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
释义 |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Nicolae Ceauşescu,1918年1月26日-1989年12月25日),是罗马尼亚共产党的核心成员,和乔治乌-德治一起反抗安东尼斯库的法西斯主义亲德国、意大利政权。1965年乔治乌-德治逝世以后,经过国民公决,他成为罗马尼亚的最高领导人,1965年3月24日当选为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一书记。同年7月,工人党改名为共产党,齐奥塞斯库任罗共中央总书记。1974年起兼任共和国总统,1989年被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逮捕。罗马尼亚在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枪决后,立即宣布废除死刑。 中文名:尼古拉·齐奥塞斯 外文名:Nicolae Ceausescu 国籍:罗马尼亚 民族:罗马尼亚族 出生地:奥尔特县斯科尼切会蒂村 出生日期:1918年1月26日 逝世日期:1989年12月25日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65-1989年罗马尼亚总统 政党:罗马尼亚共产党 人物生平1918年1月26日,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生于奥尔特县斯科尼切会蒂村。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6年加入共产党。因从事反法西斯斗争,多次被捕坐牢。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州委书记、农业部副部长、武装部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1965年3月24日当选为工人党第一书记。同年7月,党改名为共产党,齐奥塞斯库任罗共总书记。1974年任共和国总统。任职期间,推行独立自主政策,赢得信任。但在经济建设上片面追求高积累主高速度,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政治上个人独断专行,亲属也纷纷进入高层领导地位。1989年12月,罗马尼亚国内政局剧变。齐奥塞斯库出逃被捕。12月25日被特别军事法庭判刑枪决。 齐奥塞斯库任人唯亲,自己是党的总书记,夫人是政治局常委,二把手,子女亲友把持了重要部门,夫妻政治,家天下。他搞一言堂,独裁专断,一意孤行。89年12月22日,齐召开党政军领导人会议,决意镇压群众,因国防部长拒绝执行命令而被枪决,结果参谋长和一批军官转而反齐,把他枪毙了。彻底反了。党员、党干部素质下降,是引起不满导致剧变的重要原因 。 节育堕胎违法:为了提高人口数量,增强国力,1966年罗马尼亚共产党前总书记齐奥塞斯库废除了以前关于个人可以自由流产的法律,实施了禁止堕胎的政策。他宣称,胎儿是社会的财富,不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他规定,禁止离婚,每对罗马尼亚夫妻至少要生四个孩子。紧接着,国家颁布法令,节育和堕胎都属违法,不能受孕的女性要交纳税金,堕胎者将受到判刑和囚禁,妇女月经期要受到严格的检查与盘问。 为保证政令畅通,依据齐奥塞斯库的指令,执法者纷纷进驻机关、工厂、农村、学校以及各个单位,对妇女进行严格的监控,督促她们每月必须做妇科检查,以确保没有使用避孕工具;对那些避孕的妇女和默许堕胎的医生一经查出,严厉打击、处罚监禁。罗马尼亚的老百姓把这些执法者鄙夷地称作“月经警察”。在恐怖的高压下,许多绝望的妇女铤而走险,试图偷渡多瑙河,到邻国匈牙利寻求庇护,但在边境线往往被当作叛国者,遭到罗马尼亚士兵用机关枪的扫射。 在这项政策实施一年之后,罗马尼亚的婴儿出生率翻了一番,成绩显赫。但地下流产与堕胎的服务也随之出现,怀孕妇女的死亡率不断上升。更让齐奥塞斯库感到闹心和棘手的是,随着婴儿的大量出生,妇产医院的设备、妇产专家、产科医师、儿科医师以及妇幼保健工作者严重缺乏,这可不是单靠行政命令就能马上解决的。仅仅一年中,罗马尼亚的婴儿死亡率就增长了145.6%。