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王村
释义

吴王村位于杭州莫干山路勾庄,距杭州市中心13公里。隶属于余杭县勾庄镇。1992年,全村288户,1049人。耕地737亩,其中粮田69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全村5家企业,务工人员654人,占总劳力的90%。104国道线自南至北穿过村中心;宣杭铁路从村南段横跨而过;京杭大运河从鸭舌咀叉道过西一公里,宽阔的河港,水路直达。水陆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吴王村形成于宋朝。由吴王、寺桥头、蒋家塘、万年桥头等6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驻地吴王。因吴、王两姓大族人多,故取名吴王村。筑于宋朝的三孔石板平桥--吴王桥保存至今。

中文名称:吴王村

行政区类别:自然村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

人口:1049人

村庄历史

吴王村民国初期,各自然村分别属钱塘、仁和两县,建杭县后为严庄、勾庄、祥符三乡管辖。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由南京分路入侵杭州,同月24日上午八时杭州沦陷,日本侵略军沿宁杭国道(现104道)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烧掉村区民房174间,残杀村民5人。村民被迫疏散于仁和(肇和)、严庄乡(双桥)一带亲朋好友处度日。抗日战争胜利后,村民陆续返家耕耘。

经济建设

1949年前,尽管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在田头,但还是过着“糠巴巴儿石粉多,六谷粉儿当好货”的清苦生活。1949年后,村民开始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新家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世世代代捏铁耙做田庄中解脱出来,从事按电钮、开机器的工业生产,在这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吴王村村办企业的兴起,是与大厂搞好横向联系,发了“横”财的。1978年与东风汽车公司杭州汽车厂挂钩,先后办起余杭汽车车厢厂、汽车部件厂。此后,村办企业“滚雪球”式地发展起来。

余杭汽车车厢厂,为杭州汽车厂加工生产各种汽车配件、车厢、金加工、消声器等产品。1992年加工产值达到1000万元,创利润13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50多万元。重质量、讲信誉,使该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高效益。杭州汽车厂,原来外加工单位很多,正因为余杭汽车车厢厂质量上乘,赢得总厂信任,加工汽车配件逐渐从别厂调入。目前加工各种汽车配件从原来的23种增加到72种。1992年为余杭县一级企业。

东风汽车部件厂也是一家为杭州汽车厂加工生产部件的厂家。1989年6月开办,全厂72个职工,生产轴管、马配、横梁、支架等汽车部件238种。1992年经销产值223万元,创利润23万元。

现在吴王村工厂矗立,机声隆隆。国营的、集体的、私营的厂家达22家。镇人民政府机关、商业、金融、服务等事业单位也相继挤进了这块土地。杭州汽车厂、杭州油毡厂、余杭人民印刷厂等大厂企业,都建在这里。吴王村农民在村党支部书记吴正农、村委会主任陈荣火领导下,抓住机遇,依靠地利优势,发展村级企业。从1976年开始先后办起了5家企业。1992年村办企业产值达到1294万元,创利润16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140元。登上村头的自来水塔顶,俯视全村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犹如国道线上一颗明珠,发出耀眼的光芒。

新农村建设

基本生活水平

吴王村288户中万元户占了大多数,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液化石油气灶和金戒指在这里已不希罕,几乎家家都有。部分村民还购买了录、放像机,卡拉OK收录机、摩托车和汽车。仅村办企业职工年收入达到175万元。平均每人5833元。村民生活水平真正达到:吃的上等菜肴,穿的考究时髦,住的美观大方,行路"的士"摩托。

生活水平的提高

吴王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同集体经济雄厚分不开的。1992年底吴王村集体积累资金(固定资产)475万元,人均达到4528元。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业后劲,促进社会性事业建设和福利事业的发展:集体承担农民种田的用水、机耕、用电等费用开支;承担农业基础建设费用;建造机埠9座,水闸1口;架设农用电线5.5公里;修建机耕路3.2公里,永久性渠道1000米。1988年集体又投资18万元,建造自来水厂,全村农民、附近厂家和街道居民300多家用上自来水。

卫生保健

村民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职工统筹医疗,工作5年以上300多名职工实行养老保险。村民中病故丧葬火化,集体补助40元。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每年补贴20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民中经常开展敬老爱幼活动。1992年吴王村有137位60岁以上男女老人发给《老人享受卡》,全年每人养老补助金170元左右。村领导组织干部对老年人的吃、穿、住、医进行了一次逐个检查,察看现场,解决问题,使不少老年人生活更好了。他们碰到村干部就说,“孝敬老人,办得好”。1989年至1992年吴王村连续五年被评为余杭县文明村。

