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桥上桥 |
释义 | 桥上桥在华县赤水镇西的赤水河上有一座保护完好的古代双重石桥,即赤水桥上桥。桥为东西走向,桥面宽5米,长70米。桥身全部以花岗石条砌筑,下桥为7孔拱形石桥,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在第2孔至第8孔桥拱上方正中,各有一个石雕龙头,桥北有石雕龙尾。 赤水“桥上桥”据《三续华州志》记载: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年)。后因山洪暴发,河床淤高,桥眼堵塞,遂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在原桥之上叠建了一座九孔石拱桥,从而形成了桥上桥的奇观。后来下桥被淤泥淹没,与八十年代初,被当地群众挖取砂石时发现,从而使”桥上桥”的奇姿展现于世。 赤水桥上桥1992年4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 赤水河桥上桥建造年代考证1.明朝赤水河上没有石桥曾任明参议的渭南籍人南轩写有《赤水隈记》①:“赤水界于渭、华之境,滨水而居者为东、西镇,往称膏腴。顾自嘉(靖)、隆(庆)中,奔流数薄,堡、墉渐圮,迤北尤冲决甚,垅变为沙汀。田日瘠而赋犹取,民殊苦之。县令张栋乃筹费筑堤,以通灌溉……”张栋于明万历年间任渭南县令时筑堤,文中没有说到河上有桥。 明神宗万历卅年,北直隶人王九叙以进士接任渭南县令,见到县城西门外沈河上无桥,过往行人只能徒涉。沋水“旱则成陆,涝则建瓴。其波涛泛溢,视渭加险焉。异时徒杠与梁,虽未病涉,至夏则飘飘付东流耳”,为长久计,遂于次年动工在沈水上“创以石桥”,并于卅五年竣工。万历卅八年继任的县令杨所修又加长了桥身,从此行旅称便,“益称永赖,赤水宜仿为之”②。可见沈水石桥建成后,赤水河上仍无石桥,因而才有“宜仿为之”的建议。 在现存各种版本的华县地方志书中,《华州初志》仅介绍了河名“赤水”是因“周处斩蛟”使河水变赤而得名;《续华州志》中介绍遇仙河“河昔有榷无梁,涉者病之.前郡侯(康熙元年至八年知州王潞)命诸生李明达、乡耆戴永才北伐山石,砌为桥焉”时,还有“灌水(即赤水)昔亦无梁。吐纳乱流,渺橸涨溢”③。 清代时华县属同州府辖区,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年)版《同州府志·白公桥》也有“华州西灌水上昔无梁。顺治庚子,诸生姚(樊)中杰等创”④。 综上所述,顺治庚子(1660年)以前,赤水河上没有任何桥梁,更不用说石桥了。 2.下桥始建于清初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版《新续渭南县志·赤水桥》一栏:“顺治庚子(十八年,即1660年)诸生李若兰、樊中杰等十余人创修(石桥),费不给。中丞白如梅捐千金,成于康熙丁未(1667年),号白公梁。”文中明确地指出这时所修的石桥是创修而不是重修;《三续华州志》也简要地记叙了下桥是“自康熙丁未,中丞白公捐金创建”。 《续华州志》记载最详:“有诸生李若兰、渭上诸生樊中杰、姚文英,耆民王希龙……之属。于顺治庚子鸠工命匠,驱石含木,方次第以就大观。则费尤虑其弗给也,中丞白公慨输千金。命渭南县丞孙公、州同知董公督理茸治。而梁告成于康熙丁未(六年,即1667年)。于是民佥曰白公梁。”这就是下桥的来历。 3.上桥建于清宣宗道光年间《新续渭南县志》记叙了下桥建成后,“至道光中百六十余年。河身渐高,堤累决。壬辰(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郡侯张公禀于道宪,捐集多资。派武生梁清选、耆民马声远督修。共九眼,旁设石栏”。《三续华州志》对修建上桥的原因叙述更详:“至道光中百六十余年,河身渐高,桥眼淤塞,水难畅流。以致堤岸累决,淹没民田无数。赤水南北尽成泽国,居民苦之。壬辰,郡侯张公禀请道宪,捐资重修。砌石增高,两边添设护栏,以防车马倾陷。自是河流复畅,堤岸籍无冲决。”从中可知:共有九孔的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自此就有了这座奇特的桥上桥。架设上桥的原因既不是一场暴雨洪流堵塞的结果,更不是地震使下桥桥身下陷,而是经过160余年的长期淤积,致使下桥桥眼壅塞,流水不畅,两岸常因此遭受洪涝灾害,后才架设了上桥。 二 桥上建桥原因分析赤水河的中、上游共有三条支流,分别是东、西涧峪和箭峪。它们都发源于少华山北坡,河源海拔均在2500米左右。上游在基岩山区,流程长度分别在12—13km;出山后,中游流经黄土塬区的流程各长约15km。三条支流汇合后流出黄土塬才称为赤水河。河水通过石桥后,北流3km入渭。上游的出山口和黄土塬边缘的海拔高度分别为800米和400米,由此可以计算出上、中、下游的河床平均比降分别为56‰、28‰、8‰。河床比降的变化影响到流速的大小与河流的携沙、排沙能力,因此在山口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而赤水桥所在的下游河段则比较容易形成淤积。 上、中、下游河床比降、流速的变化是所有河流共有的特点和自然规律。影响河床淤积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河水的泥沙含量及其变化情况。 