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村镇 |
释义 | 1 江西新余市渝水区辖镇下村镇,地名,比较著名的有新余市下村镇和泽州县下村镇。 ◎ 概述境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乡镇企业大多以煤产品为龙头砂,以水泥、砖、建筑、硅石灰、铁矿等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花生、红薯、蔬菜等,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果树有柑桔、板栗、萘李、黄花梨等;主要树种有杉树、松树、油茶、樟树等。马步塄的茶油,清香爽口,全市闻名。 全镇现有初中3所(含花矿职工学校),小学16所,教师220余人,在校生5628人,九年义务普及率达99.5%。镇内有中心医院1所,花矿职工医院1所,医疗诊所25个,共有医务人员216人,医生180人,设有内、外、儿、妇、烧伤科等18个科室,病床120张。上新铁路、上新公路,由南向北穿境而过,镇域南部连接沪瑞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花鼓山电厂,电价低于国家指导价,方便各界投资办厂;信息畅通、通讯发达,联通、移动、电信、邮政涉及到每个角落。 ◎ 行政区划下村原名霞溪,以山川秀丽、玉带香泉、云蒸霞尉之谓也。解放前夕,属水北区水南乡,江东区下村乡、江东乡、岭下乡、何家乡、三和乡的一部分;解放初隶属江东区,下设6个乡。1956年合作化时,分高星、民主、青春、联盟、前进、胜利、高升、爱国、友谊10个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江东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火箭人民公社合并为下村公社,下辖:江东、龙湖、甘秀埠、大桥、下村、当下、何家、南村、杭桥、花堆、店下、里村共12个村委。1983年12个下村公社更名为下村乡,下设炉前、龙湖、甘秀埠、下住、江东、大桥、下村、造里、罗家边、马步塄、杭桥、南村、何家、高升、千秋岭、城潭、袁家、花堆、虹桥、城坊、步桥共21个行政村。1988年12个撤乡建镇,从而成为召集的下村镇。2001年11月,下村镇南村村委对门、老屋、山背3个自然村划归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管辖。2003年9月,将造里并入罗家边。炉前并入下住,城潭并入千秋岭,马步塄并入杭桥,现辖17个村委会。 ◎ 资源下村镇依托极为重要的区位、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煤炭、铁矿、石灰石、建筑、水泥、食品加工等为主的主导产业群。全镇已有年产煤12万吨的小煤矿生产企业10个;年采石25万方的采石场12个;年产矿2万吨精矿的铁矿粉厂4个;建安工程额达到1000万元的建筑公司1个;年产水泥8.8万吨的水泥厂1个;资产总额300万元的食品加工企业1家;年产精煤10万吨的精洗煤厂4家。同时,镇内驻有年产精煤31万吨的省属企业花鼓山煤矿,它能充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截止2003年底,全镇有乡镇个私企业1077个,从业人员4687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25%,年实现总产镇19350万元。 ◎ 发展下村镇人杰地灵,是世界风云人物何大一的故乡。历代人物有宋朝张和,任监察御史;明朝张乔松,任云南布政司;张条,任山海关守备;梁寅,于明洪武年间授礼部主事,其子梁岷,任古田县令;土地革命时期的邱明贵,任红军团长;周贵科,长征老干部,曾任九江市外贸局长。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下村镇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3827万元,财政总收入94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二、三产业比77.8%,已列入全省重点镇行政。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北京伟祥无人下井水力钻孔开采无烟煤技术项目、新余市豫彰酒业有限公司、台湾余园农业实业有限公司、新余市日新线业有限公司等投资8000多万元的18家外资企业相继投产后,预计到2005年,可增加产值5000多万元,增加税收310万元,财政收入可达1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这些有利条件必然极大地拉动下村镇的消费需求,必将为下村镇的小城镇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7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5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和12%,固定资产投资8506万元,同比增长84.6%,规模销售收入1.8亿元,比目标数增长20%;一、二、三产比重为2.7:4.9:2.4,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并成逐步扩大趋势;包括超常规增长数在内,该镇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573万元,实际完成财政收入1835万元,比2006年增加879万元,增长91.9%;比2007年初任务数超收2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16元,比2006年增长13.1%。 ◎ 文化底蕴下村镇文化底蕴深厚,历来就有重文尚教的传统。元末明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梁寅从这里走出,现有“夫子堂”遗迹存世。世界风云人物、抗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博士的故里也在下村镇。全镇上下倾力扶助教育事业发展,中小学教学水平多年来在全区位居前列。2007年,投资300万元新建下村中学3300平方米教师办公综合楼和学生公寓以及其它基础设施,下一步准备新建一栋教师单身宿舍楼,扩建运动场院,致力于把下村中学打造成为全省一流的农村中学。 ◎ 相关信息2008年下村镇河东村的三樱椒实验田里,当地群众正在抓紧抢收成熟的三樱椒,到处是一片忙碌而又喜人的景象。副镇长赵会明、门继富也特地赶到田间查看收成情况,详细询问三撄椒的长势、市场价格以及销路等问题,切身关心老百姓的利益。下村镇党委、政府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大力气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同时向农民宣传有关现代农业常识,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走出了一条靠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河东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于去年引进了三樱椒的种苗和种植技术,在村里开辟了100余亩实验田,经过两年的种植实验,三樱椒不仅适合本土生长,而且经济效益可观,村里计划明年将继续扩大规模,推广三樱椒的种植。 2 山西泽州县辖镇◎ 基本概况: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位于市区西北部,西傍沁水、北邻高平,是该县一“煤铁大镇”、“经济重镇”。全县最高山武圣山就坐落在该镇,著名的长河水就发源于此山。全镇国土面积104平方公里,33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有9900户、3.7万口人。 ◎ 矿产资源:该镇煤、铁、石膏、瓷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厂矿林立,镇办、村办私营企业百余个,国营、县营企业有成庄煤矿和王坡煤矿、岳南煤矿等。下村镇水资源丰富,有5个水库、两个塘坝,水面积800余亩,为全县之首。下村镇是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新一届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翻开了下村镇新的一页。 ◎ 地理构造:下村镇地形呈两山夹一沟之势,地势西高东低,是典型的丘陵区。境内山岭纵横,连绵不断。随高山分布形成众多山谷河流,泽州县三条中心河流之一的长河就发源于此。 ◎ 基础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下村镇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充分发挥煤铁资源优势,三个文明一齐抓,全镇发生很大变化。镇里的重点企业有投资2920万元建成的泽西179高炉,投资9000万元建成亚鑫318立方米高炉,全国农村最大的沼气站---晋宏日产3000方沼气站,年产30万吨以上矿井---西陈庄煤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700万元对东大路和下樊路进行了铺修;投资1200万元完成“村村通”工程;投资1000万元架设了光缆线路,建成省内一流的演播大厅,电视覆盖率百分之百;投资2500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镇办中学和15所标准化小学;投资600多万元发展旅游业,圣公寺、白泉寺、报佛寺、长河水库等旅游景区初具规模。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16.2亿元,经济总收入13.2亿元,镇财政收入7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6元。 ◎ 未来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五年,头年是关键,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在这样一个起点上,下村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顺势而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全力推进下村经济社会全面跨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