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同合村 |
释义 | 1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同合村同合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位于义和镇政府驻地南4公里,义虎路西1公里处,北距南太平村600米,南河王村500米,西距沾化县东里村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350亩,其中耕地面积712亩。2006年全村总户数118户,总人口410人,其中男性210人,女性200人。 ◎ 生活变化解放后,该村村民生活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村有100%户住瓦房,40%户住砖瓦房,98%户有电视机,20%户有电冰箱,70%户用洗衣机,有55%户安装了固定电话,92%的户有手机,90%户有摩托车,20%的户有三轮车、电动车,轿车6辆,10%户有电脑。 ◎ 文化教育同合村自建国以来各届领导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1950年有学校4间,进行了多次修建,于1986年建成9间标准学校大院,创办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600平方,适龄学生就读,入学率达到100%。 1998年该村村学生转到大山联校学习,学校成了村文化大院,该村委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党员电教室。 ◎ 计划生育上世纪60年代,国家开始提倡计划生育。70年代起,计划生育坚持“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实行结扎节育措施。自80年代起,在村民中进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宣传教育,并严格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盲目增长。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效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以下。2006年,全村育龄妇女92人,全年出生数1人,死亡2人,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独生子女领证率100%,同合村自建国以来每年人口都在400人,上下不超过20人。 ◎ 养老保险1992年开始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入保人数越来越多至2006年,全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40人,占村人口的60%。自2002年,参加合作医疗保险,有原来的每人每年每人每年20元,2006年每人每年30元。参保人数100%,大部分资金全有村集体支付。 ◎ 经济产业群众收入来源: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006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4000元。 ◎ 大事记1953年6月,同合村党支部成立。李守峰担任支部书记。 1944年4月同合村成立抗日群众组织农救会、妇救会、青年团、自卫队。张洪滨任农救会会长(主任),单廷英任妇救会会长、张青和任青年团团长、马春峰任自卫队队长。 1953年成立互助组。 1954年4成立初级社。 1956年成立高级社。 1958年9月高级社改为生产大队,分四个小队。 1984年7月恢复乡村建制,生产大队改为村。 1984年同合村村民委员会成立。 ◎ 村史简介1920年沾化县高家徐振东迁此定居,人称徐振东屋子,1944年与河王村合并称徐王村,1948年与河王分开称同合,原属沾化县,1983年划归河口区,1991年河口人民政府命名标准名称为同合。1953年2月成立了互助组,1954年成立了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8月成为生产大队,分四个生产小队,1967年成立革委会,1971年6月恢复生产大队,1984年12月成立村委会。 1983年8月恢复乡村建制撤销原生产大队管委会,建立村民委员会,12月全区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完成选举工作。同合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2人,分管经济、民政、调解、治安保卫、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1993年12月起,依据村民自治组织法,采取村民直选的方式,选举产生村委成员,同时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村委会认真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努力推进村民自治,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村内重大事情,村级组织由原管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村级行政决策权被村民自治的民主决策代替。 ◎ 革命烈士关长领,1924年出生,1943年入伍,1946年打沾化时牺牲。 谷九荣,1925年出生,1947年入伍,地下党。 李树春,1926年出生,1947年入伍,1948年牺牲。 石俊寿,1926年出生,1947年入伍,1948年牺牲。 2 黑龙江绥化肇东市太平乡同合村◎ 基本情况太平乡同合村隶属于黑龙江肇东市太平乡,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南部,土地面积14482亩,5个自然屯,资料显示,该村总人口2618人,户数826户,劳动力1189人,全村共有机电井21眼,单井覆盖面积689.6亩。 ◎ 经济产业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2863元,粮食产量平均为1200斤/亩,其中玉米面积12500亩。经济作物以大白菜窖储为主要特色享誉全省。同合村农民对种植大白菜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对白菜的种植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同合牌”大白菜已申请商标注册。 2006年同合村的白菜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其中周家店屯种植面积最大,可达450多亩,其余的分布在其他几个屯,种植品种为“北京新3号”,该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亩产量可达12000斤。 同合村的白菜主要以窖储为主,按2006年的亩产12000斤计算,窖储后净剩可达7000—8000斤。若按去年同期每斤0.25元的价格计算,亩产值可达1875元,每亩投入按575元计算,亩均效益达1300元。 3 广西省巴马县燕洞乡同合村◎ 基本情况同合村位于燕洞乡西北部,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2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瑶三种民族,共有523户2465人,全村总面积为2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280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主要以旱地为主,粮食生产以玉米为主,农民主要收入有养殖、运输、个体私营经济、劳务输出、种桑养蚕等,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770元。同合村村干共4人,平均年龄在43岁,全村党员40名,平均年龄58岁,党的基层组织相对薄弱。 ◎ 自然景观和优势产业同合村是巴马县内有名的“五弄片”里的5个村之一。巴马第一高峰——云盘山就坐落在同合村境内,山上有明代土司营盘旧址,在山巅不仅可以“一览众山小”,还可以观赏到瑰丽的日出胜景。加之附近的龙田石林、交乐天坑等景观,同合村的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同合村是全县种桑养蚕大村,全村共种桑800亩,人均养蚕收入400元,经过几年发展可成为全县种桑养蚕第一村,此外,同合村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方解石、铜、锡等矿藏储量较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