消息传出,全世界哗然,各国政要、媒体纷纷谴责:这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滥杀无辜”。面对国内外政治压力,为掩盖这种愚蠢而可怕的后果,齐奥塞斯库下令,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后,再发出生证。如此一来,那些在未满月中夭折的婴儿就不会填写在死亡婴儿的统计当中了。 打字机执照20世纪80年代初,齐奥塞斯库颁布了《大罗马尼亚打字机法》。根据该法,每一个罗马尼亚的公民、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凡拥有打字机必须要得到警方的许可,领取使用执照;要成为打字员也必须照此办理,并且要将所打字的样品同时上报。如果打字机需要修理,其使用者及其打字机都需要更新执照。任何继承打字机的罗马尼亚人,都必须将此上交政府当局,或寻求取得使用它的资格;如果不把打字机的键盘上交警方,即使损坏的打字机也不得私自处理,否则严加处罚。 东欧剧变1989年末,东欧大陆的动荡终于波及了罗马尼亚。 11月29日,罗马尼亚体操明星科马内奇出逃,寻求西方的庇护。到美国后,她将出逃的“恐怖经历”向西方新闻界公布。这似乎是一个前兆。 1989年12月,动乱反抗的导火索终于点燃了,这就是罗马尼亚边境重镇蒂米什瓦拉发生了骚乱。匈牙利族神父特凯什·拉斯特,是维护罗马尼亚少数民牙利族利益的持不同政见者。公开发表过反对当局的言论,当局遂对其百般刁难,解除其职务,令其迁出公宅,引起教徒及匈牙利政府的抗议。1989年12月15日,200名教徒聚众保护拉斯特免受迁居之辱。12月16日晚,数百名市民在教堂四周结队,反对强制搬迁。人群中呼喊出“打倒齐奥塞斯库”的口号,抗议活动迅速扩大为数千人的反政府大游行。游行者上街,砸毁齐奥塞斯库画像、雕像,与军警发生冲突。警方被迫使用高压消防水龙将队伍驱散,一些人被捕,很多人受伤。 入夜,罗共政治执委会举行紧急碰头会,齐奥塞斯库命令国防部长瓦西里·米利亚第二天将坦克和装甲部队开人蒂米什瓦拉市进行示威。12月17日,蒂米什瓦拉市万余人再次上街游行,高呼“要自由”、“要面包”、“要热水”、“要暖气”、“打倒齐奥塞斯库”等口号,部分示威群众情绪难以平息,冲击了市政大楼,打碎玻璃、设施、推翻汽车,局势更加恶化。罗共中央执委会紧急会上,齐奥塞斯库再次强烈命令,国防部派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对群众采取最严厉的措施-镇压。随后,内务部部队和军队开始对手无寸铁的示威群众实行镇压,蒂米什瓦拉市与外界隔离,断电、断交通、关闭边境禁止旅游。西方国家及苏东各国纷纷报道这起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法国《解放报》报道死亡人数为4000人,后经调查实际死亡人数为147人,受伤335人,失踪25人,这是推翻齐氏政权后新政权公布的数字。蒂米什瓦拉事件是继1987年11月布拉索夫群众大游行后,罗马尼亚国内酿成的第二起大规模冲突。 12月18日,齐奥塞斯库照常飞往伊朗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并同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举行了会谈。唯一的不同是,他的夫人埃列娜-齐奥塞斯库未像往常一样随他出访。作为罗马尼亚政府第一副总理,她坐镇国内,控制事态发展。此时在遥远的德黑兰,齐氏还一再宣称:“我们的形势是稳定的。” 齐奥塞斯库从中东地区伊朗访问归来,发现罗马尼亚西北部蒂米索拉的动乱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闹大了,并一发不可收拾,逐步向全国蔓延。齐奥塞斯库于12月20日发表电视讲话说,蒂米什瓦拉发生的骚乱是流氓、暴徒煽动的,是以破坏国家机关和公共财产为目的的,这是恐怖行动,与反动势力、帝国主义、沙文主义势力相勾结,试图搞乱罗马尼亚的秩序与稳定。同时齐奥塞斯库签署命令,宣布蒂米什瓦拉市进入紧急状态。 家庭成员齐奥塞斯库兄弟姐妹共9人,前总统尼古拉排行老三,他共有5个兄弟,3个姐妹。老大尼库利娜是家庭妇女,老二马林常年担任罗驻奥地利商务参赞,老四玛丽亚(女)曾在布加勒斯特电磁厂当车间主任,老五弗洛雷亚为前《火花报》记者,老六安德鲁察中将曾任内务部警官学校校长,老七伊利耶中将曾是罗马尼亚军事科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防部副部长兼罗军最高政治委员会书记,老八埃列娜(女)长期在家乡当教师、学监,老九扬曾任农业部长。 