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志杰 |
释义 | 人名,著名人物有空军装备研究院陈志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48岁当选)。另有中国民航学院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天津市第二煤气厂安技科副科长 、中铁路通信公司上海铁路通信工厂总工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所长 。 1.天津市第二煤气厂安技科副科长基本信息1940年5月生,河北秦皇岛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天津市第二煤气厂安技科副科长。 人生阅历1959年考入天津工学院土建系供热煤气采暖通风专业学习,196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公用局煤气事业处任技术员。1969年随“六二六”被分配到内蒙古昭马达盟赤峰县筹建玻璃厂,后调入赤峰钢铁厂任助理工程师。1979~1982年任天津热力管理所副所长,1983年调入市第二煤气厂任工程师,负责三道一平及公用工程科,最后组建热力车间,保证全厂安全生产。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参与过国家科委下达的“天津230一01天津市居民耗气定额的调研”工作;参与开展天津液化石油气发展工作。在昭盟参与筹建了赤峰县玻璃厂及褐煤型焦试验取得辽宁省科委好评,成功地推动了锅炉燃烧劣质煤的沸腾炉实验工作。1979年回津后,参加了地热开发及液化石油气采暖工程,成功地用在民用采暖工程上。1980年以来,多次参与了市劳动局组织的锅炉检验工作、培养了数百名锅炉工及数十名热工专业技术人员,为煤气及热力工程发展作出了贡献。 2.中国民航学院副教授简介出生年月 :1970年2月 职称: 副教授 籍贯:天津武清 学位:博士 教育简历1988年9月——199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复旦大学外文系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7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2年7月——2000年8月:天津商学院外语系教师 2000年9月——今:中国民航学院外语系教师 主要科研成果1.“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早期史研究:《红种人、白种人与黑人的史学启示》”,《亚太地区大国历史与文化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2.“美国内战前奴隶主与黑人奴隶的关系”,《史学月刊》2002年第9期; 3.博士论文:《美国内战前南部种植园黑人文化研究》,2002年 3.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1941年1月出生,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志杰教授是改革开放后首批由政府派出赴法进修的访问学者(1979年至1981年),1987年赴法国、比利时短期访问,1991至1992年访问美国柏克莱数学科学研究所和普林斯顿高等科学研究所,2004年访问香港和德国。曾两次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系主任。 陈志杰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凡是代数方向的课程,从大学生一年级的基础课直至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他全都担任过。是一位全能型的教师。他主讲过的本科课程有:“高等代数”,“近世代数”,“伽罗华理论”,“典型群”等,研究生基础课有:“代数基础--模、范畴及同调代数”,“代数曲线”,“交换代数”,“矩阵论”等。其中研究生基础课教材“代数基础”被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作为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得到上海市研究生教育专项经费的资助,也得到学校出版基金的资助,已与2001年出版。 在1998年秋季开始的教改试点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册)》已经于2000年秋季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也是教育部的“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的内容之一。本教材从2000年出版至2003年止已经印刷5次,印数逾2万册,被武汉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全国十多所高校选作教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陈志杰教授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学奖,上海市育才奖和上海名师奖。 陈志杰教授的科研方向是代数几何,他给出了一大批代数曲面的例子,填补了正指数曲面的三分之二强的空白,并完全否定了曲面地理学中的“分水岭猜测”。这一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多次引用。项目“用纤维化方法研究代数曲面中的若干问题”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多次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目前是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数论与代数几何》的负责人。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国内最主要的代数几何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出版的著作目录 [1]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 代数基础--模、范畴、同调代数与层,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3] LaTeX入门与提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4]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5] 代数群引论,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与黎景辉等合作,第2作者) 4.中铁路通信公司上海铁路通信工厂总工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上海铁路通信工厂总工、高工,铁道部青年科技拨尖人才 ,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上海铁路通信工厂总工程师。 1990年大学毕业,该同志在既没有成功经验、又缺乏产品借鉴的情况下,深入实际,认真把握用户需求,坚持把技术开发推向市场前沿,被誉为跨越技术与市场的"两栖飞人",成为中国铁路无线通信专业的领军人物。他主持研究开发的一系列技术设备在全国铁路大面积推广应用,为铁路提速和运输管理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工厂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列车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属国内首创,"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B制式)"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并获得上海市新产品奖,"无线列调A制式"系统在伊朗德黑兰地铁中也得到良好运用。 受铁道部委托,他代部牵头起草编写了"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和"列车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等8项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特别是在铁路专用全球移动通信(GSM-R)方面,牵头或参与了多项基于GSM-R运用的技术规范,并主持开发了相应的终端产品,为铁道部在青藏铁路、大秦铁路首次运用GSM-R提供了技术支撑。 曾获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标兵、科技功臣、先进科技工作者、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享受特殊岗位津贴)。 