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络小皮伞 |
释义 | 中文学名:安络小皮伞 拉丁学名:Marasmius androsaceus (L. : Fr.) Fr. 别称:鬼毛针、茶褐小皮伞 界:真菌界 目:伞菌目 科:白蘑科 属:小皮伞属 分布区域:福建、湖南、云南、吉林等。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菌盖半球至近平展,中部脐状,具沟条,直径0.5-2cm,膜质,光滑,干燥,韧,茶褐至红褐色,中央色深很薄。菌褐近白色,稀,长短不一,直生至离生。菌柄3-5cm,粗1毫米或稍粗,细针状,黑褐色或稍浅,平滑,弯曲,中空,软骨质,往往生长在黑褐色至黑色细长的菌索,直径0.5-1mm,由于生境温度条件影响,最长的菌索长达150cm以上,极似细铁丝或马鬃。孢子长方椭圆形,光滑,无色,6-9μm×3-4.5μm。 生态习性:生于比较阴湿的林内枯枝,腐木、落叶,竹林枯竹枝上,往往菌索发达。 经济用途:可供食用。国内已研制出“安络痛”药物,有止痛等作用,且治疗跌打损伤,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眶上神经痛、骨折疼痛、麻风性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炎。另报道臭小皮伞等皮伞属的一些种也有同安络小伞相同的药用功效。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有的黏结成团,培养基主要为谷壳。小碎块中,可见有的谷壳上布满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手指搓磨有滑腻感。气浊,味微咸,涩。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菌丝体无色或黑褐色,直径2.5~3μm。菌丝有的分支,有的具横隔,孢子类圆形,无色,透明。(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 ①取上述滤液10ml,置水浴上蒸干,放冷,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7%的盐酸羟胺甲醇溶液2~3滴,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即显橙红色或棕红色。 ②取上述剩余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2ml使溶解,溶液置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入硫酸1ml,两液接界处显棕色环,振摇后,硫酸层显红色。 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5.0%。 炮制用时,将培养基及菌丝体打碎。 性味与归经微苦,温。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通经活血,止痛。用于麻风病,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疼痛,三叉神经痛,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5~15g。 贮藏置干燥处。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