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释义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瑞典的国宝,世界现代戏剧之父。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破产商人家庭。1867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他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剧本,其中反映冰岛神话时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发生冲突的剧本《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受到召见,并获得赏赐。当过小学教师、报社记者,后在皇家图书馆当管理员。

简介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瑞典的国宝,世界现代戏剧之父。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破产商人家庭。1867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他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剧本,其中反映冰岛神话时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发生冲突的剧本《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受到召见,并获得赏赐。当过小学教师、报社记者,后在皇家图书馆当管理员。他在十九世纪末革新了长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代表作有《父亲》、《死亡之舞》、《红房间》、《奥洛夫老师》、《朱丽小姐》、《去大马士革》、《一出梦的戏》及《鬼魂奏鸣曲》等等。斯特林堡一生共写过六十多个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关于语言研究的著作,留下书信七千余封。他的剧作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对欧洲和美国的戏剧艺术有很大影响,对当时的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斯特林堡的众多代表作品对世界各国的大文豪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法国的加缪、爱尔兰的贝克特、美国的奥尼尔、罗马尼亚的尤奈斯库和英国的品特等。

作品概述

简介

由于斯特林堡身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早期写过不少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如长篇小说《红房子》(1879)和《新国家》(1882),较深刻地揭露了瑞典上层社会的保守、欺诈和冷酷无情。后来他受当时流行的叔本华、尼采和弗洛伊特学说的影响,用反理性的哲学观点观察世界,许多作品有神秘主义倾向。他的剧本《父亲》(1887)、《朱丽小姐》(1888)、《伴侣》(1890)、《死的舞蹈》(1901)等,描写变态的社会关系,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自然主义主张。他把人生描写成本能和欲望的冲突,对生活作了歪曲的反映。1902年,斯特林堡写了《梦的戏剧》,表现作者寻求摆脱痛苦的愿望,但又充满由子痛苦而失去常态的绝望情绪,又成了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斯特林堡的创作道路是一条由批判现实主义转向悲观主义和变态心理的歧路。但是,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从事新闻记者活动时,曾为新兴的工人阶级努力斗争,因而获得工人群众的爱戴。但那时他已病重,不久去世。

斯特林堡在其他社会问题上是激进的,但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却是保守的。他的短篇小说集《结婚集》第一集对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持嘲笑态度,而且因其中一段关于圣餐的描述受到法庭控告。他虽然被判处无罪,但精神上所受的打击却十分沉重。1886年写的《结婚集》第二集、用法文写的长篇小说《狂人辩词》 (1887~1888)以及剧本《父亲》(1887),都明显表现出他对妇女的歧视。他还曾创作了瑞典文学史上优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女仆的儿子》(4卷,1886~1909),以描写群岛风光而著名的中篇小说《海姆斯岛上的居民》 (1887),被认为是欧洲自然主义剧本典范的《朱丽小姐》(1888)和《债主》(1889),以及中篇小说《在海边》(1890)。 在1890年以后的7年中,经济窘迫和婚姻上的不幸使他陷入了神秘主义。从1898年起,他的戏剧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自然主义转为表现主义以及象征主义,如剧本《到大马士革去》(3部:1~2,1898;3,1904)、《死魂舞》(1901)和《一出梦的戏剧》(1902),用幻想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悲愤、伤感和绝望。后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历史剧,其中《古斯塔夫·瓦萨》(1899)在布局和人物刻画方面十分突出。室内剧中优秀的有《鬼魂奏鸣曲》(1907)。他的最后一部佳作是剧本《大路》(1909)。晚年从事语言研究,出版过一些很有价值的著作,他还利用自学汉语的知识写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一书。斯特林堡一生共写过60多个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关于语言研究的著作,留下书信7,000余封。他的剧作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对欧洲和美国的戏剧艺术有很大影响,对当时的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他的语言研究对瑞典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半张纸》

《半张纸》和《葬仪》是斯特林堡颇具特色的小说。《半张纸》以一千五百字的简短篇幅,用十来个电话号码展示一幅幅生活画面,表现主人公一生中充满悲欢离合的两年,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材别致,构思新颖。

