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妮日记
释义
1 安妮·弗兰克著个人日记

《安妮日记》是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书名:《安妮日记》

又名: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作者:安妮·弗兰克

原版名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德)

类别:日记

书籍简介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是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16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儿,家中还有母亲艾迪斯·弗兰克(Eddis Frank)姐姐玛格特(Margot Frank)。由于当时纳粹德国排斥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 奥托便放弃于德国的事业而将家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过着较为平顺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后,荷兰为德国攻占之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夸特也将排犹法律于荷兰执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转入犹太人学校就读。这段期间安妮开始写日记。但是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而其他隐密之家的成员除奥托之外,都死于集中营之中。

安妮的日记由于公司女职员的保存而留了下来,之后公司的女职员又转交给生存下来的奥托·弗兰克,1947年安妮的日记便出版,成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现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每年有超过50万的游客,会前往参观。当时这个犹太小女孩Anne Frank和她的家人就藏身在这个小地方。就在此地,安妮法兰克写出闻名于世的《安妮日记》。日记的原稿作为安妮之家永远的典藏向公众展示。

写作背景

《安妮日记》 就是在这幢楼的阁楼(也有版本说是在森林中河边的小木屋里)上写成的。

“1942年10月9日,我们的许多犹太朋友成群地被带走,用运送牲畜的卡车把他们运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我们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被杀害……

“1944年2月3日,我已经到了无所谓生死的临界点,没有我地球照常运转……

“1944年7月15日,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当安妮故居博物馆馆长汉斯·威斯特拉给记者打开《安妮日记》时,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画卷。

一如其他安妮故事的讲述者,汉斯把那段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她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

汉斯说:“安妮虽然躲在密室里,但她的日记中所记载的大都是外面发生的事情。”她描述了犹太人如何被德国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她写到了避难时期生活的困窘,多次描写阿姆斯特丹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中的日常生活又充满了恐怖。

另一方面,《安妮日记》还向人们展示了小安妮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和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寻求自由等心路历程。这些平凡而真实的历史记录,伴随着主人公的心境起伏,足以引起人们心中的震撼和共鸣,因此能够深深打动和吸引世界上众多的读者。

汉斯介绍说,安妮创造了一个名叫吉蒂的虚拟的朋友。每天,安妮给吉蒂写信,叙述自己的心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1944年3月,在伦敦的荷兰流亡政府通过广播号召荷兰人民把自己的日记保存下来,战争结束后,这些日记可以作为珍贵的史料发表,安妮听到这条消息后决定整理和重写日记,幻想着有一天日记能够公开发表。

藏匿25个月之后,安妮一家于1944年8月被人出卖,8个藏匿着的犹太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奥特幸免于难。战后,他看到安妮的日记写得如此优美,就决定把它翻译出来,给他在瑞士的母亲,也就是安妮的祖母阅读。奥特把日记的内容给朋友们看,朋友们认为它应该被发表出来。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日记在荷兰编辑成书出版,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安妮日记》。《安妮日记》随后在法国和美国相继出版,并在当地引起轰动。汉斯说,1955年,人们将《安妮日记》编成话剧公演。1959年,好莱坞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迄今为止,《安妮日记》已经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其中包括中文版。

汉斯还向记者讲述了安妮故居的沉浮。二战结束后,安妮躲藏的密室已经人去楼空,破旧不堪。1955年,一家荷兰公司申请在此地修建办公大楼,阿姆斯特丹人听到这消息后非常生气,他们自发成立了“行动委员会”,并找到阿姆斯特丹市的市长。其中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还表示愿意出资建立一个基金会,把安妮密室遗址改建成一个博物馆。1960年,安妮故居博物馆成立。

汉斯说,安妮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小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开门的最初10年里,欧洲大陆极少有人去参观,主要的参观者来自英、美以及那些没有被纳粹占领过的国家。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大屠杀,他们希望通过《安妮日记》来了解一些过去的历史。

1974年,当汉斯来到博物馆工作时,每年的参观者约有20万。那时距二战结束已近30年。安妮博物馆的董事会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二战的兴趣会慢慢减小,于是,他们决定在10到15年之后,关闭安妮故居博物馆。