以工促农

发展

吴王村“以工促农”的“工”指的就是中华化工集团,一家拥有30年发展历史的省级企业。中华化工集团也有着许多荣誉称号:“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中国香兰素生产基地……中华化工集团已是吴王村不断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所在。

新景象

在经济的有力支持下,吴王村逐渐呈现出一派新景象,全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投入410万元用于河道净化、环境洁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的新“四化”目标,使集聚区村民全部用上太阳能,全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100%,村域绿化率达到40%,村民集聚区和村内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

重视广大农民的意见

吴王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重视广大农民的意见,并将其贯穿到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去,让农民自己作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吴王村新农村建设成了一项需要精打细算的、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吴王村在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的同时,也把发动农村群众自身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来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强村富民的好路

吴王村的村班子带领群众在率先搞起塘田改虾塘,在其中尝到了甜头并找到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村集体从虾塘承包款中掘到了第一桶金,村民则依靠海水养殖告别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效益递增10倍以上,彻底告别了贫困。吴王村85%以上的村民从事海水养殖。吴王村投资70多万元建起了国家级星火科技项目“中华白枇杷生产基地”,产出白枇杷约2万余斤,市场销售火爆,为集体经济创收40余万元,同时还吸收了村里的妇女、老人等闲散劳动力,每年支付管理工资10多万元。村班子还大胆采用联户担保方式引进水产养殖资金,解决村民资金困难,成为吴王村首批信用村。在党支部的牵头下,20余户村民集资500万元,赴江苏响水新建水产养殖基地3500亩,掀起了中华人新一轮致富的热潮。村民富裕了,生活滋润了,到处是别墅,老百姓家家有摩托,户户有大件。

公共事业发展

村里富裕了,各项公共事业也上去了。吴王村先后投入500多万元,进行村内主要道路路面硬化,拆除露天粪坑、兴建卫生公厕、实施旧村拆迁、接通自来水、改造老虾塘、建造了集办公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大楼。富裕的吴王村,处处洋溢着和谐新风尚。现在的吴王村形成了“少有教、学有奖、老有养、病有保”的保障体系。吴王村无因贫失学,无论党员还是群众凡考取高等院校、函授党校,村里都有配套奖励;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月还能领到养老金;五保户、困难户得到妥善安置照顾;村里承担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全部费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吴王村为村民盖起了一幢幢崭新的小洋房,文化中心、活动中心等也一应俱全,整个村庄建设看上去井井有条。

生态旅游

国际示范点

吴王村农家乐锦江国际示范点,是由锦江国际倾力打造的“锦江农家”第一村,村内生态自然、空气清新、处处田野风光。农家客房在保留了吴王民居“白墙、黛瓦、观音兜”原味风貌的同时,内部按照星级酒店标准进行了统一装修,是上海郊区设施最为舒适、服务最为规范的农家乐之一。吴王村农家乐一期现已完成,能提供近100间客房,200个床位。

农家菜系

锦江厨师和本地厨师共同发掘整理推出的农家菜系,富有农家特色,红烧肉、腌肉笃鲜笋、囤鸭豆腐干、大行灶菜饭、菜汁饼等深受游客喜爱。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作坊中设置有农家乐陈列室,多媒体多角度讲述农家乐自己的故事。农家作坊中还有金山农民画家现场作画,可以学画农民画。吴王村农家乐还可提供中小型会务服务,开展果园采摘、垂钓、亲子活动、户外拓展训练、马术训练、自行车、棋牌、足浴、卡拉OK、露天电影等活动。

景点丰富

吴王村农家乐周边景点丰富,有农村新天地、山塘民俗生态村、东林寺、城市沙滩、枫泾古镇、文蕾果园等,距杭州湾跨海大桥仅30分钟车程,可以方便组合多种两日游线路。

野田园的静谧

在吴王村农家乐能让您暂别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时间慢下来,享受乡野田园的静谧;可以携家带口,在农家小院中采摘锄草,当一天农民;在草木葱茏的季节,策马踏青、行舟览胜;在夕阳西照中看炊烟袅袅,或与三五好友在农家小厨比拼厨艺,在阿婆指点下学做行灶菜饭、印子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