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释义 | 概述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始创于1978年建校之初,是昭通师专设置最早、办学实力较强、规模较大、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系科之一。1999年8月,昭通教育学院中文系并入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师资力量中文系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教授1人,副教授11人,中专高级讲师1人,副高职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1.1%,讲师19人,助教12人;硕士研究生20人,占专任教师的44.4%。 全系教师致力于教学科研: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省级社科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省内外文学奖3项,省优秀辅导员1人;现承担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科研课题4项;共出版学术著作14部,在各类学报和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市政府、学校科研奖励20余项。某些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沟通学等新学科研究、昭通作家群、昭通作家作品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2人在学校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三等奖; 招生就业该系现有语文教育和文秘两个专业,共14个教学班,共有学生794人。语文教育专业为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生,已有毕业生29届,累计毕业生人数3000余人。1986年开始为各县培养函、夜大学员,累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函、夜大和“三沟通”学员计5000余人。目前本专业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656人。 文秘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已有毕业生3届,累计毕业人数124人。目前在校就读人数148人。 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从1999年开始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开始,我系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文秘专业更是连续三届100%的就业率。 办学特色1、为昭通市530万人民的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从1978年至今,办班64个,共招收学生3560名,培养毕业生3050名。如今大多数毕业生奋斗在教育第一线,以昭通市为中心,辐射到全省。 2、为昭通文化建设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中文系的老师和学生在全国享有盛名的“昭通文学现象”“昭通作家群”中比例在70%左右,著名诗人雷平阳,作家孙世祥是其中的佼佼者。 发展方向昭通师专升本申请中第一批升本名单之一。计划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培养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类)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师技能的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为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方式:全日制三年。主修和辅修相结合,主修汉语言文学,辅修文秘。 主要课程:主干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写作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逻辑学、秘书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档案管理学、新闻写作等课程。 选修课程:中西方文化史、云南地方史、美学、传播学、名著欣赏、摄影技法,文艺评论等 文秘专业培养从事秘书、新闻、传媒、公共等职业的从业人员。 培养方式:全日制三年。“2+1”培养方式,第一、二学年侧重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技能的训练;第三学年向现代文秘、公共、新闻方向分流,注重实践实训和就业能力培养。 主干课程:文书学、秘书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办公、现代汉语、形式逻辑、书法技能、社会礼仪学、实用写作、行政管理学、演讲口才技能等课程。 选修课程:中西方文化史、云南地方史、美学、传播学、名著欣赏、摄影技法,文艺评论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