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艾里西尔·纳瓦伊
释义

艾里西尔·纳瓦伊纳瓦伊(a1—Newai,1441~1501)

15世纪中亚伊斯兰教学者、诗人、政治活动家。全名阿里·舍尔·纳瓦伊。维吾尔族人。生于赫拉特。出身于察合台系巴鲁刺思部,祖辈为贵族,其父曾任帖木儿朝廷书记官。纳瓦伊自幼受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15岁时即以诗作闻名。是呼罗珊的帖木儿后王素丹侯赛因·拜哈拉的同窗好友,1469年任宫廷掌玺官。1472年被任命为大臣,并取得“埃米尔”称号,担任素丹侯赛因在首都赫拉特的代表。后一度失宠,被派往阿斯特拉巴德任监察官员。

他反对达官贵人的贪赃枉法,因而引起宫廷不满,终于被迫离职。1488年回到故乡赫拉特,专心写作。1501年1月3日病逝。他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终生遵从禁欲主义,未曾娶妻。他积极倡导和兴办伊斯兰文化事业,在赫拉特等城市主持兴建了清真寺、伊斯兰经学院,并经常给学者、诗人、音乐家等以慷慨资助和保护,对帖木儿王朝伊斯兰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博学多才,对宗教、历史、哲学、绘画、建筑学和音乐等都有较深的造诣。纳瓦伊最早用察合台文创作诗歌,其颂诗、鲁拜诗最为著名,是乌兹别克文学的开创者。他还是著名的乐师,所创作的“纳瓦木卡姆”曾蜚声中亚,并传播到世界其它地区。在宗教思想上,纳瓦伊深受贾米苏菲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纳格什班迪耶教团的学理和修持道路作了发展和阐释,提出了入世主义的道乘修持原则。他认为苏菲应“修道于众,外与被创造物、内与造物主联系”。认为“善德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与世人交往,以求相互有益。修道者如此互相交往,方能获众多善果。”因此“要巡游于人世之上”,“修道于人群之中”(见《爱之轻风》、《伊斯坎德尔之墙》)。这些观点概述了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崇尚现实生活的原则。

纳瓦伊是一位著述宏富的多产作家,著有63部作品。最负盛名的是《五诗集》,包括《正直者的不安》、《莱伊拉和马季农》、《法尔哈德和希琳》、《七行星》和《伊斯坎德尔之墙》5部长诗。此外还著有苏菲主义的哲学著作《爱之轻风》、《心之所钟》以及有关诗学的文章。他的著作对乌兹别克及中亚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9: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