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穴中学 |
释义 | 湖北省武穴中学创办于1946年,是湖北省重点中学。现有教职工339人,学生5000人。 学校简介乘胜前进 再创辉煌 ——湖北省武穴中学简介 湖北省武穴中学创办于1946年,是湖北省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学校。学校位于鄂东门户武穴市城区中心,面临黄金水道,襟带千里长堤,坐落栖贤胜地,雄视吴头楚尾。校园占地面积101亩,现有教职工310人,在校生4200人。 办学声誉名扬荆楚。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武穴中学一路踏歌而行,学校先后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3万多名,据不完全统计,有300多名毕业生在海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学校先后被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确立为优质生源基地。2007年以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以“规模适度,内涵深厚,管理精细,质量优异”为努力方向,于2010年实现了省级示范学校发展目标,掀开了办学历史崭新的一页。学校办学在黄冈有竞争力,在全省有影响力,已成为黄冈教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特色鲜明。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学校坚持“人本人文成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减轻负担,提高质量”为指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省级示范学校为新起点,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办学实力,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特色。 教育质量一路领先。1996年以来,学校高考成绩在黄冈市重点高中一直居领先地位。学校连年夺取黄冈市重点高中教育质量“育英奖”、“创新奖”、“优秀奖”,“特别优秀奖”。自恢复高考以来,学校连年有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深造。“选择武中,走向成功”这句口号在武穴市深入民心。 德智并举成效显著。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弘扬民族精神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终极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学校突出重点抓法制安全教育、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懂文明,讲礼貌;学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在武穴市有口皆碑。 名师荟萃演绎精彩。学校教师中加入湖北省教育学会的有35人,担任黄冈市学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的有25人。先后有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学科竞赛优秀教练员”、“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优秀班主任”、“湖北省骨干教师”、“黄冈名师”荣誉称号。近5年来,全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对外参赛获奖达360人次,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教学论文120余篇,辅导学生获奖1500余人次。学校大兴教研之风,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目前有国、省两级课题6个,“十一·五”期间有两项国家级课题(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学科网站群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与研究》)圆满结题。 办学成就硕果累累。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优异的教学质量、丰硕的办学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学校先后获“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少年电子技师活动认定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绿化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中央教科所研究性学习基地学校”、“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课题评估先进学校”、“省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学校”“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省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省重竞技训练基地”、“省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省五四红旗团委”、“省教代会工作优秀单位”、“省模范教工之家”“省示范中学”等荣誉称号。 职能部门部门负责人校办吴有能 陈保侯党办张亚非高二年级方崇高 贺永生高三年级胡文晖 陈节龙高一年级李必佳 王小为教务处吴有祥 郭正华政教处、团委王准 陈连三 郭慧中 冯子文总务处陈志平勤俭办余劲华教科所陈连刚 严少林综治办余果平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办公室陈保侯 学校概述 学校现状武穴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学校位于鄂东门户武穴市城区中心,面临黄金水道,襟带千里长堤,坐落栖贤古寺,雄视吴头楚尾。校园现占地面积101亩,现有教职工320人,在校生5042人。 学校历史武穴中学的前身为成立于1929年(民国18年)的湖北省立第十三小学,以杨泗庙、栖贤寺为校舍,1934年湖北省政府指定该校(时改称为省立武穴小学)为鄂东中心小学,老校舍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侵华日军炸毁。1943年广济县政府以武穴福音堂为校舍(现市法院住宿区处),成立县立初中。1949年6日,中共广济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立初中,取校名为广济县立中学。同年9月,与私立刊江、建国、朴庵中学合并,改称县立中学武穴分部。1950年底,武穴镇划归黄冈专区直接管辖,武穴分部改称武穴中学。1953年,武穴镇划属县辖,县治从梅川迁武穴后,武穴中学改称广济县第一中学。1946年改称武穴中学。 学校方针与荣誉学校教学方针近年来,学校积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本科升学率达到 91%以上,连年有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深造,1996年以来,学校高考成绩连续八年获得黄冈市表彰。武穴中学作为武穴市一中,不仅是武穴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黄冈教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冈有竞争力,在湖北有影响力,在鄂东、赣北、皖西一带久负盛名。 学校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德育与智育并举,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学生懂文明,讲礼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扎实而有效。学校大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育人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师资力量学校具有较厚实的教育科研实力。有特级教师 6人,高级教师167人。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地科研课题6个,其中国家级课题有2个,分别是中央教科所的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适合高中各学科教学软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中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专题已结题。