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派风格 |
释义 | 海派指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一种风格,一种有上海特点的风格,而所谓海派建筑,我认为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地域性文化并注意吸收外来先进建筑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更多统一。 众所周知,6000年前,上海现在的市中心还是一片汪洋,如今这片汪洋早已是高楼林立,处处是人海、商海、文海、学海,这一切又体现出海派文化、海派性格、海派作风和海派魅力。这一切的外化,又由文化形式和建筑作为载体在发扬光大。 要说海派建筑,人们最容易想起上海的石库门,但不只局限于此,因为除石库门住宅外,还有公寓、花园洋房、别墅。在这些林林总总样式的住宅建筑中,有的反映纯民族的建筑文化,有的反映中西文化有机结合,有的是较多的反映西方文化,这些都涂抹上城市历史沿革的印记,而上海住宅的多样性,正是海派建筑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既讲建筑质量,又注入了多种文化。 海派建筑特色核心是海纳百川 上海海派建筑特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家风范。 它将西方住宅文化与本地居住理念融合进建筑设计中。比如,房型要迎合上海人居住的习惯,全户朝南,冷暖适宜,采用低窗户大开间采光,最大可能地引入景观。在小区总体绿化方面,则取材于中欧经典庭院设计,建筑风格则注重形式美感却不过度装饰的新古典主义。在自然和谐与精致的唯美路线中变幻出海派的高尚生活空间。 除了汲取外来先进建筑文化外,还充分体现出了地方建筑文化特色。就如同餐饮一样,任何正宗的菜系到了上海都要进行改良,变得海派一些一样,一味地强调原汁原味,反而不会令大多上海人接受,也就不是正宗的海派风格了。一般海派模式是外来建筑进入上海,都要进行改造以适合在上海居住者的特点,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特色。比如,欧美的房型很漂亮,但一味的照搬显然不合适,因为地理气候等条件不一样,楼宇的结构不一样,设计的房型也不一样。只有经过改造,以适合上海的四季分明、冬寒夏暑、春湿秋燥的气候特色,这样才能适合上海人的居住需求。 保持和发扬海派建筑特色 首先,在发展现代化住宅的同时要保持有价值的区域历史文化。历史是无法复制的,再精致的复制品也都是赝品。上海有许多诸如豫园、文庙、城墙、石库门、朱家角、名人遗址等。我们在发展现代化住宅的同时,要注重保存这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建筑。我去过很多次捷克首都布拉格。这个城市的各种中世纪建筑保存的非常完好。如今在欧洲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人去欣赏和探寻。那些古罗马建筑、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歌德式建筑、巴洛克建筑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追忆。同时,也给这些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因此,政府及房产开发企业,都要切切实实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上海历史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融形成的海派建筑要发扬光大,要保持、维护、局部发展这些建筑文化的特殊内涵和外延。 除此,还要注重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海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就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上海的居住楼盘,不论是政府或房产开发企业都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在上海的小区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甚至湿地缓坡、小桥流水亦已司空见惯。而在人文环境的建设方面,较之于自然环境建设就显得薄弱了一些。比如,商业网络的不成熟,医疗机构、幼儿教育、文化娱乐、银行、邮局等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需要我们的政府和房产企业的共同努力。 还有,要注重房型结构的人性化与适用性相结合。海派建筑的又一个特色,就是注重房型结构的人性化与适用性的有机结合。房型结构在追求人性化与适用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从下列几方面予以考虑:一,房型结构要符合本地居民文化习俗与心理。二,要注重特定的房间功能设计要求。三,设计房型要有未来性与超前性。四,要保持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 人文特色也是海派建筑的一大特色。人文特色是指特定居住环境中的特定的居民构成,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乃至宗教信仰等在其居住环境中的物化体现。人文特色与环境所体现的文化氛围、风土人情、审美情趣、乃至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它涉及建筑风格环境格调、植物配置、山水处理、园林小品、装饰点缀、气势渲染、艺术烘托等景观环境空间的各个表现领域。这是在文化层面上,对居住环境的更高、更人性化的要求。要发扬海派建筑特色,通过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空间结构、构景因素的选择与组合,综合性、系列性地来体现人文特色。 综上所述,海派建筑风格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支撑其实际的理念是凸现地方建筑文化,有选择地汲取外来建筑文化。而建设者们又能寻找到两者文化最佳结合点,设计出有创意又适合人们居住的住宅,这样的住宅才真正称得上是理想住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