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释义

概述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其教学与研究开始于1950年,1953年起开始招收草原学研究生,196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草业科学系(原称草原系), 1984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草业科学博士点,1989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草业科学重点学科点,1992年成立我国第一个草业学院。1999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草业学院建立畜牧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再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点。2003年12月原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并入草业学院。

草业学院现下设6个系(草地资源与管理系、草地农学系、草坪工程系、植物病理系、昆虫学系和农药系),5个专业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植物保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草业科学、作物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草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作物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设有草业科学、植物保护、生物资源利用技术3个本专科专业,其中草业科学专业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4个完整的草业人才培养层次。建有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草坪研究所、天祝高山草原试验站、武威黄羊镇牧草试验站、兰州牧草引种试验站、兰州有害生物测报站、景泰牧草产业化基地、青海三角城羊场教学实习及科研基地、兰州市城关区五一山造林站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编辑出版全国性学术期刊《草原与草坪》杂志。原植物保护系2003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

草业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6人,讲师(实验师)2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41人(其中校外兼职15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杰出人才1人,甘肃省省属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555创新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选10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客座教授6人。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76名,其中博士生51人,硕士生165人,本专科学生1160人,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先后为全国各地培养草业、植保方面的本专科生、研究生5000余人。其中草业科学学科点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人数分别占全国同类专业培养人数的40%和50%。毕业的研究生除农业系统的单位外,还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录用。全国著名的草坪企业家中,有70%毕业于本学院。

草业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业学院的几代科技人员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与时俱进地创立了草原和人工草地的综合顺序分类法,提出了高山草原划区轮牧、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畜产品单位指标系统、草原季节畜牧业、草业生态系统与系统耦合、草业是与农业和林业并立的第一性生产、营养体农业等重要科学理论,为我国草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九五”以来,我院共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培育成甘肃红豆草、甘农一号杂花苜蓿、甘农二号杂花苜蓿、甘农三号紫花苜蓿、天蓝苜蓿等牧草新品种。出版各类专著、工具书和统编教材30余部。同时,有三项成果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计委、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

草业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银行(WB)、全球环境基金(GEF)、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等国际组织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长期保持着合作与交流关系,依托项目选派青年教师出访、研修。学院也经常邀请中外专家来我院访问、参观、讲学,举办国际、国内各种研讨会和培训班。

目前,草业学院全院师生员工满怀信心,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对草业、植保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草业科学在全国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努力将草业科学学科点建成我国高级草业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国家基地,植物保护学科点建成甘肃省植物保护学科知识创新的龙头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更好地为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草业界的“黄埔军校”——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生荣

院 长:师尚礼

党委副书记:田新会

副 院 长:张德罡

副 院 长:白小明

副 院 长:刘长仲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教授(编审)2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9人。有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54人(含校外兼职20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3人、第二层次人选1人,甘肃省省属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555创新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选11人,客座教授6人。

人才培养

草业学院现设有草业科学、草坪管理和植物保护3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草业科学专业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4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层次,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还开办自学考试本专科专业4个,有农业推广专业(草业、植物保护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草业科学专业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以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多形式、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作为中国草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学院先后为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培养草业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3038人(其中本专科生2622人,硕士研究生331人,博士研究生85人),植物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1770人(其中本专科生1584人,硕士研究生84人,其他102人)。同时,学院还为全国20多个少数民族培养草业专业人才500多人,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79名,其中博士生64人,硕士生318人,本科生897人。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居全国29个同类专业之首,被国内外同仁誉为“中国草业的黄埔军校”。

草业科学学科点在1983年和1994年两次受国家农业部的委托,主持制订了全国草业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全国著名草坪企业家中约70%,全国省级草原站(处)长及技术、管理骨干约60%毕业于本学院草业科学专业,甘肃省植保管理系统及教学单位约70%的技术骨干,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草业科学学术带头人大多毕业与本学院。

毕业生中,国家级优秀专家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40余人,国家一、二级学会正副理事长20余人。

毕业生中有中纪委委员1人,省级干部2人,厅局级干部10余人。

专业培养

草业科学专业

一、专业代码:090201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草业科学系统理论、研究和管理方法及实践技能,能够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从事草业生产管理、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草业资源保护、持续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草地资源开发与保护、草业经营与管理、人工草地、草产品加工、草坪绿化、畜牧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草地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牧草栽培育种与加工、草坪绿化和草原保护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牧草生产、家畜生产和资源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备草原资源保护与利用、牧草栽培与育种、草产品生产与加工、草坪绿地建植与管理以及草业生产规划与经营的技能

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草业科学的发展趋势;

5.具备草业生产分析与生产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四、主干学科:草业科学

五、主要课程:普通生态学、植物分类学、土壤肥料学、草原生态化学、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草地培育学、牧草栽培学、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草坪学、草地保护学(草原啮齿动物学、草地昆虫学、牧草病理学)。

六、修业年限:四年

七、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八、相近专业:动物科学、作物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

植物保护专业

一、专业代码:090103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控制技术的基本技能;受到为害经济植物的病、虫、草、鼠鉴定、识别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害的监测和防治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鼠的种类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害的监测和防治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4.掌握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害虫发生、为害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方法;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和植物保护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6.掌握化学农药的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7.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10.有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和处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

