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释义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航天部所属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另5所分别是北航、南航、西工大、昌航、郑航),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省属重点院校,已经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和“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

学校主页:

中文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外文名: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简称:沈航

校训:德能并进,勇毅翔远

创办时间:1952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杨凤田院士

知名校友:何桂丽,陈鉴平,任伟新等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沈阳

主要院系:航空宇航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民航与安全工程学院等

硕士点:70个

院士:13人

主要奖项:国家教学成果奖

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学校前身: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学校标识

主体造型是以航天飞机和歼击机的形象抽象组合而成,并围绕以表示航天科学的卫星形象和椭圆形轨迹。三种不同的航空航天器有机组成一个整体,并构成沈航的英文缩写“SAU”,将沈航的身份信息镌刻于图形之中。航天飞机和歼击机的形象还可以理解为“人”子,借以表达大学教书育人的宗旨。标志背景以地球图形为主,与外围的文字环共同暗示出航空与航天的时空象征;并且地球图形可以表示国际化合作与教育交流之意。标志整体创意围绕航空航天和育人、成长为主题,突出大学的文化特征和办学特色。

学校名称

中文名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中文简称:沈航

英文名称: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英文简称:SAU

校训校风

校训:德能并进 勇毅翔远 校风: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沈航概况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沈航创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航天部所属的6 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省属重点院校,已经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 和“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校史回眸

1950年,在年轻的共和国开始全面启动经济建设之初,便将发展航空事业摆在了重要位置。1952年4月,中央政府决定在沈阳开办一所航空学校,使之成为设在北京、南京、西安、沈阳等地的六所航空院校之一,同年确定校名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学校历史沿革情况如下:

时间 校名变更情况 主管部门

1952.08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重工业部
航空工业局

1953.09 东北第一工业学校 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5.01 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1956.01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58.12 沈阳航空学院 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9.10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60.02 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第三机械工业部
航空工业部
航空航天工业部
航空工业总公司

1962.08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69.03 国营第251厂

1972.09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1978.05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1999.04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02.09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辽宁省人民政府、国防科工委共建,
以辽宁省管理为主

2008.06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接续原国防科工委
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

2010.0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省人民政府与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现任校长

人物简介

杨凤田院士,辽宁省义县人,飞机总体设计专家。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型号总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工程院院士。

2010年3月1日杨凤田院士受聘为大连理工大学双聘院士,直接参与航空航天学院等相关院系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

2010年6月18日,中共辽宁省委正式任命杨凤田院士担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科研成就

杨凤田院士长期从事歼击机总体设计研究工作,曾任歼八系列飞机多个

型号的型号总体设计师,现任歼八改进型飞机型号总师。他组织领导研制的型号为我国航空研制史创造了四个第一,在航空武器装备研制中,特别是歼八系列飞机研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带领研发的空中加油技术为国内首创,填补了航空技术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杨凤田院士始终把创新作为研制工作的重点,用一个个创新的实践推动着重点型号的研制。1980年前后,我国歼击机的发展处于十字路口,他提出新设想并组织可行性研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某歼击机立项奠定了基础。他首先提出了飞机结构为两侧进气而重新设计前机身的原则,并提出采用全天候飞机座机舱盖,这样既减少了技术风险,节省了经费,又保证了研制周期。同时,他又提出了装一门机炮、在翼根增挂两枚导弹,不仅解决了系统与结构的矛盾,而且提高了作战效能。目前,该机型飞机已成为我空军的主力作战机种之一。

某型飞机是我国首次研制具有先进导弹能力的国家重点型号。杨凤田院士在工程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有效、实用、能用、管用的方法,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研制经费,同时大大加快了工程研制进度,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诸多技术关键。靶试试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成功发射数枚导弹,取得了数发数中的优异成绩。靶试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某型飞机研制的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也极大地鼓舞士气,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能力和水平,是共和国空军保卫祖国领空和领土完整的利箭。随后,他又根据未来战争的需要,提出在某型飞机研制的基础上自行研制新攻击系统的设想,这一大胆设想再一次得到有关参研单位和集团公司的赞同和支持,并立即组织完成了新攻击武器火控系统的系统方案设计与评审,研制工作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所获荣誉

多年来,杨凤田院士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部级一等功三次,集团一等功四次,航空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国防工业型号研制一等功三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沈阳市优秀专家、集团航空报国技术尖兵、航空金奖、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国防工业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沈北大学城,学校占地176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4亿元。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综合运动场、体育馆和专用体育场地,建有万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生活区。现有固定资产12.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61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及文献130余万册,电子图书20.01万册,各类报刊3000余种。现有16个教学单位,在校学生规模达19000余人,在校留学生规模达120余人,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外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45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197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9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校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8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46人。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4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8个。现有本科专业4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紧缺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现有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国家国防科工局在我校设立的“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全国34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有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一步一等奖;在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711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908篇。目前,在校学生规模达19000余人,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在校留学生规模达120余人,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外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专业设置

沈航现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拥有6 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6个辽宁省省级示范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课13门;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国防科工局国防主干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0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8个;现有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国家国防科工局在我校设立的“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全国34 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 沈航充分发挥所处地域的优势,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专业,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沈航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规模达19000余人,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名列省属高校前列。

