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磁山遗址 |
释义 | 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资料1972年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发掘,至1978年底,发掘面积达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达6至7米。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约6000余种,为寻找我国更早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如果说,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鸿蒙未开的话,而这里的人们已经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我国已故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 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3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由此也可想像苇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 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粟的出土尤其是粟的标本公诸于世之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极大重视。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我国粟出土年代为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我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7000多年,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 在发掘的灰坑中,还发现两座坑底部有树籽堆积层,可辨认的有榛子、小叶朴和胡桃。胡桃就是现今的核桃,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7000多年前这一带就有种植。 农业的发展,又为人们饲养家禽提供了物质条件,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被人们食用后遗弃的多种动物骨骸,其中家鸡、家猪、家犬的骨骸最引人注目。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至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 陶器是中国人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沙质陶器,少数为泥制陶器,均为手工制作,以素面为主,出土的陶器中有圆底钵、三足钵、钵形鼎等,其中陶盂和陶支架组成的陶器群,独具特色,最有代表性。 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打磨兼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磨盘、磨棒、斧、铲、凿、锛、镰等,其中磨盘和磨棒是粮食加工工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从磁山遗址出土的标本和大量器物看,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脱离了农业经济的初始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已从事专项手工劳动,原始手工业已成为原始农业、渔猎、采集生产及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磁山文化遗址的丰富内涵,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链环。 出土文物1976年至1978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为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最深的窑穴达6-7米。主要遗迹有房址2座,灰坑474个,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6000余种。遗物中以陶支架(座)和石磨盘最具特点。石器中有打制石器、打磨兼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种,主要器形有石磨盘和石磨棒。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制成,以素面为主,主要器形有陶盂和陶支架(座)等。这些陶器成组器物出土点有45处。经测定,磁山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至前5600年。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0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磁山与女娲补天的凤凰山相距很近,这也为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为何产生于此,作了注脚。 在发现的88个窖穴(灰坑)内有堆积的粟灰,一般堆积厚度为0.2-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达2米以上,数量之多是惊人的。这些粮食刚出土时,尚有部分颗粒清晰可见。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中国粟出土年代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中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七千多年前,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 遗址内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的使用,与粮食堆积的大量发现,证明磁山人已经摆脱了蒙昧状态,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并种植粟类作物。农业的发展,为饲养家畜提供了物质条件,而遗址内出土的狗、猪、羊、鸡等家畜骨骼,又是当时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佐证。在这里发现的鸡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家鸡,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家鸡。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各地饲养家鸡的年代,原以印度为早,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 遗址特点磁山遗址发现的房子为椭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地穴,深约 1.2米,长3米,宽2米。前有一坡道或台阶。房内堆积很多,芦苇压印的烧土地当是房子墙壁或屋顶的遗存。窖穴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等几种,以长方形为最多。有的窖穴底部有一块大砺石,周围散布很多石块、石片、残石器和石器成品,可能是当时石器加工场所。有的底部发现在石磨盘和石磨棒旁放一陶罐。粮食窖穴形状多长方形,深度在3~6米之间,底部有腐朽的粟灰堆积,厚度一般在0.5~2.5米之间。另外还发现近百处由石磨盘、磨棒和陶盂、支架、三足钵、小口长颈罐等成组器物堆放在一起的迹象,最少 3件,多者达20余件,它的性质还有待研究。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骼及植物果实。 