但奇迹发生了,人们并没有因为二战的远去而淡忘历史。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参观。安妮博物馆因此免于被关闭的命运。汉斯说,仅2004年一年,参观者总数就达到93.6万人。今年到目前为止,参观者数量超过了去年同期。博物馆为了方便游客,不得不决定把每天的开放时间延长至12个小时,从上午9时到晚上9时。

时至今日,安妮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标签”,她象征着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受害者,甚至已经成为宗教迫害和暴政统治下受害者的象征。汉斯说:“人们聊起那段历史,就会谈到大屠杀,就会谈到安妮。”

二战前,大约有8万犹太人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安妮博物馆已经成为阿姆斯特丹历史最真实的见证。

曾有人质疑《安妮日记》的真实性。为了证明历史,荷兰政府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专门对此进行了考证。经过调查考证,委员会形成了一本数十万字的厚厚的调查报告。大量证据表明,《安妮日记》的真实性无可置疑。

汉斯对记者说,《安妮日记》对于荷兰小学生并非必读书,但在绝大部分荷兰小学,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讨论历史,讨论二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阅读历史书,阅读《安妮日记》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汉斯介绍说,在二战结束60周年之际,他们举办了“安妮.弗兰克的历史和今天”的巡回展览,这个展览的内容被翻译成45种语言。

汉斯说,除荷兰外,有3个国家有专门的组织正在传播“安妮文化”,它们是美国、英国和德国。“他们承担了大量的日常工作,这样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在一些比较困难的地区进行宣传,如在乌克兰以及南美,去年我们在菲律宾、印度等国家举办了展览,我们还要到中国去。”汉斯说。

门前排成长龙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安妮之家”。《安妮日记》

背景资料

(来源:《环球时报》 2005年01月28日 第二十三版)

反犹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是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余人口则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散居世界各地。

在中世纪的西欧,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

宗教感情演化成普遍心态

犹太人在西欧遭到仇视还有宗教上的原因。基督教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视犹太人。

在欧洲,尤以德国的反犹情绪最为严重。德意志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犹太人自称“上帝的选民”,而德国人则领导了欧洲长达数世纪,德意志国王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的历代皇帝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普遍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从中世纪到近代,一直在德国恶性蔓延。

公元13至15世纪,德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阶段,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产生了利益冲突,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迫使大批犹太人被赶往东欧及美洲各国。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在德国一直“遗传”到现代。

政治目的引发大屠杀

19世纪中叶,德国的反犹开始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德国的政客们发现,面对当时的经济衰退,把犹太人定为罪魁祸首可以有效地消弭反对政权的声浪。当时在德国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

一次大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受到严重打击,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希特勒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就成为必然。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问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国人民心中的反犹意识和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希特勒将此理论蓄意“嫁接”后,它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希特勒利用历史上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这一理论更加具有煽动性。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正因为如此,希特勒一上台,便顺利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的罕见浩劫。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是“德国虚伪的政治家为其侵略战争对民众进行系统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结果”。

详细内容

一个15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蒐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安妮死于德国一个集中营,死因是那里爆发斑疹伤寒,于3月死亡。她的亲人中,只有父亲奥托·弗兰克活着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后移居瑞士。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共享。他于1980年8月19日过世。

学术界编纂的《安妮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奥图·法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托·法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拥有安妮日记的版权。后来,基金会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托·法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大约增加了30%,希望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65种文字,销售3000万册,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精彩书摘

1940年5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 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可是日子还是过下来了。贾桂琳常常对我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准做的事情。”

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对安妮日记的社会评价

正面评价

战后在阿姆斯特丹的安妮旧居内,重新放置了用作屏蔽后宅的书架。这本日记高度的文学价值一直倍受世人重视。美国知名剧作家梅耶·莱文(Meyer Levin)曾以“有着嫓美长篇小说的张力来形容安妮的写作风格,并受到日记的启发和感动,在日记出版后不久便与奥托·弗兰克合作把日记内容改编为舞台剧。著名美国诗人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也曾表示,日记内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描述了青春期的心态,而且“细致而充满自信,简约而不失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孩子转变为成人的心态。”

