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钢铁限产令 |
释义 | 简述钢铁遭遇限产令 ,是《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2009年5月13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中钢协正在组织钢铁生产企业对热轧板、冷轧板、中厚板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实行自律性限产措施。 遏制产能是老话题,但这次”限产令”的力度比以往都大。采取收缩银根的“非常手段”给“发烧”的钢铁行业产能释放降温,这是对目前逐渐转好的钢铁行业打了一针预防针。钢铁总量严重过剩,板材问题尤为突出;落后产能比重较高,恢复生产存在盲目性;进口铁矿石增加过猛等等一系列问题是这次“钢铁限产令”推出的主要原因。 原因钢铁总量严重过剩,板材问题尤为突出 2008年中国粗钢生产能力已超过6亿吨,产量5亿吨,粗钢表观消费量4.52亿吨,同比增长2.89%,净出口钢坯钢材折合粗钢0.48亿吨。综合考虑刺激内需政策作用和钢材间接出口减少的影响,预计2009年粗钢表观消费4.62亿吨,比去年增加约1000万吨;净出口按今年1-4月平均数据测算,则减少4000多万吨。按此计算,2009年产量只需保持4.7亿吨就能保持供需平衡,产能与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实际需求相比过剩约25-30%。从品种结构看,近几年中国每年新增粗钢能力5000万吨左右,其中90%对应品种为板材。2008年底,中国热轧板带材产能达到2.68亿吨(含应淘汰的热轧窄带钢产能约3600万吨),产量1.95亿吨,产能过剩约7300万吨。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等重大项目建成后,由于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低迷,迟迟不能正常投产。近几年钢材市场的大起大落,板材表现明显逊色于长材,说明板材产能已超出现阶段经济发展需求。 落后产能比重较高,恢复生产存在盲目性 据2005年统计,属于淘汰类的落后炼铁产能1.14亿吨、炼钢产能5678万吨。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半左右的落后炼铁产能和大部分的落后炼钢产能已被淘汰。按照国务院新近颁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1年底前,要在继续淘汰剩余的落后炼铁产能5340万吨、炼钢产能320万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7200万吨、炼钢产能2500万吨。目前,各地的中小钢厂,借助其成本优势,生产恢复较快,增产存在较大盲目性。一是由于前期高价原料库存较少,二是低端产品市场的拉动,三是经营机制相对灵活,四是环保标准执行力度不够,承担社会责任较少。已建成的大型生产装置,也在筹划试车投产,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内容这份通知指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钢铁总量严重过剩,板材问题尤为突出;落后产能比重较高,恢复生产存在盲目性;进口铁矿石增加过猛,容易引发经营风险。 通知认为,在下游行业尚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必须把控制总量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要坚决遏制产量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大银企衔接工作力度,对落后钢铁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针对今年以来进口铁矿石增长过快的问题,通知要求,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企业要根据国内钢铁生产的实际需求,正确把握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和节奏,避免盲目大量进口。钢铁协会和五矿商会要研究进一步减少进口铁矿石中间贸易商数量的措施,加强对进口铁矿石数量、流向的过程性监控,防止流入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认真推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制止大量囤积铁矿石、转手高价倒卖的行为。 发布背景钢铁限产令 工信部的焦虑,缘于钢铁业在刺激内需政策背景下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回暖”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粗钢产量达12744.35万吨,同比增长1.39%。同期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2.8%,如果扣除中国产量,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6.9%。海关统计显示,一季度中国进口铁矿石1.31亿吨,同比增长18%。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产量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产能严重过剩,各地中小钢厂借助其成本优势,生产恢复较快。 回暖信号给行业中的许多人以乐观预期和扩产冲动。在工信部看来,正是在此情形下,钢铁业出现了“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供需关系严重失衡”。 当前钢铁行业产能已严重过剩,“2009年产量只需保持47亿吨就能保持供需平衡,产能与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实际需求相比过剩约25%-30%”。 工信部列举最新统计数据称,被纳入统计的72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第一季度共生产粗钢1.274亿吨,同比增长1.4%,而同期粗钢的表观消费量仅为1.263亿吨,显示国内需求依然疲软,产量仍明显过高。 “中国如今已成了‘世界的钢铁仓库’。”单尚华说,危机已经压在每个钢厂头上了。为此,号召企业再度集体限产减产,是中钢协配合工信部控制钢铁行业产量增长的举措之一。 要求工信部在《通报》中提出,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责令列入淘汰类的落后炼铁、炼钢、轧钢生产线停止生产,已经停产的严禁死灰复燃;对落后钢铁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工信部还要求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对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等淘汰类,2005年8月以后建设的120吨以下转炉、70吨以下电炉、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等限制类生产能力继续实施淘汰类、限制类差别电价。 打压落后产能也并不只针对中小钢厂。《通报》中提出“大中型钢铁企业要带头停产部分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产能”。 在工信部发出《通报》的同时,5月4日,国家发改委也连发两个文件提出,钢铁行业在2010年年底前,必须完成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和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 评价钢铁限产令 对于工信部抑制钢铁产量政策的前景,钢铁业人士普遍持谨慎乐观的评价。 “抑制落后产能才能保证钢材市场稳定,防止钢价大涨大落,同时也有利于增加中方在铁矿石谈判中的筹码,”单尚华表示,“现在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就是抓住了我们那些没有真实需求支持的虚假产能作为把柄。” 而中钢协的另一位人士也表示,尽管此次工信部就产能过剩问题发布紧急通报是有史以来首次,力度空前,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很难。目前政策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效果如何还不好说。 另一部分人士担心在刺激经济和投资的大背景会给结构调整带来难度。