学校被评为“中央教科所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湖北片区的期评估中被评为“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中期评估湖北片区优秀课题先进单位”。 获得荣誉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少年电子技师活动认定单位”、“湖北省教育战线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先进学校”、“湖北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湖北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湖北省重竞技训练基地”、“湖北省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教代会工作优秀单位”、“黄冈市高中示范学校”、“黄冈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黄冈市示范文明单位”、“黄冈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黄冈市绿色学校”等。 校歌歌词部分如下 瑰丽的朝阳映红了我们飒爽英姿 庄严的晨钟 敲打着我们青春的心房 栖贤园中的莘莘学子聆听师长的殷切教诲在 希望在知识的海洋中 破浪搏击啊 成长 涵养品德 勤奋学习 健强体魄 奋发向上我们肩负人民殷切的希望时刻准备着向锦秀前程航行 学校特色办学声誉名扬荆楚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武穴中学一路踏歌而行,学校先后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近3万多名,据不完全统计,有300多名毕业生在海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优异的教学质量、丰硕的办学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作为武穴教育的龙头,也作为黄冈教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武穴中学不仅在黄冈有竞争力,在全省有影响力,在鄂东、赣北、皖西一带更是久负盛名。 教育质量一路领先1996年以来,学校高考成绩在黄冈市重点高中一直居领先地位,连年夺取黄冈市重点高中教育质量“育英奖”、“创新奖”、“优秀奖”、“特别优秀奖”。学校高考重点大学上线率一直居黄冈市领先地位。数学、物理等单科优势明显,多次位居黄冈市同类学校首位。学校连年有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深造。清华北大年年有,高考大奖年年拿,十多年来不间断地保持这项纪录,在黄冈市重点高中中唯有武中一家。如今,“选择武中,走向成功”这句口号深入民心。 素质教育特色鲜明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减轻负担,提高质量”为指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面发展,科研兴校,科学发展”的办学特色和“团结奉献,拼搏求实”的武中精神。 德智并举成效显著。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弘扬民族精神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终极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学校突出重点抓法制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懂文明,讲礼貌;学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在武穴市有口皆碑。 学校成就与方向名师荟萃演绎精彩有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80人。加入湖北省教育学会的有35人,担任黄冈市学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的有25人。先后有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学科竞赛优秀教练员”、“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优秀班主任”、“湖北省骨干教师”、“黄冈名师”荣誉称号。近5年来,全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对外参赛获奖达36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教学论文120余篇,辅导学生获奖1500余人次。学校大兴教研之风,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目前有国、省两级课题6个,其中两项国家级课题(中央电教馆《高中学科教学软件的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央教科所《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已先后圆满结题。 办学成就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少年电子技师活动认定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绿化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中央教科所研究性学习基地学校”、“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课题评估先进学校”、“省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学校”“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省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省重竞技训练基地”、“省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五四红旗团委”、“省教代会工作优秀单位”等。 正确的发展方向学校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德育与智育并举,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学生懂文明,讲礼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扎实而有效。学校大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育人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具有较厚实的教育科研实力。有特级教师 6人,高级教师167人。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地科研课题6个,其中国家级课题有2个,分别是中央教科所的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适合高中各学科教学软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中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专题已结题。学校被评为“中央教科所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湖北片区的期评估中被评为“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中期评估湖北片区优秀课题先进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少年电子技师活动认定单位”、“湖北省教育战线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先进学校”、“湖北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湖北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湖北省重竞技训练基地”、“湖北省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教代会工作优秀单位”、“黄冈市高中示范学校”、“黄冈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黄冈市示范文明单位”、“黄冈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黄冈市绿色学校”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