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
释义

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时称美国史研究室。

1981年,在丁则民等人的努力下,获得世界地区史国别史硕士授予权。此后,研究室人员有所增加,主要有丁则民、王贵正和田锡国等教授。

1984年以后,王旭和卞力南(1989年赴美留学,现居留美国)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后又有叶伟和胡锦山等资料员加入,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美国史研究室人员扩大至7人。

1989年,经东北师范大学校长会议批准,改为现名。

1991年以后,美国研究所人员有所调整,主要教师有丁则民、王旭、田锡国、梁茂信、胡锦山、韩宇等。

1999年经学校同意后,美国研究所进行新的调整,增加了研究人员和方向,主要成员有丁则民(2001年逝世)、梁茂信、于群、董小川、李晔、孙群郎(2003年调入)、高嵩、袁桂林、黄际英和张曙宵等人,主要研究美国外交史、宗教史、移民史、城市史、区域发展史、政治史、经济史、美国文化、教育和经济、美中贸易关系等。

自1981年以来先后培养硕士生30余人,博士20多人。目前在读硕士30余人,博士15人。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美国史、美国外交史、国际关系史、专业外语、专业文献史等课程。同期,美国所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部门展开了广泛地交流活动,与美国学者举行电话学术会议五次、1991年以来每年都有美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前来讲学,先后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和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建立了长期联系。

美国研究所先后有近40人/次赴美国、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讨班或从事课题研究,其中,获美国富布赖特计划资助的学者9人。在国内,美国研究所是中国美国史学会创办单位之一、中华美国学会理事单位。1996年,在长春召开了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美国史学会第8届年会、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会会议以及教育部资助的"中美城市化比较高级研讨班"。2001年,美国研究所与美国耶鲁大学联合举办"美国问题夏季研讨班"。2002年6月将举行"美国社会发展与中美交流国际研讨会"召开。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水平,扩大与美国学界的交往和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