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门滨海新城 |
释义 | 区域介绍三门县滨海新城位于三门县城东部,居浙江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和上海经济区南翼,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这里腹地广阔,环境优美,北山景区、湫水山森林公园、花鼓漫岛等自然景区融于周边;海游港、旗门港两条水系环绕两侧,形成“两港夹一岛”和“一体两翼”之态势,富有绿色、生态、滨水的城市特色。这里交通便捷,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共同构成立体交通网,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出行、物流条件,是浙江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中转站之一。滨海新城的目标定位是,浙江沿海产业带和温台滨海城市群的重要节点,三门县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通过滚动开发、层级推进,形成和谐交融的都市风景线,逐步建成资源和功能优化、结构布局合理、设施综合配套的东部沿海新兴滨海城市。 地理位置三门县地处浙江沿海中部,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81.7平方公里,岛礁28.3平方公里。北与宁波市宁海县接壤,西、南与临海市相邻,西连天台县。三门地处浙江省沿海发达地区中部,位于两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宁波大都市区和温台城镇密集区之间。 随着区域交通格局的改变,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三门正充分利用其滨海港口、土地资源优势,融入区域发展,成为温台滨海城市群与产业带的一个重要节点。 三门滨海新城位于三门城市东部,主要由东部珠游溪北侧用地、晏站涂围垦工程及花鼓漫岛构成,规划面积近30平方公里。其中晏站涂围垦工程北临旗门港,南接海游港,离浙江沿海大通道一级公路仅1公里。西靠三门城东用地,规划设计中的甬台温铁路将在这里通过。东面与花鼓漫岛相邻,与正在开发的蛇蟠岛旅游渡假区仅一港之隔,围垦工程建成后与陆地连成一体,共同形成50年一遇的防洪闭合圈,新成为一片3万多亩的平原,自然环境优越,腹地广阔,区位优势非常突出,是三门县未来工业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集中发展区域,也是城市向外拓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空间。 规划说明滨海新城总体布局遵循宏观层面先西后东的原则,近期在新城西部构筑具有区域交通优势的、以工业开发为主的产业新区,依托环境优势、区位优势,使该区域完成从技术生产到技术服务的跨越,城市职能进一步提高,打造“产业之城”;中期在新城中部强化公共服务与居住设施的完善,将海景都市所应该具有的城市风貌特色与所发挥的职能,在此区域与空间进行一一对应,建设办公楼、商场、演出中心、娱乐城、美食街、市场等城市产业设施,使建筑、街区、道路等城市景观要素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宜居之城”;远期在新城东部重点开发高档居住与休闲旅游设施,将最富有滨海特色的地区开发成最具有吸引力的黄金海岸线,以旅游度假和面向区域高档居住作为主导功能,以小组团式的开发和环境有机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成为区域内最具幻想和梦想的地区,实现“梦想之城”。 滨海新城规划空间结构概括为:“一心、两廊、三轴、八片区” 一心:指以正屿山公园为城市绿心,是新城重要的生态节点和景观标志。 两廊:分别为城市发展廊和滨水景观廊。城市发展廊指滨纬一路,其将城市主要的功能片区有序地串连在发展廊上。滨水景观廊是指沿正屿港两侧滨水岸线构成的滨水特色城市空间。 三轴:自西向东分别为商业轴、行政轴和文化轴。 八片区:西部居住片区、西北工业片区、西南工业片区、北部滨水居住片区、商贸综合片区、行政办公片区、文化综合片区和东部旅游片区。 (1)西部居住片区:位于滨海新城的西部是滨海新城与旧城衔接的门户,以居住为主的综合功能片区。规划面积247.18公顷,该区的建设应结合新建大桥设计建筑和环境景观,形成尺度适宜、特色鲜明的门户形象。 (2)西北工业片区:位于滨海新城的西北部,以高新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功能片区。规划面积276.14公顷,建设重点是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加强绿化和滨水景观的建设,建设人性化的道路和适宜的街道空间环境,建成一流的科技园区。 (3)西南工业片区:位于横港以东滨经一路以西。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片区,是带动滨海新城发展的起步的产业片区。规划面积229.95公顷,建设重点是市政基础设施。 (4)北部滨水居住片区:位于正屿港的北部,是体现未来三门高档滨水居住风貌的功能片区,建设成为三门县的标志性区域之一。规划面积350.28公顷,建设重点是滨水岸线和片区中心。 (5)商贸综合片区:位于正屿港南岸,滨经一路以东正屿山以西。具有商业贸易、服务、体育和居住等综合功能,是新城的商业中心。面积约201.56公顷,建设重点是滨水商业区、步行街和商业广场。 (6)行政办公片区:位于正屿山以南,以行政办公为主,远景作为全县的行政中心。规划面积120.52公顷,建设重点行政中心主体建筑及周边环境、市民广场等。 (7)文化综合片区:位于正屿港南岸,正屿山以东滨经十四路以西的区域。具有文化、休闲娱乐和居住功能。规划面积340.94公顷,建设重点包括滨水休闲区、休闲广场、大型文化设施和“十字”形绿廊。 (8)东部旅游片区:位于滨海新城的最东端,以海洋资源和涛头山为依托,形成以高档旅游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功能片区,适宜低密度开发。规划面积152.24公顷,建设重点涛头山生态公园和景观塔。 资源优势从滨海新城的区位来看,它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距离老城区只有5分钟的车程;投资5800万元建成的水岙门大桥连接岭枫一级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复线和甬台温铁路紧挨新城区;距离黄岩机场、宁波机场都不到100公里,距离杭州机场也只有185公里,距离北仑港、海门港口不到100公里。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共同构成的立体交通网,为滨海新城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出行、物流条件。届时在铁路三门站上车,40分钟就可到达宁波,如果要去上海,可以直接进入沿海高速,跨越杭州湾大桥,整个行程将缩短到2.5小时。 二是资源丰富。新城的32平方公里土地是经围垦而成的滩涂,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鼓励的产业发展空间,区域范围内的养殖塘、耕地和山体林地征用工作基本完成,涉及海游镇、六敖镇的1.2万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已分别经省、市政府批准;距离新城4公里就是悬渚220KV变电站,用电有保障,库容达3009万立方的佃石水库可以为新城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 三是环境优美。山、岛、湾、泽、湖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区域环境要素,北山景区、湫水山森林公园、花鼓漫岛等自然景观环绕新城,构成生态绿色特征;海游港、旗门港两条水系贯穿主副城区,构成滨水城市的特色。 公建项目三门公安指挥大楼.三门医院滨海院区.三门党校.三门建工大厦.三门农林水大厦.三门职业中专教育集团(总部校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