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清宝
释义

陈清宝(1955-),福建金门人。台湾海洋大学毕业。曾任金门高级农工职业学校教师、立法院经费稽查委员会召集委员、纪律委员会召集委员、国防委员会召集委员、交通委员会召集委员、交通委员会程序委员、程序委员会召集委员。1997年8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税苑拓荒者——记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陈清宝

杨振辉

陈清宝从事税务工作36年,担任莆田市地税局局长也已5年。

他20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或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莆田市“好公仆”。他所在的单位多次受到省政府、市政府表彰。

“创新专业户”的业绩年年迈上新台阶

1997年5月1日,莆田市地税局发出通知,要求在高消费行业的高收入服务人员每人每月必须缴纳不低于100元的个人所得税。没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香港《东方日报》等海外传媒与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南方周末等接连报道,褒贬不一。国家有关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或表示反对或表示担忧。中宣部新闻局对此话题又圈又点,还牵动中南海。在这种情况下,陈清宝局长坦然地接受记者采访,并理直气壮地指出,我们要求所有“两高人员”纳税,并非只对“三陪小姐”征税,还包括男女歌手、乐师等,如果对客观存在的这些人的高收入视而不见,不敢管理,必然造成税收流失。而这些人交了税并不等于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获得了政府部门认可,正如商店纳税依然不能贩售假劣商品一样。半年后,陈清宝简明、形象的解释赢得国家税务总局领导的肯定,陈清宝一颗承受重压的心终于踏实了,全国各地传媒闻风而动,要求前来采访的电话接踵而至,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工作能受到领导和社会的支持就够了,他本人不需要宣传。

单这项工作,该局年可增加税收200多万元。

早在1994年陈清宝就任莆田市地税局局长的第一天,他就凭着职业敏感和30多年的工作经验,在百业待举、千头万绪中抓住“清理纳税户,进行税源普查”这根最基础也最关键的“纲”,他不失时机地提出“在开展清理纳税户和普查税源中考察任用干部”,双管齐下,一管双雕,既摸清税源,明确征税对象,掌握了地方税管征的主动权,又迅速扭转了由于机构分设人心未定、士气不高的局面,促进税务人员把精力注入工作,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税费收入突飞猛进,引起省地税局的高度重视。省地税局迅即以闽税[1994]2号文件要求各地学习、借鉴莆田的这一做法,以尽快把收入抓上去,把各项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

在筹建基层地税机构时,这位受党培养几十年的税官,深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因而坚决要求“消灭党员空白所”。在他的努力下,到1995年3月,莆田市地税系统征收第一线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所有党员。此举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作为重要信息采编刊用。省地税局为此要求全省学习莆田,力争在3年内“消灭党员空白所”。

注意借鉴古今中外经验教训的陈清宝,很早就对自己“约法三章”:提拔干部,选人才,而不挑奴才;补充干部,重成绩,而不看亲戚;福利待遇,凭制度,而不凭职务。1996年初他亲自制定“过五关”的公开选拔干部制度。这“五关”是:资格关、群众关、知识关、智力关、审核关。这样公开选拔,彻底摆脱了“条子”、“电话”等干扰,选拔出来的干部往往群众服气,领导满意,挑起担子有朝气,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省地税局领导因而再次要求全省推广莆田经验,真正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5年来,陈清宝在税收征管方面年年有新招,如鳗鱼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建筑业实行分项设卡双头控管办法、机动车辆单车核定征收、所股长离岗审计、监察工作介入税收业务全过程等办法,都受到省地税局或国家税务总局的肯定和推广。因而这5年莆田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137546.5万元,工商税收年均增34.89%,收入进度和比增幅度一直居全省首位。

一身正气带出一流队伍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陈清宝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努力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坚持集体领导,形成团结开拓、信任协作的领导班子。他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安排工作、任免干部、发放奖金、审批经费、处理案件乃至基建工程的投标,较大数额税收的减免等,一律充分征求班子成员的意见,由集体研究确定,在定期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大家踊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坦诚相见,经常出现极为感人的场面,连列席者都深受教育、激励和鞭策。

