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眼炭疽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 : 龙眼炭疽病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半知菌亚门。其有性态为围丛壳菌(Ge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spauld et schrenk)属子囊菌亚门。

危害部位 : 苗、枝叶、花、果,尤其以幼苗受害最重。

形态特征 : 有性态通常在培养中不难产生,子囊单层壁,棍棒形;子囊孢子宽肾形,微弯,无色。

生理生化特征 : 其病菌生长适温为20~30℃,需在饱和湿度条件下其孢子方可萌发。

危害对象 : 荔枝、龙眼

分布 : 广州、从化、湛江、高州、中山、惠州等县、市均有发生。

侵染循环

龙眼炭疽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组织上越冬。翌年春雨季节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

发病条件

龙眼一年有 3个发病高峰期,一般在播种后幼苗期发生(即10月中下旬,12月中下旬和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一般在春秋季多雨季节发生流行,冬季低温及夏秋季干旱均不利于发生,秋末冬初,若温度高、雨天多,则越冬菌量大,翌年春季病情出现早,发生较严重,反之则病情发展较缓慢。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在幼嫩叶片正面形成暗褐色、背面灰绿色的近圆形斑点,最后形成红褐色边缘的灰白色病斑,上面着生不规则的小黑点。病斑周缘与健部分界十分明显,雨季迅速扩展,将小病斑连成大病斑。

防治方法

培育无病苗木,适时移栽。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多施农家肥及适量钾肥,防止偏施氮肥、干旱和积水,培养健壮树势。

4月上中旬开始喷药防治。春秋季雨量较多季节,应增加喷药次数,每隔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可选用30%氧氯化铜6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