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世宗陵
释义

周世宗陵,为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的陵墓,陵号“庆陵”,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郭店镇陵后村陵上西侧。1963年6月20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世宗陵现存冢高十米,周长一百零五米。明朝初年建有正方形陵园,四周建砖墙,边长二百米。大门朝南,院内有甬道,宽三米,长八十米,直达墓前。陵墓四周植柏树,墓前置有方形祭坛,祭坛附近碑石林立。民国年间,军阀混战,陵园被毁。2001年11月11日,新郑市政府重修陵园。

世宗庆陵

周世宗陵,为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的陵墓(后周皇陵之一·庆陵)。周世宗庆陵位于新郑郭店村西北500米处陵上村。现存冢高10米,周长105米。陵园现存御制祭文碑28通。后周皇陵薄葬且形制较小,但体现了后周统治者难能可贵政治开明及与民休息的政策,且陵园和祭碑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为中国历史上各王朝皇陵不可缺少的一段实物例证。柴荣(公元921年—959年),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少年时,家道论落,住姑父郭威府,为郭府管家,为人谨厚,办事得力。郭威无子,收为养子。郭威(后周太祖)死后继承帝位(954—959年)。柴荣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上任后他励精图治,改革内政,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力图统一中国。在位六年,39岁驾崩,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一名君。柴荣的功绩颇受明清皇帝的推崇,明朝初年,庆陵修建有陵园。陵园呈正方形,边长约200米。陵墓四周古柏参天,祭坛附近石碑林立。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庆陵遭到破坏。陵前御制祭(祝)文碑仅存44通。文化大革命中部分石碑被砸毁,现仅存33通石碑。现存最早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年)所立,最晚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所立。碑文内容均为赞颂世宗的功绩。

后周世宗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于954年到959年在位,在位6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父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望族,柴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他是周太祖郭威的养子(柴荣本身是郭威的外甥),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广顺元年(951年),周太祖即位,柴荣授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史载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二年,检校太傅为相。又一年,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判内外兵马事,总揽兵权。会太祖崩,即帝位。柴荣即位后,立刻下令招抚流亡,减少赋税,恢复中原经济。当时,北方及中原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百姓痛苦不堪,柴荣的举动正好使中原开始复苏,他整顿吏治,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经济开始繁荣。显德二年(955年)废天下佛寺,以佛寺铜材铸行“周元通宝”,钱质与铸量均居五代之冠,其毁佛行为,史称“三武(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一宗”。司马光评述周世宗“毁佛”:“不爱己身而爱民,不以无益废有益,周世宗算得是仁爱明理之人。”柴荣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则积极开拓疆土,显德元年(954年)二月,北汉主刘崇乘其新立,勾结辽兵4万攻后周,柴荣力排冯道劝阻,率军迎战,于高平(今山西)南大破北汉军,稳定政局。战后整军练卒,裁汰冗弱,于是军威大振。显德二年诏令群臣献《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确定王朴提出的“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他先后三次征南唐,创建水军,恢复淮南十四州;又击败后蜀的孟昶,取得秦、凤、成、阶四州,孟昶大惧,“致书请和”。

史书记载

据《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九(周书)·世宗纪六》记载:

……

六月乙亥朔,潞州李筠奏,攻下辽州,获伪刺史张丕旦。丙子,以皇女薨辍朝三日。戊寅,凤翔奏,节度使李晖卒。郑州奏,河决原武,诏宣徽南院使吴延祚发近县丁夫二万人以塞之。庚辰,命宣徽北院使昝居润判开封府事。晋州节度使杨廷璋奏,率兵入河东界,招降堡寨一十三所。癸未,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以皇长子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赐江南进奉使李从善钱二万贯、绢二万匹、银一万两,赐两浙进奉使吴延福钱三千贯、绢五千匹、银器三十两。丁亥,以前青州节度使李洪义为永兴军节度使,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移镇凤翔。戊子,潞州部送所获辽州刺史张丕旦等二百四十五人以献,诏释之。己丑,宰臣范质、王溥并参知枢密院事。以枢密使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依前充枢密使;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枢密使,行左骁卫上将军;以宋州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韩通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澶州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驸马都尉张永德落军职,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今上为殿前都点检,加检校太傅,依前忠武军节度使。帝之北征也,凡供军之物,皆令自京递送行在。一日,忽于地中得一木,长二三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题云:“点检做”,观者莫测何物也。至是,今上始受点检之命,明年春,果自此职以副人望,则“点检做”之言乃神符也。辛卯,以宣徽北院使、判开封事昝居润为左领军上将军,充宣徽南院使;以三司使、左领卫大将军张美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癸巳,帝崩于万岁殿,圣寿三十九。甲午,宣遗制,梁王于柩前即皇帝位,服纪月日一依旧制。是日,群臣奉梁王即位于殿东楹,中外发哀。其年八月,翰林学士、判太常寺事窦俨上谥曰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十一月壬寅朔,葬于庆陵。宰臣魏仁浦撰谥册文,王溥撰哀册文云。史臣曰: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及天命有属,嗣守鸿业,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辩奸,多得其理。臣下有过,必面折之,常言太祖养成二王之恶,以致君臣之义,不保其终,故帝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远近号慕。然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及事行之后,亦多自追悔。逮至末年,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后周皇陵

后周皇陵位于郑州新郑市城北18公里处郭店镇附近。现有陵墓4座,即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嵩陵为后周太祖郭威墓,在郭店周庄村南约500米处。陵地北高南低,东西各有一道小土岭,陵墓两侧各有一条千沟。冢高约9米,周长103米,保存较好。庆陵为后周世宗柴荣墓,在郭店乡陵上村西100米处。现存冢高约15米,周长105米,保存尚好。陵前原有御制祭(祝)文碑44通,现存35通,多数下半截埋人土中,其中7通仅露碑首。顺陵为恭帝柴宗训之墓,位于陵上村东北约300米处。冢高4米,周长约40米。懿陵为后周世宗皇后符氏之墓,位于陵上村中,冢高2米,周长约20米,在居民院内,冢土保存很差。后周皇陵规模较小,据史载,郭威临终时要养子柴荣丧葬从俭。故嵩陵前面只有墓碑一座。庆陵、顺陵、懿陵前均无石人石兽,文献上也未见到陵前有石人石兽的记载。直至明朝初年,才开始为庆陵修建陵园。陵园呈方形,边长约200米,总面积4万平方米。后周皇陵与历代帝王陵墓相比,规模较小,仪设也比较简单,这与郭威、柴荣体恤民困、崇尚俭约有关。同历代皇陵相比,后周皇陵纸衣瓦棺,大概是设置最为简单、俭朴的一处陵苑了。1963年6月20日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周诸帝之陵

皇帝 姓名 陵号 地点 备注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郭威 嵩陵 河南郑州新郑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 庆陵 河南郑州新郑 周世宗宣懿皇后符氏之墓曰懿陵

恭皇帝 柴宗训 顺陵 河南郑州新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