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约瑟夫·罗彻福特
释义

约瑟夫·罗彻福特(Joseph Rochefort,约1895-1976)人称“魔术大师”,曾留学日本,是美军中的日本通,同时又是通信和情报分析的专家,凭借着丰富经验和娴熟业务,在太平洋战争中领导对日军通信密码的破译工作。

正因其破译了令美军全体官兵头痛不已的日军JN-25b密码,进而又推断出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动向,才使得中途岛海战中美军太平洋舰队能够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大获全胜。然而,罗彻福特不但没有因此飞黄腾达或声名大振,反而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一再遭受冷落,最终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人物生平

约1895年

2月12日,罗彻福特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数学教师,培养起他对数学的热爱。

1918年至1925年

罗彻福特毕业于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同年以少尉军衔入海军服役。

罗彻福特在舰艇上一待就是好几年,闲暇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玩儿拼字游戏。正巧,“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舰长切斯特·泽西(Chester Jersey)也喜欢拼字游戏,两人闲下来就常在一起玩。泽西很快就发现,自己完全不是罗彻福特的对手,发现这个人富有超人的想象力和匪夷所思的联想力。

1925年至1928年

泽西舰长调任华盛顿海军部,刚一上任,就听说海军部需要一个精通数学、联想力超凡、想象丰富的家伙,来钻研一门全新的学问:密码破译。可是,他们找不到这样一个人。泽西听说这事后,立刻推荐罗彻福特。他成了美国海军部情报处第一个密码研究组的成员。

为了强化罗彻福特的数学能力,他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深造,并于1928年毕业。在他的毕业意愿上,他要求做一个与数字打交道的密码译电员。他的愿望如愿以偿,他被分到国务院密码室担任译电员。罗彻福特对密码破译的偏爱,使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成为密破破译的能手。他甚至能打开他不知道暗码的保险柜。他的同事们都认为他有特异功能,称他是“魔术师”。

1929年至1933年

海军部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日本这个迅速强势崛起的东方帝国,派出四个年轻的军官到日本学习日语,研究日本文化,罗彻福特就是其中的一个。

1936年

在密码破译上小有名气的罗彻福特被派往日本大使馆当翻译,同时也是更好地研究日本密码的破译。

1941年

5月,日美关系日趋紧张,罗彻福特从日本回国后被推荐到珍珠港太平洋舰队工作。这时他已经是经验丰富的密码破译专家,精通日语、熟悉日本文化。

就在这一年,罗彻福特在珍珠港任夏威夷情报站站长。他上任后自己亲自挑选了一批当时海军最优秀的密码人才和语言天才,其中就有后来想出奇招的贾斯柏·赫尔姆斯(Jasper Holmes)。

罗彻福特向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保证,太平洋舰队永远不会缺少情报!他和他的部下——数十名电台监听员、密码破译员、翻译和情报分析员,在警卫森严的珍珠港第14海军军区司令部大楼的地下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几乎与世隔绝,更谈不上享受珍珠港迷人的阳光。每周工作时间高达八九十小时,日本海军90%的电讯往来都被他们所截获。作为破译小组与尼米兹的联络人,霍姆斯海军少校这样评价他们:“你绝对无法相信,有人能在如此繁重的脑力劳动,如此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坚持工作如此持久的时间!”

1942年

罗彻福特的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

日军的密码体系不断地升级,在当时复杂的“JN 25b”面前,罗彻福特一筹莫展。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截获的大量日本海军的电报往来,显示日本海军似乎要有大的动作,可是就因为密码无法破译,根本搞不懂日本人究竟要干什么。

好运在1942年1月降临了!

美军在击沉日军潜艇“伊号124”,在一艘潜艇上发现了一个本子,罗彻福特发现这就是让自己头痛的“JN 25b”的密码本,他的破译工作获得了飞跃性的进展。

至4月底,美军已经能够了解日本海军大部分通信秘密。

5月20日,罗彻福特就截获并基本破译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下发给各部队的长篇电文,掌握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只是在计划中,关于进攻的目标日军始终用一个代号“AF”。经过各方面的推测和分析,罗彻福特断定:“AF”是太平洋中中途岛的代号,并且很快美军就通过一次试探证实了他的推断。1942年6月4日,由于事前掌握了日军的动向,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大获全胜,此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943年

4月14日,日本人发出一份绝密电报。然而,经过紧张的工作,罗彻福特小组成功地破译出这是山本五十六外出视察的日程安排,美军当机立断派出战斗机前往拦截山本的座机。1943年4月18日,山本大将的座机被击落,山本五十六机毁人亡。

