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平均年限法
释义

简介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

适用范围

平均年限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

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便于计算折旧,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月折旧率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示例

[例]达森公司某办公楼原值为1 4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预计残值64 000元,预计清理费用8 000元,则:

注意:实务中往往是通过把期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乘以规定的折旧率,来求得年(或月)折旧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