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城砖窑群遗址
释义

一、砖窑群概况

砖窑群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板厂峪村的长城脚下,距长城仅500米。长城砖窑群是在2002年秋发现的,截止2003年8月11日,共发现存有长城砖的砖窑66座,国家文物局已将其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出土明长城砖窑群的板厂峪村,是“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附近的一段十分重要的长城关隘,其村北峰上横亘着3.5公里长的保存比较完好的明长城。据《临榆县志》记载,这段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派中军门谭纶再次重修,在石筑长城的基础上加砖修复,并增修砖质敌楼50座。

二、砖窑群发现的过程

数百年来,一直传说这一带埋有大量长城砖窑。

找!坚决查个水落石出。2002年,长城专家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他们指挥着六七个村民每天游弋在寒风刺骨的山坳里……一天又一天,专家们坚守着最后的执著……

12月1日,雾气蒙蒙。下午,疲惫的人们扛着锹、镐步出工棚。他们再也不愿攀山越岭,便来到了盘踞着长城那座山前的—片坡地。

这是一片相对平坦、面积很大的坡地,三道坎梯次向南,与北面的山峦夹成一道峪谷。收割过的玉米只剩茬子露出黄土,周边零星点缀着一些果树和杂树。第一道坎上几棵大约300年树龄的白果树在风中瑟瑟摇摆。树下,散落着几块青色的碎砖。长城脚下,农民刨地时时常会刨出些许碎砖,已习以为常了。可这次,这几个人却留意了。

一锹、两锹,下面挖不动了!铲开表面的黄土层,下面是呈黑色的硬土,突破几厘米厚的硬土,是拥挤在一起的青色碎砖。人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拣出碎砖又刨开一层已经成焦状的土层,人们呆住了阂豢榭楹裰氐那嘧┞敕耪耄悴愕叠。这些砖,和长城上的砖一模一样! ?lt;p>

沿着这座窑的边缘再向南,几锹又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再挖,一个,又一个……全是满窑的砖,丝毫未动。

原来砖窑群全部埋在板厂峪西沟、板厂峪东沟两片面积达200亩的玉米地下面,砖窑上面从上到下依次覆盖着耕地熟土、粘土、焦土等三种土。

村民们最先破解了几百年的一个谜。这片地,好好的黄土,年年耕种,就是种什么不长什么。浇水,多少都留不住;种玉米,细细瘦瘦的,早早就枯萎了。春种秋收,年复一年,几百年,人们厌倦了这块地。可万万想不到,仅仅二三十厘米的黄土下面,沉睡着一座座垛满青砖的砖窑!

与明长城砖窑群同时发现的,还有石雷70枚,石炮5门,铁铳3支,以及6座明代石灰窑、10多座炼铁炉。还发现了一孔深约200多米的岩洞,洞中还挖掘出大量的动物化石。岩洞已经被土添满了,据说从岩洞能上到长城,目前已经挖了一部分。

2003年3月5日,在明长城砖窑群附近地下,最近又有一批明代兵器和筑城工具被发现。郝三进认为,这些新的发现连同2002冬天已在这里发现的铁铳、炼铁炉、石雷、石炮,以及陷马坑出土的铁蒺藜等兵器和工具一起,证明明长城砖窑群所在的板厂峪一带是明代重要的兵器制造、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和后勤保障的重地,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据郝三进介绍,被发现的这些兵器和筑城工具,包括守城将士佩带的佩剑4把,剑长42厘米,剑刃长30厘米,把柄长12厘米、宽3厘米;守城火器铁子铳3支,长18厘米,直径3厘米;还有筑城用的铁舀儿2把、铁凿3把、铁剪4把等。这些兵器和工具表明,我国明代已到了冷兵器和热兵器并用的时代。

三、砖窑具体情况

窑形分为龙窑、马蹄窑和牛角尖窑等,窑口直径为3.5米至6米不等,窑深3.5米。里面大都保存着当时烧好的筑长城用的大砖头,砖长36厘米,宽17厘米,厚9厘米,重10.5公斤左右。其中码满砖的有24座窑,每座窑里码砖20层,存砖5000余块。这些砖根据功能分为砌墙砖、地墁砖、滚水砖。据郝三进等专家分析,这都是备用的长城砖窑藏,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砖窑。

据介绍,板厂峪长城砖窑遗址中有80%的窑有砖,仅2号砖窑就摆放了20层共计5000多块砖。这些砖与目前长城使用的砖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吻合。