陈清宝带领班子成员“靠率先垂范去带动人,用高尚品质去影响人,树良好形象去感召人,以模范作用去凝聚人。”他把个人入党志愿书复印发回本人,开展对照入党誓言过“政治生日”活动,每年还召开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两次、民主评议党员1次等活动,用以不断激励党员干部。为此,他要求自己达到了苛求的地步。他把独子安排到海岛工作,党组其他成员的子女也全部到基层第一线工作。办公室与其他干部一样普通,坚持不配专车,经常刮风下雨徒步上班。移动电话话费每年均节约定额的40%以上。他常说“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人民的血汗钱,能节约的地方尽量节约。”他刚任局长时有一次在企业调研,中午时分,企业老板感到新任局长第一次来,不招待不合情理,便诚恳地邀请局长去酒家用餐,可任凭强拉硬拽,局长仍然坚辞不去。老板深为感动,连声感叹;“难得,难得”,并当即表态税收一分不少,一天不拖。而陈清宝对自己单位也是坚决不占一点便宜,前年他母亲病重期间,曾经动用几次车辆购买药品,他坚持交了200元的汽油费。在机关签到簿上,他几乎天天最早上班,最迟下班。

他经常苦诫自己“严守法纪,不贪赃枉法,秉公尽职,不以权谋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1995年7月,一位军转干部想进局里工作,便把5000元现金悄悄地放在陈局长家,陈局长发现后立即交给局监察科退还,但一时联系不到这位军人。一周后这位军人以为“见面礼”份量不够,便再次送来8000元。陈局长当即严肃批评说:“你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我们整日与经济打交道,因而决不敢要你这种人。”他在一次发言中坦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局长即使你心不贪,手不伸,上门送钱送物的事,还是时有发生。因为你手里有权。问题的关键是看你能否严防死守。我一直在告诫自己,送钱财的人,其实是送绳子……我这个人酷爱自由自在,不愿意授人以柄,任人摆布。故一直坚持洁身自爱。我也经常告诫大家,形象好比瓷杯,形成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破碎只在刹那之间,一定要珍视自己的形象。”

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就要不怕碰硬,不怕得罪人。为了保护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杜绝地税干部“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他不惜“挥泪斩马谡”。他多次组织到歌舞厅、酒家突击检查并认真受理群众举报。5年来,在陈清宝的亲自督促下,单退还企业赞助手机、摩托车等价值就达15.15万元,十多位违规干部受到严肃处理。全系统拒吃请送礼或上交礼金礼品蔚然成风。陈清宝说,严是爱,宽是害,因而在执行财经制度方面也极为严格,每年都要组织有关科室成立经费检查小组,重点检查各级班子执行经费制度的情况。5年来,共清理收缴电话费超支款1.82万元,出差超标准费用2.57万元,下乡误餐费1.17万元。这些既保护了纳税人利益,密切了税企关系,也保护了税务干部不犯错误,树立良好形象。因而在去年市政府组织的8个部门行风评议中,社会各界群众测评的满意率市地税局位居榜首。

勤学苦思实现“两个文明”双丰收

陈清宝出身农家,因家庭经济困难,只念完初中就辍学。参加工作后,他愈来愈感到知识的重要。他不愿把时间花在娱乐方面,业余时间几乎全用于自学,几十年从不间断。他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钻研党务、政策及财税理论,还学习法律、科技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增长才智。许多枯燥抽象的书中,都有他多次研读留下的不同的圈点痕迹。他还积累了一大摞的读书笔记与剪报资料。他经常说:“党和人民把我推上这个岗位,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我必须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报答组织的关怀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因此,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要不走样,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勤学习、勤思考。”他既认真学习,揣摩书本上的经验,又注意总结群众的智慧,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他反复强调,古今中外财税史的经验教训是税赋偏轻,国库必然空虚,国家机器就难以正常运转;税赋偏重,则民生凋敝,生产无法发展。税务工作者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薄税广征,小税勤收,既做到应收尽收,又要广收薄收、放水养鱼。这就是他的“在不增加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前提下,向征管的广度和深度要税源”的理论。他的“地方税收增收之道探讨”系列论文被国家级、省级多家出版社收进论文集。他推行“以管促收”,改革建筑业、车辆税收征管办法,确保建筑安装、交通运输这两大税收入的稳定增长。他抓“以查促收”,税务稽查、执法检查、内外对查三管齐下,促进纳税申报率的提高,每年仅这三项查补税收可达2000万元。他还提出许多培植地方税源切实可行的办法,并努力帮助50个重点促产企业排除困难,开发新兴税源、培养后续税源,全市每年促产新增税收因此均达500万元。针对1998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加大的特点,他提出加强房子、路子、车子税收管征的思路,并要求配套实行交叉征管。即“三算”(所得税汇算、投向税结算、个人所得税清算)并举,“三清”(清理漏管户、清理欠税、清理征管肓区)并进,“三罚”(申报不实处罚、虚报亏损处罚、发票违章处罚)并处,“三查”(查厂外厂、账外账、票外票)并重,从而使这一年仍然取得工商税收收入33102万元的好成绩,是1993年的4.5倍。莆田市政府为此专门发文表彰市地税局所取得的成绩,号召全市财贸系统向市地税局学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