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正月初九龙灯会
释义

正月初九龙灯会

农历正月初九,是南涧街一年一度的传统龙灯会。这一天,人们可以领略到南涧各族群众精彩纷呈的龙灯表演盛况。

耍龙表演

在南涧一带,耍龙舞狮等艺术表演,早在唐朝时期就流行于民间,人们常常用“龙狮恭贺、报灯祝辞”等方式进行节日喜庆。当地有关龙的传说故事很多,如:“查氏祖骑白龙马”、“小黑龙”、“母猪龙”、“火龙”等。

正月初九,是南涧街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一大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就拥向街头,各自选择最佳位置,做好观看龙灯表演的准备。街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到了中午,龙灯表演队伍集队入场,这些表演队大多是各乡镇农民自己组织的,有的是各乡镇、街道的老年协会组织的,这场表演活动纯属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庞大的表演队伍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青春似火的男女青年,有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年纪最大的达六七十岁,年纪较小的仅八九岁。当主持人宣布龙灯表演开始之后,那一排排兴高采烈的表演队伍,身着节日盛装,踏着豪爽的舞步,沿着宽敞的大街表演开来。这时,首先看到的是整整齐齐的摩托车前导队,紧接着是五彩缤纷的彩旗队,还有震撼山河的鼓乐队,还有身穿羊皮、抱着三弦、踏着“三跺脚”的大黑山打歌队,还有手持大刀、赤膊上阵、粗犷豪迈的“哀牢枭雄”耍刀表演队…… 几十支表演队举着队名牌,连续不断,龙腾虎跃,载歌载舞,尽情狂欢,歌声、弦声、笛声、掌声、欢呼声、锣鼓声,齐鸣如雷,响彻云霄。南涧县城仿佛成了歌的海洋、舞的世界,使人久久陶醉,流连忘返。

迎高台表演

在全场龙灯表演中,最令人注目的还有高台——“包公断案”,高挠——“八仙过海”,奇龙——龙的头尾与龙身分开。传说是唐代行错三分雨,被魏征丞相斩下龙头的“金角老龙”。更胜一筹的是“凤引麒麟”、“金猴攀桃”、“狮子滚绣球”、“二龙抢宝”……表演要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左右才慢慢结束。

南涧街龙灯会有它的来历,传说农历正月初九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老百姓称之为“天诞会”,即日人们都要给玉皇大帝拜生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国泰民安”,并用弹奏洞经音乐、龙灯朝贺等来表达敬奉之意和喜庆之情。旧时,每年南涧街龙灯会开始之前,首先要到关圣殿(观音殿)集中朝拜,待弹奏洞经“玉皇诰”之后,才依序在街上游演,最后到碌摩山玉皇阁表演结束。

随着岁月的流逝 , 这些传说和做法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正月初九龙灯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