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传播论坛 |
释义 | 中国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传播论坛是由中泓传播机构、中国贸易报发起,中国质量协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共同主办,联合CCTV、中国质量报、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等多家媒体从产品质量安全的大众传播角度,将公众消费品的生产流程、工艺流程、质量监管流程推向公众,从而达到关注产品质量安全、传播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提升全民安全消费意识的目的。 活动概况由于2009年是“质量和安全年”,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切实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全面提高质量总体水平,着力转变思想观念,服务科学发展,必须大力推动中国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战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时常被爆登上药品黑名单,食品行业时常被查出不合格,化妆品行业经常出现从“美容”到“毁容”的离奇事件,公众消费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把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传播给公众,应该是各大企业尤其是公众消费品企业宣传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大力扶持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自有品牌的发展,推动培养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建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自律机制,也是公众关注的问题。 目前,论坛已邀请了国内外大众传播领域、高等院校、质量安全生产领域诸多专家学者作为本次论坛的专家顾问,联合了多家媒体形成本次论坛的宣传阵容,共同为中国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和全民的安全消费添砖筑瓦。 论坛目的搭建一个企业与公众共同参与质量安全的平台; 建立一个企业向公众传播质量产品安全的渠道,从而达到让公众放心消费的目的; 搭建一个企业、机构、媒体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的平台,共同面对和解决企业产品由安全所带来的潜在危机。 论坛主旨强化产品质量意识,传播安全消费理念。 论坛形式通过主旨论坛,让企业、专家、媒体及公众一起共同探讨产品质量安全传播模式; 中国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传播论坛质量安全传播(案例):通过简短朴实通俗化的语言、富有情趣的图画(漫画)和三维电视画面,将企业从原材料、生产流程、监管体系等生产中的时时为公众安全考虑的各个环节表现到公众面前,让公众了解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程序,从而达到让公众放心消费的目的; 通过安全生产程序向公众的展现、评选出最经典的质量安全传播案例,通过媒体进行推广; 以研讨会的形式,邀请国内安全生产领域专家、学者,中国大众传媒界权威人士,就企业产品质量危机公关进行探讨。 设计要求中国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传播(案例),旨在传播企业质量安全理念,让公众及时了解产品生产流程、监管体系等,从而达到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的目的; 文字阐述:使用通俗、朴实、大众化语言,将企业狠抓产品质量安全,将消费者的最高利益放在首位的做法、心得陈述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注意: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经验介绍等); 图画(漫画)表现:并将上述文字阐述用图画(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富有情趣的画面,使公众一目了然,连续画面不得超过10幅; 3D表现:要求同上,最长时段不得超过60秒。 评审标准实践性能够体现企业将消费者最高利益放在首位、产品质量安全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 创新性既能反映这一行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特点,又能体现企业自身特点的新做法、新思路; 趣味性能用精炼的语言、生动的画面使公众领略企业在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展现的面貌和风采; 可复制性“中国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传播(案例)”具有可推广价值和广泛的认可度,可以复制或改良推广到同行企业中解决问题或者推广到其他行业中解决质量安全及相关问题; 指导性质量安全传播的理念和企业的实践活动,在行业中具有很强的榜样价值和导向意义,对同行企业起到指导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