《葬仪》

《葬仪》借两个旁观者的口叙述了一个善良小人物的不幸一生。小说纯用白描手法,不加渲染,不幸者的遭遇却刻划得细致入微,对旧时代吃人的等级观念作了尖锐批判。

斯特林堡在其他社会问题上是激进的,但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却是保守的。他的短篇小说集《结婚集》第一集对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持嘲笑态度,而且因其中一段关于圣餐的描述受到法庭控告。他虽然被判处无罪,但精神上所受的打击却十分沉重。1886年写的《结婚集》第二集、用法文写的长篇小说《狂人辩词》(1887~1888)以及剧本《父亲》(1887),都明显表现出他对妇女的歧视。

《女仆的儿子》

他还曾创作了瑞典文学史上优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女仆的儿子》( 4卷,1886~1909),以描写群岛风光而著名的中篇小说《海姆斯岛上的居民》(1887),被认为是欧洲自然主义剧本典范的《朱丽小姐》(1888)和《债主》(1889),以及中篇小说《在海边》(1890)。 在1890年以后的7年中,经济窘迫和婚姻上的不幸使他陷入了神秘主义。从1898年起,他的戏剧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自然主义转为表现主义以及象征主义,如剧本《到大马士革去》(3部:1~2,1898;3,1904)、《死魂舞》(1901)和《一出梦的戏剧》(1902),用幻想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悲愤、伤感和绝望。后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历史剧,其中《古斯塔夫·瓦萨》(1899)在布局和人物刻画方面十分突出。室内剧中优秀的有《鬼魂奏鸣曲》(1907)。他的最后一部佳作是剧本《大路》(1909)。晚年从事语言研究,出版过一些很有价值的著作,他还利用自学汉语的知识写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一书。

斯特林堡一生共写过60多个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关于语言研究的著作,留下书信 7,000余封。他的剧作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对欧洲和美国的戏剧艺术有很大影响,对当时的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他的语言研究对瑞典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青年时期

斯特林堡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一直被视为怪人和疯子。与世长辞后,他的作品和功绩才渐渐受到重视,在瑞典出版了七十五卷本的斯特林堡全集。然而他复杂神秘的人生,随着“2005斯特林堡在中国”活动的举办,以及《斯特林堡文集》五卷本的推出,再次掀起了一股飓风。尼采发疯前在致发疯前的斯特林堡的一封信中谈到,个性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志,没有个性的人等于零。同样是他俩朋友的评论家勃兰兑斯说,无数个没有个性的人加在一起还是等于零。这种天才论以大众为死敌,毫无沟通的可能——斯特林堡正是一个太有个性而使世人难以理解的“人民公敌”。尽管如此,斯特林堡如是说,“我是瑞典最炽烈的火焰”。那种压抑、愤怒得快要爆炸的气息一直荡漾在他身体内部。

晚年时期

斯特林堡三次的婚姻使他有三个前妻和四个孩子,晚年却孑然一身,过着凄楚的生活,甚至沦落到经常靠借债和别人的捐赠度日。倒是斯德哥尔摩的工人们常资助他,因为在工人们心中,斯氏维护巴黎公社,揭露上层社会,他是“人民的斯特林堡”和“写作大王”。63岁寿辰时,斯德哥尔摩的工人曾举行火炬游行给他祝寿。

1912年4月初,斯氏被诊断出已到癌症晚期。这个一生中在最小的事上都牢骚满腹的人,在疼痛和呕吐不断折磨着他的时候却没有任何痛苦的表示,他泰然自若,甚至还和那些背叛他的朋友开玩笑。1912年5月14日下午4时30分,斯特林堡说完最后的一句话:“不要管我了,我已经是死人了!”离开了人世。他的葬礼既不在教堂也不在殡仪馆举行,没有国歌也不奏哀乐,而是成千上万的工人群众扛着红旗在广场为他送丧守灵。他留下遗嘱:“我的尸体不能解剖,不能瞻仰,只能让亲友看。不准面部用石膏拓像,不许拍照。我希望,在早晨8点钟避开好奇的人群,把尸体运往墓地。不能在殡仪馆里举行仪式,更不能在教堂里举行。我愿在新教堂墓地上安息,但不能埋在名利场上的富人中间。在安葬时不准奏乐,不准唱歌或发表讲话,牧师只能照教本上说的办。”他女儿格烈达依照他的愿望,把搁在他写字台上的耶稣受难像放在了他的胸部。

