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维平
释义

政工师

赵维平 男 出生于1949年12月26日,高级政工师。河北省张家口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现任河北省宣化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付主席。个人曾在部队团、师政治机关工作20余年。转业后仍在政工岗位上工作。长期从事领导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并应用于工作中。近年来,所领导的公司工会被评为省、市模范职工之家后,又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本人多次被评为市总、省机械行业工会优秀工会干部和河北省总工会跨世纪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注重对本职工作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撰写论文《积极做好上解工会经营工作》,被收入《中国工会理论文库》、《中国社会科学文库、十四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3)》以及《世纪战略》、《中国朝代战略文库》、《世纪文典》、《今日辉煌、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大型理论文库》等书。本人已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第四卷,并入编将出版的《中国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和《中国当代创业英才》。

音乐学家

赵维平(1957- ),男。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学系副系主任;兼任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

198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史专业,翌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攻读音乐学学位,师从日本音乐史学家、大阪教育大学教授马渊卯三郎和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大阪大学教授山口修。其间,研究视野从中国古代音乐史逐步扩展到日本及东亚诸国,研究论文除在本国外,还刊登在日本、韩国等国外刊物上。1995-1996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曾两度赴越南对越南宫廷乐进行实地调查,1997年获大阪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国后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教授课程:《东方音乐概论》、《音乐学文献研读》、《东方音乐专题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研读》、《中国音乐史》。

研究领域:中国古代音乐史、东方音乐。

在研课题:中国音乐对东亚的影响。

获奖情况:曾获1987年全国艺术院校论文评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上海音乐学院

2000-2002年度教师论文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2002年优秀教师奖。

主要著述:

专著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论文

《唐传五弦琵琶谱谱字音位及定弦的我见》,载《音乐艺术》1986年第4期;

《历史上的龟兹乐与新疆十二木卡姆》,载《音乐研究》1988年第3期;

《日本奈良、平安时代における中国音楽の受容と変容》,载[日]《雅楽界》1994年第60号;

《日本奈良、平安时期对中国音乐的接纳与变衍—试析女乐》,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3期;

《历史上的越南宫廷乐》,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1期;

《文献资料に见られるベトナム宫廷楽—19世纪までの若干の史籍の解釈を通じて》,载[日]《东洋音楽研究》1996年第61号;

《奈良、平安期的日本是如何接受、同化中国踏歌的?》载《中日音乐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第15期;

《东片假名04ジ片假名04における中国音楽の受容と変容―日本とベトナムの宫廷音楽初期史を中心に》,1997年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论文,大阪大学图书馆收藏;

《奈良、平安期における异文化受容のあり方―女楽と踏歌の场合》,载 [日] 《音乐艺术》1997年8月号;

《奈良、平安期的日本是如何接受、同化中国踏歌的?》,载《中日音乐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出版;

《从中越音乐的比较看越南宫廷音乐初期史的形成》,载《音乐艺术》1999年第1期;

《从女乐和踏歌的音乐样式变衍看古代日本对中国音乐的接纳方法》,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日本雅乐寮音乐制度的形成》,载《音乐艺术》2000年第3期;

《从日本初期音乐制度的形成看其对中国音乐的接纳方式》,载《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日本音乐制度的形成与变衍—内教坊》,载《音乐艺术》2001年第1期;

《琵琶的历史》,载《韩国音乐史学报》2002年宋芳松博士华甲纪念 特辑29号;

《亚洲音乐的史料及其研究状态》,载《音乐研究》2002年 第4期;

《丝绸之路上的琵琶乐器史》,载《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4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