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梅戏人物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黄梅戏人物

作 者:胡亏生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

ISBN: 9787212037338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

胡亏生 男,1948年11月2日生、安徽省桐城人:1967年应征入伍(海军航空兵)。1973年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先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后走上院系的领导岗位,曾先后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学院党委书记,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一多年来,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和《黄梅戏艺术》等有关刊物上,发表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若干特点》、《梅开三度研究)、《黄梅戏与皖江区域性文化)、《韩再芬的舞台风貌与徽州女人》等数十篇研究性文章。2008年6月出版了专著《黄梅戏风貌》,计351千字。对黄梅戏的文化定位,各类剧目的气质和艺术特点,以及黄梅戏在新时期开拓创新的有关表现,作了系统地思考、研究和评述。对黄梅戏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作者愿尽绵薄之力。

目录

绪论

一、关于“唱响黄梅戏”的思考

二、对黄梅戏人物代表性的讨论

第一章 严凤英的坎坷人生及其艺术精神

一、严凤英短暂的戏曲人生

二、严凤英的代表作和演唱特点

三、严凤英的表演风格与艺术精神

四、严凤英的拜师收徒即继承和传承

五、《严凤英》的艺术形象与王冠亚

第二章 王少舫的戏剧人生和卓越贡献

一、王少舫的戏剧人生

二、王少舫对黄梅戏的卓越贡献

三、王少舫的家庭与黄梅戏

第三章 陆洪非的黄梅戏创作与研究

................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严凤英的坎坷人生及其艺术精神

严凤英是黄梅戏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她将一生的聪明才智,直至生命都献给了黄梅戏事业,对黄梅戏艺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生前,她将黄梅戏的演唱艺术一次又一次地推到了巅峰,为黄梅戏剧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死后,她受到黄梅戏业界和广大戏迷和观众长期的怀念和哀思。严凤英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给黄梅戏剧种留下了永世长存的精神影响和奋进力量。她为之奋斗的艺术精神,是留给黄梅戏艺术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她的这种艺术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不仅成为黄梅戏艺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一面旗帜,也将成为黄梅戏这一地方戏曲剧种永不消逝的灵魂。

一、严凤英短暂的戏曲人生

严凤英,桐城县罗家岭人,1930年4月13日(阴历3月15日)生

于安庆市龙门口余家祠堂。当年,父亲严思明18岁,祖父严启纯60岁,鸿字辈,故取名鸿六。祖父是个年迈的木工,父亲无固定职业,3岁时因家境日益困难,她随祖父母从安庆市回到祖籍地桐城县罗家岭严家陈庄。也因家境实在贫困,母亲丁小妹离家出走,留下一个比鸿六小一岁的妹妹,乳名鸿鸾。母亲走后,因家里无力抚养,不久便将她的同胞妹妹卖到外地。严凤英从小受苦受难,又失去母爱,童年十分辛酸。10岁时读过书。因抗战动乱和家境贫困辍学,读书时间不长,谈不上有什么学历。十二三岁时开始打柴、挖野菜、驮米卖到北乡的练潭,南乡的宣家店,离家很远,一般是早出晚归,小小年纪就挑起了维持家计的重担。在此期间,也使她艺术天性大发,她学会了不少山歌、民歌和民俗游艺活动。13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并拜师严云高,从此走上了演唱黄梅戏的艺术人生道路。1966年,文革动乱伊始,身为国家一级演员,为黄梅戏的创新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严凤英首先被揪出、被游街纠斗,并被戴上“反革命文化黑线宠儿”等多种黑帽子,受到了持续地折磨和迫害。1968年4月8曰,揭发她诬灭“伟大旗手江青和革命样板戏”。严凤英无法忍受种种排山倒海而来的诬蔑之词,万般无奈之下,她吞吃了大量的安眠药而离世,年仅38岁。短暂的一生,举世为其哀痛并悼念。10年后,1978年8月2l日,安徽省文化局为其召开了追悼大会,为死者平反昭雪为生者抚慰。严凤英是黄梅戏艺术界的一代宗师,大家已去,其艺术精神永存。今天,我们追念她的苦难童年、辛酸的青春和悲惨的英年早逝,以及纪念和研讨她那充满苦难与艰险的从艺道路,伟大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对于黄梅戏艺术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有其重要的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