后来

早在1942年中途岛海战胜利之后,尼米兹就享受到了巨大荣誉。二战结束后,他成为美国十大“五星上将”之一。

但是,谁都想不到的是,对中途岛之战美军胜利起了关键作用的罗彻福特,却因为华盛顿的海军情报处有人争名夺利而遭到打压,饱受冤屈。沽名钓誉者硬说中途岛情报战中主要功劳是华盛顿的情报站立下的,甚至不惜买通他手下的人做伪证。结果,尼米兹提出的军功奖名单到了华盛顿后,罗彻福特的名字被抹掉了。

更糟糕的是,1942年10月,罗彻福特以“需要专家意见”为名被调到华盛顿,实际上解除了他的夏威夷情报站站长职务。尼米兹将军听说后勃然大怒,因为他最清楚,关键时刻,是罗彻福特的情报让他作出了正确决定。但他的抗议也无济于事,最后,罗彻福特被派到旧金山去管理一个干船坞,再也没能回到情报部门。

1976年,罗彻福特带着遗撼离开了人世。

相关事件

罗彻福特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41年前,罗彻福特开始学习和从事情报工作,并逐渐崭露头角;

1941~1942年,罗彻福特进入人生巅峰,但他的辉煌却只是昙花一现;

1942年后,罗彻福特遭受排挤和冷落,直到去世也没有获得他赢得的荣誉。

在他辉煌的2~3年里,不得不说的就是中途岛海战和袭击山本五十六。

中途岛海战

一、日军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突然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瓦胡岛的基地,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国内群情激昂,日本军人更是士气高涨。日本海军少将千种定男当时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的:12月23日清晨,机动部队驶过丰后水道,不一会儿就看到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四国岛的高山。这时,岸上部队派出欢迎的飞机在舰队上空盘旋,宛如一群机器制造的,象征胜利的洛可可式的小爱神正展翅飞翔,海岸防卫部队的舰只在凯旋归来的胜利者的左右两侧自豪地巡逻。

千种少将写下这段文字的日期是在1941年的12月23日,记录的是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回到日本的情景。

但是成功策划偷袭珍珠港计划并指挥作战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并没有满足于这次胜利,他想要的是把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全部吃掉。

1941年12月下旬的一天,在日本濑户内海,西端附近的“长门号”战列舰上,山本五十六看到一份根据美方的资料整理而成的轰炸珍珠港的战果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美方对所受的损失未加任何掩饰。

“美国人损失这么惨重,还有勇气实话实说。对于这样的对手,应该狠狠地揍!”这就是山本五十六,外表文质彬彬,神情忧郁。别看他身高只有1.59米,但内心却倔强刚健。而且他胆大心细,深谋远虑,富有带兵才能,受到部下和同僚的高度信任。

1941年,山本把自己和日本都作为赌注押到了珍珠港,那一回,他赌赢了,山本成了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英雄,成了日本海军的军神。面对胜利,山本并没有丧失理智。哈佛毕业的他知道当时美国的生产能力数倍于日本。美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日本断难获胜。山本知道,必须迅速摧毁美国海军的剩余主力,日本才有赢得战争的希望。

在珍珠港,他赌赢了,可赢的还不够,他还要再赌更大的一票。山本五十六命令参谋长宇垣缠海军少将及其幕僚“立即拟订第二期战略计划”。

与日本的情况相反的是,美国的军人们似乎还没有从珍珠港被偷袭的噩梦中醒过神来。三周之后1941年12月31日10点钟,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他对尼米兹说:“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

尼米兹接手太平洋舰队的时候,战果并不乐观,他曾在写给妻子的信里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能干上六个月不下台,那我就算够幸运的了。公众也许要求我快点行动做出成绩,可是我做不到……”

珍珠港事件中,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4艘战列舰、1艘靶船、1艘驱逐舰、1艘布雷舰沉没,2艘战列舰、2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遭到重创,1艘战列舰重创,1艘战列舰轻伤,飞机损失450架,约2400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由此可以看出尼米兹接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二、令美军头痛的“JN 25b”

日本人珍珠港得手后,美国人非常清楚,这次不光彩的胜利决不是日本人的最终目的。所以,1942年初,美军急于想弄明白的是,挑起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下一步的意图、军力部署,以及最要紧的就是:下一个攻击目标。

日军似乎料到美军会在珍珠港事件后一定会极力探索日军情报,因此随后日军就升级了他们的整个密码体系,导致美军很难了解日军的动向。在接下来的半年中,美日双方在太平洋上的数次交手均已美军失利而告终。