四、砖窑烧砖的场景

文物专家根据古砖窑的发掘情况描绘了五百多年前长城砖窑烧砖的场景:窑工把做好的近2000块土坯置入直径4.5米、深4.2米的砖窑后封闭砖窑,开始烧制,窑内的温度高达800摄氏度,烧窑的周期大约4至5天,烧窑的过程中还要逐个堵住不同方向的烟道,直至每个烟道的顶部呈现出红色。最后,窑工还要从窑顶淋水,使满窑的砖从红色变成青色。

四、砖窑群的考古价值

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长城研究专家董耀会认为:“这样大规模、众多的、保存完好的古长城建设文物出土,是长城史上相当罕见的,是震惊中外的长城考古的重大发现。对研究古长城的建设史有着重大意义。”

河北省文物专家认为: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的重大发现,和西安发现兵马俑在性质和意义上是并驾齐驱的。

据新编《秦皇岛市志》记载,作为北京的东大门,秦皇岛境内共有长城338.9公里,除了“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外,还有九门口、黄土岭、大毛山、董家口、义院口、界岭口、桃林口、冷口等20多个重要关隘,堪称一个天然的长城博物馆。因此,在这一带发现大规模的长城砖窑群并非偶然。

董耀会说,过去在北京八达岭等地曾发现过一些长城砖窑,但都很零星,一处仅有一两个、两三个,而且都是空窑。板厂峪一次能发现四五十座窑,而且一半左右里面码满了长城砖,这在长城考古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是震撼人心的考古新发现。

发现如此规模的长城砖窑遗址在全国尚属首次,国内外共149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著名的长城专家董耀会及省文物专家称此发现是世界性的,因为长城是人类文化的象征。

五、“秦砖汉瓦”的发展历史

为了进一步弄清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的考古意义,董耀会还向大家介绍了“秦砖汉瓦”的发展历史。原来,秦以前,砖的应用还很不普遍,砖上多有花纹,具有装饰性,大都用在宫殿、佛塔、墓葬等方面;汉代尤其是南北朝以后,砖的使用多了起来,其用途也由装饰作用向承重作用转变,构筑城池、建造房屋都开始大量用砖了。但不知为什么,宋代以后砖窑技术就停滞不前了。

董耀会认为,烧窑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历史上一项很重要的生产技术,我国学术界有不少专家、学者在这方面都有涉猎和研究。因此,他建议秦皇岛市文物部门从北京等地请一批“窑专家”到板厂峪进行实地考察,请他们做出更加科学的解释,并对明长城砖窑群的进一步发掘和保护献出自己的“锦囊妙计” 。

六、龙窑

针对当地考古人员说这里发现了烧砖史上从未发现的“龙窑”的说法,董耀会认为此说暂不能肯定,还需要新的挖掘材料来证实。但他认为从板厂峪东沟出土的明长城砖窑看,这里有形成“龙窑”的条件和可能。

据董耀会介绍,“龙窑”一般沿着一面山坡呈线形排开,窑室之间有隔墙、烟道,热效力高,是一种节能型的窑,烧制周期短,焙烧技术最高。“龙窑”作为一种成熟技术,在宋代就出现在陶器、瓷器的烧制上,但在砖瓦的烧制上这项技术一直未发现被采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如果能在板厂峪发现“龙窑”,那么这个发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重大意义。这里煤炭资源丰富,董耀会认为,如能发现用煤作燃料烧制长城砖,即一层煤一层砖,这也必将是建筑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考古发现。古代有窑的地方往往有井,他要当地考古人

员在挖掘砖窑的同时注意古井的发现。

七、待解之迷

这次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发掘工作将揭开以下待解之谜:已经失传的长城砖烧制方法是怎样的;为什么现已发现的部分砖窑内封存着满窑烧制好的长城砖;这里是否存在着专家希望找到的烧制水平最高的龙窑;板厂峪长城砖窑群究竟存在于明代哪一时期;板厂峪在明代长城修建过程中究竟处在怎样一个军事位置。

八、保护及旅游价值的开发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保护性建筑物是今年5月份开始建设的,现在已经基本完工。我们计划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恢复几百年前烧窑的场景,让游客目睹长城砖的整个烧制过程。

明长城砖窑群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这批长城砖窑的出土,为板厂峪景区增添了历史底蕴,也为秦皇岛这个以长城、海滨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增添了新的内涵和魅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9: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