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卓寅
释义

杨卓寅 (1915—1998) 字亮琴,江西进贤县罗溪乡人,中共党员,原任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国家级中医专家。主编《中医内科讲义》,著有《农村家常便药》、《伤寒六经证治歌括》。晚年潜心研究江西省地方医学史,编写《江西杏林人物》、《江西十大名医谱》,承担 “旴江医学研究”科学课题,填补了江西地方医学史研究领域的空白,曾当选为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副会长。 杨卓寅的祖父是一位儒医,父亲亦知医,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于1934年考入江西国医专修院(后改称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勤奋求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器重。当时国民党政府企图消灭中医,中医中药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面对恶劣的形势,先生毅然发起成立上海《光华医学杂志》社南昌分社,积极撰稿,推销杂志,为中医救亡奔走呼号,竭尽全力。

杨卓寅于1937年离校后,回原籍开业,誉满乡里。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进贤县人民医院、南昌专区人民医院、江西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宜春医专讲师,江西中医学院内部、各家学说、医学史教研室主任、教授,,深受全省中医同道的爱戴。六十年来,为中医的医疗、教学、科讲事业竭尽了绵薄之力。1986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杨卓寅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一贯主张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师古而不泥古,继承有所创新。他在临床方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外感宗仲景、天士、鞠通,内伤法东垣、丹溪、景岳,旁参各家学说,而对乃师姚国美的《中医病理学》、《中医诊断治疗学》两部书尤为服膺。他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程钟龄的“医门八法”不够全面,并举《伤寒论》方证为例,如五苓散、猪苓汤的利水,旋复代赭汤的降逆,赤石脂禹余粮汤的止利等,在“八法”中难以归纳进去,遂补充涩、渗、升、降四法,成为十二法,这是对“医门八法”的继承和发展。其论文《论医门十二法》发表于《江西医药》和《新中医》杂志,深得同道赞许。

杨卓寅在教学上推崇陈修园研究经典的治学态度与普及方法,他曾仿效陈氏《长沙真方歌括》的体例,编写了一本《伤寒六经证治歌括》,将《伤寒论》的证治内容提纲挈领加以概括,使学生易懂、易读、易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杨卓寅先生晚年的心愿是研究江西地方医学史,收集杏林人物资料,探究其来龙去脉,编著《江西省十大名医谱》、《江西杏林人物》等书,负责“旴江医学研究”科研课题,填补了江西地方医学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6: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