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杂油19 |
释义 | 品种类别油菜 品种名称秦杂油19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31 品种来源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YD18A×P563 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性化学诱导型不育两系杂交种。苗期半直立,裂叶型,叶色绿,叶片较大;花色黄,花瓣中等。角果直生,成熟角果微紫;春油菜生育期114~126天,与对照青杂2号相当。株高160.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5~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08.3个,每角粒数26粒,千粒重3.9克,种子褐色。菌核病发病率为17.45%,病指7.83。抗病鉴定综合评价2009年为低感,2010年为低抗。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4%,饼粕硫苷含量22.28微摩尔/克,含油量49.49%。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春油菜低海拨地区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7.4千克,比对照青杂2号增产6.9%,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241.7千克,比对照增产3.4%,两年平均亩产254.5千克,比对照增产5.1%;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6.8千克,比对照增产4.1%。 栽培要点1.力争早播,日均温稳定在2~3℃、土壤解冻5~6厘米时抢墒播种。2.直播每亩用种量0.3~0.4千克,每亩留苗15000~30000株。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好硼肥。 4.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要注意防治跳甲、茎象甲、油菜露尾甲、小菜蛾、蚜虫等。5.注意预防倒春寒危害。 种植区域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甘肃、青海两省低海拨地区的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试验情况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1.4kg,比对照青油14增产26.5%。 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3.8kg,比对照青油14增产29.1%。 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8.5kg,比对照青油14增产25.9%。 平均生育期104天,比对照晚1天。 栽培技术要点亩保苗50000-60000株。 注意事项注意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0℃活动积温2400℃以上适宜区种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