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僧会
释义

沙门释僧会,俗姓康氏。生卒不详,三国时期人物。康僧会十余岁时,父母双亲一起去世。服孝期满后,就出家学道,严守法戒,对自己要求极严,刻苦好学,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辩於枢机,颇属文翰。在三国时,来到中国,游历江东吴地,弘扬佛法,神异事迹众多。

中文名:释僧会

别名:沙门释僧会、康僧会

出生日期:三国时期

逝世日期:三国

职业:商人

人物简介

释僧会,俗姓康氏,生卒不详,三国时期人物。其先祖是康居国的人,本世居住印度,他的父亲因经商做买卖,又移居到交趾(现今的两广地区)。在康僧会十余岁时,父母双亲一起去世。服孝期满后,就出家学道,严守法戒,对自己要求极严,刻苦好学,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辩於枢机,颇属文翰。

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到达建业(现南京),营建茅庵,设立佛像,进行传道弘扬佛法,神异事迹众多。孙权为其造建初寺,并建阿育王塔。

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东侧,以四组全景式连环画描绘了康僧会最为神异的两个的故事。

事件典故

祀获舍利

当时,东吴大地,初染大法,风化未全。康僧会为了使东吴大地佛法振兴,便持锡杖,东游吴地。在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初次到达大业。营建茅庵,设立佛像,进行传道。当时吴国人因初见佛门僧人,观其形貌衣饰奇异,所传之道怀疑有诈。有官员就向大王孙权进奏:“有位胡人入境,自称佛教沙门,容貌服饰,不同寻常,此事应该检察。”

孙权听后说:“从前,汉明帝梦见一位大神,其名号称为佛陀,他所做的事,难道是佛陀的遗风吗?”

孙权马上召见康僧会,并诘问康僧会:“你传之道,有何灵验?”

康僧会回答说:“如来迁迹,忽逾千载,遗骨舍利,神曜无比。从前,印度阿育王建起寺塔,有八万四千座。建立寺塔是为了表彰佛祖的遗教风化。”

孙权认为这是夸诞之辞,就对康僧会说:“如果你能得舍利,我就为你建造寺塔,如果是虚夸妄语,国有法规,你必受刑。”

康僧会要求孙权给他七天的时间。回到茅庵,康僧会对所属门徒们说:“法之兴废,在此一举,今不至诚,后将何及?” 康僧会立即同僧徒们洁斋静室,把铜瓶放在几案上,烧香礼请,乞得舍利。七天完毕,寂然无获。又向孙权求给七天,礼请完毕,仍然无获。此时,孙权发怒说:“此事如果实是欺诳,我就要加罪于你。”

康僧会再次要求孙权给他第三个七天。孙权特地准许。康僧会对法门属众说:“宣尼(孔子)有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法灵应降,而吾等无感?现在怎能面对国王的法令?只有誓死为期了!”

第三个七天的晚上,还是没有见到舍利出现,所有僧徒,莫不震惊恐惧。到了五更之时,忽然听到瓶中锵然有声,康僧会立即前往观看,瓶中果然获得舍利。

第二天,康僧会把舍利献给孙权,举朝文武大臣一起前来观看,五色光芒,照耀到瓶外。孙权亲自拿瓶,把舍利倒在铜盘上,谁知舍利一倒出来,铜盘立刻被穿透破碎。孙权大惊,肃然惊起,惊叹道:“这真是世间少见!” 康僧会进而对孙权说:“舍利的神威,岂止只有五色光芒呢?就是要烧毁它,火不能焚;金刚杵也不能破碎它。”

孙权命令侍从试验。康僧会又发誓地说:“法云方被,苍生仰泽,希望再垂神迹,以此广示威灵。” 孙权让侍者把舍利放在铁砧上,派大力士用锤击破舍利。锤击之下,铁砧俱陷,而舍利没有破损。孙权大为叹服,于是立即为康僧会建造寺塔。因为这个缘故,东吴大地,始有佛寺。此寺故名建初寺。同时把建寺的地方,叫作佛陀里。由此开始,江东吴地,佛法大兴。

教化孙皓

孙皓虽然听闻佛法,然而昏暴之性,十分恶劣。后来派遣侍从卫兵进入后宫修治林园,在地上得到一尊金像,高有数尺,呈献给孙皓。孙皓派遣人把金像放在不净之处,用秽汁浇灌,和群臣在一起,取笑为乐。(《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说:孙皓得到佛像后,素不相信,不很尊重。把佛像放置到厕所里。在四月八日,孙皓进入厕所,嘲笑戏弄地说:“今日是四月八浴佛节,我当首先浴佛。”随后即将尿洒在佛像头上。)顷刻之间,举身大肿,阴部尤为疼痛,呼叫彻天。太史占卜后说:“这是大王的行为触犯了大神。”