在日记的美国版中,埃莉诺·罗斯福(即美国前第一夫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序言中写道:“在我曾阅读过的书籍中,这是对战争影响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一次演说中提到:“在历史上众多在重大痛苦和损失之时为人性尊严发言的人当中,没有谁的声音比安妮·弗兰克的更铿锵有力。”(Of all the multitudes who throughout history have spoken for human dignity in times of great suffering and loss,no voice is more compelling than that of Anne Frank)同年,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Ilya Ehrenburg)也认为,“这是一本代表了六百万(犹太)人心声的书,纵使这不是什么雄壮伟大的史诗,只是一本普通小女孩的日记。

安妮也被认为是一个有高度写作水平的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同时也被广泛视为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以及迫害主义的象征。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于1994年接受埃利·维瑟尔人道主义奖时的演说中提到,安妮的日记“唤醒我们不要再作出愚蠢的岐视行为”(指当时于萨拉热窝、索马里和卢旺达的种族战争和屠杀)。

1994年,在获得安妮·弗兰克基金会颁授的人权奖后,纳尔逊·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发表讲话。他说在读了安妮的日记后,“从中获得许多鼓励”。他把自己对种族隔离的反抗和安妮对纳粹的反抗相提并论,并以“因为这些信条都是完全错误的,也因为古往今来,它们不断被和安妮·弗兰克相似的人挑战,所以它们必定会失败。

同样于1994年,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在回应怎样面对当时东欧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的政治与社会变化时回答说:“安妮·弗兰克留给后人的精神至今仍在,并且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借此表示自己的理念。

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曾经表示安妮·弗兰克之所以被广泛认为代表了在二战中数以百万计受害的民众,是因为“接受安妮·弗兰克的故事,比起接受那成千上万与她一样的受害者来的容易。也许这样比较好吧,人们总不能活在成千上万悲惨故事的阴影下。”而奥地利作家梅莉莎·穆勒(Melissa Müller)在她的撰写的安妮·弗兰克传记的后记中,也提到相似的想法,并且试图消除公众对“安妮·弗兰克代表着六百万纳粹集中营受害者”的误解。她写道:“安妮的生命与死亡都是她的命运,而那六百万受害者也有着自己的命运。所以她不能代表那六百万被纳粹夺去的性命,他们也有着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命运……但她的命运,依然使我们明白大屠杀对犹太人的影响是如此广泛,如此的深远。

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余生都致力于维护安妮留下的一切。他曾表示“这样给我的感觉很奇怪。通常在正常的家庭关系里,都是子女承受着父母知名所带来荣誉和负担,而我却恰好相反。”而他也提到了出版商解释日记何以如此畅销的说法。“他们说,日记触及的日常生活细节是如此的广泛,致使几乎每个读者都能在日记中找到触动自己的共鸣。”著名的“纳粹猎人”西蒙·维森塔尔(Simon Wiesenthal)认为,安妮的日记大大提高了公众对那些在纽伦堡审判中已被确认的屠杀罪行的注意和认识,因为“人们都认识这个女孩。人们都知道大屠杀对她的影响,这也是在我的家庭、你的家庭也发生著的事,所以人们都能明白这个罪行的影响。

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出版了一期题为《TIME 100: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TIME 100:Heroes & Icons of the 20th century)的特别刊,安妮·弗兰克获选。编者罗杰·罗森布拉特(Roger Rosenblatt)对她的贡献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安妮的日记燃起了所有人对她的热情,她使人们认识到大屠杀、反犹太主义,也使人们认识到她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为现代世界的精神象征-不论是在受着各式各样影响的个人精神道德上,还是在坚定人类对生存的渴望上,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上。”他同时表示,当人们敬重安妮的勇气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时,她对自身的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亦使人钦佩,“她的声誉所以能长存不朽,主要是因为她具有高度的文学水平。不论从什么年龄来看,她都是一个水平极高的作家,能在当时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写出了如此优秀的作品。

