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草市镇
释义

草市镇位于县城东南43公里,地处洣水、永乐江汇合处,东与攸县接壤,南与安仁毗邻。草市镇属洣水流域重镇,历史悠久,明清两个朝代都曾设巡检司,以巡检司和练兵的草坪而名草司,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更名草市。另有辽宁省同名草市镇。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草市镇

草市镇镇政府驻草市村,人口1.54万人,面积152.53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草市;26个村委会:王油坊、赵家街、任家街、上甸子、草市朝鲜族、甘井沟、分水岭、二洼、三道背、关家街、东岗、王家窑、长兴、长兴沟、草市、粘泥岭、水帘洞、东大道、大板河、小板河、双井沟、小城子、泡子沿、大窝棚、富丰屯、太平沟。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草市镇

简介

草市镇位于县城东南43公里,地处洣水、永乐江汇合处,东与攸县接壤,南与安仁毗邻。

大窝棚村以优质玉米开拓市场,大窝棚村的优质玉米品种有:屯玉88、辽单28、秦龙九、通单24、辽单33、辽单39。与清原三元金米米业签定订单2000亩,年初大窝棚村实行统一购种,统一购肥政策。实行2次统一玉米螟防治,保证玉米的优质,对已确定的订单品种,实行单打单独保管。预计今年农民人增收200左右,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农业发展

草市镇农业站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以实现绿色食品为载体,积极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示范基地,建立建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草市镇地处辽宁的最东端,全镇现有农业人口1.56万人,耕地5.2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3.3亩,是全县农民人均占有耕地最多的一个镇。过去,虽然该镇建设了21座水库,39座塘坝,农田水利基本设施丰富,但全镇的粮食产量和农业收入并没有明显增长。为扭转这一局面,草市农业站先后与抚顺元雪米业有限公司和清原丰利粮油有限公司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建立了绿色食品玉米、大豆生产基地2.7万多亩,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1.65万亩。按2005年合同收购价格高于普通粮食价格15%计算,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使农民增收156万元。绿色玉米、大豆生产基地,使农民增收108万元。全镇农民年人均增收175元。草市镇农业站通过技术服务创收近10万元。龙头企业年增收200多万元。通过努力强化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创立了清原“元雪”和“丰利”两个品牌,带动了两个企业。为全县粮食企业得发展作出了贡献。农业站采取市场化运用方式,实行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形式,积极同元雪米业和丰利粮油的决策者洽谈,最终同两家企业签定了能够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站受益的“三赢”合同。早在2002年开始,清原元雪米业通过草市镇农业站与农民签订过收购合同,但由于市场因素,合同都没有很好兑现,农民对企业有想法,对农业站有意见,形成了农民怕企业不兑现,企业怕增加成本的难题。针对这一情况,草市镇农业站亲临一线做宣传,抓落实,同龙头企业走村串户,成为企业联系农民的纽带和农民种植绿色食品的宣传员。在服务上主要采取了“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组织定点收购。“五个统一”是实施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农业站安排专人分区负责,责任到人,确保种子、复合肥以最低的价格发放到农民手中。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满意,企业的认可,并为今后绿色食品规范化、标准化、基地化生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行政区划

辖:灵山居委会;草市、江坪、江田、大对河、新洲、坪山、罗家寨、桐桥、油子塘、丫塘枯、白茅洲、米坪、沙港、彭家园、香花山、田心、吴家仓、横岭、黎盟、山田20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草市镇属洣水流域重镇,历史悠久,明清两个朝代都曾设巡检司,以巡检司和练兵的草坪而名草司,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更名草市。1958年设草市人民公社,1982年撤销人民公社,分设草市镇、洣坪乡,1989年撤区并乡时,草市镇、洣坪乡重新合并设草市镇。自明朝开埠以来,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陆交通条件,草市镇逐步形成集市墟场,为衡东、攸县、安仁三县的商品集散地.每到春分时节宾客如云,商贩成群,俗称“赶风社”。

经济概况

境内有“灵山胜地”、“八仙下棋”、“猴子捞月”、“合福林寺”等名胜古迹。该镇耕地集中成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早在1990年全镇双季水稻就已过吨粮。草市曾以“柑桔之乡”闻名遐迩。草市柑桔栽培始于南北朝,至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白茅洲广柑,曾为清代贡品,出口苏联,用于国宴,受到周总理和外宾的好评。已基本形成了村村有桔场、户户有桔园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全镇先后发展了瘦肉型猪基地,小水果开发基地和荣桓电站库区网箱养鱼基地。小城镇建设已具规模,征地五十亩,现已全部建成商品房和市场。草市镇是个文明古镇,集镇功能完备、各项事业发展较快,镇内有供水厂,日供水量达3000吨-4000吨,望日岩、荣桓小水电网络在此汇合,电力供应充足。邮电通讯条件优越,医疗卫生机构健全,草市医院和草市镇卫生院合并为衡东县第四人民医院,文化设施齐全。

基础设施

合作医疗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在中国,城镇居民一般有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或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给予保健与疾病医疗保障。而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社会成员却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合作医疗作为农民群众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便成了解决农村居民疾病医疗与保健问题的主要依托。因此,合作医疗是农民创造的,也为农民的健康服务,从而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医疗以群众自愿为原则。合作医疗是合作化运动的产物,实质是上群众的互助互济,它从一开始就强调群众自愿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实施效果引导以及群众相互影响等来吸引群众参加。例如,国家在政策上重视并扶持合作医疗,把合作医疗当作为农村居民办实事;合作医疗本身年具有的公益性、福利性使农民认识到其好处;群众之间的影响,又能推动农村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引导下由农民自愿参加并最终成为一项医疗保健制度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合作医疗仍应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但这并不排除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等措施,将群众自愿参加引向群众自觉参加,使合作医疗成为农村社会的群众性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在过去数十年间,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社、队集体核算制度相适应,其经费主要源于集体公益金的补助,社员看病只需纳少量的费用,从而是一项低偿的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农村改革后,合作医疗走向低潮正是因为失去了这种集体经济的保障。从中国农村的现实条件出发,无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均不可能由农民独自承担这种责任。而保障国民健康、增进国民健康又是国家和社会应该承担的职责。尽管国家和各经政府不可能在农村重走正面临着重重困难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老路,但也不能放手不管。因此,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居民的健康的职责,又将会主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农村集体经济的供款来实现,集体经济在过去是合作医疗的经济基础,在今后仍将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基础。合作医疗以全方位服务为内容。虽然合作医疗的层次低,设施简陋,但从过去数十年的实践来看,它又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在实行合作医疗的地区,它不仅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服务,而且承担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女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地方病疫情监测等任务,并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开展各种预防工作和饮食及饮水卫生、爱国卫生工作等。由此可见,合作医疗虽建立在乡、村,是中国最低层次的、粗放型的医疗保障,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保障农村社会成员的健康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9: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