日本海军从1934年开始发展现代密码体系。1934年,日本海军从德国买下一部“恩尼格马”商用密码机,他们改进了这部机器,造出了自己的密码机“九七式欧文印字机”。

接着,日本外务省又改进了“九七式欧文印字机”。然后把它发展成为日本整个外交系统广泛使用的战略级密码体制。这一体制被美国军情人员命名为“紫密”。

1940年8月,美国通信情报处终于成功的破译了“紫密”。“紫密”的解读曾透露出日美谈判必将破裂,日军可能会大规模袭击美国这一极为重大的秘密。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美国军政要人的重视,导致了珍珠港的惨败。

日本海军随后使用了“舰队密码体制”,这套密码也称做“海军暗号书D”密本,是高级司令部才能使用的战略级密码。这种密码系统主密码是由4.5万个五位数数码组组成。

为了增加安全保障,还配有五万组五位数乱编数码组,通信时发信方加入任意几组乱码数。其中一组告之收信方使用密码本的页数、段数。乱编数码组经常变更,但是主密码基本不变。日军的“舰队密码体制”被美国情报人员命名为“JN 25b”。其中,JN表示日本海军,25是识别编号,b是升级的版本号。

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人为其升级达12次之多。这个“JN 25b”一度让美国情报人员非常头痛。

三、情报战场的转机

1942年1月20日黄昏,日本海军的“伊号124”潜艇奉命在澳大利亚海军基地达尔文港外海面铺设水雷,遭到美驱逐舰以及三艘澳大利亚快艇的围攻,沉没在50米深的海底。美军派出熟练的潜水员潜入海底,在日本潜艇的残骸里发现了一只保险柜,打开后发现一个本子,表面有铅,遇水后没有溶化。由于“伊号124”是日本海军中的大型潜艇,美国人很快判断这是密码本,而且是使用密级相当高的密码本。

很快,密码本就交到了罗彻福特手上,他发现这就是让自己以及整个美军头痛不已的“JN 25b”。而此时日本海军并不知道“伊号124”艇是被美军击沉的,还以为潜艇沉没是意外事故。日本人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密码本会落入美军手里,所以此后还一直照旧使用“JN 25b”。

美军的幸运还不止于此,日军原定于4月1日启用新的JN 25c密码,但由于日军在太平洋上的迅猛发展,占领区面积十分广阔,要将新密码分送到分散在各地的部队手中,需要不少时间。因此日军将新密码的启用时间推迟到6月,这就使得日军在中途岛作战准备期间的大量电信往来,都不得不使用旧密码。

5月初,“JN 25b”密码本已被还原了三分之一,由于这是最常用的一部分文字,所以日本人往来的密电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能正确译出。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痛感情报的重要,开始大力加强情报收集分析和密码破译工作,海军动用了它全部情报部门的力量,通过破译JN 25b来了解日军的动向;这里面主要有:海军菲律宾情报站、夏威夷情报站、华盛顿的海军部情报处。

此外,美国还向盟国请求支援,包括英国设在香港、后转移到新加坡、锡兰的远东情报站,以及荷兰的荷属东印度群岛情报站等等,都同时截取大量的JN 25b通讯,破译后转给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汇总分析,以便作出准确判断。

这么多情报部门为同一个目的开足马力干活,那么,到底是谁的功劳最大呢?很显然就是罗彻福特领导的夏威夷情报站。

四、罗彻福特横空出世

根据长期以来破译的日军通信中显示,日军通常用A起头的两个字母作为太平洋一些地区的代号。如AH是珍珠港,AG是马绍尔群岛。

1942年5月20日,罗彻福特就截获并基本破译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下发给各部队的长篇电文,掌握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只是在计划中,关于进攻的目标日军始终用一个代号“AF”。

明知“AF”是日军即将发起重大军事行动的地点,但是这个“AF”究竟是哪里?哪里才是日军准确的进攻目标呢?

当时华盛顿海军情报处坚持认为,日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应该是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或者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但是,罗彻福特另有看法。

在夏威夷情报站里,有一个人突然想起日本突袭珍珠港时曾使用过“AF”。于是,罗彻福特与他的情报小组成员们立即翻查以前堆积如山的电文。记忆力过人的罗彻福特从浩如烟海的电文中找到1942年初的一份日军电报,电报是要求水上飞机从马绍尔群岛起飞,飞往珍珠港,电文还提到要注意避开来自AF的空中侦察……从地图上分析,AF只能是中途岛!(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北纬28°3'、西经177°22',由于它位居太平洋东西航线的中间位置而得名中途岛。该岛由周长24公里的环礁组成,陆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距日本2800海里,距夏威夷903海里。美国海军在这里修建了航空和潜艇基地,成为夏威夷群岛的西北屏障。)

很多人不相信罗彻福特的推测,连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一开始也不相信。

日军对“AF”的军事行动是一场决定美国命运的大战,在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中极受关注。然而,正是因为这一仗弄不好会决定未来战争的走向,仅靠推理和判断是不够的,需要确凿的证据!

