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谨 |
释义 | 袁谨,字慎夫,生于清道光十年庚寅(1830年),卒于清咸丰八年戊午(1858年)。因杜文秀起兵于大理,派蔡发春攻占顺宁(今云南省凤庆县)。先生站在清政府立场,集义勇于右甸以图恢复,誓与蔡周旋,被捕杀害,英年早逝。 慎夫先生祖父袁昶,清拔贡,为凤山书院山长,诗文书画冠久一郡。与时顺宁县令山东曲阜桂馥(字未谷)交好,桂为清代大书法家,经学大师。桂袁组织九人的“蒲阳诗酒会”。当年名噪一时,是凤庆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父其兄皆为县诸生。可见先生家学渊源。加之天资聪颖,对于学问可谓幼有夙慧。其诗自称道:“童年不好弄,嗜古如甘肴。”。过目不忘,下笔成诵。考秀才时童子冠全场。道光己酉(1849)年选拔中式,中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顺天举人。他时年仅21岁。 而慎夫先生也不是读死书的人。他深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己酉年到北京参加贡试选拔,这一年他刚满十九岁。行经万里,到荆襄故地怀古。凭吊了三国古战场,抒发了他对周郎羽扇纶巾年轻英雄的敬仰之情。北渡黄河,游览遍了泰山等北国名山大川。他这次远游,有效法顾炎武写《天下郡国利病书》的意思。并非无聊的游山玩水。还结交了不少好友。在这次贡试中,还在国子监里受到道光帝的接见。中了辛亥科举人后,因先生善诗工画,文才冠时,京外当道名公见则异之,一时名声大噪,争相与交络不绝。而先生天性诚笃,意在龙头,不为所动。他此次远游前后共六年。开阔了眼界,增添了阅历,提高了知名度。激发了他极大的爱国热忱。其在诗中自道:“绝尘天马出西极,瑞世麒麟贡圣朝。一行一万二千里,举头日近不知遥。水涉黄河大,山登泰岳高。名山大泽无不览,收拾万象包罗。过荆襄,怀耆旧;入燕赵,识英豪。辙环齐楚宋卫晋邦郊。作帝京赋,闻虞延韶。叨逢前星履极日,辟雍观书厕圜桥……致君期尧舜,作相许夔皋。屡却王谢高门聘,不通许史贵籍交。保合两试垆香染,棘闱再入惊尘嚣”。可见先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志大才高。怀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谷淳”的抱负,惜天不假年。 咸丰七年,杜文秀派马德光、三依摩进攻顺宁。知府吴人彦年迈,知县汪坤因循误事。顺宁失守。慎夫先生到江外避祸。其父其兄在城中与武举杨春龙等举事,先生则与逃至右甸的县令汪坤为外应。积极收复顺城。先生暗中为他等出谋划策。不料来往书信在右甸军溃后被搜出。其父武生袁守谟、其兄增生袁诚被捕后遭缢杀。其侄树椿、树棠械送云县被杀。蔡七(发春)就命人到处悬赏捉拿。最后被捕,与其弟袁铣同时关押在蒙化。当时守在蒙化的是大理回族人廪生马国忠。很有才名。是慎夫的好朋友。流着泪劝先生投降,以保性命。先生正词不屈。在蔡的连连下命后与其弟一齐被杀害。在就义前,他为国忠画了一幅扇面墨梅。并在上面题写:“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常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他的绝笔。把这首诗的头两个字连起来是:“吾家个个不要常留”。成了诗谶。他的未婚妻赵州知州张同登的女儿听到这个噩耗后,也为他殉情了。 先生墓在巍山,保山李春曦长是邑时封先生墓,以示景仰。他在先生墓文中写道:“裘缘腋集,工作者不日而完,城以志成,捐资者闻风而起。知慕义有同心,故众擎而易举。”光绪三十年续修顺宁府志时他的传记被郑重收进忠烈志。民国年间云南军政文化要人唐继尧、赵又新、由云龙、秦光玉、张问德都给他很高评价。被朱德元帅称为“护国之神”的赵又新将军写道:“余总角之时,每于酒熟灯红,尝闻父老谈慎夫先生节烈事,虽莫名先生为何如人?殉难为何等事?但觉悲从中来。……稍长,读先生遗文,愈景崇叹惋不置。”唐继尧称其:“其临难不苟,大节可风,边远山川,信乎生色!”可见对袁慎夫气节推重之一斑。先生之友刘有培副车,罗一鹏明经,陈天经举人皆一时名流。更遑论京中当道诸公了。“不知其人,视其友”,诚哉斯言!其甥张尚志,从先生学,中同治丁卯科举人,有卓行,可见先生之教有方。 二、慎夫先生之诗文 先生生前有《江兰》、《寿椿》两集待梓,兵燹后散佚。土林为之扼腕。直至民国初年,邑人李步云、胡作霖二人收拾散佚,合成一卷,名之《袁慎夫先生残稿》,稿收先生诗70余首,赋文3篇,杂稿数篇。