明朝中叶以后,人口增长加大了对耕地的需求。不合理的过度开垦带来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增多。所以才有嘉靖、隆庆以来的“奔流数薄”和万历年间修堤之举。经历了清初的康、乾时期,初步医治了明末、清初战乱和天灾人祸带来的创伤,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再次造成人口急剧增加。由于平原地区人口过载,黄土塬区和基岩山地先后成了农耕开垦的目标。滥垦活动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河流下游淤积速度日益加大。 自公元1667年下桥建成到公元1832年,由于河床淤积,桥眼壅塞,水流不畅,以致于堤岸累决,洪涝成灾,前后历经了165年。下桥加上桥基的高度为4.5米,以完全壅塞计,平均每年的淤积速率为26.7毫米。上桥于道光年间建成后,“至咸(丰)、同(治)间,山内开垦日甚,河身渐淤渐高,较堤反而隆起丈余,故累致冲决。同治乙巳(1869年),左爵帅(宗棠)委侯补知县瞿良斌会同华、渭官绅,令民挖沙筑堤,俾河水直达于渭”①。现场勘查可知:上桥全高4米,桥面即在河堤上。如果当时的河床较堤面还高出丈余,则比下桥桥面高出7米。自公元1832年算起,仅历时37年。年均淤积速率达190毫米,超出前一段时期淤积速率的7倍。当时淤积速率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山内开垦日甚”,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其结果是赤水河下游在清末已成悬河。 和赤水石桥相邻,而且形成、演变历史相近的遇仙河石桥同样记录了这一时期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所带来的恶果。遇仙桥也始建于清初(康熙元年至八年间),地方志中所说“续志昔无梁,诸生李明达、耆民戴永才北伐山石砌为桥。雍、乾两朝屡修葺……光绪十五年,桥东决。上宪拨金三百完缮之。廿一年水涨,桥将圮。周太守懋臣来勘,加修桥身五尺。拨银一千一百六十五两……戊戌(1898年)三月桥成”②。 对遇仙河石桥附近河床严重淤积,清末已成悬河,及水患频繁的原因等问题,当时的学者也作了精辟的分析:“乾隆四十年,郡侯潘公时选谕耆民胡芸、胡元颖等募资重修。迄今百余年,河底沙淤渐高,桥眼闭塞,仅为一隙。堤外地低于河心数丈,遇山水暴发,凭高直下,势若建瓴。冲决之患,较赤水更甚。虽年年挑沙,无如旋挑旋积,为患日深。推原峻岭不准开垦。久之,草木根株盘结坚实,沙石不致随水而下。各河旧积之沙,亦渐顺流入渭。……何可横决为患哉?即山中可垦之地不敷山民种植,而渭北蒲(城)、富(平)等县荒地尚多。但不惰农,何患无田!则数十年以后水患渐除,而深林茂树,日就蕃衍,材木亦不可胜用矣。”③可见,退耕还林、还草和易地安置的科学理念和决策古已有之。遗憾的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使之无法实现,遂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水患也无法根绝。 三、桥上桥结构陕西省渭南和华县之间的界河名赤水河,东、西两岸各有一座同名小镇分属两地。数千年来,一直是陕西关中东去中原的关陕大道必经之地。古往今来,经过的商旅行人、铁骑战车不计其数,如今都已成过眼云烟。唯有连接两岸而结构独特的古老石桥依然屹立,见证着千百年来人事休咎和环境变迁的历史。 石桥结构的独特之处是它由上、下两层相互对应的桥拱和桥面组成了罕见的“桥上桥”。桥面东西长70米,宽5米。上桥九孔,下桥八孔。全由材质、尺寸和加工方式相同的灰白色花岗岩石条砌成。拱形桥洞各高3.5米,宽3.4米。上、下桥的桥柱、桥洞垂直对应。形状、大小完全一致。不同的是:上桥桥面两侧各砌有高一米左右的石质护栏,栏外有九条雕刻精美的石龙,分别镶坐在每个桥洞的拱顶,龙头朝南,吮吸着上游南来的洪水;龙尾向北,指示着下游人渭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日见繁荣,农民生活逐步提高。古镇焕发了青春,石桥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桥上桥的独特结构吸引着无数游人,观光旅游者接踵而至。桥上桥也于1992年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有关桥上架桥的原因及其历史在当地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一是石桥建于明代,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当地在特大地震的极震区,石桥下陷①,震后在其上架设了上桥;另一种说法也认为下桥建于明代,上桥则是文革时期所建②;第三种说法是:下桥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据《续华州志》记载,下桥重修于清康熙六年③,至“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一场洪水带来的泥沙淤埋了桥眼,才在下桥上增修了上桥”。