1912年5月14日下午4时30分,斯特林堡逝世了。临终最后的一句话竟然是:“不要管我了,我已经是死人了!”工人们扛着一百多面红旗为他送葬。他留下遗嘱:“我的尸体不能解剖,不能瞻仰,只能让亲友看。不准面部用石膏拓像,不许拍照。我希望,在早晨8点钟避开好奇的人群,把尸体运往墓地。不能在殡仪馆里举行仪式,更不能在教堂里举行。我愿在新教堂墓地上安息,但不能埋在名利场上的富人中间。在安葬时不准奏乐,不准唱歌或发表讲话,牧师只能照教本上说的办。”格烈达依照他的愿望,把搁在他写字台上的耶稣受难像放在了他的胸部。一年后,在他的坟墓上立起了一个涂了沥青的黑十字架,上面只有一句话:呜呼!十字架,问候你,我们惟一的希望!

婚姻生活

斯氏有过几次不幸的婚姻。1875年,斯特林堡第一次和未来的演员西里·冯·埃森见面时就狂热地爱上了她,当时这位迷人的男爵夫人还没有离婚,他为她写下了许多辞藻肉麻的情书。婚后,在导演不同意的情况下斯氏又让她出演自己伟大的戏剧《朱丽小姐》的主角。正是这位男爵夫人彻底改变了斯特林堡的两性观。1884年,因短篇小说《道德的酬报》第一集嘲笑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又因其中一段有攻击“最后的晚餐”的描述受到指控,他被迫回国应诉,虽然被判无罪,但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经济上的困境也让他捉襟见肘。他变得有些神经质,经常和埃森吵架,原本在他心中是“有着最纯真的心灵、最高贵的品德、最细腻的情感和最美好的思想”的美神埃森,如今似乎成了一位整天絮絮叨叨“泼妇”。1891年他们结束了13年的婚姻关系。

1892年,他离开伤心地瑞典去了柏林,遇上了年轻的奥地利记者弗丽达·乌尔,次年弗丽达成了斯氏第二任妻子。但不久斯氏就发现弗丽达是个专门巴结社会名流的势利小人,自己是她的第一个猎物;她背着他给他有名望的朋友写信;虽然弗丽达娘家有钱的优势,但她仍时刻逼迫斯特林堡成为摇钱树;弗丽达生孩子时,他与她娘家人发生争吵;1894年,弗丽达与一位德国剧作家缠绵,怀上了此人的孩子。这些很不是滋味的事情促使他精神中的疯狂因子,一点点被诱发。没多久,斯特林堡与弗丽达离了婚。

1900年,51岁的斯特林堡结识了23岁的挪威女演员哈丽叶特·鲍塞,次年两人结婚。由于前两次婚姻的挫折,斯氏对自己和鲍塞的结合显然没有太多的信心,他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地发火,鲍塞难以忍受斯氏的恶言脏语,4年后,俩人分道扬镳。

三次婚姻都以离异为结局,每一次都是从短暂的幸福开始,最后却以互相痛苦的折磨而告终。每一次婚姻的失败都使斯特林堡呈现出一种近乎神经质的偏执和疯狂,毫不顾忌道德与现实。与埃森分手后,他写出了《疯人辩护词》;与弗丽达的离婚导致斯氏精神错乱,他在德国一度放弃了文学创作而梦想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他不顾基本物质的理论,决心把硫磺变成煤,把铁变成黄金。1894年8月,他来到巴黎继续他的“科学研究”。1895年,斯氏老是东躲西藏,他无端怀疑邻居要用瓦斯和电来杀他;又谎称警察要以伪造艺术罪名抓他......第三次婚姻结束后,他写出了婚姻噩梦下的名作《梦的戏剧》,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多次试图自杀。

贡献

他在十九世纪末革新了长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代表作有《父亲》、《死亡之舞》、《红房间》、《奥洛夫老师》、《朱丽小姐》、《去大马士革》、《一出梦的戏》及《鬼魂奏鸣曲》等等。斯特林堡一生共写过六十多个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关于语言研究的著作,留下书信七千余封。他的剧作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对欧洲和美国的戏剧艺术有很大影响,对当时的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