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烛光里的妈妈
释义

歌曲简介

《烛光里的妈妈》,是一首创作于1989年的校园歌曲,表达了对母亲的爱,这首歌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王健、李春莉作词,原唱歌手张强也因这首歌走红。其后又经毛阿敏、董文华、姜育恒、范琳琳、卓依婷、沙宝亮等歌星翻唱。

基本资料

歌曲名:《烛光里的妈妈》 原唱:张强

作词:王健,李春莉

作曲:谷建芬

年代:1989年

歌词内容

原唱:张蔷

作词:王健,李春莉

作曲:谷建芬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

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

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词曲作者

王健(1928—— )女歌词作家。北京人。天津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肄业。1949年业于华北大学三部音乐科。长期在中国音协《歌曲》、《词刊》任编辑,为副编审。代表歌词作品有《绿叶对根的情意》、《生命的星》、《妈妈的小屋》、《小小的我》、《让世界充满爱》(合作)、《歌声与微笑》 、《我是小鼓手》等。

谷建芬 (1935- )当代著名女作曲家。祖籍山东省威海市,生于日本大阪。

她的父母于20世纪30年代初去日本谋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后,1941年谷建芬随家人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从小,谷建芬就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觉得歌声带给她的东西是那么美好,有时候又觉得歌声带给她一种说不上来的悲伤,音乐就好像是她生命里不可缺少的。所以,长大后谷建芬一直也没有离开音乐。1950年,谷建芬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主要从事舞蹈音乐创作。

历任中央歌舞团作曲,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致公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等职。

如果说谷建芬的创作对于中国大众音乐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那么她为中国流行乐坛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歌手无疑是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原唱

张蔷,199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班,在CCTV第四届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获得第二名后以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受到国内外音乐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荣获“全国十佳最受欢迎歌手奖”。这首歌颂无私母爱的歌,旋律优美,情感深挚,曾经打动过无数听众。张蔷是《烛光里的妈妈》的原唱歌手。关于《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后来曾经被毛阿敏等人翻唱,但是多数人认为张蔷版《烛光里的妈妈》爆发力强,而毛阿敏版是使用的中音,有点悲凉的感觉。近年来已经很少在舞台上露面的张蔷。10月3日,她应邀前来参加第八届沾化冬枣节的演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现在精力已经不放在唱歌方面了,一方面计划想拍一部纪录片,另一方面,经营自己的一个文化公司,去培养年轻歌手。

张蔷是《烛光里的妈妈》的原唱歌手。这首歌颂无私母爱的歌,旋律优美,情感深挚,曾经打动过无数听众。近些年来,歌坛上已经很少见到她的身影。谈到自己的近况,张蔷说:“我已经有十年不怎么唱歌了,在舞台上露面的机会更少。前段时间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学导演专业。导演是一项需要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工作,我学导演,倒并不是想去做一名大导演,只是想从中学一些相关知识,为自己做一些幕后工作提供帮助。”

她同时表示,导演也是自己的爱好。她透露,自己对纪录片非常感兴趣,如果有机会,想拍一部有关藏区的纪录片。“我刚刚从藏区回来,算是采风吧,现在还有点‘低原反应’,头有点晕晕的。平时,我也读过很多有关藏民的书籍。我想拍一部纪录片,把他们的生活、风俗、尤其是儿童教育等方面内容展现给观众。因为没有太多时间,现在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

张蔷新近还与朋友搭档经营了一家文化公司,现在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公司上。公司取名“喜立方”,张蔷解释说:“这个名字是我和搭档一起想出来的。喜立方,就是喜的三次方,包含着期望大家都高兴的意思”。

她表示,公司也会陆续签约推出一些歌手。“至于选择歌手,肯定要选那些条件好、有潜力的,尤其是本质非常纯朴的。在我看来,最好是选那些‘一张白纸’的歌手。常言说,白纸好画吗。那些很单纯的歌手,可塑性更强。”

大众评价

《烛光里的妈妈》是一首唱给妈妈的歌,母爱的伟大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深刻体会到的,当人们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总会深有感触地想起自己的妈妈,在听歌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受到心灵的碰撞,跟随着歌曲的旋律,在脑海中一幕幕地浮现妈妈的身影。

创作背景

198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一次校园歌曲大奖赛,在这次比赛中,李春莉、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张蔷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脱颖而出,这首歌原为李春莉作词,经过王健改词后由谷建芬作曲。

演讲比赛

为迎国庆,学校将组织一次“庆国庆,颂中华”演讲比赛,学校提出全校师生无论年长年幼均可参加。通知一出,立刻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在我的心里掀起不小的巨浪,虽说我还年轻,却已是市县有名的演讲能手,几乎所有的市县演讲比赛都参加过,所以这次虽说只是个校级的比赛,但我也不能放过,否则有损我这个演讲高手的声誉。当然,接下来的事就是精心准备了。我知道,要想在演讲中脱颖而出,要讲究气势,尤其像这种赞颂祖国的的演讲更得是激情澎湃,要把对祖国的感情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完全爆发出来。我挖心掏胆,搜肠刮肚,苦思冥想,终于精心诚聚,完成了一篇我自认为不错的演讲稿,我踌躇满志地设想着在这次演讲比赛中大放溢彩的情景。

演讲比赛如期而至。选手们的精彩演讲不时博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但依然掩盖不住我的勃勃雄心。

我是倒数第二个出场。我时而感情激荡,时而低回婉转,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温情脉脉。我的演讲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极尽演讲之能事。可以说,我将演讲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毫无瑕疵。尤其是结束时的一声呐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将我的感情提升到了极致,我的声音被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淹没了,我似乎已经开始酝酿获奖感言了。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学校一位退休教师老宋,只见他步履平稳地走向演讲台,开始了他的演讲:

“我们时常教育我们的学生,教育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要爱国,可是什么是爱国?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和平年代里,如何体现我们的爱国之心。其实,爱国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歇斯底里地呐喊,它是一个人自我内心的真情再现。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十几年前,我还是班主任,国庆前夕,学校放假,我因有事耽搁,直到夜幕降临方离开办公室。偶然经过我班教室,隐约有丝亮光透过我的眼帘。难道教室里还有人?带着疑惑,我轻轻地推开门,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只见几个同学围在一起,一个同学手持蜡烛,其余几个同学在黑板写得写,画得画,忙得不亦乐乎!而黑板上赫然写着“中华之光,祖国万岁”。原来他们在出黑板报!一根蜡烛似乎并不能照亮整间教室,可是我突然感到烛光与“中华之光,祖国万岁”这几个字交相辉映,整间教室立刻熠熠生辉。

“我感动了!说实话,我并未要求他们出板报,可他们竟然赶在国庆到来之际这样做了,而且从放学坚持到了现在!

“一支蜡烛的烛光似乎显得十分微弱,但我却感觉烛光越来越强,越来越亮。烛光里,我看到了中华的光芒,我看到了他们对祖国的一片赤诚。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突然,这句歌词一下子涌入我的脑海,是的,烛光里的妈妈,烛光里的祖国妈妈,眼前令人感动的一幕是对这句歌词多么好的诠释啊!

“还有什么更华丽的语言、更优美的辞藻来赞美几位同学的爱国之情呢?……”

老宋的声音十分舒缓,语调异常平静,也许没有什么激情,或者说没有什么起伏,可是全场数千名观众却被老宋缓缓动情的演讲,被那个充满真情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

演讲结束时,观众席中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接着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老宋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本次演讲比赛的冠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