怎样才能证实AF是不是中途岛呢?罗彻福特手下一个名叫贾斯柏·赫尔姆斯的情报分析员出了个好点子。

赫尔姆斯原先是个工程师,参与过泛美航空公司在岛上地面设施的设计勘察,所以熟悉中途岛的情况。赫尔姆斯的英文拼法是“Holmes”,它有另一个让诸多中国人眼睛一亮的音译:“福尔摩斯”。赫尔姆斯也的确有书中那个“福尔摩斯”的头脑,他向罗彻福特提出点子就是,要求中途岛发出求救,说中途岛上的淡水供应站出现了问题,用这个情报来试试一向狡猾的日本人。

当时,罗彻福特找到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但是当他把自己的判断告诉尼米兹后并没有立即得到肯定。罗彻福特建议尼米兹通过海底电话命令中途岛基地用明码报告淡水设备故障,用水困难。还让珍珠港的第14海军军区煞有介事地回电:已向中途岛派出供水船。

精明的尼米兹听了这个汇报后一眼就看出这是个貌似简单的高招,立刻就同意了,吩咐他们马上实施。

这个主意够聪明,日本人上钩了。

5月22日,罗彻福特和他的小组成员们截获并破译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大将从海上发往日本大本营海军部的一份密电:“据报‘AF’缺乏淡水,攻击部队带足淡水!”

一切真相大白。

华盛顿海军情报处的分析错了,而罗彻福特的判断对了。

日军下一个攻击目标是:中途岛!

五、站前准备

早在5月21日,罗彻福特就破译出日军有关作战计划的电文,彻底掌握了日军参战部队、兵力部署、航行路线等核心机密。据此在尼米兹召集有关人员举行军事会议上,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情报参谋莱顿中校已能为与会者进行比较详细准确的敌情介绍。

5月24日,尼米兹召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情报、作战人员会议,罗彻福特却姗姗来迟,他向面有不悦的尼米兹致歉,解释到因为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工作,他的助手韦斯利·赖特少校刚刚成功破译出了日军计划中的最后秘密——日军将在6月3日进攻阿留申,6月4日进攻中途岛。

虽然确切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所有细节,进攻时间、地点,乃至参战各舰舰长的名字,但这些不仅没有打消太平洋舰队和海军作战部一些人的怀疑,甚至加剧了他们的担忧:这会不会是日军的圈套?为什么日军会将如此机密的作战计划全部用电报发送?即便是最保险的密码,也有被破译的可能,这可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此时,尼米兹完全显示了一位战略家的胆识,他毅然决定以这一情报准确无误为前提来制定应战计划。他的情报军官莱顿中校随即开始根据各方面的情报,以及太平洋的气象、洋流等资料,整天伏案工作计算美军最有利的截击航线。尼米兹同时还授权莱顿在不泄露情报来源的前提下,将日军作战计划用特别备用密码发送给有关人员。

5月27日晚,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以及第16、17特混编队司令部举行联合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方案。会议决定,在处于兵力劣势但明晰对方计划的特定情况下,应以出其不意为作战原则,美军舰队在中途岛以北200海里处隐蔽待命,这一待机地点就以“幸运角”为代号,当日军舰队派出舰载机攻击中途岛之际,对日军航母实施突袭。为了能尽早发现来袭之敌,美军在中途岛以西700海里、300海里、150海里分别部署1艘、3艘、6艘潜艇,组成警戒线进行巡逻,在中途岛西北海域部署2艘潜艇作机动巡逻。并从五月底开始每天派出22架次水上飞机对中途岛以西700海里范围按不同扇面进行长达15小时的巡逻搜索,以便在日军舰队进入攻击距离之前就能发现。此外,尼米兹还特别命令正在珊瑚海活动的“坦吉尔”号和“盐湖城”号巡洋舰使用航母通常所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发报,实施无线电伪装,欺骗日军的无线电监听。日军果然上当,根据这一无线电信号,认为美军航母还在所罗门群岛海域活动,中途岛海域没有美军航母。

5月28日,斯普鲁恩斯率领由2艘航空母舰、5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组成的第16特混编队从珍珠港起航。出航后,作战计划下发到各舰指挥官,计划虽然没有说明情报来源,但对于日军作战计划的详尽程度仍令人震惊。以至于“企业”号航母的领航主任理查德·鲁布尔中校看过计划后,不禁惊呼:“我们付给情报人员的每一分钱都是绝对值得的!”虽然美军拥有情报优势,但是面对绝对优势之敌,还是来不得半点疏忽,因此尼米兹还特意指示,此次作战必须遵循“盘算好了再冒险”的原则,如果没有给予敌重创的可能,则不应将己方置于危险之地。