根据对有关历史资料的考证与分析,上述几种说法均与史实不符。 桥上桥分布富民东村桥上桥罗平块择河桥上桥 宣威四里座桥上桥 古老的四里座桥让宣威人引以自豪,同时,它也被写入了历史。云南省图书馆馆藏的《新纂云南通志桥梁草稿》对四里座大桥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格香河下游与清水河将次合流之地,号曰黄河,两岸高山中夹,巨浸水深而湍急,其色黄,宣(威)盘(县)两县之交通,此为重要关隘。清同治间村人包金荣等架木为梁,上施栋宇,覆以瓦,计共九间,桥头建奎星阁,名聚文桥,光绪间木桥倾圮,改建石桥,民国十年毁于兵,邑绅包维斗倡率范姓集资重建,地方人因前后桥功,多出范氏,名之曰范家大桥。" 《宣威市志》对四里座大桥则作如下介绍:"在宣威田坝镇新民四里座村北格香河上,为单孔石桥。桥身以两岸的石灰岩峭壁为基础,用一层五面平青石条拱砌而成。跨度22.6米,宽4.6米,桥面距水面28米。" 据《曲靖地区交通志》介绍:"1982年,老桥上建新桥,跨径32米,全长46米,为双曲拱桥。" 四里座老桥曾经是格香河两岸数十公里内群众过河的惟一通道。新桥为田坝镇至宝山乡之间的公路桥。 桥上桥,是交通变迁的缩影,也是独特的交通风景线。 有趣的是,在云南,像四里座桥这样的桥上桥景观还不止一处。 罗平县富罗镇与富源县交界处的块择河上有座两孔石拱桥块择河桥。这座桥与宣威四里座桥一样,也充分利用了河两岸的峭壁作基础,桥台立于河中孤石上。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两岸村民捐资建成。桥长30米,宽6米,高26.8米。因年久失修,老桥坍倒于十年内乱之中。后曲靖地区拨款进行了整修。1981年,曲靖地区又拨款30万元在老桥之上建设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形成了老桥之上建新桥的独特景观。 富民县款庄乡东村有座石拱桥,横跨于木板河上,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8年),原为木板桥,清咸丰元年(1851年)毁于洪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取名大石桥。民国十二年(1923年)洪水冲跨桥墩,再次重建成长25米,宽4.6米,高10.5米的石拱桥,更名为永安桥,当地人称之为旧石桥。1987年,县工交局拨款10万元,在旧石桥之上建成长49米,宽8.1米的钢混结构大跨度公路拱桥。两桥上下相距7.1米。新桥上车来车往,旧桥则静静地躺在新桥之下,看河岸花开花落。 在巍山县城东门约1公里处有座单孔石拱桥登龙桥。桥长9米,宽3.6米,相传始建于唐代。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被泥石流冲毁,次年重修。桥旁曾立有石碑,碑文写道:"唐宋元明登龙桥,光绪十二年大水潮;孟秋寅时冲坏了,众乡听得泪悲嚎。丁亥仲春重修造,工匠人等也苦劳;叠叠山泉流河下,行星千军万马过逍遥。"1997年,巍山县在登龙桥之上建起了新的公路桥。新桥建设中,顺势将老桥的桥墩加高,作为新桥的桥墩,桥墩上浇注钢筋混凝土梁板,建成钢筋混凝土梁桥。新桥梁板紧挨老桥拱顶,紧紧把老桥抱在怀中。这同样是一道桥上桥的独特风景,但与四里座桥,与块择河桥,与富民旧石桥却有明显区别。那三处桥上桥新桥老桥都是拱桥,而且新老桥之间有明显的距离,登龙桥老桥是拱桥,新桥则是梁桥,新老桥紧紧挨在一起。 桥上桥是独特的风景,也体现出桥梁建设者的文物保护意识。随着交通建设不断发展,云岭大地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桥。在建设新桥的时候,有意识地将那些已经失去交通功能的古桥保护下来,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保护了古桥,也就保护了历史。 桥上桥企业桥上桥企业集团始成立于1981年。二十多年来坚持“创新、创优、诚信、和谐”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形成了集团化的经营格局。公司地处渭南市东13公里处,北临西潼高速,南依龙海铁路,通讯、交通十分方便,快捷。 集团下属:桥上桥锅炉公司、桥上桥压力容器公司、桥上桥热力工程公司、桥上桥安装工程公司、桥上桥钼产品公司五个子公司和陕西洛南钼业公司、陕西桥上桥华山铁合金厂两个控股企业。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乡镇企业家郝进禄任集团董事长、集团法定代表人。 集团当前已经形成了以锅炉、压力容器、换热器等热工设备为主导的制造业和以钼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两大产业链条,主要产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换热器、FX厨房中央供热系统、风机、金属结构件以及氧化钼、钼铁、钼酸铵等钼产品。 “桥上桥”牌商标为集团的注册商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