此前,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中会不会扰乱经济周期自身的调节功能,使市场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的信号被截断,一直是学者所争议的问题。 “目前一方面要扩大内需,要求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另一方面又要求淘汰落后产能,这两项任务存在一定矛盾,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刺激经济的成果,可能不会真正重视产能过剩问题。”宝钢集团专职监事缪永耀说。 有史以来首次紧急通报 钢铁遭遇限产令 单尚华透露,目前中钢协正在组织钢铁生产企业对热轧板、冷轧板、中厚板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实行自律性限产措施。中钢协还将和五矿商会研究进一步减少进口铁矿石中间贸易商和钢材贸易商数量的措施,“准入门槛都要提高”。 影响中钢协:钢铁“限产令”预计下半年见效 工信部下发《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提出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与此同时,工信部正在和财政部商讨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的具体事项。 1、淘汰落后产能稳钢价 严格执行《大气污染法》 、《安全生产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关停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等淘汰类,2005年8月以后建设的120吨以下转炉、70吨以下电炉、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等限制类生产能力继续实施淘汰类、限制类差别电价。用好中央财政淘汰落后奖励资金,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妥善解决淘汰落后引起的人员安置等善后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责任,明确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和装置名单,力争提前完成已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责任书的落后钢铁企业(装备)淘汰任务,其他未签订责任书的属于淘汰类的炼铁、炼钢、轧钢能力也要按期全部淘汰。 “限产令”很容易让人想起2005年的情景,当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国内50家钢铁企业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试图稳定钢材价格。与4年前相比,此次的“限产”少了“保价”二字,但在政策意图上,均有稳定钢价的目的。分析两次“限产”,都在钢价大起大落的背景下发生,似乎从中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只有“限产”才能提高钢价,从而解决现阶段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保证钢材市场的稳定。“限产令”的出台,表明工信部下大决心抑制钢铁产量、淘汰落后产能。 2、加速钢铁产业重组 “钢铁限产令“的出台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推进执行的加速器,也是中国钢铁行业重组的开端。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差,一直是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难题和发展的瓶颈。面对目前的利好形势,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钢铁企业重组,还需要“政府”这只手在背后推动,才能快速实现。近几年钢铁业重组虽有推进,但步伐并没有预期的快。今年3月,《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细则将这一目标调整为,国内排名前5名的钢铁企业,其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45%以上,沿海沿江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比例达到40%以上,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就目前钢铁业的现状而言,短期内要达到这个目标,只能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而《通报》的出台,无疑对大钢铁集团是个契机,尤其是钢铁业上市公司。如果重组潮来临,估值相对较低的钢铁股将会显现投资机会。对大钢铁集团而言,通过并购重组小型钢企,既可以扩大产能,又可以节省新建产能的成本和时间。同时,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行业集中度,也是国家倡导的。 3、争夺国际定价权 除了淘汰落后产能稳定钢价和加速产业重组,此次《通报》的背后,更凸显了中国钢铁战略的意图,从而增加了其在国际定价权上的砝码。无论淘汰落后产能,还是加速产业重组,都暗含着一个中心问题,即提高中国在国际定价权上的话语权。 一直以来,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国吃足了苦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集中度过低,导致中国钢铁公司或进口商进口时,不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进口市场无序化,甚至国内各进口方相互竞价,导致铁矿石价格提高,破坏了整体铁矿石价格的谈判。尤其是2008年,中国钢企发生亏损,“罪魁祸首”就是高昂的铁矿石成本。“现在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就是抓住我们没有真实需求支持的虚假产能这个把柄,而抑制落后产能有利于增加中方谈判的筹码。”伴随着国内钢产量的过快增长,铁矿石进口不断创新高,国内铁矿石的虚假需求也给国际矿石巨头提供了谈判筹码。 在铁矿石谈判问题上,中国一方面要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多渠道获得铁矿石资源,组建成大钢铁集团走出去,收购海外铁矿。这都有利于降低钢企的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南京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万永瑞表示,工信部钢铁限产令对上市公司是一个利好。钢铁限产主要针对中小钢厂落后产能,上市公司一般规模都比较大。据中钢协统计,今年以来增产前50名的绝大部分是中小民营钢企。大钢厂和小钢厂产品结构不同:中小钢厂产品多以长材、螺纹钢等建材为主,而且铁矿石现货价格成本较低;大型钢厂追求产品高端化,板材项目上得比较多,产品主要外销和用于造船和汽车,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非常大。由于小钢厂盈利空间大于大钢厂,造成中小厂"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万永瑞认为,对此要一分为二来看,一是钢铁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工信部首次紧急下发钢铁限产令,意味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二是此次钢铁限产令是自律性限产,政府没有非常具体的措施限产,限产令有没有效果很难讲。万永瑞对钢铁板块走势谨慎看好,维持对钢铁行业"中性"评级。 民生证券张志民认为,工信部钢铁限产令旨在限产保价,对上市公司是一个利好。但限产令能不能落到实处,达到限产保价的目的,现在还不好说。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刺激经济的成果,可能不会真正重视产能过剩问题。张志民认为,目前钢铁板块估值偏低,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回暖,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武钢股份等龙头公司,有望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获益,投资者可考虑中线逢低介入,后市应有较好的上行空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