负面评价和诉讼日记

自1950年代起受到公众关注后,批评与质疑也开始不断出现。有著作申述了这些批评,最早的著作来自瑞典及挪威。在这些负面评价中,有人质疑日记的作者不是安妮·弗兰克,而是剧作家梅耶·莱文。

1958年,当安妮日记改编的舞台剧在维也纳上演时,出席的西蒙·维森塔尔受到一群抗议者的滋扰。那些抗议者认为安妮·弗兰克这个人实际上不存在,并向维森塔尔挑衅,要求他找出当年逮捕安妮的军官以资证明。后来维森塔尔于1963年找到了当时的警察卡尔·西尔贝鲍尔,在会谈中,西尔贝鲍尔对当时的罪行直言不讳,并在一张被他逮捕的人的相片中认出了安妮·弗兰克。他还供认了整个逮捕过程,也记得在过程中曾翻倒了一个装满纸张的公文包。这些证词后来全被其他目击证人,包括奥托·弗兰克予以证实。这次事件也平息了对安妮·弗兰克存在与否的质疑。

除此以外,有批评者提出了对作者的新质疑。这些批评者认为,安妮的日记实际上是亲犹太组织的宣传品,而奥托·弗兰克亦被指为骗子。1959年,奥托·弗兰克于德国吕贝克对一名曾为希特勒青年团成员的教师洛塔·斯蒂劳(Lothar Stielau)提起诉讼,控告该名教师在校报上诋毁日记为赝品。后来奥托又同时控告了在吕贝克一份报纸上刊登来信支持斯蒂劳的海因里希·布德贝格(Heinrich Buddeberg)。开庭审讯后,法庭分析了日记的手稿,在1960年确认日记笔迹与已知的安妮·弗兰克笔迹相同,并确定日记为真品。法庭判决后,Stielau撤回其言论,而奥托·弗兰克也没有继续追究。

1976年,奥托·弗兰克控告弗兰克福的海因茨·罗特(Heinz Roth),指他印发诋毁日记为赝品的小册子,法庭其后判决海因茨·罗特罚款500,000马克及监禁6个月。罗特其后提出上诉,但他于1978年去世,而翌年上诉也被驳回。

1976年,奥托·弗兰克也对恩斯特·罗默(Ernst Romer)提起诉讼,指他印发一本名为《畅销书〈安妮日记〉的谎言》( The Diary of Anne Frank,Bestseller,A Lie)的小册子。此案在法庭审讯时,一个名叫艾德加·盖斯(Edgar Geiss)的人在庭上派发此本小册子,结果他也被起诉。法庭其后判决罗默罚款1,500马克,而盖斯则被判监禁6个月。在上诉后刑期虽然获得减少,但此次案件却因为奥托·弗兰克后来对刑期的再度上诉,超逾了当地有关诽谤的法律规定范围而结束。

在奥托·弗兰克1980年死后,安妮的日记,包括书信与分散的页纸,按他的遗愿被转交予荷兰国家战争文件研究所,研究所后来在1986年委托荷兰司法部对日记进行司法科学鉴定。司法部分析了日记的笔迹并与过往案例作了对比,证实笔迹吻合,而且日记上的纸张,浆糊与墨迹亦被确认为与日记撰写年代吻合,最后安妮的日记正式被荷兰司法部确认为真迹。后来荷兰国家战争文件研究所综合研究结果与原稿及其他资料,出版了所谓的“评论版”。1990年3月23日,德国汉堡地方法院对此版日记进行了确认。

1991年,两位大屠杀否定派学者罗贝尔·福利松(Robert Faurisson)与西格弗里德·维贝克(Siegfried Verbeke)出版了一本名为The Diary of Anne Frank: A Critical Approach(《安妮的日记:一个批判性进路》)的书。这本书宣称日记由奥托·弗兰克撰写,并提出日记内容有不少矛盾,质疑躲藏在后宅的可能性,以及文章风格及文笔与同年龄的青少年有别等问题。

1993年12月,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兰克之家与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就上述著作动用民法,申请禁止该书在荷兰的进一步印发。1998年12月9日,阿姆斯特丹地方法院按原告要求,禁止任何否定日记及其内容真实性的印刷品出版,违者将被罚款25,000荷兰盾(约11350欧元)。

