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滨州学院
释义

滨州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黄河三角洲新兴城市——滨州市新区。近年来,学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科学分析,确定了办学定位,提出了“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改革创新、人才强校、品牌兴校、硬件带动、文明校园“五大工程”,全校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跨越发展之势。

中文名:滨州学院

外文名:Binzhou University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山东省教育厅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

主要院系:政法系,历史与社会学系,外语系,地理旅游系,教育科学系

院士:6人

学校简介

滨州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乡、富饶美丽的黄河三角洲腹地、现代生态园林型城市——滨州市。

近年来,学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强基固本,以奇制胜”的工作思路,秉承“明德 砺学 日新 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 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和“求实 严谨 团结 奋进”的优良校风,按照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狠抓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服务活校、合力治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学校占地2436亩,校舍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1亿元;设有20个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7700万元;图书馆藏书160万册。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7000人,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在校生16000余人。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进、培养、提高,“多管齐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254人,其中专任教师895人,高级职称人员28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558人;有5人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14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校教师奖,3人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5人为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2个省级教学团队。聘有客座教授、兼职教授60余名。

学校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设有21个系(院),68个本、专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6门省级精品课程。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90%以上;参加学科竞赛和师生基本功、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获国家一等奖1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4项,省级一等奖44项、二等奖64项、三等奖83项,学校教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77项,获2010年美国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09美国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08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型组机器人足球赛”亚军。与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等国外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了6个中外办学项目,接收外籍学生60人,先后有3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外国文教专家50余人次来校任教。

学校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依托滨州人文环境资源、高新技术和自身优势,精心打造飞行技术、孙子研究、安全文化、黄河三角洲生态、黄河三角洲文化、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航空信息技术研发7大特色品牌。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民航总局同意,组建了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先后设置了飞行技术(飞行驾驶方向、飞行安全方向)、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方向)本科专业,现有“养成生”400余人,与航空公司联合培养“大改驾”飞行员300余人。设有孙子研究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9个校级科研机构,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滨州分院建在学校。建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山东孙子文化产业研发基地、山东省安全文化研究基地等7个省级科研机构。共承担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77项、市厅级57项,争取科研经费800万元;出版专著、教材等160多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20多篇;获国家专利6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1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173项。

学校实施“服务活校”战略。实施“滨州学院服务滨州行动计划”,针对滨州市航空产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和循环经济、生物新能源、名优特果品产业、化工产业等组织技术研发、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

学校实施“合力治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文明、平安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服务业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高校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平安校园、省级花园式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滨州学院是在原滨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改建的一所全日制多学科性普通本科院校。上溯学校之源,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滨州师专创建于1958年,是全省乃至全国较早的师专之一。1970年,山东财政学院下放到惠民地区(现滨州市)办师专,有力的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2000年,滨州师专与滨州教育学院、滨州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强了办学实力。2001年9月30日,滨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滨州学院。2002年8月8日,市委、市政府举行了滨州学院(筹)建设工程奠基典礼。2003年6月,通过了山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滨州师专改建滨州学院的专家评审。2003年8月,滨州师专实现了整体搬迁。2004年2月14日至15日,通过了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滨州师专改建为滨州学院的考察。2004年3月23日至27日,滨州学院全票通过高校设置评议委员评审。2004年5月17日,教育部下文同意滨州师专改建为滨州学院。

党政机构

办公室 纪委 组织部 宣传部 学生工作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研处 外事处 计划财务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后勤管理处

基建处 安全保卫处招生就业处

群团机构

工会 团委

国际交流

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

法国欧洲终身教育集团

美国联邦文化教育协会

澳洲利亚Brit学院

学校校徽

校徽以“滨州学院”的英文缩写“BZU”为元素,经组合变化构成凤凰、花朵、青春之火等。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征着学校一流的校容、校貌,体现着学校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花朵、青春之火则寓意学校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校徽由明快、醒目的红黄蓝三原色组成。蓝色代表大海和蓝天,象征着无限的力量和广阔的空间,寓意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的管理思想和开放博大的发展胸襟;黄色象征黄河,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学校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红色象征朝阳,富有朝气、活力,寓意学校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校徽的整个构图简洁明了、刚柔并济、大方饱满,既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又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很好地诠释了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