政治生涯政治经历齐奥塞斯库在任期间实行某种形式的统治,他虽然任命亲戚为政府官员,在政治上手段狠辣,但却是为了保护罗马尼亚国民的利益不受到北方庞大苏修和北约的威胁。在外交方面,他保持了罗马尼亚的独立自主,与苏联保持距离,与中国友好,曾与周恩来见面,并访问美国总统尼克松见面,参观位于洛杉矶市的好莱坞,他还和以色列保持了外交关系,向以色列秘密提供罗马尼亚列装的苏联武器,帮助他们对抗迫在眉睫的巴勒斯坦人的威胁。 经济策略尽管在外交上齐奥塞斯库有许多成就,但在经济建设上片面追求高积累主高速度,发展比例失调,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在他统治后期的八十年代,经济互助委员会国家中广泛存在的经济不景气状态波及了罗马尼亚,经济不景气的长时间持续使得稳定多年的罗马尼亚出现了危机,也使他的权力基石出现了裂痕;但齐奥塞斯库仍然居住在巴罗克宫殿式样的豪华建筑物中,过著有别于一般民众的,足以与昔日王公贵族相媲美的生活,导致国民经济水平和西欧国家越拉越大,与人民的和时代的要求相脱节。 倒台在“打倒人民公敌”、“独裁者滚下台”的愤讨声中,几天前还“深受爱戴”的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成了一只丧家之犬,惶惶然东躲西藏,正像四十年前他亲口咬定的那样:“任何专制的暴力一旦与人民的正义之师交战,他们必将粉身碎骨”。始料不及的是,不仅民众唾骂他,连亲手培植的国防军和基层“党之家”也背弃了他。当齐氏和那位任第一副总理的“贤内助”劫车而逃时,几乎所有罗马尼亚的广播里都响起了这样的声音:“各位市民请注意,人民公敌齐奥塞斯库和埃列娜正劫持一辆紫色达契亚轿车逃跑,请予以缉拿……”。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国内政局剧变。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索拉市爆发的普遍性抗议波及全国,这是东欧剧变的一个组成部分。刚刚从国外访问归来的齐奥塞斯库试图出逃,但是失败被捕,从而失去了权力,由美国人支持的政治敌人: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委员长尤里·罗马尼亚和后来担任总统的伊利埃斯库和担任总理的罗曼,还有前第一副总理伏依坎等人为了尽快终止流血冲突,伊利耶斯库根据伏依坎的建议,授权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斯登古雷斯库成立特别军事法庭,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紧急程序,对齐奥塞斯库夫妇进行审判。12月25日圣诞节经过秘密协商,秘密军事法庭判决罪犯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和埃列娜·齐奥塞斯库以「屠杀六万人民、积蓄超过十亿美元的不当财产」等罪名死刑并剥夺全部财产。 后记2001年,被强力部门没收多年的财产经罗马尼亚最高法院判决归还他的儿子和女儿。 齐奥塞斯库的大儿子瓦伦丁是一个早在“十二月事件”前就已经出名的物理学家了,因此凭借一己之力足以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他还象年轻时那样,酷爱足球,是罗马尼亚星队的追捧者。只要是罗马尼亚星队的重要比赛,他必定出场。 齐奥塞斯库的女儿佐娅1990年8月获释后,被原单位拒绝接收,只好提前退休。当时由于住房和财产全部被充公,他们夫妇只得四处流浪,在亲戚、朋友家里过一天算一天。现在,生活已经基本稳定,但佐娅很少出门。兄妹俩前几年一直在为自己被国家没收的财产打官司,最后都打赢了,佐娅在2001年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财产,而瓦伦丁也将很快得到自己过去收藏的不少艺术品。尽管直到今天,佐娅仍然拒绝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但她的名字却不断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原因是,她近几年一直在寻找父母的安葬之地,为此她甚至把当局告上了法院。