.69 %。农民人均纯收入85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1.98%),在省内务工7人,到省外务工3人。 新农村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139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等方面。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不通公路。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草果、香蕉为主的经济产业。 人文地理瑶族节日:三月"清明节",节日期间举行祭祀活动;八月"新米节",具体日子由村寨头人择吉日而定,喜庆丰收以谢盘王及祖宗的恩惠;十月"盘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为纪念瑶族始祖的庆典,祭祀场面浩大庄严;"达努节",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为瑶族最隆重的节日,届时有"铜鼓舞"等多种文艺、体育活动。 瑶族婚俗:一夫一妻制。恋爱较自由,以对歌择偶,当双方订下山盟海誓时,互相咬破对方手指以示"血的见证";女方可主动向男方"问亲",将两份钱交给男方父母,若收下即示同意,拒绝即示不同意;婚姻自由,但多早婚,一般15-16岁便进行社交择偶活动,发现意中人,便双方约定时间、地点,男方邀约几个伙伴俏俏将姑娘"抢走",次日才派媒人带礼物来回报女方父母,说定吉日"成亲"。 瑶族民歌:瑶族无论是祭祀、婚丧、嫁娶、喜庆节日、谈情说爱,都离不开歌唱,或歌舞,通常深沉而抑扬的歌声通宵达旦。瑶族民歌词言简意明,喜采用比兴手法,七字一句,四句一首。按内容分,有情歌、叙事歌、生产歌、结婚歌。按调子分。普调婉转富有表现力,嗽白调刚脆利落,情歌则自由流畅。 基层组织地古白村委会设有2个支部,党员29人,共中男党员28人,女党员1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176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577.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 .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 ,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 方式公开。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2所,拥有教师2人,距离县中学90.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2 人,其中小学生68 人,中学生4人。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88户,共乡村人口851人,其中男性 420人,女性431人。其中农业人口851人,劳动力447人。 到2010年底,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共有636人,占总人口的76.90%,享受低保 45 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35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1 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 20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10 户,占农户总数的 5.78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草果 ,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3.15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5.81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草果 ,计划大力发展 草果、八角产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