院系设置

中文系

滨州学院中文系创建于1958年,是我校设置最早的教学科系之一。现有汉语言文学(本科,分汉语言 文学和高级文秘两个方向)、文秘(专)两个专业,设有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论、综合与写作、普通话6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业教师40人,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4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27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占72.5%。中文系现有班级24个,共有学生915人,其中本科生605人,专科生310人。

中文系学生管理工作规范,有创新、有特色,为莘莘学子展现自我、完善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秉承人文情怀的百草文学社,又有为大学生充分展示艺术才华和魅力提供了一个绝佳平台的黑眼睛话剧社,既有群英荟萃的演讲协会,又有典雅优美的美文朗诵赛;既有活力四射的“轻舞飞扬”舞蹈队,又有激情洋溢的女生节。

中文系2010年社团联合会下设6大社团,分别为大学生百草文学社、大学生“轻舞飞扬”舞蹈队,大学生《中文舍报》编委会,大学生演讲协会,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协会,大学生“黑眼睛”戏剧社。

中文系学生会是中文系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组织,下设主席团、秘书处、纪检部、宿管部、学习部、宣传部、文艺部、体育部、女工部、助学部共10个部门,负责中文系学生日常的自我管理和监督。2007届学生会主席白云龙,2008届学生会主席苏立文,2009届学生会主席李容波。

历史与社会学系

滨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始建于1984年。2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现拥有专兼职专业教师28名,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9人,占30%以上。博士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16人,研究生比例超过70%。现设有历史学本科、社会工作本科、社会工作专科三个专业,拥有中国史、世界史、社会工作三个教研室和阳光心灵个案访谈室。设有专门的文献资料室和电子备课室。校级科研机构——中国孙子研究院依托该系。在中国孙子兵法城、滨州市档案局、滨城区学苑社区、银茂大酒店等建立四处实践教学基地;该系重视教学科研,1990年以来,主编或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现承担省部、市厅及校级课题12项。多项科研成果在省、市、校获奖。

外语系

滨州学院外语系前身为滨州师范专科学校语文系英语教育专业,1984年建系,现有本、专科学生近1700人,设有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

外语系师资力量雄厚。全系现有教职工84人,外籍教师4人。教师中有博士1人,硕士(含在读硕士)6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5人,有12名教师先后到英国、美国、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学习进修;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教师中除英语教师外,还有法语教师3名,韩语1名、俄语教师3名,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

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原地理旅游系)

建筑与城乡规划系的前身是地理旅游系,始建于1984年,2001年更名为地理旅游系,2010年5月改为现名。现设有建筑学、地理科学(旅游、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4个本科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 ,博士2人,硕士19人。设有建筑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地信息系统四个教研室和一个旅游经济研究所。是山东省旅游业定点培训单位、滨州市旅游培训定点单位。建有建筑物理、建筑模型、建筑数字媒体、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气象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环境、地图与测量、规划研究、旅游实训等实验室和综合仪器室,配有宽幅彩色工程扫描仪、彩色喷墨绘图仪、全站仪、GPS、MAPGIS、SUPERMAP、IMAGIS、ENVI等大型先进设备与应用软件。

20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战略,结合专业特点,以市场需求和时代需要为导向,以“有利于学生深造和就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重点,积极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建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培养创新能力强、创业本领硬、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坚持质量至上的办学思想,教学管理规范,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在青岛、秦皇岛、泰山等地区建立了建筑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规划、旅行社等教学实践基地。强化学风建设,学生学习氛围浓厚,社团活动积极向上。多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社会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2009、2010连续两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到70%以上,多名学生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

本系注重科学研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活动,积极参与“滨州学院服务滨州行动计划”,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近三年来,承担或参与地方规划项目三项,重大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教育科学系

经济与管理系

经管系是2005年组建的新系之一,主要有工商企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电算化和市场营销6个专科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2个本科专业。目前06、07、08三级在校生1900余人。

经管系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31人,在读硕士8人。设有工商企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电算化和市场营销6个教研室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1个。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物理实验室为全省高校一类实验室,物理教育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作为学院最早设立的三大系院之一,现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类)、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