尽管大家都认为,齐奥塞斯库夫妇的坟墓就在根恰公墓,但佐娅并不这么认为,她一次也没有去那里扫过墓,她要求当局开棺进行DNA检查。不过,此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果。他们所获得的遗产总价值不过五万美元,是齐奥塞斯库数为国家服务的报酬。 齐奥塞斯库之死1989年末,齐奥塞斯库从伊朗访问归来,发现罗马尼亚西北部蒂米索拉的动乱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闹大了,并一发不可收拾,逐步向全国蔓延。具有雄辩演讲能力、曾经在规模宏大的群众大会上一呼百应的齐奥塞斯库,想再次发挥这种威力。21日中午12点,齐奥塞斯库就在党中央广场召开了大规模的群众大会。 严冬的 12月,天色灰暗阴沉。十万人应召前来参加大会。齐奥塞斯库和夫人埃列娜出现在党中央大厦阳台上,他情绪激动地说:“要坚决打退外国的干涉和蒂米索拉流氓集团的动乱。”他不时提高声调,挥舞手臂,表示讲话的高潮。突然,广场某个角落喊出了一声:“打倒齐奥塞斯库!”口号声像闪电划过寂静的夜空,人们震惊了,齐奥塞斯库刚举起的右手,在空中停住了。电视转播中断了,留下了齐奥塞斯库举起右手的定格画面。 一会儿,电视转播又恢复了,齐奥塞斯库以提高人们的工资福利结束了自己的讲话。可是,“蒂米索拉!蒂米索拉!”的拥护声,“打倒杀人犯!”的口号声和嘈杂声汇成了一片,再也无法阻止。头戴钢盔的武装警察包围了四周的街道,军官向群众喊话,命令他们散去。国防部长米列亚亲临指挥,他下令:“不准向人群开枪!”但是,市长丁卡亲自跑到前 线来传达“最高统帅”的命令:“可以开枪,朝天开枪,先警告,如果不成,向腿部开枪!”不愿向群众开枪的米列亚在上下一起施加的压力下自杀了。齐奥塞斯库谴责他是“叛徒”,并且当天广播公布了他“畏罪自杀”的消息。军心震撼了。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斯登古雷斯库上将没有按齐奥塞斯库的旨意去拦阻群众,维持秩序,反而壮起胆来“背叛”了他,偷偷下令军队撤回军营,给了齐奥塞斯库致命的一击。示威民众的情绪更加激昂,口号声、歌声响彻云霄,一起向党中央大厦冲击。终于,齐奥塞斯库夫妇和中央要员抵挡不住,撤离了党中央大厦。12月22日中午,一架超载的“海豚型”直升机从大厦阳台上起飞,飞向斯纳果夫别墅。飞机上除了齐奥塞斯库夫妇,还有总理曼内斯库、中央常设主席团委员博布、秘密警察头领尼亚果伊将军等。飞机先在斯纳果夫作了停留,曼内斯库和博布在这里下了飞机。 22日晨,直升机降落在博特尼。 布加勒斯特医生尼古拉·德卡,驾驶一辆达契亚牌汽车,行驶在通向博特尼机场的一条破旧公路上。一位身穿灰色衣裳的高个子男人,手里拿着报话机站在汽车正前方拦住了汽车。这是埃列娜的警卫、安全官员伊万·马里安。马里安指给德卡看,原来齐奥塞斯库一行人正站在一架直升机旁边。尼亚果伊对德卡说:“把车钥匙给我。”德卡不肯给:“不,我驾驶。”齐奥塞斯库上了车,坐在司机旁边的座位上。 埃列娜和尼亚果伊坐在后座,马里安没有再上车。在去格耶什蒂的路上,齐奥塞斯库对德卡说:“发生政变了。我们去组织抵抗,你愿意跟我们去么?”这时,尼亚果伊的枪正顶着德卡呢。德卡说:“我老了,又有病。我是一名医生,我还有三个孩子。”到了一个路口,尼亚果伊命令德卡说:“向右拐,朝特尔戈维什蒂方向走!”这时,全国各地通过电视广播,在刚成立的政权机构救国阵线的指挥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抓捕齐奥塞斯库的天罗地网。运载齐奥塞斯库夫妇的车来到弗格雷什蒂乡时,车子抛锚了。在一家居民门前,一位公民正在洗车,他叫尼·彼特利索尔。他的车是一辆黑色的达契亚车,牌照是2-DB—305。后来,这辆车也出了名,电视上宣布到处追捕这个牌照的汽车。从弗格雷什蒂乡到特尔戈维什蒂市还有7公里,齐奥塞斯库一行换了彼特利索尔的车,继续往前走。到了特尔戈维什蒂。这里大批人正在准备反齐奥塞斯库的游行,要到皇宫去。尼亚果伊说:“停车,我去给第一书记格弗内斯库打个电话。”说着就下车去了。这时,齐奥塞斯库已经完全变成一个无依无靠、被抛弃的孤家寡人。尼亚果伊显然也是离开他们另找门路去了。 车子来到乌尔米乡。彼特利索尔不知再往哪儿走了。他问已是走投无路的逃亡者的齐奥塞斯库:“你们怎么办?我把你们带到哪儿去?”这时也只能乱闯的齐奥塞斯库对彼特利索尔说:“往特尔戈维什蒂走,那里有一个医药作物种植场。”那其实是县植物保护监察局。彼特利索尔按齐奥塞斯库的意思,把汽车开进了离钢材厂 500米远的这个监察局。