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镇月×润花 |
释义 | 1.育种的材料与方法 1.1亲本选择 亲本选配的主要依据是育种目标,杂交父母本的实用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高低,前两者易于掌握,因此在确定育种目标后,特别注重亲本材料的选择。我们选择了经济性状优良,且在目前生产中仍在使用的中系、日系现行家蚕品种若干个,中系亲本分别是57B、芙蓉、菁松;日系亲本为874、872、湘晖、皓月。 1.2选育环境设置 品种优良性状的显现,虽然由所持基因支配,但不单是基因的作用,而是决定于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原理和育种目标的要求,首先聚合优质基因结合培育环境,着重在春、秋两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育。为了缩短育成时间,在杂交早代还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下,每年选育几代。 为了提高本品种的耐氟性能,除考虑带有理想亲本抗氟的同时,还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作用。我所桑田地处含氟量较高的地区,每年对含氟量较高的桑叶,不用人为水洗方法减轻含氟量,让其自然定向选择,以巩固和提高耐氟基因的积累,因此,本品种具有一定的耐氟性能。 稚蚕期27℃—28℃,85%—90%RH;壮蚕期24℃—25℃,75%—80%RH。春季温度适宜,叶质 良好,茧丝量的性状能得到充分发挥,应着重提高茧丝质量的选择;在高温干燥或高温闷的夏、秋季环境条件下,以增强品种抵抗力,提高品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力为主。 1.3选育经过及选择技术 1999年中秋饲养所有亲本,并配置交杂材料。中系交杂材料有57B×芙蓉、57B×箐松、芙蓉×菁松3个形式。日系配置4种交杂形式,874×皓月、湘晖×872、湘晖×皓月、湘晖×874。1999年晚秋饲养F1代,采用混合饲育法,并对各组合进行幼虫、蛹期等各阶段综合考察,择优录用,最终决定选留芙蓉×菁松和湘晖×872这2个组合,配置成F2代。并用这2个组合杂交制成杂交种,进行早期配合力测定。2000年早春到广西蚕业指导所饲育F2,由于广西早春蚕期气温仍偏低,饲育时实行全龄电炉加热,蚕室内小环境始终保持30℃以上,高温闷湿,因此在选择时就注重对品种强健性的选择,淘汰了生命率和虫蛹率偏低的蛾区。饲养一代杂交种,成绩优良,说明所选的亲本具有较好的配合力,可以继续进行选育。 2000年和2001年分别进行了春季、夏季、中秋和晚秋4季选育,都采用单蛾区育。固定优良性状,剔除不良性状,至2002年春季饲养F11。此时中、日系性状都已基本稳定,中系定名为润花,日系定名为镇月。配制一代杂交种,于2002年秋季和2003年秋季正式参加全国攻关点联合鉴定。鉴定成绩见表3-8。 2选择标准 2.1蛾区选择 对简单遗传的形态性状,如斑纹、茧形、茧色等不易受受环境影响的性状,着重在分离明显的早代选择,严格淘汰异常卵色、异常斑纹、有色茧、不正形茧(绵茧、球形茧、两头簿茧、多层茧)。收蚁时选择卵量多,良卵率高,产附好,孵化齐的蛾区进行单蛾育。中系的卵色选留灰绿色,卵壳色则选淡黄色。日系的卵色选留灰紫色,卵壳色则选白色。 对于稳产和丝质有关的性状,从严选择,充分注意综合性状的选择。如中选蛾区的虫蛹统一生命率要求在品种平均数以上,死笼率比平均数低,茧层量、茧层率均在该品种平均数以上,解舒丝长长,净度优,上茧率高,茧形匀正。 2.2个体选择 采用蛾区结合个体的选择方案,选择效果明显。从中选蛾区中选择茧形匀整、茧色洁白的雌、雄茧编号,进行个体称量,取全茧量控制在蛾区平均成绩上、下0.1克左右,茧层量、茧层率均在该蛾区平均数以上的个体,留种继代[4]。 整个选育过程中,重视各项经济性状的平衡发展,分别突出单项性状。中系突出茧丝量高、茧丝长长,日系突出丝质优、体质强健。后期世代注意选择各项性状的匀整度。 3结果与分析 3.1润花、镇月的系谱成绩 运用杂交育种和系谱选配相结合的方法,经4年十几代的选择,润花、镇月的性状已基本稳定。系谱成绩如下:略 3.2杂交组合润花×镇月的实验室鉴定 2002年秋季开始连续两年两次在全国三个地方对润花×镇月的杂交组合进行实验室联合鉴定,表明该品种虫蛹率高,强健好养,万蚕收茧量和万蚕茧丝量较对照种有明显提高,并且茧丝纤度中等,丝质优良,符合茧丝绸工业对蚕品种的要求。其成绩如下(表3-表8)略 3.3杂交组合润花×镇月的农村生产鉴定 2002年春季和秋季在安徽全椒进行农村饲养,共20张,表现出强健好养,高产质优的特点。其成绩如下(表9-表10)略 2003年春季和秋季在安徽广德县农村进行了饲养鉴定,共养30张。结果表明该对杂交种体质强健、好养,抗高温和抗逆性强,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与同季生产用种相比,表现出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其成绩如下(表11-表12)略 4讨论与结论 早期进行配合力测定。常规杂交育种程序为:选亲本—杂交—选育—到F8左右开始测交找对交杂种,找到则育成实用品种 [2]。本实验则采用了与上述不同的途径,即:选择亲本—杂交—配合力预测—选育—育成。配合力预测在F1时按骨干组合的关系组配成一批四元杂交种,并立即饲养,选出最优组合,即有特殊配合力的组合,然后把这四元种的两个中、日系材料育成一对原种。这种成对选育法可以减少大量饲料,减少了育种成本,避免了选育的盲目性,可以快速地育成优良品种。 根据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方式,即呈连续性的正态分布,两极端的情况都比较少,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变异范围。为了排除环境的影响,一般两极端的过大茧、过小茧都不入选,选留中间类型即平均数偏上的个体留种继代,这样品种固定纯化快,有利于缩短育种年限;一旦品种成型后注意品种保纯,如化性,眠性是否稳定,孵化是否齐一,斑纹、卵色是否纯正,因这些不良性状都会影响到主要经济性状的发挥,以及育成品种推广前景,同时亦是品种的纯正标记之一,可以作为去杂的依据。 根据江苏浙江等地区主要蚕区春蚕秋养或秋蚕春养的要求,把育种目标确定为培育综合性状较优的强健性稳产型蚕品种。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注重亲本材料的选择,润花以抗逆性强的芙蓉和丝质优良的箐松为育种材料;镇月以抗逆性强的湘晖和繁育系数高的872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累代高温多湿及老叶等不良环境饲育,提高新品种的抗病抗逆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润花×镇月经两年三地全国攻关点联合鉴定,结果表明:结茧率93%以上,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头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提高5~15%、10~20%、15~20%,茧层率23~25%,茧丝长1000~1300米,解舒率75~88%, 生丝率19~21%,净度94~96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考核技术经济指标。该品种于2004年11月获得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准予在适宜地区推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