6月2日,美军两支编队在距离中途岛260海里代号为“幸运点”的海域会合,共有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14艘,舰载机233架,由弗莱彻少将统一指挥。同时对本土也加强戒备,7艘老式战列舰因航速太低又无驱逐舰护航,就没有派往中途岛,留在美国西海岸。西部沿海城市旧金山、洛杉矶都停止民用广播,改为战时军用广播。在夏威夷,海军陆战队进入戒备状态;珍珠港已经停工停市,并由工人和职员组织了民防义勇队在街上巡逻;海军船厂等要害单位开始实行灯火管制;陆军医院腾出床位,准备接受伤员。

美军已经严阵以待!

六、大战爆发

我们先来看一下参战双方的参战军力对比:

中途岛——阿留申群岛:


 航空母舰 战列舰 巡洋舰 驱逐舰 潜艇 舰载飞机 岸基飞机

日本 8 11 23 65 21 396 214

美国 3 0 13 28 25 233 120

中途岛战场:


 航空母舰 战列舰 巡洋舰 驱逐舰 潜艇 舰载飞机 岸基飞机

日本 6 11 16 53 15 272 210

美国 3 0 8 14 19 233 115

除了表中的数字外,还有一些数字无法表达的信息显示着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劣势:日本拥有大量三菱生产的零式战斗机,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同时日军拥有大量具有高素质和丰富实战经验的飞行员;美军太平洋舰队刚刚收到大量的打击,许多兵员都是刚参军不久的“新兵蛋子”……

如此看来,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战斗力力远远强于美国太平洋舰队。

山本五十六的确有实现其野心的实力,也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在这场战争中几乎倾巢而出;为了抵挡日军的疯狂进攻,美军太平洋舰队也动用了几乎全部家底,连刚刚在珊瑚海海战中严重受损的“约克城”号航母也在3天紧急维修后立即被派到战场上。

日本联合舰队山本司令还在梦想着再度取得太平洋珍珠港那样的辉煌胜利,却做梦也没有意料到他的所有计划都在美军的严密监视之下。

大战即将到来,只不过此时一方对局势了如指掌,一方还蒙在鼓里。

1942年6月4日清晨,日本攻击机群直扑中途岛。轰炸机冒着猛烈的高射炮火频频俯冲,肆意轰炸了20分钟,炸中了岛上建筑物,油库和一个海上飞机库。可是日本轰炸机想要在中途岛消灭对方航空力量的企图却落空了。它们所能找到的轰炸目标,只不过是空荡的飞行跑道和几座空机库,岛上所有的飞机此时都已飞上了高空。

日军的第一次轰炸扑空了,但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本应该停在中途岛上的飞机此时已经在飞往攻击他们舰队的路上了,他们更不知道这是美国人设下的一个空城计的圈套。

同样在1942年6月4日清晨,大量的美军飞机分批扑向进攻中途岛的日军联合舰队。其中有一队由大黄蜂号起飞的15架“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发现日军舰队后,即使他们的燃油即将耗尽,而且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发动猛攻。在这样的“自杀式攻击”中,这个编队被日军的零式战斗机和高射炮火全部击落,30名飞行员除1人生还外全部遇难。

激情澎湃的美国人看起来是要一雪前耻,而日军的前线总指挥南云忠一中将面对战场突如其来的诸多“意外”,显得方寸大乱。

轰炸中途岛的飞机很快就发回了需要第二轮攻击的电报,而南云来得及做出反应,首批从中途岛起飞的10架美军鱼雷轰炸机就出现在南云舰队的上空。南云中将相信中途岛的防御力量还很强,于是决定把原来准备用于对付美舰的飞机改为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轰炸,当即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将在甲板上已经装好鱼雷的飞机送下机库,卸下鱼雷换装对地攻击的高爆炸弹。

一个小时后,南云接到侦察机发回的发现敌军航母的报告,当即下令各舰停止装炸弹,飞机再次送回机库重新改装鱼雷,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一片混乱,为了争取时间,卸下的炸弹,都堆放在甲板上。

南云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这样卖力地摆弄鱼雷和炸弹,恰恰是给自己安排好了坟场!