化学与化工系

滨州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前身为北镇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成立伊始,既是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校中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术水平较高的化学系之一。2004年5月,教育部下文同意滨州师专改建为滨州学院,化学系更名为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现招收“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及“应用化工技术”专科专业学生。建系以来,滨州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已建设成为省内重要的化学化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始建于2005年,是滨州学院最早的工科院系之一。 我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机、电、计为支柱,逐步形成以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类专业为主的多方向协调发展、特色明显的专业群,现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3个本科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1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 1400余人,共 33个自然班。

自动化系拥有一支学历、知识和学科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富有拼搏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目前全系在职教职工2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研究方向涵盖自动化控制技术、传感与测控、电机智能控制与节能技术、机器人技术、精密仪器、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技术、材料科学等几大领域,这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朝气蓬勃、锐意进取,为自动化系的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创建于1995年,现开办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2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人。设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部等7个教研室和1个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实验中心。拥有实验室、微机室30个,微机1400台,仪器设备总值达1247万元。

本系拥有一支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的高学历、高素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61人,专任教师中8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面向“211”重点大学聘请客座教授2名。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参编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参与承担教育部、山东省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13个部门,包括:学团办公室、纪检部、生卫部、青年志愿者协会、体育部、文艺部、宣传部等;社团联合会4个部门,包括:电脑维修大队、美工协会、网络安全协会、街舞社团。其中以学生会为核心,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经过每一届成员的不断努力,使学生会不断地走向完善。2008届学生会主席王浩,2009届学生会主席路常帅,2010届学生会主席李新辉。

生命科学系

生命科学系创建于1984年,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及生物教育、园艺技术2个专科专业,设有基础生物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园艺技术4个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4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9人,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8人,硕士22人。在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方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大幅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担省、市、校科研课题近30余项,为各个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课题。

城市与环境系

城市与环境系,始建于2005年8月。现设有生态学(省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和安全工程(滨州学院品牌特色专业)三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31余人。2009-2012年,拟上“建筑环境与设备”和“给水与排水工程”2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拟达到600余人。我系现有外聘教授4人,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9人;全国环境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1人,市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4人,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我系拥有市校共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安全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滨州分院”等机构,并建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城市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等辅助教学系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省市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4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35部,国内外发表论文380余篇,其中SCI收录24篇,EI收录13篇。在恢复生态、环境规划等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美术系

滨州学院美术系始建于1993年,是滨州市唯一融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全日制教育与函授教育,在职培训与职后培训为一体的美术教学单位。现有教职工50人,专职教师43人,其中副教授5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人,在读硕士学位教师11人,这是一支既有敬业精神,又有一定教学科研水平的中青年教师队伍。现设有美术学(本科)、艺术设计(本科)、美术教育(专科)、装潢艺术设计(专科)四个专业,分中国画、油画、综合绘画、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6个专业方向。面向全省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1153人。具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美术教学设施,新建的6000平米的专业教学楼,包括教室、画室、展厅、古画临摹室、人体室、电脑设计室、设计实验室、摄影工作室、民间艺术研究室、多媒体室、教师创作室、图书资料室等,已为美术教学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社科基础教学部

飞行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远程教育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

教学科研

教务处

科研处

图书馆

学院广播站

学院学报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所

孙子研究院

学院建设

学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科学分析,确定了办学定位,提出了“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改革创新、人才强校、品牌兴校、硬件带动、文明校园“五大工程”,全校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跨越发展之势。

学校坚持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深化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目标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日常教学支持体系、监督考核体系、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搭建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大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在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成功参赛奖2项。坚持开放的办学方针,先后与澳大利亚BRiT、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美国斯托芬· F·奥斯汀州立大学、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设有孙子研究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研究中心等4个校级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研发中心等6个系级研究所。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其中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7项;出版专著、教材等160多部,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6篇;获国家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6项、厅局级优秀科研成果36项。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教育质量和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文明委、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总工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建设厅分别授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省“三产”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发展目标

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教育质量和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单项工作进入了山东省高校的先进行列,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分别授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滨州学院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大力实施“改革创新”、“人才强校”、“品牌兴校”、“文明校园”、“硬件带动”五大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早日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文、理、工、经、管并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