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火同泉
释义

关子岭在台湾西南部,位于乌头山的北面,被枕头山、虎颈山。鹫凤山等山峰所环抱。关子岭是一个海拔270米的小山冈。过去,这里仅有一个荒僻的小山村,居民自称“铁国”,意思是没有人攻打的安全地方。后来在这里发现了温泉,很快发展成为一个街市繁荣、旅社林立、游人络绎的小市镇。关子岭地区是台湾著名游览胜地。南台湾佛教中心大仙寺、世所罕见的“水火同泉”奇观及关子岭温泉都集中在这里。

景点简介

关子岭温泉

关子岭温泉位于关子岭北麓的滚水溪左岸,泉水从山后岩石中涌出,合矿物质,硫磺味相当浓,泉有清、浊两种,浊泉水温80华氏度,清泉水温54华氏度,是盐类碳酸泉,呈乳白色,浴后肤滑若脂。两泉均有很高医疗价值,尤其浊泉,疗效更佳,对神经痛、皮肤病、关节炎、神经衰弱等疾均有奇效,饮用清泉还可治胃肠病,过去曾被称为“仙奶泉”。如今,泉水通过人工水道被引入旅馆,供游人沐浴。由于水质良好,而且周围景色宜人,所以关子岭温泉号称台湾南部第一温泉,并与台北的阳明山、北投和屏东的四重溪合称为台湾省四大温泉。

水火同泉

从关于岭沿枕头山下的环山道路向南行进,在枕头山东麓,有一处举世罕见的天然奇景一一水火同泉。来到这里,只见一股清泉从崖壁中涌出,汇集成一池清水,池底不断冒出气泡,点火即燃。火焰腾起于水中,而池水仍清冽甘美。

“水火同泉”原名“水火洞”。那是山下岩石丛罅中涌出一股汩汩流泉,汇成一流小池。涌泉同时喷出猛烈的火焰,池水下面也冒出火气,腾起而燃烧成烈火,高达丈余。自从康熙四十年(1701)福建高僧参彻和尚发现至今,近300年中,甘泉不断,烈焰不息。水中腾起的火著物即燃,但无烟无臭。池水滚滚似沸,好奇的游人试着饮一口,感到清凉甘甜。

科学解释

俗语说“水火不相容”,这里是水火同存共生,实为罕见。古人对这现象不能作出科学解释,认为这是“阴阳调和’的“神泉”,于是在池边烧得黝黑的岩壁上立一石碑,供人膜拜。从前,池边常摆满几案、香炉等,现在则有人设茶座、开水果店,以铁管引火烹泉,生意兴隆。游客在这里品茗远眺,看烈焰熊熊不息,甘泉汩汩难绝,相容相济,叹为观止。对于这种奇妙的现象,当地居民编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传说,并在他前设置香案,供奉”火神”。不少人慕名而来,焚香膜拜。其实,这种现象也并不神秘,主要是由于这里岩层中既含有地下水,又蕴藏着天然气,地下水和天然气沿崖壁裂隙溢出地表后,天然气浮于水面之上,点燃之后,就形成了火从水中冒出、水在火下翻腾的奇观。近年来,随着天然气资源的逐渐减少,水火同源的火焰也有不断减弱的趋势。特别是自l964年关子岭地区遭受一次地震之后,变化更为明显,燃火点由一处分散为数处,火焰也远没有过去那样旺盛了。

1964年1月嘉义大地震,关于岭好汉坡下震陷一个大坑,坑旁泥壁、石缝党滚滚涌出温泉,其热烫手,可见关子岭泉脉处处皆是,地下是个大滚汤锅。人们可用池中热水洗脸,也可试着用热水煮蛋,别有一番风趣。

周边景点

红叶公园

温泉附近重峦叠嶂,房屋依山而建,清新秀丽。入夜,空中繁星点点,地上灯火闪烁,如天上人间。秋季,但见红叶遍山,如燎原之火。

自温泉向上行,登300级陡峭的好汉坡,即到达山顶红叶公园。园内遍植龙眼、梅花和樱花树,尤以圣诞红为多。深秋季节,满山满谷,嫣红一片,灿烂悦目。

枕头山

在关子岭西南方,有一座由石灰岩组成,高645米的山峰,由于形状独特,从远处望去,好像一个绣花枕头,因而被命名为枕头山。山上有一块巨石,重达数吨,浮嵌在山顶,从山底下向上望去,摇摇欲坠,可是数千年来,始终迎风站立,巍然不动,像个巨神守护着枕头山,当地居民称它为风动石或灵风动石。据说,每当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到来之前,都要发出滚动的响声,居民可据此做好应变的准备。站在风动石向西眺望,嘉南平原吁陌纵横,一览无余;高速公路像巨蛇,南北伸展伯河水库如一块明镜,镶嵌在中间,构成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碧云寺

