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敬居
释义

周敬居,男,汉族,广东省南海人,1946年4月出生于加拿大,初中毕业。第八届、九届、十届广州市政协委员。改革开放时期,周敬居历任流花阁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越秀区流花街侨联主席、广州市慈善会副会长、广东省工商联执委等职。

中文名:周敬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加拿大

出生日期:1946年4月

籍贯:广东省南海

个人简介

在周敬居幼年时期,他就随父母从侨居地加拿大回到广州,少年时代他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周敬居十分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好。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初中刚毕业,就不得不到社会谋生,四处打工,尝尽了生活的艰辛。由于长期生活在弱势群体当中,所以他对社会底层群众的心声具有特别的感受。周敬居经营的流花阁餐馆,论规模,在饭店林立的广州,只算是一间小小的餐馆。周敬居其貌不扬。然而,他的名字和他的“流花阁”餐馆,却由于以专门服务残疾人为宗旨和他有一颗慈善的心,而在广州市十分有名气。

人物事迹

创办“流花阁”

20世纪80年代初,周敬居凭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看中了广州市火车站对面流花宾馆旁边的地方,觉得这里既有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又毗邻交易会,客流量大,适宜做餐饮。于是就约了他归侨的朋友,合伙办了一间简陋的小餐馆,取名“流花阁”。当时,广州并不繁荣,火车站一带人流量小,来用餐的人就更少。久而久之,当初的合作伙伴见没有前途,一个接一个地退出了。为了把该小餐馆支撑下去,周敬居只得变卖所有家当,独自坚持把“流花阁”办下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广州市的迅速发展,“流花阁”的形势也一天一天的好起来,简易式的大棚餐厅变成了现代化三层楼房,排档式的经营变为了酒馆式的营销,来吃饭的人多了,收入不但稳定,而且还逐年增加。

服务于残疾人

在流花阁餐馆经营渐入佳境时候,周敬居作出了一个常人不能理解的决定:把服务对象由健康人改为残疾人,创办广州市第一家专门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福利餐馆。周敬居常常对人说:“我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当年的生活和开展事业尚如此艰难,更何况身体有残疾的人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残疾人教会我们健全人应该怎样做人”。当周敬居看到许许多多残疾人拖着病残的身体艰难地从餐馆前走过时,便毫不犹豫地拿出钱在自己餐馆前的行人道上建了一条无障碍的通道,为残疾人前来用餐和通过自己餐馆到其他地方提供方便。而当时许多人对残疾人还带有世俗偏见,觉得与残疾人在一起会低人一等,方便残疾人的各种设施少之又少。因而,周敬居的这一举动也被某些单位所误解。其中城管部门就以为这是一条违章修建的路,差点当成“违章建筑”拆除。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周敬居以政协委员提案的形式,反映该问题,引起了广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结果,除保住了该条造福残疾人的通道外,还促使广州市政府发文,要求附近几家星级酒店仿效“流花阁”的做法开辟无障碍通道。

周敬居还招聘了一批聋哑人到餐馆当服务员,成为全国民营企业中第一个为残疾人提供与健康人平等就业机会的企业。此外,他还与广州市培智学校合作,把在该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安排到餐馆来实习,有时甚至还客串一下该校的老师,协助该校搞好对残疾学生的教育。

周敬居的流花阁餐馆是残疾人之家,同时也是往来于火车站一带的其他弱势群体的家。他不但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而且力所能及地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需求。他把与这些人接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求,及时地整理出来,形成社情民意信息或提案。周敬居任广州市政协委员后,写了不少反映残疾人生活状况和解决弱势群体困难问题的提案,而这些提案的素材几乎都是来自于餐馆中用餐的群众。

关注公益事业

2008年的春运期间,受雪灾天气影响,广州市火车站周边地区挤满了亟待回家的人流。因为道路封闭管理,流花阁餐馆几乎没有客人前来就餐。周敬居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有没有营业额的问题,而是那些为维护社会秩序奋不顾身的公安干警的吃饭问题。他带领员工天天起早贪黑,给值班的干警做饭、送饭,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一方面广泛发动员工积极捐款救助灾区,另一方面主动卖掉老家的一所房子,把钱全部捐给灾区重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