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同安施氏大厝
释义

同安施氏大厝概况

施氏大厝位于同安霞露街123号,是施琅将军驻防同安时期住宅建筑群的一部分,原先这里有施氏祖祠及两座生活起居大厝,现在仅存大厝一座。当我们走进大厝的院子,一眼就看到大厅里供奉着施琅的塑像,屋顶上悬挂着“武魁”的牌匾,斑驳的墙体和门板,镌刻着一段辉煌的历史,而庭院里盛开的鲜花和旺盛的人丁,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

背景故事

施琅生于1621年,死于1696年,福建晋江衙口镇人,先后担任清军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清顺治14年(公元1657年),施琅赴同安任副将后,在施氏大厝居住了6年,现在大厝内仍然住着施琅的后裔他的第24代孙施重庆和他的孩子是第27代。

尽管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施氏大厝内还保存着施琅将军的一些遗物。

原同安区文化局局长颜立水说,相传这个就是他当时养马的马槽,施氏大厝的施氏后裔还给他保留着。

施琅最大的功绩是统一台湾和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施琅率两万精兵和三百艘战船东征台湾,在澎湖大败郑军刘国轩部,迫使郑成功之孙——郑克爽的郑氏集团投降。台湾统一后,在朝野多数主张放弃台湾的紧要关头,施琅大声疾呼:台湾断不可弃。康熙皇帝最终采纳了施琅的意见,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于是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防止了国家分裂,施琅被清廷授以靖海将军,封靖海侯,卒侯追赠太子少傅,赐谥囊壮。后人为了歌颂施琅为国家统一做出的功绩,在同安城郊的顶溪头村立了“绩光铜柱”坊。

同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洪文章说:“时间大概在1718年,也就是康熙年间,绩光铜柱是取汉代一个叫绩光(的人)的典故,表达施琅跟这样一个人的功绩可以相提并论。”

绩光铜柱坊匾额题有“绩光铜柱”和“思永岘碑”,其典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因功勋卓著,朝廷为其立铜柱以表功;西晋羊祜都督荆州,因其常登岘山,后人立碑其地。立绩光铜柱坊的意思是歌颂施琅象马援一样建立伟大功绩,象羊祜一样有德于乡亲,永远值得怀念。

今施氏后代广泛分布在台湾各地。

文物保护

2000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

但由于还没有施予有效的保护措施,施氏大厝正面临被历史岁月湮没的危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