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海会馆史陈列馆
释义

三山会馆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福建旅沪水果业商人集资兴建,是同业用于讨论商务、祭祀天后的地方。“三山”由旧时福州城的“越王山、九仙山、闽山”而得名。

三山会馆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晚清会馆建筑,也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唯一保存下来的遗址。会馆主体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雕梁画栋,别致秀丽,富有艺术价值。解放前后会馆曾被用作学校校舍。1986年,因市政工程建设南移30米重建。2008年市、区政府拨专款实施了会馆始建百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修缮工程,会馆砖雕门楼的修复和大殿内汉白玉“天后”神像的重塑,人物故事栩栩如生,重现当年风采。

会馆是社会发展的见证,值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在三山会馆旧址旁新建上海会馆史陈列馆,以详实的历史文物、文献史料、会馆遗址陈列,系统地揭示了会馆、公所对上海经济发展和移民城市形成的地位与作用。

三山会馆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0月移建竣工对外开放,现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景观。

会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的会馆公所兴起、繁荣至消逝,历史过程长达三个多世纪。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上海的会馆公所多达400余座,大多沿黄浦江和老城厢一带而建,它们在助推上海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上海移民城市、多元文化形成重要的组成部分。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的三山会馆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晚清会馆建筑,也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唯一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三山会馆如今已走过了百年历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一座以展示上海会馆公所“兴衰史”的陈列馆在三山会馆拔地而起。它与会馆古建筑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将成为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桥梁。

一部会馆的历史,见证了上海都市的崛起。

参观服务

·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周一馆休)
上午9︰00~下午5︰00(免费开放)

· 参观方式:免费开放,团体50人以上须预约登记。

·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路1551号(近南浦大桥西堍)

· 咨询热线:86-21-63134675、63146453、63135582(传真)

· 公交线路:公交18、23、43、45、64、65、66、89、109、144、715、780、801、802、868、869、
929、938、969、大桥六线

· 轨道交通:四号线(南浦大桥站)、八号线(西藏南路站)

· 服务信息 :提供展览简介;讲解服务;语音导览(中、英、日);
本馆无偿为机关团体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入党、入团、十八岁成人仪式和上海
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流动展、提供场馆设施),请预约登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