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梨枝圆盾蚧
释义

梨枝圆盾蚧(di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k)),异名较多,主要有 Aspidiotus pernicious Comstock; 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ck); 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ck); Aonidia fusca Maskell, Hemiberlesiana perniciosa Lindinger;别名梨笠圆盾蚧、梨圆蚧,属于同翅目,盾蚧科。 梨枝圆盾蚧分布于世界各地,危害寄主有苹果、山楂、梨、核桃、葡萄、樱桃、李、杏、桃、梅、柿及许多林木观赏植物共约230余种,为国内外检疫对象。

以若虫和雌成虫寄生于枝干刺吸汁液,引起皮层木栓化以及使韧皮部、导管组织衰弱,皮层爆裂,抑制生长,引起落叶,严重时枝梢于枯或全株死亡,危害果实多集中于萼洼及梗洼处,被害部出现紫色斑点,严重时阻碍果实生长,降低果品质量。

形态识别

成虫:雌体长0.93~1.65 mm,宽0.75~1.53 mm。眼足退化,口器发达,位于腹面中央,臀板极小,近三角形,稍硬化,中臀叶端圆、紧靠,内缘弯曲,具l缺刻,第2对臀叶小但发达硬化,外缘具1~2缺刻,锯齿状有或无。第3对叶不明显。介壳近圆形,灰白或灰褐且具同心轮纹。直径约1.8 mm,脱皮壳黄或黄褐位于介壳中央。雄体长约0.6 mm,翅展约1.32 mm。黄白,眼暗紫红,触角念珠状,11节,口器退化,翅卵圆形透明,交尾器剑状,介壳长形,脱皮壳位于一端。

卵:长约0.23 mm,长卵形,初乳白,渐变黄至橘黄,孵化前橘红。

若虫:初龄卵圆形,橙黄色,长约0.2 mm,触角及咏发达,尾端具2根毛。脱皮变为2龄后,触角、足及眼均消失,外形似雌成虫。

雄蛹:体橘黄,长约0.6 mm左右,眼点暗紫色,触角、足正常,腹末性刺芽明显,有毛2根。

生活史及习性

此虫南方1年发生4~5代;北方2~3代,其中梨、山楂等寄主年生2代,苹果年生3代,均以2龄若虫和少数受精雌成虫于枝干上越冬。次春树液流动后开始继续危害,继后脱皮分化为雌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羽化后即行交尾。交尾后雄虫死亡,雌虫继续取食至6月中旬开始卵胎生产仔,至7月上中旬结束,每雌胎生若虫百余头。产仔期约20 d,6月底前后为产仔盛期。第1代成虫羽化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产仔盛期在9月上中旬。产仔朗约38 d。3代区各代若虫出现期为:第1代5~7月间;第2代7月下旬至9月;第3代8月底至9月上旬。由于越冬虫态各异,以雌虫越冬者5月中旬左右产仔,以若虫越冬者则6月中旬左右产仔,相差月余,加之产仔期均在30 d左右,由此造成以后世代重叠,从5月中旬至10月间均可在田间见到成、若虫发生危害。至秋末以2龄若虫及少数受精雌成虫越冬。此虫行两性生殖,据国外(Maskimova)报道,当每平方厘米有虫149头时,死亡率达86.5%。高温、干旱季节,固着不久的初龄若虫常大量死亡。同寄主不同部位、不同品种间受害轻重有明显差异。据报道,此虫天敌有瓢虫与寄生蜂等数十种。

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结合冬季和早春修剪管理,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对结果枝可用硬刷或钢丝刷、破麻袋片刷或破鞋擦除有虫枝上的越冬卵。并将剪下的枝条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

(1)卵孵盛期和若虫分散转移期喷布农药,为提高防效,在第1次喷药后l0 d,应再补喷1次。喷药时应在药剂中加入0.2%左右的中性洗衣粉,以提高虫体对药剂的吸附能力。常用药剂有菊酯类农药如2.5%敌杀死或功夫乳油或20%灭扫利或来福灵乳油或杀灭菊酯乳油8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或联苯菊酯8 500倍液;有机磷农药如40%地亚农乳油或40.7%毒死蜱乳油或50%马拉硫磷或杀螟硫磷或久效磷或内吸磷或对硫磷乳油1 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800~1 000倍液。

(2)危害期结合防治蚜虫、螨类等吸汁性害虫,采用涂茎或注药法防治。涂茎时先将徐干处环割粗皮,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或内吸磷等内吸杀虫剂20~30倍液环涂l周,宽10~15 cm,隔1周再补涂1次,涂药环处束塑料薄膜防效更佳。或用车条于枝干上刺孔到木质部,向下顿斜45角,孔数以树龄大小定。注入上述药液1~3ml/孔。如效果不佳10 d后再补注1次。

3.保护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可引放天敌。

4.加强对苗木、砧木、接穗调运的检疫,防止人为扩展蔓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