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三汲乡 |
释义 | 上三汲乡地处县境东部,南临黄壁庄水库,西与两河乡接壤,北与南甸镇相连,东与灵寿县接壤,朔黄铁路穿境而过,柏坡渠、北跃渠贯穿乡境,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是我县主要产粮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黄豆、红薯、油葵等农作物。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古中山国都城所在地,属国家级文物遗址,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中外的古中山国陵墓遗址,出土的文物达19000余件,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参考价值。林山旅游风景区,亦颇具规模,吸引了各方游客。 经济发展山场面积大,水库库湾多,草场资源丰富。畜牧、水产、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奶牛养殖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尤其是貂、兰狐、貉子等珍稀动物养殖名声在外。 2000年,辖行政村27个,全乡总面积63870亩,耕地面积28419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总人口213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2%,国民生产总值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工业总产值6804万元,农业总产值5470万元,粮食总产量12151吨,平均亩产367公斤,财政收入113.05万元,财政支出183.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8元; 2001年,辖行政村27个,全乡总面积63870亩,耕地面积28419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总人口2144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6‰,国民生产总值1.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工业总产值8510万元,农业总产值5492万元,粮食总产量11959吨,平均亩产371公斤,财政收入102.85万元,财政支出18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3元; 2002年,辖行政村27个,全乡总面积63870亩,耕地面积28419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总人口215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国民生产总值1.9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5亿元,工业总产值1亿元,农业总产值5541万元,粮食总产量11710.7吨,平均亩产371公斤,财政收入114.14万元,财政支出7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4元。 绿化工程【加大山场开发力度,大搞退耕还林绿化工程】 2001年完成了东庙头至中七汲路段的绿色通道工程,2002年山区开发建设完成12200亩,酸枣接大枣16.5万棵,退耕还林完成3794亩,匹配造林完成3540亩,合计7334亩,超额完成任务,并通过县林业局验收,栽植经济林48万株,间作金银花、连翘35万株,结合景区绿化,在东西林山直播山杏、椿树3200亩,中下部栽植以柏树为主的观赏树种和以核桃、山杏为主的经济树种18万株,修平台3000余亩,整修上山路35华里,动用大型机械450次。 农田水利建设针对连年干旱,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78.2万元,对15个村32处旧工程进行了管理改制,新建改建扬水站15座,新打机井20眼,更新机井5眼,浆砌渠道800米,铺设管道2000米,新建聚雨池29个,灭旱9000亩,改善灌溉面积6000亩,实现水利增效695万元;建成投资152万元的“引黄”入渠工程,可解决11个村5000亩耕地的用水问题。 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的入世,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冲击,该乡立足实际,利用优势资源,谋求经济发展,为此把农业、养殖、旅游确定为三大支柱产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000年建成了以北白岸为中心的药材基地,上三汲的辣椒基地以及山北地区油葵生产基地;2001年种植结构突出特色经济作物,例如:甜玉米、玉米笋、彩玉米、黑小麦等品种,2002年面积达到7700亩,完成绿色食品小杂粮3000亩,发展速生杨、金银花、连翘育苗基地100亩;养殖业以奶牛、散养鸡、特禽养殖为重点;在利用旅游资源进行经济开发建设上,2001年建成了中山国文物陈列馆,2002年开工建设古中山国博物馆,以此同时,深挖古中山国文化,发展品牌化经营,投资200万元占地1000亩的古中山陵园首期工程已经完成,现已对外营业开放。逐步完善林山景区建设,作为我县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河渠烈士陵园,融资50万元,进行扩建文物展览,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现已竣工。 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引进县外资金6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1000万元,共包装旅游、道路、水利设施、特色种养等项目23个,2001年完成中国移动基本站,2002年建设了中国联通基本站,并开始运营。改善办公条件,2002年乡政府办公大楼安装暖气,建了水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