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代管理心理学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赵慧军 编著 ISBN:10位[7563807845] 13位[9787563807840]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1 定价:¥32.00 元 内容提要本书的主题是探索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规律,目的是使工作中的人们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当然,也能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因此,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无论你效力是什么样的公司或组织,所有俗寻求这些知识的人都可以是这本书的阅读者。 对人的理解是一个艰深的研究课题。哥白尼的宇宙观中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我们的太阳;布鲁诺却指出,分布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的星辰同样也是太阳,也许它们的周围又有漫无边际的人居世界!一个人如同一个宇宙,虽然无法被彻底理解,但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我们的感受,并影响着我们的看法和行为;尽管我们最善于理解的(也是写进教科书的)是那些不断重复出现的行为,但我们仍要别无选择地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并需要增加应对的智慧。 本书自2000年面世到今天修订第三版,遵循业已成熟的学科体系,力求反映研究前沿与现实问题,贯彻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以扩大读者视野、丰富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赵慧军,1964年10月生于黑龙江省。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和讲授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学科领域。兼任北京行为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学会会员。 科研及成果:1997年以来,主持研究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教委项目2项。参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项目2项。出版个人专著《现代管理心理学》,获得专家高度评价。在《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者》、《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进行全文转载。曾获北京市行为科学学会优秀论文奖。 目录1 管理的心理基础 ? 1.1 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 ? 1.2 心理学对管理者的价值 ? 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 管理心理学的历程和理论成就? 2.1 管理心理学的发轫 ? 2.2 管理心理学的形成:人际关系理论 ? 2.3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与组织人本主义 ? 2.4 管理心理学的繁荣和今日的主题 3 发展和差异 3.1 人的发展 ? 3.2 职业的发展 ? 3.3 个性与差异 4 知觉与态度 4.1 知觉过程 ? 4.2 行为归因 ? 4.3 态度 ? 4.4 员工对组织和工作的态度 ? 5 工作激励 5.1 工作动机 ? 5.2 激励的理论 ? 5.3 实际中的问题 ? 6 紧张情绪 6.1 紧张的实质及其影响 ? 6.2 紧张的潜在来源 ? 6.3 减缓紧张的策略 ? 6.4 认知方式与紧张倾向 ? 7 决策心理 ? 7.1 决策的结构和决策的过程 ? 7.2 决策策略 ? 7.3 风险决策中的心理因素 ? 7.4 群体决策 ? 7.5 个体决策的风格 ? 8 工作群体的心理分析 ? 8.1 在群体中工作 ? 8.2 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 ? 8.3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 9 团队建设 9.1 团队的特征 ? 9.2 团队建设 ? 9.3 团队的组织管理 ? 10 沟通 ? 10.1 组织沟通:过程和形式 ? 10.2 促进组织中的沟通 ? 10.3 沟通的个人技能 ? 10.4 冲突管理 11 领导行为 ? 11.1 人性认知:领导思维与行为的出发点 ? 11.2 领导行为理论 ? 11.3 领导行为的基础 ? 12 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 12.1 组织结构与员工行为 ? 12.2 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 12.3 组织发展 ? 12.4 学习型组织 ? 13 文化与管理 ? 13.1 组织文化:概念和特征 ? 13.2 创建卓越的组织文化 ? 13.3 跨国经营管理中的文化问题 ? 13.4 文化差异的表现 14 管理人才的开发 ? 14.1 管理者的职业特征 ? 14.2 管理人员的心理特质 ? 14.3 开发管理人才 ? 15 企业家心理与行为 ? 15.1 企业家概貌 15.2 企业家行为的分析 15.3 企业家行为的社会心理条件 参考文献 ? 书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由于越南战争的打击、经济停滞不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对国家资源消耗的担忧、军备竞赛和核战争威胁等,使许多美国人丧失了对政府的信任而回到“纯净”的个人天地。社会上兴起了反主流文化运动,人们对现实不满,呼吁教育改革,开展人类潜能运动,这一切促进了社会各界对人的尊严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成为人本主义思潮迅速发展的时代条件。 (2)工业组织的状况。社会环境从多种角度影响着组织和它的成员。如果从批判的角度评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工人对组织的不满达到高潮的时候:商业杂志以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做封面;1972年通用汽车公司工人罢工,不是因为工资问题,而是因为流水线的速度太快;美国参议院在1972年召开了有关工人隔离案的公开听证会;尼克松政府的健康、教育和社会福利部发表了题为《美国工作状况》的报告。所有这一切的共同原因是工作太单调、太重复、太没有意义了。大规模生产中的细致分工导致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工作的无意义使工人变成了“快乐的机器人”。 福特汽车公司的副总裁曾向他的高层官员们秘密报告了旷工率、工人更新率和劳动纪律案件的天文数字。他认为,问题的根源是,经济的繁荣和劳务市场的紧张,使公司不得不去雇用那些他们认为是有问题的员工。在这种情况下,在为工人提供什么样的工作问题上,组织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伤脑筋。 在工业社会里,社会与组织的共同模式占统治地位,但组织结构不是永恒的,特别是由于现代工业中的许多工作已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过分专业化使工人们既不能利用自己的潜力和技能,也看不出他们的工作与整个组织的目标和使命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们对工作态度冷淡、无动于衷。当工人们的不满越来越强烈的时候,这种不满成为组织变革的力量。工作再设计、工作人性化等组织发展技术正是经济繁荣带来的劳动成本上涨和工人不满的反映,其宗旨便是:在满足组织对效率和利润需要的同时,为个体员工提供个人发展和满足等社会需求的机会,并以此作为激励组织自身发展的途径。 P2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