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谢晋元
释义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汉族,广东蕉岭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官。谢晋元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等。民国抗日将领,淞沪会战中以“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后为叛徒杀害,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

中文名:谢晋元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蕉岭县

出生日期:1905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1941年4月24日

职业:军人

信仰:三民主义

军衔:上校(追赠陆军少将)

个人简介

出生

谢晋元,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客家人,1905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蕉岭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12月,考进黄埔军校第四期。

抗战

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10月26日,日军突破大场防线,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形势十分危急。谢晋元受命率第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411人向南推移,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谢晋元带领部队穿过敌人猛烈的炮火,于27日晨2时进驻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曾奉命率部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坚守4天4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毙敌数百人,被当时的报纸媒体与楚汉相争时田横的八百义士作比较,被称作是“八百壮士”,而谢晋元的英名也被人民广为传颂。

四行仓库

闸北区的“四行仓库”原为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在上海设立的联合营业所的仓库,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抵抗鬼子的中型山炮轰击。

坚守

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的消息传开,上海人民无不敬佩感泣,把他们誉为“八百壮士”。每天从早到晚,数以万计的各界群众,不顾北岸日军的流弹四射,纷纷聚集在苏州河南岸,表示对四行仓库孤军的尊敬和关心。10月28日黎明,上海市商会派出一名女童子军杨惠敏携带慰劳品,渡过苏州河进入四行仓库,向孤军敬献新制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表示全市人民的崇高敬意。谢晋元命令将青天白日满地红在仓库大楼楼顶升起,隔河观望的群众无不拍手欢呼。不久,以《歌八百壮士》(后经改编成《中国一定强》,歌词稍有改动)为题的歌曲也创作出来:“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激励着谢晋元和他的士兵。短短4天时间,他们在四行仓库这块弹丸之地,击退敌军数十次进攻,毙敌200多人,伤者无数,自己仅阵亡9人,伤20余人。10月30日晚9时,谢晋元接到撤退命令。

收买

日伪特务机关为收买谢晋元,曾派人以50万元、师长之职诱降,被谢晋元严辞拒绝。敌人决定杀害谢晋元。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率官兵出操,发现几名士兵缺席,亲往传询,已被汪伪特务机关收买的这几个民族败类,用匕首将谢晋元刺死。谢晋元时年37岁。

全国,特别是上海的民众得知谢晋元遇害的噩耗后,极为悲愤,各界人士纷纷用各种方式悼念抗日英雄。4月25日前往送葬者达7万余众。同年5月,重庆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政府褒扬谢晋元“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壮举,并抚恤其亲属。1982年,谢晋元的墓迁至上海虹桥宋庆龄陵园的右侧。

人物故居

谢晋元故居位于中国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由谢晋元曾祖父在清代咸丰年间建造。房屋坐西向东,为沙灰瓦木结构、三幢合面两门楼平房,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675平方米,两座大门分别命名为“儒林第”和“荆树居”。为弘扬将军精神,蕉岭县人民政府1998年拨专款赎回已散失的故居房屋,整修后批准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拨专款兴建了谢晋元纪念馆,与故居原有建筑相连互映,并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谢晋元故居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华裔子孙及国际友人前来景仰参观。

人物生平

谢晋元将军1905年生,广东梅州市蕉岭县人。1925年,在广东大学预科肄业。同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1926年10月毕业,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排长,参加北伐战争。在济南讨伐孙传芳战斗负伤,愈后先后任武汉要塞、河南省保安处营长、中校团副及旅部参谋主任等职。曾调至十九路军蔡廷锴部,参加过1932年“一二八”上海保卫战。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时,任陆军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参加闸北八字桥战斗。后任五二四团团副,团长牺牲后接任团长,率部驻防北火车站,与日军对峙二个多月,10月26日,日军疯狂向驻地防线发动进攻。他率领第一营的400余官兵,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后撤。10月27日,上千的日军进犯,他沉着应战,号召壮士“要人在阵地在,誓与日军血战到底!”激战一天,毙敌80余名。率部孤军死守危楼,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上海,为国内外瞩目,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28日凌晨,官兵又在四行仓库屋顶升起中华民国国旗,表示捍卫祖国尊严,誓与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决心。接着敌军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形势险恶。29日,写下遗书:“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30日,接蒋介石“珍重退入租界,继续为国努力”的手令。31日,敌又以飞机大炮攻击四行仓库(下图),他以3挺机枪掩护,率部冲出重围,退入租界。坚守仓库4昼夜,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毙敌200余名,写下中国抗战史上极为壮烈的一页。他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升任为上校团长。部队退入租界后,正待整装再战,被英军解除武装,送往胶州路“孤军营”,受尽凌辱。他满腔悲愤,每日清晨带领孤军唱国歌,举行精神升旗仪式,出操上课,教育部属勿忘爱国军人的人格和国格。1938年8月11日晨,为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率部升起国旗。当天下午遭到万国商团外籍军队包围冲击营房,夺去了国旗。他指挥壮士展开搏斗,4名壮士牺牲,100余人负伤。孤军被送往外滩中央银行大楼幽禁。他下令开展绝食斗争。工部局被迫让步,将他们送回孤军营,奉还国旗,抚恤死难壮士,并对此事件表示歉意。在杀敌报国的日子里,谢晋元曾作诗勉励自己:“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1940年3月,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派员以陆军总司令的高官诱降,他严词斥道:“尔等行为,良心丧尽,认贼作父,愿作张邦昌,甘作亡国奴。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以保国为民为天职,余志已决,决非任何甘言利诱所能动,休以狗彘不如之言来污我,你速去,休胡言。”(上图为谢晋元与其手下的四名连长)