相关文章

安妮故居发人深省 人民网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荷兰阿姆斯特丹。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一支由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人群组成的队伍沿着街角向后蜿蜒。五颜六色的伞下,稚气未脱的孩子依偎着父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静静伫立,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姑娘们则干脆在雨中挺立。他们在等着参观《安妮日记》中的主人公安妮·弗兰克躲藏了两年零两个月的阁楼。

《安妮日记》是德国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部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后不久。这个不到16岁就被纳粹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今天,由65种语言出版的《安妮日记》已售出3000万册。安妮故居也成为各国游客访问阿姆斯特丹时必去的地方之一。2004年,共有93.6万人参观了安妮小屋,平均每天2564人。今年前3个月,参观人数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万人。

5月2 日,记者随着人群进入安妮小屋,走进那扇书架后的暗门,爬上那狭窄楼梯,来到安妮与3位家人及另外4位犹太人当年蛰居的密室。幽暗的屋子里没有家具,没有日用品。在一片静穆的气氛中,每位参观者都在仔细地端详一幅幅相片,观看一段段电视录像,阅读墙上的安妮日记的一个个片断。记者发现每一个参观者都神情庄重,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已被深深打动。

安妮的父亲奥托当年曾说过,“我们的目的是要教育人们,让悲剧不再重演。”“没错,我们的确是在实现奥托的夙愿。设立博物馆的长期目标也正是教育”,安妮·弗兰克故居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汉斯·威斯特拉先生一语道出了安妮故居的努力目标。他说,40多年前,欧洲到处都是战争遗迹和幸存者,幸存者们还可以用亲身的经历向孩子们讲述战争的故事。但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关于战争的记忆正在渐渐淡去,因此关于二战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威斯特拉和他的120名同事们不断研究的课题。“我们时常接到从世界各地打来的电话,要求举办安妮·弗兰克展览。有一点我们会始终坚持,那就是布展理念一定要由安妮故居的人主导。”威斯特拉说,除了阿姆斯特丹,全世界每年还有150多个城市举办为期约4周的安妮·弗兰克展,以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安妮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故事。每一次展出,都会有大量的小学生前往参观。他们在来之前,已看过了半小时的短片。回校之后,老师还要请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正是安妮故居工作人员培训的结果。他们还结合实际,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有些国家利用文学作品,在另外一些国家则通过精致的卡通画来讲述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又如先培训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请他们给小学生作展览向导,这叫做“让孩子帮助孩子”。

安妮故居还善于利用现代科技。例如,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孩子们管理网页,在网上制作节目与游戏,让安妮以及二战的故事更加适合孩子的口味。目前,安妮故居的网页上已有荷、英、德、法、西、意6种语言。5月9日,安妮故居还将在网上开通“安妮导游”栏目,介绍欧洲各国的二战历史。5月2日,安妮故居监事会主席、荷兰前首相科克向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捷克6个国家的元首发去了亲笔信,希望他们予以支持。

参观完毕,记者在安妮博物馆的留言簿上读到了这样几句话:“难以想象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我希望不会再有人过这种生活。”“这是一段非常打动人心的经历,应该永远铭记,永远延伸。”记者留心数了一下,在博物馆开馆4小时内,共有55条用各种文字书写的留言。就在记者翻看留言簿的几十秒钟内,后面又有好几个年轻人悄无声息地加入了参观的队伍。

Anne Frank,

1929—45,German diarist,b. Frankfurt as Anneliese Marie Frank. In order to escape Nazi persecution,her family emigrated (1933) to Amsterdam,where her father Otto became a business owner. After the Nazis occupied the Netherlands,her family (along with several other Jews) hid for just over two years (1942—44) in a secret annex that was part of her father's office and warehouse building. During those years,Anne kept a diary characterized by poignancy,insight,humor,touching naiveté,and sometimes tart observation. The family was betrayed to the Germans in 1944,and at 15 Anne died of typhus in the Bergen-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

Anne's diary was discovered by one of the family's helpers and after the war was given to her father,the only immediate family member to survive the Holocaust. Edited by him,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1947)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1952) and 66 other languages. It was also adapted into a play (1955) and a film (1959). A critical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1986,and a complete edition,containing almost a third more material,appeared in 1995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her death. Anne Frank also wrote stories,fables,and essays,which were published in 1959. The Franks' Amsterdam hiding place is now a museum,there is a foundation established by her father,and institutions devoted to her exist in New York,Berlin,London,and other cities.