美军排出大批飞机不断地向南云舰队发动猛烈攻击,而幸运的是日军的大部分飞机都还停在甲板上,很多舰艇上面连护航战机的影子都没有,能够起飞的少数零式战斗机根本挡不住美军的猛攻。

仅几个小时的时间,日军4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1艘重巡洋舰(“三隈”)、332架飞机(包括备用机,被炸毁于航母约280架,仅被击落42架)、以及3500名日本军人消失在了美军的猛攻之下;相较日本,美国仅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在以前的海战中已受重创的“约克城”)、1艘驱逐舰(“哈曼”)、147架飞机(多为进攻日军时被击落),阵亡307人。

回顾双方参战军力的对比,我们清楚地知道,有了罗彻福特的夏威夷情报站提供的可靠资料,尼米兹果断做出正确决策,带领相对弱小的太平洋舰队打了一场漂亮的以少胜多。

山本五十六在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就曾预言,以美国强大的生产力,日本海军对于美国海军的优势最多维持半年。

半年后,他“不幸言中”,他的舰队真的在中途岛折戟沉沙。不过他绝对想不到的是,直接导致他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电报被截获,使日军的密码被破译了。

战后评价

“中途岛的胜利是情报的胜利。”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骄傲地说道。

“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是英明地利用情报的胜利。”这是美国海战史专家莫里森分析后的总结。

袭击山本大将(“海军甲事件”)

在瓜岛战役失败后,山本在参谋长宇垣缠的激励下决定前往南太平洋前线视察以便鼓舞士气。

1943年4月14日,日本人发出一份绝密电报,经过紧张的工作,罗彻福特的情报小组(代号“魔术”)成功地破译出这一情报的内容:包括到达时间、离埠时间和相关地点,以及山本即将搭乘的飞机型号和护航阵容。上述电文显示山本将从拉包尔起飞前往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岛附近的野战机场,时间是1943年4月18日早上。

罗彻福彻凭着他敏锐的判断力,断定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为珍珠港事件报仇雪恨。这份情报迅速地递送给司令部的情报官,再转往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

4月15日上午11点,尼米兹将这份情报亲手递交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罗斯福命令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干掉山本(Get Yamamoto)”。诺克斯授意尼米兹执行罗斯福的命令。尼米兹与南太平洋战区指挥官威廉·哈尔西商讨后,在4月17日批准了拦截并击落山本座机的刺杀任务。

一个中队的 P-38闪电式战斗机受命执行拦截任务,因为只有这种飞机才有足够的航程。18位从三支不同部队精选出来的飞行员被告知他们即将拦截一名“重要的高级军官”,但并未得知具体姓名。

1943年4月18日6时,山本不顾当地陆军指挥官今村均大将关于遭伏击风险的劝告,搭乘两架三菱一式陆攻快速运输机从拉包尔按时起飞,计划飞行315分钟。

7时35分整,美国“仙人掌”航空部队第339大队的18架P-38“闪电”式战斗机也同时起飞,经过430英里无线电静默的超低空飞行,有16架到达目标空域。

东京时间9点43分,双方相遇,6架护航的零式战斗机立刻开始与美机缠斗。

两架三菱一式陆攻快速运输机中的第一架遭受到列克斯·巴伯中尉攻击,不久就坠落到丛林中。事后证明,这架飞机舷号T1-323,正是山本五十六的座机。

山本座机的坠落地点位于此前澳大利亚海岸巡逻队在布因岛的据点以北,第二天有一支日军搜救小队找到了这个地点,带队的是日军工兵中尉滨砂。据滨砂中尉回忆,山本的遗体位于飞机残骸之外的一棵树下,仍旧坐在座椅之上,戴着白色手套的双手拄着他的日本刀。滨砂说他当场就认出了山本,海军大将的头微微低下犹如陷入沉思。解剖报告显示山本身上有两处枪伤:一发子弹自身后穿透他的左肩,另一发子弹从他的下颌左后方射入,从右眼上方穿出。

这次任务成为二次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斗机拦截任务。在日本,山本阵亡的事件被称为“海军甲事件”。日本当局一直拖到1943年5月21日才公布山本的死讯,朝野震惊。对于被宣传机构蒙骗,以为日军自开战以来不断高歌猛进的日本民众来说,山本之死所造成的精神打击是难以估量的。日本政府也因此被迫承认美军的战争能力正在迅速恢复,甚至开始反击。日本当局追授山本大勋位、功一级、正三位和元帅称号。6月5日,在东京日比谷公园举行国葬。

美国海空奇袭山本,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之一。尼米兹在战后不无骄傲地说:“当时我们可以破译日本方面的所有密码,我们完全掌握了山本被击落那天的行动计划。”

击袭山本的成功,罗彻福特的功绩不可低估。罗彻福特在密码破译上的天才,为美军的胜利做出了“默默无闻”的奉献。

个人荣誉

罗彻福特生前虽立下赫赫战功,但他却因为争权夺利的原因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嘉奖,甚至在后来也一直升迁缓慢。

