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思想库智囊团:社会科学院初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朱有志,贺培育,刘助仁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26914 出版时间:2011-10-01 版 次:1 页 数:316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内容简介《思想库 智囊团:社会科学院初论》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吧!”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无法认识,无法了解,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待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群体、一个单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国家自己研究自己自古皆然,一个领域、一个单位自己研究自己现在也很盛行。如企业自己研究自己就产生了企业文化学、企业管理学;高校自己研究自己就产生了大学、高校管理学;等等。社会科学院作为一个专职研究单位,似乎它的职责就是研究社会,研究他人,那么,社会科学院要不要研究自己,有没有必要研究自己呢?答案是肯定的。社会科学院与任何单位一样,也会有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所以社会科学院有必要自己研究自己;社会科学院要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理顺自己的发展思路,所以社会科学院有必要自己研究自己;社会科学院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自己的智库品牌,所以社会科学院有必要自己研究自己;社会科学院要当好党委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所以社会科学院有必要自己研究自己。可以说,社会科学院自己研究自己是社科院变危机为良机的急务要务,化不利为有利的大事要事,转压力为动力的方式方法,促数量为分量的高招实招,对不断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撑竿跳”具有重大作用。 目录第一章 社会科学院的产生与发展 一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院 二 社会科学院发展的历史轨迹 三 新时期社会科学院面临的新要求 第二章 社会科学院的功能定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一 般功能 二 社会科学院功能的演进 三 新时期社会科学院的三 大功能定位 第三章 社会科学院的运作机制 一 行政管理机制 二 科研运行机制 三 经费保障机制 第四章 社会科学院与中国古代智囊 一 中国古代智囊的概况 二 社会科学院与中国古代智囊的比较 三 中国古代智囊对社会科学院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 社会科学院与当代西方思想库 一 西方思想库的简明考察 二 西方思想库个案研究 三 西方思想库对社会科学院思想库建设的启示 第六章 社会科学院与党政研究机构 一 党政研究机构的主要作用和智库特性 二 社会科学院与党政研究机构的比较 三 党政研究机构对社会科学院建设的启示 第七章 社会科学院有为与有位的辩证关系 一 社会科学院有为与有位的历史现状分析 二 社会科学院有为与有位的目标要求 三 正确处理“有为”与“有位”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一 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基本内涵 二 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关系处理面临的挑战 三 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第九章 社会科学院的信息资源系统 一 社会科学院信息资源系统的概况 二 社会科学院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的成绩 三 社会科学院信息资源系统的组织与开发 第十章 开放办院:扎根实践沃土 一 开放办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开放办院的主要形式 三 开放办院的具体措施 第十一章 科研立院:推进学科建设 一 学科建设是科研之本 二 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三 推进学科建设必须加强科研开发与管理 第十二章 精品强院:打造学术品牌 一 精品强院的重要意义 二 社会科学院学术品牌的现状分析 三 打造学术品牌的基本对策 第十三章 人才兴院:致力队伍建设 一 人才兴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人才兴院需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三 人才兴院的对策建议 第十四章 通天连地:拓展生存空间 一 群雄争霸,地方社会科学院拓展生存空间要通天连地 二 通天连地,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 通天连地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四 地方社会科学院通天连地的着力点 第十五章 注重课题:开发带动科研 一 课题是科研之基 二 开发是课题之源 三 致用是课题之本 第十六章 塑造形象:加强自我宣传 一 塑造社会科学院形象的重大意义 二 社会科学院良好形象构成的基本要素 三 塑造社会科学院良好形象的基本特征 四 塑造社会科学院形象的路径选择 第十七章 规范尺度:刨新评价机制 一 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发展趋势 二 社会科学院科研评价的价值标准 三 社会科学院科研评价机制创新 第十八章 转化成果:实现五个转变 一 社科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 二 社科成果转化的五大目标 三 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自己研究自己 精彩书摘各级社会科学院在学科建设上“不求全、但求特”、坚持“小而强”,重视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立足于当地,根据各地的特色和学科优势,优化资源,注重地方特色,侧重于地方应用问题与有地方特色的基础理论研究,着重发展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扶持优长学科,打造社科研究的知名品牌。地方社会科学院从自身的能力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选择了若干能形成自身特色的优长学科,重点建设、重点发展,研究和回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学科建设应致力于这样的目标:所有学科应在本地有优势,一部分学科在全国有地位,在此基础上争取一部分学科在海外有影响。 地方社会科学院应创造条件,围绕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立足实际,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拓展渠道,为地方党委、政府做好决策咨询服务。这里所说的基础理论,实际上还是指传统学科,而且事实上,地方社会科学院的传统学科大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立足本省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逐步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10个优长学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城市经济研究、新农村建设研究、湖湘文化研究、湖南地方史研究、湘籍历史人物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学评论研究、中华民族源流史和姓氏史研究。对于传统学科,如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不仅要加强,还要使之增强活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即坚持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开拓研究领域。在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上,各地方社会科学院正逐步形成坚持服务科学决策、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引导机制,当好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对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积极加以扶持,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增长点,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的更新发展。2004年中央3号文件提出的推进两个交叉渗透,一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二是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这方面的工作对地方社会科学院来说仍然任重道远,只能逐步推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