See biographies by M. Müller (tr. 1998) and C. A. Lee (1999); M. Gies,Anne Frank Remembered (1988); R. Van Der Rol and R. Verhoeven,Anne Frank,Beyond the Diary: A Photographic Remembrance (1995); C. A. Lee,The Hidden Life of Otto Frank (2003); W. Lindwer,The Last Seven Months of Anne Frank (documentary film,1988 and book,1992); J. Blair,dir.,Anne Frank Remembered (documentary film,1995).

(德)安妮·弗兰克 安妮对战争的思考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补充资料: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 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妮的态度是怎样的?

“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 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安妮日记》的价值是什么? 日记的内容:真实反映当时的恐惧和安妮受到的双重的压迫。对战争根源的思考。安妮面对反人道的战争的乐观态度,始终保持美好的人性。日记的价值:是历史的另一种证明;用个人的真实情感与思想代替战争的宏大叙事。写作练习 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你将怎样为她写墓志铭?

2 1959年乔治·斯蒂文斯执导电影

外文名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频道: BBC

首播时间: 2009年1月5日

导演: 乔治·斯蒂文斯 George Stevens

编剧:

Anne Frank ....(diary)

Frances Goodrich ....(play) &

Albert Hackett ....(play)

Frances Goodrich ....(screenplay) &

Albert Hackett ....(screenplay)

主演:

Millie Perkins ....Anne Frank

Joseph Schildkraut ....Otto Frank

谢利·温特斯 Shelley Winters ....Mrs. Petronella Van Daan

影片类型: 剧情 / 战争 / 传记

片长:180 min / Argentina:158 min / Germany:152 min / USA:171 min (FMC Library Print)

国家/地区: 美国 data-layout="right" 对白语言: 英语 / 德语

色彩: 黑白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单声道 / 4-Track Stereo

制作成本:$3,00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拍摄日期: 1958年3月 - 1958年8月

制作周期: 1958年 -

摄影机: Bausch & Lomb Lenses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作人 Produced by:

小乔治·斯蒂文斯 George Stevens Jr. ....associate producer

乔治·斯蒂文斯 George Stevens ....producer

制作公司:

20世纪福克斯公司 [美国]

George Stevens Productions [美国]

发行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美国] (1959) (USA) (theatrical)

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 [美国] (2004) (USA) (DVD)

剧情介绍: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1942年7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事情,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五十五种文字,销售二千四百万册,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此次BBC邀请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编剧Deborah Moggach执笔,再次将这部作品搬上小萤幕,请大家一起体味这个坚强乐观的花季少女笔下真实感人的战时生活。

3 2001年罗博特·多恩海斯尔执导电影

故事梗概:

1939年6月,整个欧洲笼罩在纳粹德国的阴霾之下。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虽然已经被德军占领,但依然沉浸在一片和煦的艳阳之下。天真活泼、美丽可人的犹太籍姑娘安妮·弗朗克和其他的伙伴们一样,还能在爸爸奥特和妈妈伊蒂斯的身边过着田园般的梦幻少女生活。

从1940年5月开始,安妮那豆蔻青春的年华随着一声刺耳的防空警报,和大街上树起的“犹太人禁止入内”的牌子一起,被涂抹上了战争漆黑的颜色。十三岁生日那天,安妮收到了爸爸奥特精心挑选的一份礼物——一本令安妮爱不释手的日记本。战争来临后,爸爸送的日记本成了安妮形影不离的伙伴,这其中记录了安妮所亲眼目睹的犹太人被纳粹德国集体逮捕,并关押于集中营之后遭受的惨绝人寰的杀戮。