第四届“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5.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简介男,中专学历,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植保学会理事,陕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陕西省科学院渭南高校设施农业研究示范基地负责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 1984年7月毕业于陕西省农林学校植物保护专业,1984年8月至今在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工作。 研究方向:昆虫生态学及持续植物保护 主要从事蔬菜根结线虫成灾机理及环境友好型控制技术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丘陵沟壑区红枣生态经济模式丰产优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2.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不同类型区主要生态经济建设模式试验示范研究。 3.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资金项目:设施绿色食品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4.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设施蔬菜灾害性害虫发生机制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获奖及荣誉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中国植保学会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首届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省科普先进工作者。 代表论著曾在生态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1、太阳能消毒对温室土壤的环境效应及对防治根结线虫病效果; 2、温度处理对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研究; 3、陕西省设施蔬菜根结线虫流行因素研究; 4、陕西温室番茄根结线虫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治技术; 5、陕西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害发生现状及环境友好性防治技术研究; 6、温室黄瓜土传病害流行因素及环境友好性防治技术对策; 7、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8、温室黄瓜病虫害化学防治现状及其无公害防治对策。 6. 6.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副所长陈志杰,1963年出生,广东梅县石扇镇巴庄村人。博士研究生,现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一等功臣,全国空管技术专家总体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学术带头人,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特聘总体专家。 陈志杰长期从事空中交通管制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是国内该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在自动化空管模式和概念的建立、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和新一代空管系统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战场空域协同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和基础性工作,为我国、我军自动化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是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和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航空运输量,已从一个后来者发展到世界第二,并仍以15%的速度增长。 陈志杰,一位中国空管事业的拓荒者,在共和国千万余平方公里的空域,架起一条条安全高效的空中通道。为此,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为褒奖陈志杰对国家和军队所作的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给这位军队科研战线的少将记一等功。 从手工管制作业到世界第二的航空运输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腾飞,民用航空事业亦呈迅猛发展趋势。特别是沪杭、京津、珠江三角洲地区,军事飞行和民航飞行在空域协调、空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 然而那时,我国除少量引进国外空管系统外,绝大部分地区均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空中管制,一直靠电话和电台联系。一名管制员只能指挥几架飞机,整体管制能力低下。 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改革空中交通管制体制,逐步实现我国空中交通管制手段现代化”的战略决策,选定沪杭地区作为试点区域,并批准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 随即,“构建全军一体化空管自动化体系”任务下达到空军某研究所。所党委一纸“项目软件总师”的命令,年仅30岁的陈志杰,领衔组建全军第一个航管研究室,被任命为该室主任。 为跟踪国际技术前沿,组织上安排陈志杰前往欧美考察,并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访问。一个多月的考察学习,陈志杰不停地问、不停地记。考察归来,陈志杰给研究室带回了唯一的礼物,两大麻袋资料! 3个月后,陈志杰冷静地提出了以“融”为主的顶层设计思路:融合军队和民航用户的需要,融合航管诸要素的功能,实现军民航空管一体化,实现空管空防一体化。 自此,陈志杰带领课题组成员,对全国所有通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进行分析调研后,开展技术难点排查。要让军队各级管制区、民航28个高空管制区、37个中低空管制区所有军民机场高效运转,让通信、导航、情报、气象保障各种系统协调运行,让军事飞行和民航飞行互不干扰……难题被一一罗列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志杰带领课题组拿出了解决之道:运用先进软件技术,进行系统集成;研制关键接口设备,构筑高效互联平台;优化设计空域利用方案,拓展军用和民用航路资源,实现军队和地方航空器之间、各空管单位之间的和谐运行。 经过13年艰苦探索和实践,陈志杰带领课题组成功完成全军自动化空中交通管制体系综合论证、系统建设和系统集成。 该课题创建了全国全军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体系和技术体系,制定颁布了4个国家军用标准、10个行业标准和全国空管基础数据。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主要航路的飞行纵向间隔由150公里降到20公里,飞行垂直间隔由1200米缩小为300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陈志杰被国家空管委首批聘任为全国空管总体技术专家,从1996年至今一直担任总体组组长,主持参加了全国空管系统“八五”至“十二五”历次五年规划,主持历届国家空管科研项目指南编制、课题评审和结题验收等工作,为空管顶层决策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自主创新才能赢得跨越的机遇高价买不来现代的空中管制,自主创新才能赢得跨越的机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害。人民空军架起生命天路,在72小时内转运出1447名危重伤病员。