位于枕头山西南,距水火同源约1公里处的碧云寺,是一座古老的寺院。它建于清乾隆年间,殿宇宏伟,庭院宽敞,肃穆壮观,内供观音佛像及十八罗汉。附近的山都由石灰岩组成,由于长期受到水的溶蚀,形成了许多洞穴,构成了龙喉风烟、石室仙踪、蝙蝠洞天等美景。龙喉风烟在碧云寺旁边,巨石嶙峋,夭桥如龙,前端有穴,在风雨之后和寒冬清晨,由于洞内比外面温度高,从洞中冒出的湿润空气遇冷凝成云雾,仿佛是洞穴在喷吐云气,又好似炊烟袅袅上升。石室仙踪在碧云寺东南,为一清静石穴,通称仙洞。严冬温暖如春,盛夏凉风习习,洞旁树木茂密,浓荫蔽空。相传300年前,曾有僧人盘坐洞中,参修通学。蝙蝠洞天在碧云寺后,山崖下有一岩洞,阔约20米,蝙蝠群栖洞中,有红有黑,盘旋飞舞,景色奇丽。

白水溪谷

在关子岭西北方的白水溪谷中,1965年建成了一座白河水库,面积约197公顷,具有防洪、灌溉、给水等多种功能,由于这里山光水色,风景秀丽,可以垂钓,可以划船,现已成为关子岭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仙寺

大仙寺位于枕头山西麓,又名大仙岩或旧岩,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经重修、扩建,已成为一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的寺庙。其山门外有五彩报恩塔,庙中有阿弥陀佛和印度白玉佛,为台南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走进大仙寺山门,便见一座壮丽巍峨的大雄宝殿矗立在由12级石阶叠砌起的大石台上,这是正殿,为全寺庞大建筑群的中心。其后有观音宝殿、三宝殿、地藏宝殿等宏构,两侧有安寿堂、延寿堂以及僧舍、客舍等附属建筑,对称安排,均衡在重。寺后有百亩山坡,其间有苍翠细竹、石椅石桌等错落布置,幽静脱俗,称为“仙景乐园”。自此登阶再上,又有宽广平地,中隆起一石地。植木6棵,再上为清凉洞、望远亭等景。全寺布局严谨,占地之广,庙宇之伟,不逊于福州鼓山涌泉禅寺,曾号称“全台第一大寺”。

传说由来

据说,从前关子岭这一带流行一种疾病,折磨得人们卧床不起。田野荒芜了,没有五谷祭祀天神和海神,天神和海神就怪罪下来了。天神从天上派下来一条火龙飞到这一带上空,往下喷火,想烧死这一带生灵;海神从海里派出一条水龙飞到这一带上空,往下喷水,想淹死这一带生灵。可是谁知,火龙喷下的火,被水龙喷下的水浇灭了;水龙喷下的水,被火龙喷下的火烧干了。于是,这两条水火不相容的龙就在空中打起架来。

火龙和水龙在空中足足打了三天三夜,搅得天昏地暗。它们各自的身上都受了伤,并且越来越重,渐渐地支持不住了,双双从空中栽了下来,那巨大的身躯落在地上把地砸了一个大坑。它们喘息着,怎么也挣扎不起来。附近村寨有几个病得不太重的人,跑过来看这两条龙。大伙看到威风的龙成了这个样子很是奇怪,再看它们奄奄一息的样子又有些可怜它们。于是便用树枝为两条龙遮荫,还轮流用芭蕉扇给它们扇风、驱赶蚊蝇。不久,两条龙的伤势有所好转,它们也想飞起来,但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有个身上长着毒疮的老阿爸说:“是龙,总是要飞的,听说龙能借着烟火气飞腾,咱们也试试看吧!”于是,大伙拖着虚弱的身体砍了些树木来,放在大土坑四周,点着了火。顿时,大土坑四周烟火升腾起来。两条龙借着烟火果然离开地面,腾空而起。它们被这些善良的人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火龙再也不往下面喷火了,水龙再也不往下面喷水了。两条龙一商量,决定留下来,为这些好心肠的人作些好事。这样,它们又双双落下来,钻进了关子岭中。水龙轻轻地往外喷出一股清凉凉的泉水,火龙紧靠在水龙的身旁,顺着水龙喷水的岩石缝,轻轻地喷出一股火焰来,把水龙喷出的那股水烧热,落在山脚前那个大坑里,汇成一湾热气腾腾的温泉。那个身上生毒疮的老阿爸跳进这湾泉水中,那温暖的水流立刻把他身上的毒疮治好了。附近许多患病的人都来此沐浴,身上立刻清爽起来。人们又能下地干活了,大地又有了生机和活力。

这个传说为这一自然景观注入了许多美好的想象。其实这是一个处于火山带上的温泉产生的自然现象,那股火是地下可燃气体从岩缝里钻出来后燃起的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