敌伪见软硬兼施无效,谢晋元与其手下的四名连长于1941年4月,被日、伪收买的叛兵4人在24日早操时,乘他不备,用匕首将其刺死。遇害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上海10万民众前往瞻仰遣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典型”。蒋中正誉其为“精忠贯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晋元高级中学、蕉岭县建立晋元中学作为纪念。1983年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虹桥万国公墓(即宋庆龄陵园)重建其陵墓,以彰其“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

附:

《中国一定强》

作曲:夏之秋 作词:桂涛声

简介:

这首歌创作于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后,

1938年电影:《八百壮士》插曲

原名:《歌八百壮士》

是为纪念八百壮士那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飘荡!飘荡!飘荡!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

快快赶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一定强!一定强!一定强!

缅怀谢晋元将军及八百壮士诗作

破阵子*缅怀谢晋元将军及八百壮士

八百铁血壮士,四行奋勇孤军。苏州河畔血与火,

中国官兵赤子心。无愧于战神。

激战四天五夜,抗击日寇万人。民族英雄谢晋元,

骁勇善战为人民。英名彪古今。

——(上海)张志真

原版:《歌八百壮士》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飘荡!飘荡!飘荡!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

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不会亡!

八百壮士墓

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七星公园普陀山博望坪。墓冢长方形,宽5.5米, 长6.2米, 高1.2米。墓碑刻“八百壮士墓”。1944年10月29日至11月初, 国民革命军31军131师防守桂林,与日军激战十天。391团扼守漓江东岸地区, 毙、伤敌兵盈万, 我军亦伤亡严重。适值大雨, 盟国空军支援受阻, 城防司令韦云淞等又临阵脱逃。敌增援部队分进合击,穿山、猫儿山、屏风山、普陀山、月牙山等阵地相继失陷。漓江桥又被炸毁, 市、郊交通断绝。在寡不敌众、久战无援的情况下,391团指挥所、1营指挥所、1连、303机枪连、输送连、特务排、防毒排、山炮排、野战3医院各单位一部分和卫生队全部,计官兵、伤员800余人, 被迫撤至普陀山七星岩内, 继续抵抗。日军围山后先用山炮猛轰岩口, 继倾大量汽油, 投入大批瓦斯弹,用火焰喷射器向岩内喷射, 致使我岩内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太平路8号。总面积337.4平方米, 前为木结构两层楼房,面积192平方米, 后为砖木结构西式两层楼房, 面积129平方米。

八百壮士结局

800孤军进入租界后,被租界英军借口解除了武装,安置在胶州公园边一个临时营房中。谢晋元一直想归队,但上海租界沦为孤岛,无路可走。当时,孤军营成为照耀上海全市的一座灯塔,每天前往访问的人不断。谢晋元治军极严,每天升旗、上操、学习,生活井井有条,大家都等待有朝一日重返战场。不幸事件发生在1941年4月24日凌晨,当时有四名不肖士兵同外界相勾结,利用早操时间,身带匕首、铁镐向谢头部、胸部猛击,谢流血倒地,不久即逝世,年仅37岁。这件事震动了全国。第二天在孤军营举行棺殓仪式,前往吊唁的有6万多人。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企图将孤军营编为伪军,遭到坚决拒绝,慑于民心所向,日军未敢屠杀孤军,将他们分散各地充当苦力。孤军在俘虏期间并没有停止斗争。被遣往浙江诸暨的一支孤军在我地下党配合下,跳出罗网,上山去打游击。抗战胜利后,这些人自谋职业,生活艰苦。直到上海解放,由陈毅市长亲自安排他们的工作。

2010年12月17日,96岁的杨养正在重庆辞世。现八百壮士仅存杨根奎一人。

参考资料

1.人物生平 

扩展阅读:

1

谢晋元纪念馆:http://www.eeloves.com/103517

2

新世纪普及版《中国通史》(作者:钱浩)

开放分类:
人物上海民族英雄蕉岭黄埔系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41次
最近更新:2012-05-22
创建者:什么是真心相爱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zza_zzx200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