五、主要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化学保护、农学概论、果树蔬菜栽培学。

六、修业年限:四年

七、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八、相近专业:农学

下属机构

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

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植物病理学实验室、昆虫学实验室和农药学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另有昆虫标本室、植物病害标本室、养虫室3个辅助功能室,总面积1680多平方米;拥有800元以上的设备857台(套),总价值844.98万元;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实验指导教师20人。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和昆虫学实验室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通过省级合格实验室评估。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① 全校4个学院9个专业20门课程的实验教学;②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科研训练;③ 作物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2个博士点,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作物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5个硕士点研究生的论文制作。

植物病害标本室收藏有植物病害腊叶标本500余种,盒装标本1500多盒,病原玻片标本3500多张;昆虫标本室存有昆虫干制标本800多科2000多盒,液浸标本百余种,农业害虫生活史标本500多盒。

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下设4个功能室。可开展植物病原鉴定、病原生物学、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工作。

昆虫学实验室下设4个功能室。可开展昆虫分类鉴定、昆虫生物学、昆虫生态学、害虫生物防治、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工作。

农药学实验室下设3个功能室。可进行农药的生物测定、农药残留分析、农业害虫抗药性、植物源和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工作。

草业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草业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1972年,总面积4244平方米,拥有800元以上的设备857台(件),总价值844.9815万元。主要承担全校2个学院5个专业1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实验指导教师35人。

草业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草地资源与环境、草地农学、草坪学3个实验室。

草地资源与环境实验室 本实验室为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由草地生态室、草地生物地球化学室、反刍动物营养生态室、牧草育种室、生物技术室、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室等组成。

近年来,草地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在学院、学校、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粮农组织(FAO)和韩元、日元贷款、重点学科经费的资助下,购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主要大型仪器有:同位素15N测定仪、气相色谱仪、定氮仪、酶联免疫分析仪、光谱分析仪、基因分析仪、PCR仪、氨基酸分析仪、生物显微镜、气质联用系统、自动控制灭菌锅、超纯水装置、氮磷钾消解器、等离子光谱发射仪、光电叶面积仪、超净工作台、干燥箱、培养箱和光合测定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多功能振荡器等。

该实验室主要承担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制作,以及草业生态、牧草和草坪草种质资源与转基因育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牧草加工、草食动物营养与生态、草地土壤生物、社区草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草地农学实验室 草地农学实验室由牧草栽培室、动植物标本室、生态化学室等组成。

该实验室主要承担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牧草栽培学、牧草育种学、饲料加工与贮藏、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土壤学、草原生态化学、植物分类学、牧草种子学、遗传学、草坪学、生物技术、牧草病理学、草坪有害生物防治、植物生态学等课程100多个实验的教学任务。另外,还承担了部分研究生的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制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草坪学实验室 草坪学实验室用于草坪学相关学科各分支方向的科学研究和草坪科学专业研究生的相关教学实习、实验。该实验室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草坪基况评定标准的研究和演示;优良草坪草引种试验及生理特性测试;草坪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分析,包括形态遗传标记和DNA分子标记的研究;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草坪草的品种特性;草坪灌溉方式的演示;草坪及园林规划设计图的制作和评价。

学科建设

草业科学学科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原称草原科学)学科点始建于1950年。1964年在畜牧系内成立草原科学本科专业,1972年独立成系。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正式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国家级草原科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任继周院士。2001年3月获准建立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成立我国第一个草业学院。学科带头人为任继周、胡自治、龙瑞军、曹致中、蒋文兰、孙吉雄、刘荣堂等。

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总的研究方向是草业生态系统,又分为草地农学,草地资源、生态与环境,牧草种质资源、育种与种子工程,草原保护与野生动物,草坪绿地等五个分支。与国内同学科相比,本学科点在草业系统类型及其系统耦合、青藏高原草地改良与牧业生产、牧草与草坪草育种、牦牛放牧营养生态、草地保护、草坪工程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学术梯队

学科点现有教学科研人员55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18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6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省级创新和科技人才12人,国家级优秀专家2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一级学科学术团体国家级理事5人、省部级理事10人、国家核心学术刊物编委7人。

科学研究

2002~2005年共承担完成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农业部、教育部、甘肃省科技厅、国际原子能机构等项目 项,总经费57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培育成甘农三号、甘农四号紫花苜蓿、陇东天蓝苜蓿等牧草新品种。研制成山地手扶式牧草割草机,获得专利2项。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

出版教材、专著、发表论文

主持编写《草坪学》、《草坪工程学》、《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草产品学》、《草坪科学实验实习指导》、《草坪营养与施肥》等全国统编教材11部。主编、参编《青藏高原的草业发展与环境》、《草坪建植与管理》、《优质牧草栽培利用》、《The Yak》、《英汉植物群落名称词典》、《东祁连杜鹃灌丛生态系统研究》、《草坪技术手册-草坪草种子生产技术》、《苜蓿病虫草鼠害防治》、《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草地畜牧现代技术》等专著1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1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