在这里,齐奥塞斯库和埃列娜下了车。这时,人们都围在电视机前,刚刚知道齐奥塞斯库夫妇已经到了他们县,齐奥塞斯库就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人们都几乎惊呆了。 走进监察局大楼,齐奥塞斯库就寻找局长:“局长在哪儿?”监察局总工程师说是去打电话找援助,其实是报告了县警察局,后又移交给对门的军事单位,实际上此时,他们已经被捕了。接受审判一起参与反齐奥塞斯库的,有后来担任总统的伊利耶斯库和担任总理的罗曼,还有前第一副总理伏依坎等人。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捕后,为了尽快终止流血冲突,伊利耶斯库根据伏依坎的建议,授权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斯登古雷斯库成立特别军事法庭,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紧急程序,对齐奥塞斯库夫妇进行审判。25日中午,斯登古雷斯库抵达特尔戈维什蒂空军中队军营。他部署空降兵把守在空军中队司令部各个关键部门,并命令把驻军司令部改装为临时审判厅,把一间办公室布置为医务室。 尽管在外交上齐奥塞斯库有许多成就,但是他经济上的腐败无能使得罗马尼亚出现危机;而且齐奥塞斯库居住於宫殿的豪华建筑物中,过著豪奢的生活,与人民的一般生活脱节。而且齐奥塞斯库还以秘密警察方式监视人民生活。1989年东欧共产党纷纷倒台后,罗马尼亚发生要求民主化的集会,也受到齐奥塞斯库的强力镇压,结果引发更大的骚动。齐奥塞斯库最后准备以直升机从总统府逃脱,结果被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逮捕,他和妻子埃列娜·齐奥塞斯库被以「屠杀六万人民、积蓄超过十亿美元的不当财产」等罪名,在军事审讯后被枪决,并没收所有财产。 1989 年12 月在处决了齐奥塞斯库夫妇后,罗马尼亚立即宣布废除死刑。 开棺验尸2010年7月21日上午,罗马尼亚前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及其妻子的遗体从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个墓地中被挖出,并将经过DNA检测来确认两人的身份。 齐奥塞斯库的女婿奥普兰称:“今天,遗体将被挖出,用来取得DNA实验的样本。我们必须知道葬在这里的是不是他们。”当棺盖打开,人们看到了齐奥塞斯库被审判和处决时身穿的那件黑色大衣,大衣、特别是裤子膝盖处布满枪眼。人们还看到了齐奥塞斯库那顶标志性的羊皮帽。 2010年11月3日,据罗马尼亚天线3电视台报道,罗国家法医学院DNA检测结果显示,布加勒斯特西部根恰公墓两处墓穴里的确系前总统齐奥塞斯库夫妇的尸骨。 评价在罗马尼亚一战后夺来的西部匈牙利人聚集的领土上,匈牙利族罗马尼亚人将“继承齐奥塞斯库精神”印在了他们的竞选党章和宣传单里面。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齐奥塞斯库晚年干的最不得人心的一项工程——议会宫,如今作为罗马尼亚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以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庞大建筑,而被认为是这个国家二十世纪中最伟大的建筑。今天,凡是访罗的外国人,不论是来自当年歧视齐奥塞斯库为敌的西方国家,还是来自像中国这样一直同罗马尼亚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总会去议会宫参观,记得齐奥塞斯库政权刚刚被推翻的时候,有人提议干脆把整个大楼一炸了之,使齐奥塞斯库利用这一宏伟建筑为自己“树碑立传”的美梦彻底破灭。当时相当一部分人赞成这一建议。不过,相信现在绝大多数罗马尼亚人都在为新政权当初没有头脑发热而感到庆幸。 尽管齐奥塞斯库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的往事,但是齐奥塞斯库身前身后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论一直为世界所关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