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李晓东事后介绍,玉树机场是单向起飞机场,停机坪小,运载能力有限,能够在短时间内运出这么多伤病员,人民空军功不可没。 只要有空中飞行活动,空管系统必须最先和一直发挥重要作用。“5·12”汶川大地震救援、北京奥运会安保等都是如此! 上世纪90年代末,陈志杰发现:军民航空域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 陈志杰还敏锐地意识到,将来飞行量加大,必须改变以往主要依托地面雷达的做法,利用天空、海上等多方式来实现空中管制,尽快把自动相关监视(ADS)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和数据链技术运用到空管系统中。陈志杰的想法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 军航新航行系统试验系统建设正式立项,定为国家“九五”重点项目,陈志杰被任命为这个工程的总设计师。 整个工程涉及卫星导航和现代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新潮流,有的设备必须靠引进。然而,在接下来的引进部分航管技术中,外方一面拼命实行严密封锁,一面“狮子大开口”地对部分设备大要价。 如此重要的技术体系,绝不能依靠别人的施舍!“咱们自己干吧!”陈志杰主动请缨。 很快,陈志杰牵头16个工业部门、地方院校单位的有关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发奋攻关。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这支科研奇兵在规定的期限内圆满完成军航新航行系统试验工程。该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权威部门考核后评价:军航新航行系统,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突破了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封锁,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管系统建设,标志我军空管建设第一次与国外同行并肩前行。 要做就做到极致融合团队融合技术融合智慧,要做就做到极致 陈志杰既懂硬件系统,又懂软件工程,掌握雷达、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航空器飞行等跨科学知识,还有参加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各项建设的实践经验…… 刚开始接触空管时,整个科研团队集中了全所的几名精英。由于课题新,经验少,大家对软件设计中的许多问题意见不一,在食堂,在工作现场,甚至在宿舍里,时常会有他们“火花四溅”的思想碰撞。陈志杰虽然也是个急性子,对讨论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的主张,但好多次争论他都忍住。他明白,自己必须做最真诚的倾听者和沟通者,只有好的想法、坏的想法都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定夺,突破科学难题才更有力度,概率才会更高! 陈志杰在工作中也有不好说话的时候。一次,课题组对各类软件硬件系统进行数百项组合测试,查出部分测试结果有少量不稳定现象,按标准衡量均属正常范围。执行测试的同志经过几天的努力,反复查找、尝试,使该现象出现的次数有所减少,但未根除。不少人觉得没必要再继续查找,对于功能测试只要解决有无的问题就可以,少量不符合预期的现象只是测试过程中的枝节问题,不必太在意。 陈志杰没有同意这种做法,“标准达到了,可我们的水准怎么衡量啊?”他带领大家从系统整体联系上开始分析,查找原因,课题组成员全部开动脑筋,集体攻关,终于找到原因,彻底修正了系统的缺陷,确保零故障。 要做就做到极致。陈志杰在自己的团队里一直倡导这种风气。 我国空管体系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起来了。陈志杰说:“我只是在民族复兴、国家科技迅猛发展的大潮中,恰逢其时地干对了一件事情。为了祖国空中‘高速网’的发展,我这辈子就把这一件事踏实干到底!” (以上内容出自《人民日报》2010年6月19日头版、7版: 架起空中“高速网”——记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副所长陈志杰) 7.江苏省镇江公证处 主任 陈志杰陈志杰主任, 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涉外公证员。现任江苏省公证员协会理事。1987年从事公证工作,一直致力于热忱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承办了大量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公证案例,以诚信、笃实、严谨的执业风范赢得协作单位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江苏省司法厅授予“江苏省人民满意公证员”,被镇江市司法局授予“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镇江市“169”工程学术带头人。 8.河南省酿酒协会副会长陈志杰(1937~1989),原籍偃师县诸葛乡,1975年全家迁居汝阳。生前曾任中共汝阳县委副书记、革委副主任、汝阳县杜康酒厂厂长、党委书记、县政协副主席。 陈1958年毕业于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66年复于河南大学函授中文系毕业。1959至1973年先后任偃师县八中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偃师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中共偃师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等职。1973年调任洛阳地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1975年5月调任汝阳县委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1980年3月调汝阳杜康酒厂工作,先后任副厂长、厂长、党委书记。陈志杰勤奋好学,事业心强,为汝阳县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担任厂长以后,从改革入手,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从干部到工人,实行招聘制,按技术专长,因人使用,选贤任能,重新进行劳动组合,充分发挥职工劳动积极性。为提高“杜康酒”的质量,他多次派出技术人员求教于茅台,取经于古井,拜师于泸州,学艺于全兴。他还亲自同技术人员到山西“杏花村”酒厂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创出了杜康历史名酒的新风味。他还亲任质量管理组长,对酿造的各个工序进行严格地质量检查,因而使“杜康酒”质量稳定,风味独特,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信誉。 陈在杜康酒厂任职后,杜康酒厂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量由1981年的790吨发展到1987年的6340吨,产值由197.6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税利由87.3万元增加到581.7万元。1986年虽然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仍超额完成年利润计划。从1983至1987年,杜康酒厂总产值增长5.7倍,利润增长5.5倍,成为汝阳的拳头工业。 由于“杜康酒”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迅猛增长,在酒类评比中,先后14次获省、部、国家级奖励。其中1984年获河南省和商业部的“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商业部的“金爵奖”;1986年被国家命名为“商业系统先进单位”;1987年获河南省“食品工业先进企业奖”和系列产品“金杯奖”;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工厂”的光荣称号。1985至1987年陈志杰连续三年被河南省商业系统和洛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三年被中共汝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振兴汝阳贡献奖”,并记大功一次。1988年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被选为中国白酒协会理事、河南省酿酒协会副会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