英雄泪短,青史名长。

1985年,罗彻福特被追授“海军杰出贡献勋章”,此时距离他去世已经9年。

1986年,里根总统向罗彻福特追授了“总统自由勋章”,这是和平时期给军人的最高荣誉。

1986年5月30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总统批准,美国国会才做出早在44年前就该做出的决定:补授了一枚早已应该属于他的“国会荣誉勋章”。同年10月颁发勋章时,走上领奖台的是罗彻福特的儿子约翰·罗彻福特。

2000年,罗彻福特的名字被刻进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名人厅”。

编者注

约瑟夫·罗彻福特看起来不是一个历史名人(或许他本应该是,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出名),网络上能查到的资料并不多。更为令人头痛的是,所查到的资料有些地方说法不一(这也是研究历史的人时常碰到的困难)……

对于罗彻福特的生平,网上流行有2种说法:

一种来自“全球军事网”,里面对于罗彻福特的生卒年都有详细描述,但这貌似只是“一家之言”(截至词条第一版编辑完成时,尚未在其他网站找到相同资料),而且里面也有些许谬误之处(例如各方面权威资料均说太平洋战争时日军对中途岛的代号为“AF”,但该网站上却说成“AE”),因此其中资料看起来并不能完全采信,编者在此版说法与其他说法不一致时,通常引用其他的说法。

另一种来自BTV石凉先生主持的《档案》节目(主题是《太平洋战争之风声阵阵》),后来《档案》栏目组发行书籍《绝密档案背后的传奇》时,这一期节目的内容当然也会被改编成其中一篇(名为《决战太平洋-风中无形》),书中相关内容在许多知名网站(如“网易读书”、“搜狐社区”等)都有转载

由于第二种说法有权威媒体出版,因此具备较强的公信力,编者在人物生平里也会尽量采用《档案》的说法。但是这份资料里并没有详细描述罗彻福特的生卒年代,只是针对有关中途岛海战的部分描述比较精细(因为其主题就是讲述中途岛海战)。

没有很充分的证据,编者不会轻下定论说哪种说法是正确、那种说法错误,只是根据一些逻辑上的推理来确定采用哪一种……

接下来是编者对于两份资料的分析。

一、学历引发的出生之谜

“全球军事网”说:罗彻福特1928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

《档案》说:罗彻福特1918年毕业于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

编者分析:按照“全球军事网”所提到的罗彻福特出生年代(1905年),其后续所述的学历应更符合常人(23岁毕业);《档案》中似乎没提到罗彻福特的出生年代,如果按1905年算的话,那么13岁就大学毕业的他应该是个超级神童了,如此值得媒体和网络报道的亮点却没有在《档案》以及各网站上提到,在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著名校友名单(百度百科)里也没有提到,那么暂时只能以罗彻福特并非出生于1905年来解释,但他到底出生在哪一年呢?

关于学校,就目前编者所查到的资料,加利福尼亚大学是一所非常著名的综合性院校(2011年美国大学排名中,加大伯克利分校排第21、洛杉矶分校排第24),“全球军事网”说罗彻福特毕业于加大数学系,那么他后来能成为一个出色情报员可是说是理所当然的;而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名气就相对较小(全美大学排名第84),但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的优势专业,也可以为罗彻福特后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罗彻福特究竟是什么学历?编者在此先不下定论,在下面结合罗彻福特的经历后再行剖析。

二、经历(1941年前)

“全球军事网”说:在他(即罗彻福特)的毕业意愿上,他要求做一个与数字打交道的密码译电员。他的愿望如愿以偿,他被分到国务院密码室担任译电员……1936年,在密码破译上小有名气的罗彻福特被派往日本大使馆当翻译,同时也是更好地研究日本密码的破译……1941年5月,日美关系日趋紧张,罗彻福特从日本回国后,被推荐到珍珠港太平洋舰队工作。他组织一支专门进行密码破译的特别情报小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档案》说:罗彻福特(毕业)同年以少尉军衔入海军服役。他早先的愿望是当一个海军航空兵……罗彻福特在舰艇上一待就是好几年,闲暇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玩拼字游戏……成了美国海军部情报处第一个密码研究组的成员……1929年至1933年,海军部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日本这个迅速强势崛起的东方帝国,派出四个年轻的军官到日本学习日语,研究日本文化,罗彻福特就是其中的一个。到了1941年,罗彻福特被派往珍珠港任夏威夷情报站站长。