陶器多手制,火候低,陶质粗糙,造型简单,器形不规整,器壁较厚,以夹砂陶为主。羼和料有石英、粗砂、细砂和云母。颜色有红、褐和灰褐 3种。据出土红陶样品的测定,烧成温度为 700~930℃。器表多素面,纹饰以浅细绳纹较多,还有编织纹、附加堆纹、剔刺纹等。泥质红陶胎厚,火候低,光洁度差。器形有倒靴式支架、直壁平底盂、三足钵、小口长颈罐、漏斗形器、舟形盆、罐、圈足罐、豆等,以支架、盂最有代表性。另外还发现一些微型陶器,可能是祭祀用的冥器。 石器有斧、铲、锛、凿、镰、磨盘、磨棒等。以斧的数量最多,有通体磨光,也有局部磨光,器形一般都较小。 出土骨器数量较多,有铲、针、笄、镞、鱼镖、梭、锥、匕、饰等。蚌器有铲和装饰品。 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包括兽类、鸟类、龟鳖类、鱼类、蚌类等 5大类、23种。家畜家禽有犬、猪和鸡。 考古发掘1972年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发掘,至1978年底,发掘面积达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达6至7米。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约6000余种,为寻找我国更早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如果说,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鸿蒙未开的话,而这里的人们已经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中国已故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 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3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由此也可想像苇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 发掘灰坑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粟的出土尤其是粟的标本公诸于世之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极大重视。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我国粟出土年代为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我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7000多年,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 在发掘的灰坑中,还发现两座坑底部有树籽堆积层,可辨认的有榛子、小叶朴和胡桃。胡桃就是现今的核桃,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7000多年前这一带就有种植。 重要意义农业的发展,又为人们饲养家禽提供了物质条件,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被人们食用后遗弃的多种动物骨骸,其中家鸡、家猪、家犬的骨骸最引人注目。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至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 陶器是中国人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沙质陶器,少数为泥制陶器,均为手工制作,以素面为主,出土的陶器中有圆底钵、三足钵、钵形鼎等,其中陶盂和陶支架组成的陶器群,独具特色,最有代表性。 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打磨兼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磨盘、磨棒、斧、铲、凿、锛、镰等,其中磨盘和磨棒是粮食加工工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从磁山遗址出土的标本和大量器物看,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脱离了农业经济的初始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已从事专项手工劳动,原始手工业已成为原始农业、渔猎、采集生产及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磁山文化遗址的丰富内涵,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链环。 发掘证明,磁山先人是以农业为主,辅以渔猎采集,过着原始社会的定居生活。磁山遗址是我国考古以来,首次发现与发掘的新石器早期的一处遗址,它把仰韶考古年代上溯千余年,填补了新旧石器之间的一段距离。1986年12月在邯郸市召开了全国性的磁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命名该文化为“磁山文化”,并发表《磁山文化论集》。1981年在《考古学报》上发表“河北磁山遗址”的发掘报告。 磁山文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193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约出现在前5400~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等地。1973年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以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为典型陶器。陶器表面多饰绳纹、篦纹及划纹等。住房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该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 最早古玉石玉文化史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遗址惊现万年前古玉石,为全国发现年代最早古玉石,中国玉文化史被推前约2000年。磁山遗址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洺河畔的一个黄土台地上,是中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磁山遗址发现一块古玉石,近期中科院的专家在对这块玉石取样分析后,认定这块古玉的年龄在10300年,进而得出磁山遗址最早年代为距今10300年前。 古玉特征这块古玉为白色石英石质,质地纯净,呈半透明状,长65毫米,宽27毫米,高16毫米,各面经过磨制,比较规整,名称和用途不详。更为珍贵的是,这块玉石上还残留有一些黄、褐色的附着物,疑为入土时有机物残留。这块玉石出土的位置位于磁山遗址1号窖穴的底部,经中科院、农科院采样队员认定,属磁山文化一期地层。 发现过程古玉的发现颇具偶然性。2007年10月,中科院、社科院联合考察组到磁山遗址取样,进行古气候研究、环境考古。考古队员结束取样后回宾馆,留下磁山博物馆馆长张天玉和工作人员张海江等收拾工具。此时,有友人前来探望,大家参观考古遗址。在位于 1号窖穴的断崖前,他们发现有一块状物露出崖壁,疑为一块残存陶片,遂小心用木棍撬出,但是这块沾满泥土的小东西显然比陶片要重些,并且有棱有角,四边整齐。为看个明白,大家用瓶装纯净水简单冲洗了一下,一块一万年前的古玉呈现在众人面前,在场人员均大吃一惊。“这块玉石有明显人工雕凿的痕迹,拿回来后首先排除了天然形成的可能。”当时现场发现古玉石的张海江对记者说。古玉石发现地点周围出土了众多的石器生活用具,说明这个区域是古人聚集生活的地方,而古玉石可能是上古时期某位有身份人物的装饰品或者奢侈品,“这只是一种推断,究竟这块古玉石做什么用?谁又是它的主人?万年前的古人怎么得到的它?这些疑问至今还困扰着我们。”现任磁山文化博物馆研究员的张海江表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