战争结束的几周后,奥特作为曾经藏匿在阁楼的八位犹太人中的唯一幸存者,坚持不懈地寻找着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安妮。当奥特收到密普先生送来的安妮记录的日记时,才知道女儿安妮已经在那场劫难中死去。奥特手捧自己给女儿安妮买的日记本和一些日记散页来到安妮曾经居住的、而如今已是空空当当的阁楼房间里,一缕阳光从窗棂间倾斜而入,那是安妮曾经怀着重返生活的憧憬倾听海鸥鸣叫的窗口。

精彩视点:

影片取材于Melissa Muller出版的《ANNE FRANK》(中译名:安妮日记)。影片中安妮的生活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得以体现和展示,强大的演员阵容可以说是由全“明星队”组队:14岁的汉娜·泰勒·戈登曾主演《杰克比,你这个骗子》和《曼斯菲尔得花园》;奥斯卡影帝及艾米奖的获得者本·金斯利曾出演《甘地》、《辛德勒名单》等影片,凭借其炉火纯青的演技,在2002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爵士头衔。

导演:罗博特·多恩海斯尔

主演:Holger Daemgen 、本·金斯利、布伦达·布莱森、汉娜·泰勒·格兰

4 2009年乔恩·琼斯执导电影

中文名称:安妮日记data-layout="right"英文名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发行时间:2009

国家地区:英国

影片类型:传记/剧情/战争

对白语言:英语

导 演:乔恩·琼斯

主 演:Ellie Kendrick ....Anne Frank

凯特·阿什菲尔德 Kate Ashfield ....Miep Gies

Geoff Breton ....Peter Van Daan

Roger Frost ....Mr Kleiman

伊恩·格雷 Iain Glen ....Otto Frank

塔姆辛·格雷格 Tamsin Greig ....Edith Frank

莱丝莉·夏普 Lesley Sharp ....Petronella Van Daan

Ron Cook ....Hermann Van Daan

Tim Dantay ....Mr Kugler

玛丽亚·盖尔 Mariah Gale ....Bep Voskuijl

菲丽希缇·琼斯 Felicity Jones ....Margot Frank

Nicholas Farrell ....Albert Dussel

剧情简介:

1942年6月12日,安妮·弗兰克开始在她的生日礼物——日记本上写下第一篇日记。同年7月她和家人为躲避纳粹藏到了父亲公司的香料仓库中。两年的隐匿生活中,写日记成为了安妮最大的乐趣,她认真的记录着这段岁月的辛酸、苦痛,但也没有忘记欢笑、乐趣。两年后他们被发现,送去集中营,这个天真的女孩于和家人朋友不幸遇难,只有她的父亲幸运逃生。战后,安妮的日记经其父修改出版,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

此次BBC邀请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编剧Deborah Moggach执笔,再次将这部作品搬上小萤幕,让我们一起体味这个坚强乐观的花季少女笔下真实感人的战时生活。

一共五集

5 话剧《安妮日记》吴朱红戏剧工作室出品

主创介绍

出品人 张朝晖

制作人 刘伟

编剧 F古德里奇与A海克特 (美国)

译者 吴朱红

导演 吴朱红

舞美设计 刘鹏

灯光设计 刘鹏

服装设计 张赢(特邀)

北京市东城区吴朱红戏剧工作室/吴朱红戏剧香港工作室演出

主演介绍

安妮--汪玥

皮特.冯丹--杨地

冯丹先生--沙杰

冯丹太太--张舒淼

玛戈.弗兰克--吕依格

弗兰克太太-孙荣

弗兰克先生--刘威州

米普.吉斯--曹高品

克莱拉先生-何其炜

达索先生-张博

演职员表

音效设计--陈相龙

化妆造型--兰锴锜

导演助理--何其炜

舞台监督-王婧

道具-曹高品

技术管理--孟刚

灯光设计助理--谢泽君

服化助理-宋超、龚作国

外联--刘博典

平面设计--刘鹏

演出信息

时间:2012.04.16 星期一 19:30

2012.04.17 星期二 19:30

地点:北京-风尚剧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0: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