编者分析:两种说法所提的事件各不相同,但年代上并不存在冲突。

从逻辑上看,“全球军事网”的说法更严密:出生于数学教师家庭→毕业与数学系→毕业后又期望做一份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且如愿以偿。但有一点疑问是,如果出生于数学教师家庭的罗彻福特毕业于名校数学系,他为什么不会更想成为数学家或子承父业成为数学教师,而直接要求做密码译电员?密码破译在现在也是个不大热门的专业学科,所用的数学知识有其特殊性,与我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数学并不一样。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经历,很难想象其他的寻常百姓会对密码破译这样一个时常接触国家机密的工作感兴趣。

《档案》里说罗彻福特1918年毕业后(先抛开学业的困扰不谈),原本期望是“当一个海军航空兵”,后来才走上了情报之路。不过这里有一个跟“全球军事网”相同之处就是罗彻福特对数字的能力和兴趣:在船上时“闲暇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玩拼字游戏”,泽西舰长说他“精通数学、联想力超凡、想象丰富”,于是他就被举荐去从事密码破译工作。

另外,两种说法都提到了罗彻福特曾去过日本,但说得都不全面。“全球军事网”的说法是“1936年被派往日本大使馆当翻译”,不过此之前的叙述都说罗彻福特精通数学,完全没有提到他的语言才能。因此有了疑问:罗彻福特什么时候学的日语?什么时候精通到了可以当翻译的程度?这3个疑问表面看起来能从《档案》的说法里面找到答案:1929年至1933年,海军部派出罗彻福特到日本学习日语、研究日本文化。注意,“全球军事网”里说的是罗彻福特“1936年被派往日本大使馆”,这并不表示他1936年才到日本,与1929年去日本学习并不冲突,而1933年至1936年间是否离开过日本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回国时间,“全球军事网”说是1941年5月回国,《档案》直接跳跃到1941年当上了夏威夷情报站站长,对于他什么时候离开日本却只字未提。

在这里,对于罗彻福特的学历以及1941年以前的经历,我们可以做个结合:1918年,罗彻福特从斯蒂文斯理工学院毕业,那时候的他或许还不想做情报工作,而是相当海军航空兵,所以进了美国海军工作;1925年,罗彻福特的数学才能被泽西舰长发掘,因此他被举荐到海军部情报处从事密码破译的工作与研究,可能为了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能所以又在加州大学数学系深造,并于1928年毕业;这时候的罗彻福特恐怕是一心想做情报工作了,所以到国务院密码室担任译电员(这应该不与他的海军身份冲突);1929年因为美国的对日战略,罗彻福特被派往日本学习,1933年学成,1936年担任使馆翻译,1941年5月由于美日关系恶化而回国当了夏威夷情报站的站长(因为精通密码破译,还是个“日本通”)。

这样说逻辑上还算通顺,但这就回到一开始的一个问题:罗彻福特是哪一年出生的?

《档案》里没有这些资料,如果“全球军事网”的1905年,罗彻福特就真的是个神童了……为此,编者思考后决定将唯一能查到的1905年向前推了10年;由于这些都只是编者的推理,因此在出生年代前面需加个“约”字,即“约1895年”。

三、逝世年代

“全球军事网”说:1983年,罗彻福特带着遗撼离开了人世

《档案》说:1976年——“1985年,罗彻福特被追授‘海军杰出贡献勋章’;此时,他去世已经9年

编者分析:没有查到历史档案馆的官方权威资料,编者无法判定具体的逝世年代,只不过因为“全球军事网”中叙述有少许谬误且它目前看起来还是“一家之言”,《档案》的资料虽然是从侧面影射的时间,但其相对权威、公信一些,所以采用了《档案》1976年的说法。

无论罗彻福特到底是那一年离开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荣誉是在他死后才得到。

四、关于“海军甲事件”

目前只有“全球军事网”提到是罗彻福特小组截获并破解了山本五十六行程的电文,《档案》里没有提及;编者查了百度百科,与“全球军事网”描述较类似,不过破译日军电文的是代号“魔术”的美国海军情报部门。

根据《档案》的描述,罗彻福特于1942年被明升实降地调到华盛顿情报处;而“全球军事网”又说罗彻福特截获情报后“这份情报迅速地递送给司令部的情报官,再转往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可见那时候罗彻福特当时已不能直接向尼米兹传递情报了;再加上百度百科里所提到的“代号‘魔术’”,可以推断截获山本行程电文的,有可能就是罗彻福特的情报小组(彻福特本就有“魔术大师”之称,这个代号“魔术”的情报单位或许真的是有关系的)。

另外,对于“海军甲事件”的描述中,“全球军事网”与百度百科之间有些时间上或细致情节上的差异,编者已尽量采用百度百科的说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