教学科研

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五”以来,先后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学生在国际和国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科技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70余项,省级奖项300余项,竞赛成绩位于辽宁省高校前列。

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沈航人秉承“心系祖国,崇尚严谨,坚毅求实,激情进取”为基本内容的航空航天精神,为国家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毕业生近5万人,其中万余人就职于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千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百余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层管理职务,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8 年10 月,由沈航师生自主研制的“沈航一号”飞机飞上了祖国的蓝天,受到举世瞩目。目前,沈航大学科技园是辽宁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年产值超亿元。近5年来,沈航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年科研经费近6000万元。近5年,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700篇。

沈航与韩国航空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航天大学等30余个国外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五年来,派出600 余人次赴国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在校留学生100余人。 聘请兰宁格等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实施了“2+2”人才培养模式,与法国艾普萨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法国工程师。先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

交流合作

2010年6月25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签署,将为沈航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必将推动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长期稳定、全面深入的合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每年将出资1000万元支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用于国防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国防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及开展航空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同时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的揭牌也将为沈航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搭建新的平台。沈航将会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国防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2年3月22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这是继1978年北航派干部援建沈航后的又一次深度人才与科技合作,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北航战略合作的重要部分,标志着两校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在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方面达成了新的共识。

发展前景

面向未来,沈航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工作,继续弘扬航空航天精神,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把沈航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航空航天大学。

院系设置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网络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院)】

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钣金与模具)、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方向)、飞行器制造工程(俄语班)、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航空发动机维修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能源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安全防范)、保险、消防工程

【民用航空学院】

飞行技术、空中乘务、交通运输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方向、汽车方向、数控方向)、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自动化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运载器综合测试技术方向)

【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物流管理

【设计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文化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表演、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焊接技术)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

【空军后备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备军官培养

【北方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机械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经济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方向)、市场营销;

英语

【北方软件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

学科建设

工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机械设计及理论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

序号 学科、专业名称 代码 所属一级学科 所属学科门类

1 工程力学 080104 力学 工学

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1 机械工程

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3

4 材料学 080502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02 信息与通讯工程

6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4 控制科学与工程

7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03

9 安全技术及工程 081903 矿业工程

10 飞行器设计 08250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1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082502

12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082503

13 人机与环境工程 082504

14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学

15 设计艺术学 050404 艺术学 文学

16 企业管理 120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学

科研机构

重点实验室

①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

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重点实验室

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大规模分布式系统重点实验室

数字化工艺仿真与试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清洁能源(联合)重点实验室

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航空装备制造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航空轻合金及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③沈阳市重点实验室:

数字化制造工艺测试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工程中心

省部级工程中心:

知识工程与人机交互技术

辽宁省激光再制造与激光成形技术

研究院所

中航工业沈飞国家级技术中心沈航研究院

通用航空研究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院士工作站

航天技术研究院

机载设备研究院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研究院

材料研究院

可再生能源研究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技术研究所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专用仪器设备研究所

现任领导

姓 名:杨凤田职 务:校长

姓 名:王 维职 务:党委书记

姓 名:陈保东,职 务:副校长

姓 名:卢建平,职 务:副校长

姓 名:芮小苗,职 务:副校长

姓 名:林 峰,职 务:副校长

姓 名:王 琦,职 务:副校长

姓 名:李海峰,职 务:副校长

学生社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拥有众多社团,在团委的领导下,社团活动十分的丰富多彩。

1、学术类社团

十月之光哲学俱乐部、国防教育协会。

2、实践类社团

ETC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小组、演讲与口才协会、诚信志愿者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家教联合会、兴科协会、大学生心理协会、启航报社、电子设计创新协会、梦想ING英语晨读社、经济论坛 、创业社团、DIY社团、棋士联盟、军事爱好者协会、绿色家园环保协会、MAAC科技俱乐部、“航宇先锋”青年志愿者协会、奥拓外语俱乐部、数学建模协会、四六级攻坚社。

3、艺术类社团

蓝天艺术团、乐队联盟、魔术社团、繁星话剧社、青青草社团、SUPER DANCING、晴空文学社、我行我素、晨曦文学社、大门牙戏剧社、军乐团、FREEDOM COSPLAY社团。

4、体育类社团

足尖舞毽球社团、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网球协会、浴风自行车协会、长跑社团、7G/X-SUN轮滑协会。

5、环保社团

绿色家园

学校地址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37号

邮政编码:110136

公交路线

[道义校区]

▽ 178 141、157、255、236、326、381、382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站

▽180路(不能刷卡):航空工业学院站

191路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门站

沈航学报

1.概况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本刊贯彻科教兴国方针,开展学术研究与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及时反映航空及相关工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为提高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服务,为振兴航空工业和发展地方经济服务,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主要栏目有:航空制造工程;知识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安全与环境工程;基础科学;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

2.收录情况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刊源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3.基本信息

刊 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主 编:王维

刊 期:双月刊

开 本:大16开

页 数:96页国内统一刊号:CN 21-1358/V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1385

国内邮发代号:8-26

国外发行代号:BM 1947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37号

邮 编:11013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8: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