并由民国初年云南军政文化要人唐继尧、赵又新、由云龙、秦光玉为之作序,推崇备至。秦光玉评价道:“性情笃厚,词义缠绵,深得诗人温柔敦厚之旨。”“情词悱恻,气格浑成,的是佳作。”诗、赋由秦光玉全数采人《滇诗丛录》《滇文丛录》。可慰先生于九泉之下,亦郡文坛之光。 先生现存诗76首,含古风、律绝。俪体文四章。都是乡人极力搜求,有的是先生题写在扇面上,有的是题写在墙壁间,有的是其亲人保留的残帙,有的是故人记诵的。其《陪邑令汪小谷明府游东山阁记》一文,于光绪甲申(1884年)由拔贡李步云书丹刻石,至今犹存。文中还纪录了朴学大师山东桂馥在做顺宁知县时为东山阁题的“依林构宇,傍岩拓架;谋野则获,出郭而知。”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其《约同人建吟秋诗社启》一文,是我县文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吟秋诗社是我县清晚期重要的文学组织。体现了当时“集成唱和,赋就联珠。欢聚朋侪,编搜碎玉。诗坛自昔,重寻风月之盟,吟社而今,定得江山之助。”的建社思想。当年盛况空前,“吟成秋士,最宜合座传观;语妙冬郎,所贵当筵立就。”可惜战火纷飞,大量创作流失。现存可考确实作于吟秋诗社期间的《夏日偕同人武侯祠北轩赏荷得神字》七言长古。说明当年他们一帮社友到武侯祠雅集。在分韵时先生拈得“神”字,以此为韵,即席赋诗。面对当时“边隅草木惊心久,沧海风波变态频。”的局面。发出了“当年巾扇何潇洒,徒令临流忆老臣。”的慨叹。他是多么的希望象诸葛亮年轻轻就建功立业,不愿蹉跎岁月。也可证明吟秋诗社的诗风是正大的。 他的七言古风跌宕起伏,如长江大河气势雄强,有太白之风。《象山行》中描写战争的残酷:“凿残石骨象不奔,,山后山前血如瀑。山下炊烟化火云,霹雳飞空烈焰焚。满城人肉食无几,新鬼故鬼哭成群。”这就是李太白推崇的建安风骨。《赠剑》:“生平快意那得此,利器从来归奇士。”一如《侠客行》使“咸阳游侠真足羞。”他的《兵病卒》痛斥了穷兵黩武,揭露了当时“谁辨民骨与兵骨。”的黑暗。 但是他的诗最大的成就还是在学习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以诗为史,反映现实。详细纪录了1857至1858年间社会风云变幻。他的五言古诗《蹑东山》《老农叹》《逃民词》读来有曹操《蒿里行》,杜甫三吏三别的沉痛。七律《江外避乱杂诗》六首,如读老杜《秋兴八首》。五律《牛街山中作》《嘉和轩三弟至》,七律《避乱北行寄兄弟兼呈诸亲友并示树椿树棠两侄》《得家书》如读老杜《春望》《月夜》,《闻官军收武昌汉阳》则如老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他的《雨血行》序道:“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蒲门天雨血,龙泉寺、土主庙、勐府祠、三处殿室台阶俱遍,勐府祠积血犹多。”这是1857年顺宁陷落前一次奇特的天象。面对前方吃紧,而督抚出兵不力,他满怀忧情的写道:“雄图坐失山川险,和议徒增将士疑。”他受到通缉写道:“忆否契阳诗酒会,于今逋窜满江湖。”——《寄怀刘滋圃二首》。他参与复城写道:“报章敢献匡时策,莫笑心兵纸上呈。”“敢言秩子韬略富,自识元戎礼法宽。”———《呈汪小谷明府》。他闻得老朋友帅兵来收复顺宁:“闻道周郎拥节来,故人东望笑颜开。”“片语抚危应不息,一家骨肉喜重生。”这些都体现了他:“旧事峥嵘诸葛表,新编忧愤少陵诗。”——《寄刘子加同年》。这种诗风后来对赵又新影响极大。赵与朱德等人在泸州组织江阳诗社时就以这种诗风为主旨,写下了不少护国诗史。 古人在论文学艺术有一个标准就是“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唐继尧将他和明末龚彝相提并论,称他们:“足媲美文文山、史阁部也。讵非金马碧鸡之光,凤岭龙湫之幸欤!”由云龙说:“与气节不相应,虽雕龙白虎,名盛一时,盖无足取。”称赞“袁慎夫先生英年绩学,藉甚文名,已为时所觏。……义不苟全,卒全其志。乌呼!此其世之有文无行者,所可同日而语耶!”顺宁知府翰林刘凤苞歌颂他:“登科传里人如玉,只重袁丝晚节多。”而秦良玉将他的诗文残稿全数《云南丛书》收入的真意则是:“俾后之读残稿者,因先生之诗文而效法先生之节行,庶于挽近来之人心风俗,有所补救也夫。” 综上所述,袁慎夫先生的大节忠义,体现在他的诗中就是雄浑正大。是人格与诗品的完美结合。符合黄山谷评苏东坡书法的标准:“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冠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