孙皓命令立即祀示各庙天神,但无效应。宫女中起先有敬奉佛法的,闻听此事后,对孙皓说:“陛下愿意到佛寺中去求福吗?” 孙皓举头相问:“佛神大吗?” 宫女回答:“佛为大神。” 孙皓听后,心中悟解,就把自己秽污佛像的事,全对宫女说了。宫女立即敬迎佛像,置于宫殿之上,用香汤清洗数十遍,焚香忏悔。孙皓在枕上向佛像叩头,自述秽污佛像的罪状。顷刻之间,疼痛停止。孙皓立即派遣使者到寺院请康僧会到王宫中说法。康僧会随即来到王宫。孙皓详细地向康僧会询问获罪获福的由来。康僧会为孙皓敷陈分析,其言辞十分精要。孙皓听后,方才悟解,欣然大悦。

原文摘录

僧会 释僧会。俗姓康氏。其先康居国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址。会年十余岁。二亲并亡。以至性居忧。服阕出家。厉行甚峻。为人弘雅有识量。笃志好学。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辨于枢机颇属文翰。时孙权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赤乌十年初达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时吴国以初见沙门。睹形而未及其道。疑为矫异。有司奏曰。有胡人入境。自称沙门。容服非常。事应检察。权曰。昔汉明帝梦神号称为佛。彼之所事岂其遗风耶。即召会诘问。有何灵验。会曰。如来迁迹忽逾千载。遗骨舍利神曜无方。昔阿育王起塔及八万四千。夫塔寺之兴以表遗化也。权以为夸诞乃谓会曰。若能得舍利当为造塔。如其虚妄国有常刑。会请期七日。乃谓其属曰。法之兴废在此一举。今不至诚后将何及。乃共洁斋静室。以铜瓶加几烧香礼请。七日期毕寂然无应。求申二七。亦复如之。权曰。此欺诳将欲加罪。会更请三七日。权又特听。会谓法侣曰。宣尼有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法云应降。而吾等无憾。何假王宪。当以誓死为期耳。三七日暮犹无所见。莫不震惧。既入五更。忽闻瓶中枪然有声。会自往视果获舍利。明旦权自手执瓶泻于铜盘。舍利所冲盘即破碎。权肃然惊起曰。希有之瑞也。会进而言曰。舍利威神岂直光相而已。乃劫烧之火不能焚。金刚之杵不能碎。权令试之。会更誓曰。法云方被苍生仰泽。愿更垂神迹以广示威灵。乃置舍利于铁砧磓上。使力者击之。于是砧磓俱陷舍利无损。权大嗟伏。即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号建初寺。名其地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兴。至孙皓即位法令苛虐废弃淫祀毁坏佛寺。尝使卫兵入后宫治园。于地得一金像高数尺呈皓。皓使著不净处以秽汁灌之。共诸群臣笑以为乐。俄尔之间举身大肿。阴处尤痛。叫呼彻天。太史占言。犯大神所为。即祈祝诸庙求福。婇女即迎像置殿上。香汤洗数十遍。烧香忏悔。皓叩头于枕。自陈罪状。有顷痛间。遣使至寺请会说法。会即随入。皓具问罪福之由。会为敷析辞甚精要。皓有才解欣然大悦。因求看沙门戒。会以戒文禁秘不可轻宣。乃取本业百三十五愿。分作二百五十事。行住坐卧皆愿众生。皓见慈愿广普益增善意。既就会受五戒。旬日疾瘳。乃于会所住更加修饰。宣示宗室莫不尊奉。会在吴朝亟说正法。以皓性凶粗不及妙义。唯叙报应近事以开其心。天纪四年皓降晋。九月会遘疾而终。是岁晋武太康元年也。至晋成帝咸和中苏峻作乱。焚会所建塔。司空何充复更修造。平西将军赵诱世不奉法傲蔑三宝。入此寺谓诸道人曰。久开此塔屡放光明。虚诞不经所未能信。若必自睹所不论耳。言竟塔即出五色光照曜堂刹。肃然毛竖。由是敬信。于寺东更立一小塔。唐高宗永徽中复见形于越。称是游方僧。而神气瑰异。见者悚然。罔知阶位。时寺纲紏诘其由骂驱逐之。会行及门。乃语之曰。吾康僧会也。苟能留吾真体。楅尔伽蓝。跬步之间立而息绝。既而双目微瞑。精爽不销。举手如迎揖焉。足跨似欲行者。众议偃其灵躯置于窀穸。人力殚绝略不倾移。遂迁于胜地别立崇堂。越人竞以香花灯烛缯彩幡盖果实衣器请祈心愿多谐人意。初越之军旅多寓永欣。其妇女生产。兵士荤血触污僧蓝。人不堪其秽恶。会乃化形往谒闽廉使李若初。且曰。君侯领越之藩条。托为迁之军旅。语罢拂衣而去。寻失踪迹。李公喜而骇。且记其言。后果赴是郡。及上官讫便谒灵迹。认当时言者即斯僧也。命撤军家勒就营幕。又匹妇夜临蓐席且无脂烛邻无隙光。俄有一僧秉烛自牖而入。其夫旦入永欣认会貌。即是授火救产之僧。自尔民间多就求男女焉。又尝就闾阎家求草屦。至今越人多以芒鞋油幡上献。感应盻蚃。各赴人家。不可周述号超化禅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